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誠子微微頷首:“隴右道潛龍為李晝,這是掌門真人,連同諸位高功,耗費百年修為,聯(lián)手推算所得,必不會出錯。”
“如今高楷逆天改命,牽動隴右道大勢,已有危及潛龍之兆,為師不得不出手。”
“那渭河龍女,為一方河神,潛心修行,未曾作惡,積累得一身善功。”
“原本,掌門真人預(yù)備潛龍危急之時,方才擊破她的龍形,以一身龍氣,激發(fā)氣運。”
“如今,這般行事,卻是為時尚早,與師門謀劃出現(xiàn)偏差。”
“為師憂慮,這一朝改易,勢必攪亂大局,今後這群雄征戰(zhàn),我等再難以揣測天機。”
“隻能坐觀天下風(fēng)雲(yún),輕易插手不得。”
通玄道人麵色羞慚:“弟子無能,險些壞了師門大計,不僅通微師弟身死,更連累師尊施法,牽涉紅塵,以致因果纏身。”
玄誠子搖頭道:“你我?guī)熗剑缫褮膺\相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掌門真人既然派你下山,便是擇中為師一脈弟子,若能輔佐潛龍混元天下,便可受氣運加持,成仙有望。”
“凡事有因必有果,若想摘取道果,必要深入紅塵,這是免不了的承負,沒有高坐山巔、不勞而獲的道理。”
通玄道人感慨道:“師尊教誨,弟子銘記於心,不敢或忘。”
“隻是,那渭河龍女,龍形雖破,卻有一縷魂魄逃出,不知所蹤。”
“若她附身凡俗,蠱惑世人,該如何是好?”
玄誠子笑道:“不必憂慮,我以三昧真火灼燒龍形,煉化龍氣。”
“龍女雖然逃出一縷魂魄,卻有真火附著,時刻相纏,不出意料,她活不過今夜午時。”
通玄道人放下心來:“師尊算無遺策,弟子欽佩。”
“那高楷行軍,欲要攻取臨潭,師尊既然施法降雨,為何不直接水淹其軍,若他突入城門,豈不是功虧一簣?”
玄誠子撫須歎道:“通玄,你深入紅塵太久,已然蒙蔽慧眼,失去靈感。”
“天道高渺難測,我等修行人上體天心,下觀人事,卻不得隨意插手人間征戰(zhàn),更不能施法殺害一方蛟龍。”
“否則,天譴一至,我等必然形神俱滅,再無轉(zhuǎn)世之機。”
“如今,為師施法降雨,阻攔其軍攻城,已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再不可僭越道心,肆意妄為。”
通玄道人神情一震,下拜道:“弟子無狀,出言不遜,還望師尊降罪。”
玄誠子歎息一聲:“起來吧,你自下山以來,東奔西走,為潛龍掃清各方障礙,著實勞苦功高。”
“為師一脈氣運,全都落在你身上,自不會眼睜睜看著你道心蒙塵。”
他伸手一指,頭頂慶雲(yún)之上,一朵紫蓮滴溜溜一轉(zhuǎn),落下三瓣蓮花。
通玄道人驚愕道:“師尊,這是您苦修百年得來的本命之氣,怎能輕易分割?”
“癡兒!”玄誠子笑道,“我於山中苦修,失去這三分本命氣,仍可複還迴來,不必憂慮。”
“倒是你,因凡塵俗事相擾,耽擱了自身修行,數(shù)年來,仍舊困頓於道基之境,不得寸進。”
“這三瓣本命蓮,可助你凝結(jié)內(nèi)丹,踏入煉師境界,甲子不衰。”
玄誠子一揮手,不等通玄反應(yīng),那三瓣蓮花,瞬間落在他頭頂,融入頭頂慶雲(yún)之中。
隻見他原本青色慶雲(yún),頃刻轉(zhuǎn)為紅色,更有一朵本命蓮花,染上絲絲紫光。
這一步之功,竟然省去數(shù)十年苦修,讓他修為大增。
丹田中,真氣運行大周天,靈氣噴湧,逐漸凝成一枚金丹,沉浮不定。
通玄道人忍不住閉目運轉(zhuǎn)玄功,感受著周身氣息時時刻刻增漲,與天地之間,更如擦去塵埃,越發(fā)通透。
不禁感激涕零,叩頭道:“弟子拜謝師尊。”
玄誠子一拂袖,綿綿法力扶起他來,囑咐道:“你如今修為大增,須得靜坐洞府,好生修持一段時日,穩(wěn)固功行,不可輕易出關(guān),以免心境不穩(wěn),被心魔所趁。”
“至於那高楷,你不必費心關(guān)注,為師此次施法,已斷其生路,再無脫劫的可能。”
“這變數(shù)牽扯各方,動搖門中大計,也該於今夜消亡,重迴大勢了。”
“是,弟子謹(jǐn)遵師命。”通玄道人俯首聽從。
山巔處,波雲(yún)詭譎,正如這天下形勢,令人無所適從。
崆峒派數(shù)百年謀劃,環(huán)環(huán)相扣,雖不時有變數(shù)橫生,卻一一落入股掌之中,絞殺殆盡。
高楷也不例外。
玄誠子一甩拂塵,淡笑道:“小勢可變,大勢不可改。”
“我派苦心孤詣,於本朝開國之初,便行籌謀,更有曆代真人傾盡全力,推演天機,方才推動這滾滾大潮,豈是你這一介小小變數(shù)所能左右的。”
他閉目靜坐,運轉(zhuǎn)玄功,神遊天外去了。
……
卻說臨潭城外龍王廟中,高楷一行人正在避雨。
這廟宇年久失修,早已破敗不堪,屋簷上長滿雜草,香爐旁皆是瓦礫。
唯有四周角落,尚可遮蔽身形。
高楷環(huán)顧一眼,卻見廟內(nèi)有一座泥胎塑像,曲線玲瓏,隱約可以分辨出,是一位元君。
隻是,這神像遍布裂痕,仿佛頃刻間就要四分五裂。麵目遭受風(fēng)雨侵蝕,更是模糊不清。
下方一張香案上,銅爐中一小撮香火,早已燃盡,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煙灰。
凡人供奉神隻,自是為了靈驗。
這龍王廟坐落在渭河一側(cè),規(guī)模頗大,雖不知因何廢棄,卻也可看出當(dāng)年香火鼎盛之時,何等喧囂。
既是供奉龍王,所求多半與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穀豐登有關(guān)。
高楷打量一眼,本不欲理會,卻不經(jīng)意瞥見一幕,不禁神色一凝。
隻見這神像上方,一絲絲玄黃之氣環(huán)繞,飄渺如雲(yún),給人堂皇正大之感。
“這是……功德之氣?”
高楷麵露驚訝,功德之氣,色澤玄黃。隻有對天地眾生立下功德之人,才能獲賜。
本質(zhì)上,是天道對於有功之人的獎勵。
當(dāng)然,不拘於人,城隍土地、山川神隻,但凡行善事,積善功,皆能獲得。
如此看來,這位元君必然立身持正,為一方正神,雖不知為何香火凋零,卻不可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