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穿透清晨的薄霧,灑落在長安城中。劉浪帶著劉備,一路朝著城西北角的工坊走去。這片區域原本是長安城繁華的東西兩市,店鋪林立,人來人往,比肩接踵,熱鬧非凡。
然而,曆經戰火的洗禮,長安變得殘破不堪,市場也變得冷冷清清,鮮有人跡。如今,工坊便安置於此。劉浪計劃著,等關中真正安全後,再將工坊遷到城外,讓這裏重新恢複為東西市場。
兩人穿過殘舊的坊門,進入工坊。一排高達四五米的小高爐映入眼簾,它宛如一座黑色的巨人,矗立在工坊中央。爐身上的陶土,因高溫灼燒,呈現出斑駁的色彩,散發著一股獨特的氣息。
劉備第一次見到如此奇特的建築,眼中滿是驚訝,忍不住問道:“伯濤,這是何物?”
劉浪微笑著解釋道:“玄德公,這可是個寶貝,此物名曰高爐,是專門用來煉製百煉鋼的。別看它模樣簡陋,功效卻十分驚人,這一爐一日就可以煉出上千斤的百煉鋼。”(注,漢朝一斤相當於現代的半斤左右。)說到此處,劉浪微微頓了頓,神色變得凝重起來,“不過,它也有弊端,必須要用上等的木炭才行,否則容易出廢鋼。而且,這個高爐是用陶土搭建的,用過幾次,就必須推倒重新建個新的,不然會有倒塌的風險。”
實際上,劉浪並非不想用耐火磚等更好的材料搭建高爐,隻是在這物資匱乏的年代,根本找不到合適的材料,隻能用陶土勉強替代。好在工坊所在之地寬敞,人力也充足,劉浪便安排一次性搭建多個高爐,分批輪流使用。一批高爐快報廢時,直接推倒重建,換上另一批繼續煉鋼。
聽完劉浪的介紹,劉備震驚得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多、多、多少?”劉備激動得聲音都變了調。
劉浪以為劉備沒聽清,又耐心地重複了一遍:“一日可得上千斤百煉鋼。”
“這可真是個寶貝啊!”劉備驚歎道,說著便迫不及待地要撲上去摸一摸高爐。劉浪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劉備。
“玄德公,千萬不可!”劉浪急切拉住了劉備,別人不知道,劉浪可是門清,就算是簡易陶土搭建的小高爐,在煉鋼的時候,外壁都有200多度的高溫,人要是趴上去,瞬間就會被燙傷。“玄德公,這煉製百煉鋼,需要極高的溫度,現在這爐壁的溫度,可以瞬間燙熟一塊豬肉,所以千萬不可離得太近。”
劉備這才迴過神來,心有餘悸地看著高爐:“好險,多虧伯濤提醒。沒想到這能煉出大量百煉鋼的寶貝,居然還有這種危險。”
劉浪笑著說道:“哈哈,玄德公,這世間之物,總是有利有弊的,我等隻需掌握使用方法,便可避兇趨吉。”
此時,工坊內的工匠們正忙碌地穿梭於各個高爐之間,添柴加炭,監測火候。熾熱的爐火從高爐的縫隙中透出,將周圍照得通紅。劉浪帶著劉備,繼續參觀工坊,向他介紹各種煉鋼工具和流程。劉備一邊聽,一邊頻頻點頭,對劉浪的奇思妙想和創新發明讚歎不已。
“伯濤,有了這高爐,咱們的兵器鎧甲製造,定能更上一層樓。不僅能裝備自己的軍隊,還能通過貿易,換取更多的物資,為複興漢室奠定基礎。”劉備興奮地說道。
劉浪點頭迴應道:“玄德公所言極是,不瞞您說,如今朝廷擁兵數萬,全都是披甲之士,就是仰仗此物啊。至於用兵器鎧甲去交換糧草物資,有了雪花鹽和白酒,哪裏還用得著我們用兵器鎧甲去換啊,那些世家大族早就搶著跟我們做生意了。”
聞言劉備大吃一驚:“哦?竟有此事?”
怎麼做生意,劉備不懂,劉備也不管。但他劉備可是個久經沙場之人,他豈能不知道,現在的軍隊,一般披甲率能達到三成,那就是精銳,披甲率達到五成,那就是精銳中的精銳了。
至於達到十成的,不是沒有。可那都是各個勢力壓箱底的軍隊,一般這樣的軍隊,都是各大勢力的領袖親自掌控的。
比如曹操未來成立的虎豹騎,就是交給自己的族弟曹純來統領,跟他自己統領也沒啥兩樣。
再比如過來劉備建立的西方上兵白毦兵,也是全軍披甲的部隊,也一直都是劉備的心腹統領,充當他的親衛保鏢。
現在劉浪告訴他,朝廷如今數萬大軍,居然全都是披甲之士。這種情況,想想就讓人心向往之,要不是還得繼續了解工坊的詳情,劉備都想飛奔到軍營,去親眼看看數萬帶甲之士,究竟是何等的壯觀了。
漢室複興有望,漢室複興有望啊。
這是劉備第一次認為,大漢複興觸手可及。
跟隨著劉浪的腳步,劉備等人從煉鋼工坊移步到了相鄰的兵器鎧甲打造工坊。這裏爐火熊熊,叮叮當當的敲打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曲獨特的樂章。剛剛從煉鋼工坊煉出的百煉鋼,帶著熾熱的溫度,被迅速運到此處。工人們熟練地將鋼坯放置在鐵砧上,毛驢驅動的機械錘,一下又一下地鍛打著。在火星四濺中,鋼坯逐漸成型,化作鋒利的長槍、堅韌的大刀,以及堅固的鎧甲。
“這又是何物?”劉備看著毛驢驅動的衝錘,像個好奇寶寶一樣,問個不停。
劉浪一邊指點一邊講解:“玄德公,這是一種利用畜力代替人力的機關,你看這個磨盤這裏有個連桿,毛驢轉一圈,這個磨盤帶動連桿,驅動這個錘頭高高抬起,然後隨著磨盤轉動,錘頭重重落下,這樣的機關,用來打鐵,可比單純的人力快多了。”
雖然看不懂,但並不妨礙劉備點頭。“嗯,原來如此,備此前聽說曾經的墨家善於用機械之力,做到了許多人力所不能完成的事,本來還不信,今日看了這衝錘,才知此言不虛。哎,伯濤,你不會就是昔日的墨家傳人吧?”
“當然不是,浪讀的也是聖賢書,隻是對這些比較感興趣,閑來無事的時候,想過一些,如今提出來,讓工匠們自己實驗,想不到居然這麼好用。”劉浪說著說著,嘴角不由自主的翹了起來,
其實這應該利用河道水流的落差,建造水力驅動的衝錘。
可還是那句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城內沒有這個條件,城外現在又不安全,隻能用毛驢驅動,來代替水流驅動。
還別說,這毛驢驅動還挺好用,一天也不過消耗幾十斤草料,可比起鍛造出來的兵器甲葉,這點消耗簡直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