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那是一個春風(fēng)沉醉的夜晚,燕都武陽的招賢館裏,燈火通明,觥籌交錯。大謀士蘇秦,陪著燕昭王姬平,舉著巨觴,正為來自魏國的使者頻頻祝酒。
這使者便是魏國大夫樂毅。
樂毅乃魏國名將樂羊之後。公元前四○八年,魏文侯派樂羊率軍攻打中山國,經(jīng)過三年持久戰(zhàn),終於滅了中山國。為了表彰樂羊的戰(zhàn)功,魏文侯把靈壽封給他作食邑。樂羊死後埋在這裏,他的後代子孫從此在靈壽定居下來。
由於魏國與中山國並不接壤,中間還隔著一個趙國,所以占了中山國後,魏國仍感鞭長莫及,無法有效地控製中山國。大約在公元前三八○年左右,中山國
一度複國,並把國都設(shè)在靈壽。公元前三○年,趙武靈王派兵進攻中山,幾年後,便把中山國滅掉,靈壽納入趙國版圖,樂氏又變成了趙國的臣民。樂毅出生在這樣一個貴族家庭裏,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聰穎好學(xué),尤其喜愛兵法,好讀武略,這為他後來從事戎馬生涯打下堅實基礎(chǔ)。
趙國貴族見樂毅很有才能,善於用兵,便推舉他在趙國為官。不久趙國發(fā)生了震驚列國的“沙丘之亂”。趙武靈王被圍團在沙丘宮殿,三月不得食,活活餓死。樂毅見趙國內(nèi)訌,局勢一片混亂,便離開靈壽,避居魏都大梁。
可是,魏王嗣看不出樂毅的經(jīng)邦之才,竟以常人待之,樂毅大有明珠暗投之憾。正徘徊無措之時,傳來燕昭王築“黃金臺”,廣求天下名士的消息。樂毅心下
一動,萌發(fā)了去燕國施展抱負(fù)的念頭。但畢竟沒有親眼目睹,不知燕昭王為人,故一直不敢貿(mào)然行動。
恰巧這時,魏國受到齊國的不斷威脅,魏王得知燕王欲報齊仇,就想聯(lián)絡(luò)燕國,從東北麵牽製齊國以緩和齊國對魏國的壓力,便派樂毅為正使、須賈為副使,出使燕國,進行外交斡旋。
時任燕王謀士的蘇秦,早就聽說樂毅滿腹韜略,才華出眾,出使魏國時又見過一麵,今日樂毅親自前來燕國,乃天賜良機,日後欲報齊仇,洗雪燕恥,俱在此人身上,便力勸昭王厚遇之,切勿錯過機會。
燕昭王聽蘇秦所奏竟與自己所想相同,心中大喜,召開盛大宴會迎接之後,又於當(dāng)晚以客卿之禮,單獨接見了樂毅。
因須賈不在邀請之列,隻有燕王、蘇秦、樂毅三人,說話就自在得多了。
“燕國弱小,又處偏僻北地!毖嗾淹踔t卑地說:“寡人孤陋寡聞,不知先生肯賜教否?”
“客臣雖奉魏王之命獻表而來,實慕大王築黃金臺禮賢下士之高名。承蒙大三錯愛,受到如此隆重接待,是所見又過所聞,倘蒙賜問,敢不上陳?”樂毅答道。
昭王聞言,愈覺歡喜道:
“原來先生惠顧寡人,竟還有此深意。若非先生明教,寡人幾乎要錯失良機。今日請教,當(dāng)今之世,英雄並立,功利是圖,強國用兵之道,究竟何以為先?”
