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發現礦鹽開始,劉浪就打定主意要用鹽來換糧食。
現在既製出了鹽,又得到了周倉的肯定,劉浪就開始安排人來量產。
正好這些匠人就派上了用場,雖然和他們各自所會的技藝有區別。
但製鹽的工序都很簡單,隻要手把手教導一遍,他們也就全都學會了。
剛開始為了保密,除了最後一步熬煮是當著眾人的麵進行的,其餘的步驟都是劉浪和周倉兩個人完成的。
現在既然要量產,也需要考慮到保密的問題。
為此,他把這一百多名匠人分成幾個小組。
第一組隻負責開采礦石,由一個石匠師傅負責管理。
第二組則負責粉碎,由一個鐵匠師傅負責管理。反正現在不需要打鐵,就先暫時敲打石頭。
第三組負責研磨。
第四組負責提純。
第五組負責脫毒。
最後一組負責熬煮。
劉浪讓這六組人,各自分開,互不幹擾,並且嚴禁他們相互打聽各自工序的製作流程。
其餘的還好,劉浪各自找人負責,隻有脫毒這一步,是他親自負責管理。
不隻是為了保密,還是為了保證品質。
畢竟這是吃的東西,萬一有了什麼閃失,造成食物中毒,那事情可就大發了。
到時別說用鹽換糧食了,隻怕還要惹出亂子。
等到一切安排妥當,所有人按部就班的開始運轉。
很快第一鍋鹽就出鍋了。
劉浪過去看了,和他自己親手操作的一般無二,品質那是沒得說,都是最上等的鹽巴。
周倉用手指撚著麵前白花花的鹽粒,突然問道:
“先生,我們的鹽比最上等的青鹽還要好,總不能還叫青鹽吧?”
聽了周倉的話,劉浪這才想起來要給它起個名字。
沉吟了一會,說道:
“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不如就叫它雪花鹽,如何?”
“雪花鹽?好好好。鹽好,名字也好,先生真是大才。”
眼看製鹽大業逐漸走上了正軌,劉浪帶著周倉又迴到了臥牛寨,順便安排人在後山給那些匠人搭棚子,送飯。
打今兒起,這些匠人就要吃住在後山,一直到囤夠鹽巴為止。
反正現在是夏天,天氣炎熱,後山又光禿禿的,沒有蚊蟲。
隻需要有個棚子遮陽,有塊草席睡覺,一日三餐管飽就行了。
等迴到臥牛寨,裴元紹已經把剩下的一千一百人,分成了三部。
按照劉浪之前說的,其中兩部,每部四百人,由周倉裴元紹擔任軍司馬,剩下的一部三百人充當劉浪的親軍。
劉浪發現,自己的三百親軍,個個身形高大,而且比起其餘的八百人來,也要強壯許多。
問了裴元紹才知道,原來這三百人就是臥牛崗的主力。
平常下山劫道,或者和別的土匪搶地盤,都是依靠這三百人來撐門麵。
所以這三百人每天吃的要比其餘的人多一些,隔三差五的,還能開開葷,是以他們看起來比較強壯一些。
劉浪讓裴元紹進行分配的時候,裴元紹就把這三百人全都劃撥給了劉浪做親軍。
雖說這三百人現在是劉浪的親軍了,可一來劉浪需要照看後山的鹽場,二來劉浪並不會具體的練兵工作。
所以這三百親軍還是暫時交給他們兩個帶領。
說到練兵,很多人覺得非常容易。
尤其是一些穿越人士,隻憑借著自己大學時的軍訓經曆,一個個的,就敢堂而皇之的冒充練兵大家。
不但把軍隊編製,照搬改成現代的軍隊編製,還動不動就廢除抱拳禮,改為敬禮,說什麼建設現代化軍隊。
然後讓軍隊站個軍姿,踢個正步,走個隊列,喊個一二一,就敢說這是精銳了。
殊不知,在古代,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除了能讓人感到花裏胡哨之外,半點都不能增加軍隊的戰鬥力。
在交通隻能靠走,通訊隻能靠吼的古代,指揮軍隊,是一件令所有統兵將領都感到非常頭疼的事情。
人一過萬就無邊無沿,隻憑借統兵將領的嗓門,是不可能將軍令通傳到全軍的。
萬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動輒幾萬幾十萬人的大軍了。
所以古代一個人能夠統領的軍隊,最多也就數千人。
這也是為什麼漢代的時候,營作為一個獨立作戰單位,隻有兩千人的原因。
古人早就在上千年的戰爭演變中,把一切能夠有利於戰爭勝負的因素全都考慮到了。
所以那些拿著自己所知有限的,三扁四不圓的現代軍事製度,
就進行生搬硬套的家夥,純純的都是穿越的時候腦袋先著地的。
在古代,因為通訊不夠便捷,將領們指揮軍隊,一是靠令旗,二是靠鼓聲。
這就需要訓練士兵對旗語以及鼓聲進行辨認。
所謂的精銳之師,不隻是視死如歸,一往無前。
還要能夠第一時間領會指揮者發出的命令,
根據令旗或者鼓聲的指示,完成指揮者交代的任務。
所謂如臂指使,就是說指揮者能夠把軍隊指揮的像自己的手臂一樣聽話。
這就很考驗一支軍隊的執行能力了。
所以往往那些精銳之師,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訓練軍隊的士兵,牢牢記住每一個旗語和鼓聲所代表的含義。
而這些,恰恰是劉浪所不會的,所以在訓練軍隊方麵,劉浪全權委托給了周倉和裴元紹。
不管怎麼說,他倆當年在黃巾軍中,好歹也接受過這方麵的教導。
盡管兩人在這方麵,也隻是一知半解,但總比兩眼一抹黑的劉浪要強一些。
不過,劉浪也不是對軍隊的訓練全然不管。
他此時就在編寫練兵紀要。
準確的說,是在為士兵編寫鍛體計劃。
在這方麵,經過科學驗證過的現代鍛體方法,在效率和效果上,絕對完爆古代的那些鍛體秘術。
什麼引體向上,俯臥撐,徒手攀爬,走平衡木,穿越障礙,匍匐前進,翻滾前進,武裝越野跑五公裏、十公裏等等。
這些都是劉浪從網上看到的,現代軍隊的常規訓練科目,都是經過科學驗證過的,完全經得起考驗。
劉浪通通編寫出來,準備明天交給周倉裴元紹,用來訓練這些士兵的體能。
畢竟,一支精銳的軍隊,不但要能做到如臂指使,令行禁止,最主要的還是要能打。
想要能打,那作為軍隊的個體——士兵,就必須足夠強大。
而一個人的強大,不在於某一方麵,而在於全身的各種機能的強大。
不但要力氣大,跑得快,跳得高,耐力足,還有身體的柔韌性,靈活性,平衡性等等都不可或缺。
而這些訓練科目,恰恰都能滿足需求。
夜幕深沉,就連慣會擾人清夢的蟬和蟋蟀都已入睡。
屋內一燈如豆,
借著昏暗的燈光,劉浪還在伏案疾書。
他用的是毛筆,寫在新鮮的竹簡上。
字體是漢隸。
當年聽周傑倫的《青花瓷》,其中有句歌詞: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讓劉浪很是喜歡,為此他還特意臨摹了一段時間的漢隸書帖。
濃濃的墨香混合著竹子的清香,在昏暗的燈光映射下,別有一番雅韻。
美中不足的是,少了位添香的紅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