山海關的大門緩緩推開。
隨後其中跑出大量兵馬,吳三桂更是帶著三鳳和三輔,親自出城來迎接。
不管怎麼說吳三桂隻是一個地方總兵,而秦山卻已經是川陝兩省的總製,品級上比吳三桂高了不知多少。
吳三桂出城迎接,也是應當。
“嗬,這吳三桂倒是挺禮貌。”
裴元放下幹癟的水壺,看著吳三桂三人居然沒有騎馬,而是跑步過來,忍不住笑了一聲。
而秦山則看著城門打開,直接驅馬向前了兩步:
“末將吳三桂\/三鳳\/三輔,見過秦總製。”
三人抱拳行禮,秦山則沒有下馬,而是默默打量著眼前這位在曆史上留下了濃厚筆墨的男子。
吳三桂確實生的高大英俊,此刻哪怕是對著秦山彎腰行禮,秦山看去也覺得一股英氣撲麵而來。
“不必多禮,我要即刻出關,把關外的情況給我說說。”
吳三桂聞言有些詫異秦山的果斷,於是連忙準備詳細說說。
隻是剛剛抬起身,秦山則直接指了指吳三桂身後親兵牽著的戰馬。
“上馬說。”
說完,秦山直接駕馬前行,身後裴元見狀連忙揮手,帶著一萬步卒繼續前行。
吳三桂愣了一下,知道秦山不願浪費時間,於是連忙上馬跟著,同時目光不斷打量秦山身後的人馬,目光中的詫異,越發明顯。
吳三桂自認自己勇武世所少見,但先不提眼前這個秦山,單是秦山身後那員大大咧咧的關刀騎將,吳三桂看去的時候就已經有些晃眼。
而在關刀將身後,那一萬步卒更是看的吳三桂有些瞠目結舌。
這一萬人,怎得這般精銳?
吳三桂可是老邊軍,麾下士卒是否精銳,僅是看一眼便能立即知曉。
此刻別的不說,僅僅隻是這些軍卒跟著行軍時,全軍上下居然除了騾蹄外沒有半點雜音,便足以說明眼下這支軍隊的強悍。
而且看這些人的裝備,居然還是一水的布麵鐵甲,隊伍中鳥銃的比例也是高到離譜。
可以說不僅人精悍,就連裝備也讓身為邊軍的吳三桂有些豔羨。
“關外情況怎麼樣?”
吳三桂晃神,前麵又傳來秦山的詢問。
連忙收迴注意力,吳三桂慌忙的跟在了秦山身後。
隨後一邊陪著秦山進關,一邊開口:
“清軍在距離本關五裏外的地方紮營,雖然聲勢浩大,但旗丁最多不過兩萬,剩餘多是漢軍旗和蒙古人。”
“另外就是朝鮮也勉強湊了一萬,剩餘全是包衣。”
說著,秦山進入門洞,吳三桂聽著迴音,又略微壓低了一點:
“另外清軍似乎走的比較急,經過末將這幾日觀察和哨探,並未見著火炮。”
火炮關係到清軍到底要不要攻城,所以吳三桂看的十分仔細。
而聽著沒有火炮,秦山的臉上稍微鬆了一點。
接著繼續漫步在山海關狹長的門洞內,秦山轉頭看向了吳三桂:
“你做的很好。”
表揚了一句,而吳三桂則是在這句話後沒有迴應,而是帶著一臉奇怪,默默跟在秦山身後,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隻是直到秦山離開門洞,穿過關城,甚至已經正式邁過山海關,吳三桂等待的場景,卻一直沒有出現。
站在山海關外。
看著關內關外其實並沒有什麼明顯不同的蒼茫,秦山終於停下了玄影。
吳三桂見狀連忙跟著一起停下,隨後一臉終於等來的神情,已經默默在準備著拒絕的說辭。隻是秦山果如他所想的開口,但說出來的話,卻讓吳三桂直接愣在了原地。
“你們守好山海關把。”
嗯?
吳三桂差點是脫口而出,拒絕秦山要求他們一起出關的說辭。
但在聽明白秦山的話語後,吳三桂卻又帶著一陣驚疑立即止住。
有些愕然的看向秦山,眼中滿是疑惑。
你不想讓我帶人跟著你去堵截阿巴泰?
吳三桂一直以為秦山會順勢將自己的三萬人也叫上。
但沒想到秦山此刻居然直接讓他們繼續待在山海關。
自己滿心以為的秦山會想盡辦法讓自己出力,可眼下看來,秦山非但沒有這個想法,甚至還一開始就沒把他們算上。
或者說,是一開始就沒看得起...
雖然這就是自己想要的結果,但吳三桂卻在短暫錯愕後整個人猛然浮現出一股不滿和惱怒。
拋開現實不說,單從情感上來講,吳三桂的邊軍與建奴可以說是血海深仇。
若不是這狗朝廷實在不給力,吳三桂是很樂意出去與建奴開片的。
而此刻看著一個外軍要出關打建奴,而且還直接無視了自己,吳三桂此刻情緒反倒占了上風。
倒也沒有毫無城府的腦袋一熱直接跟上,吳三桂隻是用一點惱怒之後的無奈,默默望著秦山。
秦山仿佛不知道自己的不以為意對吳三桂造成了什麼影響。
他隻是看著遠處大地上,隨著自己出現,開始騷動起來的清軍大營。
而後也不再理睬吳三桂,直接駕著玄影向前而去。
裴元領著幾個親兵銳騎返迴,隨後臉上帶著一股暴怒:
“直娘賊,阿巴泰已經與皇太極會師了。”
阿巴泰謹慎,哪怕過了黃崖關也沒有休息,而是害怕吳三桂打秋風,咬牙堅持到了與皇太極會師。
隻是此刻他沒把吳三桂等來,反而等來了直接穿過山海關的秦山。
聽著這話的吳三桂猛鬆一口氣,隨後一臉期待的希望能夠看見秦山撤軍的命令。
這仗打到這個份上,已經足夠可以了...
隻是吳三桂一臉期待,秦山卻臉色十分淡定,隨後看了眼遠處清軍大營,轉頭看向了裴元:
“人頭都還帶著嗎?”
裴元把注意力從清軍身上收迴,隨後點了點頭:
“按照大人的意思,清軍的人頭咱們都帶著。”
秦山點點頭:
“我們打了一個多月,前後一共斬獲了四萬清軍。”
“現在,就用這四萬清軍的人頭,給我在這裏,鑄一座京觀。”
說完,不理睬吳三桂在這句話下的瞠目結舌,秦山又望著遠處隨著自己出現有些騷動的清軍,默默補了一句:
“再把我的大纛豎起來。”
“告訴皇太極,我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