“治國用兵之道,第一良圖,無如仁義也。”樂毅不假思索地答道:“然仁義雖美,而施仁義實不易行。何也?蓋因周室式微,群雄並起,天下紛爭,已非一朝一夕。世人崇尚功利,以為這是無堅不摧的利器。倘若國之不富,民之不強,兵將不雄而徒然說仁、談義,豈不讓天下人笑其迂腐?這就是宋襄公敗亡的原因。”
呷了一口美酒,潤了潤嗓子,樂毅又說:
“當(dāng)今之世,倘欲治國,必先富其國,必先強其民,必先雄其兵,有仇報仇,有恥雪恥,然後不取而與人,人仍感歎說,此仁也,不可再犯也。至於國之富,不以聚斂,而以薄用佐其生;民之強,不以驕橫,而以感憤作其氣;兵將之雄,有惡誅之,有暴除之,而不以無辜肆其威武。這雖然不言仁義,然而仁義之道已在其中矣。治國之道,不出於此!
燕昭王聽了,喜動眉梢:
“高論足開茅塞,先生實為大賢也,豈能屈於臣位?”燕昭王趕緊離座,待之客禮,樂毅急忙放下巨觴,再三推謝。
“我大王求賢若渴,尊以大禮,先生受之無愧,勿再推辭!碧K奏在旁勸道。
“是啊是啊!毖嗾淹醵Y畢,又說:“先生生於趙,趙國,父母之邦也,臣之可也;先生任於魏,魏國,君臣之國也,不敢當(dāng)賓可也。寡人對於先生,既非父母,又非君臣,今承蒙教誨,自應(yīng)客禮,又何必堅持?\\\"
“大王雖君燕不君趙,而君之位同;臣雖臣魏未臣燕,而臣之位同,名分定也。大王不可因厚愛客臣而廢禮!睒芬阌滞妻o道!熬贾浑m通天下,也不過是為君臣所設(shè),怎敢慢待於大賢?請正客位,以便領(lǐng)教。”燕昭王仍堅持道。
樂毅見燕王之愛敬出於真誠,因離席拜伏於地,感動地說:“大王如此愛臣,臣有肺腑之言告於大王!薄跋壬泻坞[衷,不妨明告寡人。”燕昭王忙扶起樂毅。樂毅正要說話,燕太後身邊寵臣季義進來傳達懿旨,要蘇秦入宮與太後對弈消遣。
蘇秦一聽,臉騰地紅到了脖子。好在有酒氣遮掩,燕王、樂毅都看不出蘇秦瞬間的尷尬之色。燕王寬容地對蘇秦說:
“去吧去吧,陪太後下棋,也好排遣一下她老人家孤寂煩悶之心。
蘇秦應(yīng)了一聲,見樂毅、燕王都沒看出破綻,便隨季義身後,轉(zhuǎn)往後宮去了。
隨著蘇秦背影消失在帷幕之後,樂毅轉(zhuǎn)過臉來,正色道:“臣之仕魏,蓋為躲避趙亂,暫寄身家性命而已。今日奉表至燕,也並非專作使者,實因聞知大王禮賢之名,欲借此機會,以為擇主之階、進身之道。此臣之隱衷也!
燕昭王欠身,兩眼盯住樂毅那張威猛剛毅的國字臉,饒有興趣地傾聽著。
“臣略陳數(shù)語,就得到大王讚賞,可知大王乃有德明君,非一般君主可比。臣萬分欽服,不敢吞光吐彩,以邀明主之寵,更不敢坐失良遇,有辜客臣來意。所以不惜抱慚而將隱衷全部稟告大王,以示臣心之誠。大王若不想報仇則已,若欲報齊仇而有用於臣,臣願委質(zhì)於大王以盡畢生之力,不知大王以為如何?”
