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蒯越也是荊州世家的人,蒯越這次的進言,迴複來的很快,並沒有人從中作梗。
當天劉表就派人傳信表示,一切依蒯越之計而行。蒯越長舒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篤定的光芒。
第二天天還未亮,襄陽城的城門緩緩打開,一個騎著快馬的使者疾馳而出,身後跟著一支精幹的隊伍。他們帶著劉表的密信,前往丹陽、豫章等郡。一路上,塵土飛揚,使者們馬不停蹄,餓了就啃幾口幹糧,渴了便飲幾口河水。
當他們踏入丹陽郡的地界,山越聚居之地的景象映入眼簾。茂密的山林中,隱隱可見山越人的村落,簡陋的房屋錯落分布,山越蠻人在山間勞作,眼神中透著質樸與警惕。使者找到山越的首領,奉上珍貴的絲綢、精美的瓷器和大量的金銀財寶,許以厚利,言辭懇切地說道:“江東孫策的大軍主力正在與我荊州爭奪江夏,如今丹陽等郡空虛,隻要大王出兵攻打州郡,不但所掠財貨人口盡歸大王,我荊州也會贈與大王一批糧草軍械,用於攻城掠地之用,這些財寶隻是小小的見麵禮。”
山越首領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財物,想著使者的承諾,心中再三權衡利弊,最終抵不過誘惑,點頭應允,表示願意出兵五萬,攻打丹陽。
但卻要求荊州方麵,必須先撥付一批軍械糧草,而後才能出兵。
使者卻以丹陽與荊州尚有廬江等郡相隔為由,極力要求山越先出兵,等破了孫策之後,在履行承諾。並表示,山越若是不放心的話,可以代表荊州與山越結盟。
山越攻打丹陽,所掠財物可壯大自身的部落,丹陽現在空虛,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若是錯過這次,就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到底隻是蠻人,腦子就是簡單,被使者三言兩語一哄騙,就腦子一熱,答應了使者等打敗孫策後,在補齊糧草軍械也不遲,為了彰顯自己有腦子,還煞有其事的讓使者打了張欠條。
山越蠻王認為使者代表荊州,便讓使者在那欠條上簽上荊州二字。。
與此同時,另一隊使者奔赴吳郡、會稽等郡。在吳郡,使者見到了嚴黑虎(杜撰)。他是嚴白虎的弟弟。
嚴白虎曾經是吳郡的地方豪強,擁兵上萬,割據餘杭、烏程等地,被孫策擊敗後,在逃亡的途中被殺。其部大潰,四散而逃。
嚴黑虎就是其中最大的一股潰兵,他們逃到會稽的深山之中,在當地土著山越的擠壓下,艱難求生。
一起逃過來的還有原會稽太守王朗的部下王默。
王默是王朗的從侄,王朗被孫策擊敗後,北上投降了曹操,隻留下他們這些殘兵敗將,一起逃到這會稽的深山中,每日與天爭命,比起以往在會稽城中,作威作福的日子,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所以荊州的使者一到,兩人合計一番,覺得就算是轟轟烈烈的戰死在沙場,也好過在這山中默默無聞的茍活,於是答應共同出兵,攻打會稽。
使者們還聯絡了江東各地不願意臣服孫策的地方豪強、世家大族。這些家族在孫策的鐵腕統治下,利益都受到了大小不同的損害,心中對孫策本就心懷不滿,隻是迫於孫策的兵鋒太盛,敢怒不敢言。
如今有荊州相助,紛紛表示願意打著反抗孫策暴政的旗幟,一起舉兵。
為了讓江東各郡安心,荊州使者承諾,荊州會發水陸大軍二十萬,先攻江夏,而後渡江襲擾孫策後方,以策應江東各郡。消息傳出,江東暗流湧動,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襄陽城中,劉表得知使者們順利聯絡各方,心中既是興奮,又是擔憂。
興奮的是,若此計成功,荊州不但能解決孫策之威脅,還能擴充勢力,摟草打兔子,順便將揚州納入版圖。
擔憂的是,這畢竟是一場豪賭,若戰事不利,荊州也將陷入困境。
畢竟孫策號稱江東小霸王,就連曹操都說:獅兒難與爭鋒也。
這沙場征戰的事,誰也不敢百分百保證一定能贏。
蒯良看出劉表的心思,上前寬慰道:“主公勿憂,此次聯絡各方,皆是深思熟慮之舉。山越蠻人勇猛善戰,江東豪強對孫策積怨已久,我荊州大軍更是訓練有素,定能讓孫策首尾難顧。”
蒯良是蒯越的大哥,也是荊州的名士,智謀不在其弟蒯越之下。
劉表聽後,微微點頭,神色稍安。
正所謂福之禍之所倚。
孫策拿下江夏,斬殺黃祖為父報仇,江東的實力蒸蒸日上。
怎料到禍福難測,轉眼間風雲突變,江東內有豪傑叛亂,外有荊州虎視眈眈,局勢瞬間逆轉,一個不慎,江東孫家就有覆亡之危。
而此時的江東,孫策也得到了荊州和江東各地異動的消息。
他身披戰甲,站在府邸的庭院中,望著天邊的落日,嘴角泛起一絲冷笑:“劉表、蒯越,你們以為這樣就能算計我?我倒要看看,誰才是這江東真正的主人。”
孫策隨即召集眾將,商議應對之策。
正所謂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可江東之兵雖然精銳,周瑜亦是智謀高絕之士,但困於兵力不足,周瑜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最後也隻能命麾下眾將率小股兵力先與江東內部的反叛勢力周旋,孫策自己則親率大軍與荊州主力鏖戰。
江東豪傑麵對孫策的時候,雖然不怎麼頂用,可孫策主力要防備荊州大軍突襲,隻能用小股兵力平定內部叛亂,在荊州的支持下,雙方在江東倒是打的有來有往。
長江之上,雙方的水師為了爭奪長江航道的控製權,也是三天一小仗,兩天一大仗,乒呤乓啷的打個不停。
江夏也也不安寧,荊州十多萬陸軍把江夏包圍的水泄不通,日夜不停的攻打,勢要重奪江夏,將江東軍趕下長江。
荊州人多勢眾,江東兵馬精銳。兩家都有智謀之士,一時間奇謀妙計頻出,雙方往來交戰,不分上下
荊揚二州從此多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