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帶甲之士,並不是劉浪誇張。
自打決定要西入關中那天起,劉浪就知道兵力是製衡自己發展的一大因素。關中人少,自然就征不到兵。
既然兵力少,那就要從別的地方想辦法增強自己的力量。
給全軍披甲,就是劉浪想出來的辦法。
古代以斬首計算軍功,可這斬首跟斬首可不一樣。
披甲士兵的首級,是為甲首。斬殺一個甲首,抵得上平常士兵的五個首級,從這就能看出披甲跟不披甲的區別了。
古代的軍隊,披甲率超過三成,就可以算是精銳了,披甲率超過五成,那就是精銳中的精銳。
而劉浪這五萬大軍,披甲率達到了十成。
從在臥牛寨的時候,劉浪就命人四處搜羅鐵礦石,用土法高爐煉鋼,然後打造兵器甲胄。
後來到了長安,工坊的規模更是擴張了十倍不止。
劉浪更是教他們利用水錘,按照統一的尺寸打造出甲片,最後再找人編成鎧甲。整個工坊形成了一個流水線,大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流水線在秦朝的時候就有了)
加上潼關大戰的時候,繳獲的曹軍鎧甲,經過重新裝塗,此時不止是長安城中的五萬大軍,盡皆披甲,就連潼關高順部,也是一樣全員披甲。
要知道,在古代,兵器甚至弓箭都可以私人擁有,但私人決不允許擁有甲胄,否則視同謀逆。由此可見,鎧甲對軍隊戰力的增幅之大。
這次曹軍號稱十萬大軍來攻潼關的時候,高順並沒有向上次那樣請求援兵,就是全員披甲帶給他的底氣。
五萬披堅執銳的甲士,說橫行天下自然是吹牛,可要是用來守城,除非敵人有十倍之眾,才能破城。
更何況這五萬甲士中,還有兩萬鐵騎。就算最後守不住長安城,憑借兩萬鐵騎,想要突圍也是輕而易舉。
聽到劉浪的安慰,天子總算鎮定下來。
“皇兄,此次西涼來犯,還要多多仰仗皇兄了!
劉浪躬身行禮:“陛下盡管放心,但有臣在,定可保長安無憂。臣要去軍中安排拒敵事宜,先告退了!
劉浪告別天子,走到軍營,命人敲響聚將鼓,三通鼓響,軍中眾將齊聚。
徐庶、趙雲、張繡、廖化、胡車兒、呂綺玲等眾將一起來到中軍大帳,參拜劉浪。
“諸位,西涼韓遂馬騰舉傾城之兵來犯長安,前鋒已經過了隴關,直達長安而來,召集諸位是是想共商破敵之法。”
“什麼?韓遂馬騰傾巢而出,來打長安?”
“這怎麼可能呢?自從李傕郭汜混亂長安之後,西涼每次出兵劫掠,也隻是數千兵馬,多也不過萬餘,怎麼這次會傾巢而出?”
徐庶起身說道:“太師,此次西涼出兵,其中定有蹊蹺,不可不防。”
劉浪點點頭:“就在探子來報之前,伯平也派人來送信,說是曹操派夏侯淵將兵十萬進犯潼關,可曹軍到了潼關之後,隻是日夜在關下嘶喊挑釁,並無攻城之舉,而前兩天曹軍就連挑釁也不曾了,伯平派人出城查看,才發現曹軍已經用疑兵之計,偷偷轉移了。如今夏侯淵十萬大軍不知去向,而西涼卻傾力來犯,這二者之間,肯定有關聯。”
徐庶輕輕撫須,隻頃刻間,便想通了一切:“太師,此必是曹賊亡我等之心不死,隻是他知道潼關難以攻破,所以派人聯絡韓遂馬騰等人,以長安城中有糧草囤積為誘餌,誘使韓遂馬騰前來攻打長安。
若是我所料不錯,他們兩家肯定結盟了,西涼的條件就是讓曹軍出麵攻打潼關,好分長安之兵去救援潼關,給韓遂等人攻打長安創造機會,隻是現在看來,曹操玩了一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耍了韓遂馬騰他們。
如今西涼既然已經出兵,曹軍在潼關城下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他們害怕高順將軍追擊,故而用疑兵之計,偷偷溜走了,F在西涼就算發現曹軍已經撤兵,可他們已成騎虎難下之勢,無論如何都要攻打長安了!
不愧是頂級的謀士,隻是從一鱗半爪中,就能推測出敵人的陰謀。
劉浪點點頭,可他還有一點想不通,就是曹操為什麼這麼著急的對付朝廷?難道真的是潼關敗的太慘了,曹操心裏咽不下這口氣?
聽到劉浪的疑惑,徐庶也沉思起來,俄而恍然大悟:“太師,我已知曉曹賊為何如此急迫的要對付朝廷了。”
劉浪一擺手:“哦?快快道來!
徐庶手撫胡須,緩緩說道:“太師,若我所料不差,曹賊這是要對河北動手了!
劉浪也不是笨蛋,經過徐庶這麼一提醒,他也反應過來:“是了是了,曹操肯定是要對袁紹動手了,他害怕我們在他們兩家大戰期間發展壯大,更害怕我們支援河北,所以挑動西涼來對付我們,好讓他沒有後顧之憂。隻是可惜了韓遂馬騰,傾城之兵,竟是為曹賊做嫁衣了。不過,我等與西涼的韓遂馬騰必有一戰,這次他們不遠千裏而來,我等占據地利,兼有人和,定能破敵於城下!
徐庶也讚同道:“沒錯,這次確實是個除掉韓遂馬騰的好機會,隻要他們一破,西涼唾手可得,咱們也就有了一個穩定的後方。西涼雖是苦寒之地,卻也民風彪悍,是個招兵的好地方,咱們用雪花鹽,換了這麼多糧草,足可養兵二十萬,等到破了韓遂馬騰,占了西涼,就可以大肆招兵買馬。而且八百裏秦川,沃野千裏,還可以吸引涼州百姓到關中定居屯田,等到關中大盛之時,就是我等出關掃平天下之日!
“好”劉浪大喝一聲:“此次諸位當奮勇向前,戮力殺敵,天子必不會吝嗇封侯之賞。”
眾將恭聲稱“喏”。
劉浪又詢問眾將:“如此,我等該如何破敵?”
說到上陣殺敵,這些個殺胚各個爭先恐後,可說到怎麼破敵之策,除了徐庶皺眉沉思之外,其餘的都是大眼瞪小眼。
半晌之後,徐庶諫言到:“西涼來勢洶洶,我等應當先避其鋒芒,死守長安城。其勢雖盛,然遠道而來,糧草補給定然艱難,必然不能持久。我等可堅壁清野,將城外之民盡數遷到城內,待其糧盡,便可破敵!
“嗯。”劉浪點點頭:“也隻好如此了,諸位先去準備守城事宜,隻待西涼軍到。”
眾將出帳,自去準備守城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