燕昭王聽了,按捺不住心中之喜,說:
“寡人自得國以來,無日不以求賢為事。雖蒙四方俊彥賜教,不棄寡人,然而像先生這樣豪爽坦蕩,詞組即吐心聲者,實在未曾見過。先生不生於燕而生於趙,不仕於燕而仕於魏,使寡人恨相見之晚。今蒙先生輾轉(zhuǎn)千裏來投燕國,實乃燕國社稷之幸也。願先生金玉其言而勿悔。”
“君求臣易,臣求君難。臣得明主,願肝腦塗地,又何悔焉?大王若擔(dān)心臣言不實,請即賜職!睒芬慵泵Υ鸬。
“大賢之用,國之興廢賴焉,豈敢輕褻?”燕昭王喜道:“既蒙惠諾,請暫就使館,容寡人熏沐告廟,然後請先生登黃金臺納印,以國事托付於卿。今日初會,安敢草草授職?”樂毅聽了,滿心歡喜,便再拜辭出。
燕昭王將樂毅送出招賢館後,深為喜得良將而欣慰,欲將此事稟告母後,亦讓母後高興高興,想到這裏,便吩咐排駕後宮。內(nèi)侍宮娥聞旨而至,掌燈引路,一行人向著後宮迤邐而去。
2
銅獸噴香,燭影搖紅。
戴著玉鐲的紅穌手,從陶罐裏摸出一隻白子兒,舉在半空,遲疑半晌才“啪”地一聲,壓在棋盤上,那響聲很不幹脆俐落。
經(jīng)過沐浴的燕太後,披著一身蟬翼般的薄紗,跪坐在幾案前,聚精會神地下著圍棋。
與太後隔案對坐的蘇秦,雙目注視著棋盤,很不平穩(wěn)的唿吸中,仍然不時地嗅到對麵飄過來的撩人心魄的體香。
蘇秦竭力聚斂心思,認(rèn)真下棋,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給人心無旁鶩、坐懷不亂之感。
弈至中盤,蘇秦又占上風(fēng),燕太後數(shù)子已被蘇秦鎮(zhèn)封,如不逃避必被吃掉。
燕太後舉著棋子苦思良久,也沒想出對策,隻好悔棋!安恍胁恍!毖嗵崛恿似遄,抓住蘇秦的手,嬌聲嬌氣地說:“先生乃弈中高手,這幾步你無論如何得讓我……”
蘇秦抬頭,目光觸到一張姣美、豔麗的臉:兩道出色的眉毛,一雙勾魂的眼睛,端莊的鼻梁下,鑲著一張櫻桃小嘴,襯著經(jīng)過沐浴後隨意挽在頭頂?shù)暮诎l(fā),整個臉盤雍容華貴,鮮豔奪目,光彩照人。
蘇秦的心猛地一縮,目光忍不住往下移動,太後白晰的粉頸,圓潤的香肩,藕一樣的雙臂,幽穀一般的酥胸,堅挺的兩隻豐乳,逼入眼簾。盡管已經(jīng)生育一胎,盡管太後年逾三十七八,但因保養(yǎng)極好,仍春情勃發(fā)。那種成熟之美,讓蘇秦砰然心動。
燕太後發(fā)現(xiàn)蘇秦?zé)霟岬哪抗庠诳醋约,雙頰的紅暈登時燦若雲(yún)霞。她嫣然一笑,也把火辣辣的目光迎了上去,目光與目光交會,剎那間閃出了電光火星。
太後難抑胸間鼓蕩起的激情,緩緩起身,拉著蘇秦,向帷幕後麵的寢宮走去。
蘇秦被那美麗的倩影牽引著,夢遊一般向前走去。內(nèi)官的燈光,將套在蟬翼般絲裙裏的曲線勾勒出來,那麼柔美,那麼修長,蘇秦感到自己對眼前這個女人的激情正在緩緩地升起,他渴望這個身體,恨不得立刻與之溶為一體。
但是,想起這個女人乃是燕國太後,母儀天下的國母,蘇秦的心猛地一縮,一種戒懼之感襲上心來。他掙脫太後的引導(dǎo),止住腳步,說:
“不,太後,我們不能…”“為何不能?”“因為…”
“怕什麼?本後已吩咐下去,讓內(nèi)侍、宮女離開,又命菡萏把守門口,不讓閑雜人員走進內(nèi)室!
“臣怕大王看見……”
“大王是我兒子。”太後一副十分自信的樣子:“先王被齊人殺害之後,我們一個孤兒一個寡母的,深知孤獨、寂寞之苦。因此本後
一提出要先生來陪我下棋說話,大王二話沒說就答應(yīng)了。”“可是……”
“你不是說過,求聘不成行乞歸來,妻不下杼,嫂不為炊,父母不以為子嗎?那份冷落,那種孤獨無助,難道還沒受夠嗎?”
蘇秦一愣,想起那次會見太後時說過的話。記得那次太後說,先王被害之後,她孤身一人,空守後宮,受盡孤寂之苦,隻有蘇先生到來之後,這宮廷內(nèi)外,才有了一點生機。蘇秦聽了好生感動,也說了自己的坎坷經(jīng)曆,說到傷心之處,竟情不自禁地哭了起來。太後受了感染,不顧男女有別,抱住蘇秦痛哭……
“來吧。”見蘇秦還在猶豫,太後主動、大膽地拉起蘇秦的手:“來,我們溫存溫存,共同驅(qū)逐那可怕的孤獨與寂寞。”
“不,不!”蘇秦理智地後退幾步,說:“古人有雲(yún),凡事不可過三,我們已經(jīng)三次……臣真擔(dān)心,……每次進宮,總覺得四周都是眼睛
“哈哈哈,先生多慮了。”太後笑道,聲音有點尖刺:“菡萏是我的心腹,季義等人都是我的親信。就是被他們看見,他們也不敢說三道
四,你還怕什麼?”太後一邊說,一邊牽引著蘇秦來到巨大的龍鳳床前。太後坐在床沿,雙肩一聳,蟬翼般的絲裙脫落下來。
蘇秦立即看到那香肩,那乳溝,那豐腴的小腹,那美麗的大腿
蘇秦突然感到嗓子發(fā)緊。他忍不住咽了口水,他的眼睛在太後身上逡巡,那無法控製的欲望,像漲潮一樣迅速鼓脹起來。他解帶寬衣,張開雙臂,拚力將太後那柔軟的、邀情勃發(fā)的身體緊緊地抱在自己懷中。他已經(jīng)不能控製自己,他也顧不上太後是誰,而他自己又是誰了。他抱住太後,親吻著她,太後渾身顫抖著,嘴裏發(fā)出陣陣呻吟聲。她雙手緊緊箍住蘇秦寬厚的脊背,向後倒去,蘇秦順勢撲在太後那酥軟的玉體上。
正在此時,向後宮進發(fā)的燕昭王下旨讓隨從人員停下候旨,他要一個人去見母後。他興衝衝地要把新得將才的消息報告給母後聽。自黃金臺修築以來,他已得了賢相郭槐、賢師鄒衍、賢將樂毅、賢士蘇秦,加上人們頌揚的賢君,正好“五賢治國”,興燕大計有望成功了。
守在寢後宮門口的菡萏驀見昭王匆匆而來,慌忙跪接大王。她要大王稍候片刻,她就去稟報太後。
燕昭王說太後乃寡仁之母。兒子見自己母親,用不著那麼多繁文縟節(jié)。他說著,命菡萏在門口候著,自己便挑開帷慢,菡萏來不及勸,他已跨進太後寢宮。
就在跨進宮門的一那,他猛然撞見龍鳳床上的一幕,仿佛被誰當(dāng)頭一棒似的,腦子裏“轟”地一聲,一下子變成了空白。他驚立門口,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幾乎是同時,蘇秦也看到了昭王。
此驚非同小可。蘇秦立刻像泄了氣的皮囊,一下子癱在床上,臉上一片剎白。
燕昭王迴過神來。他賴以支撐的全部信念,驟然間嘩啦啦地倒塌了,所有的惱怒、怨恨以及勞碌一天的疲憊,一起向他猛烈襲來。他什麼話也沒說,一甩袍袖就走出了寢宮。
太後支起赤裸的身子,瞥見燕昭王身影很快地消失在重重帷幕之後,便迴首看看渾身發(fā)抖的蘇泰,怔了半刻,然後柳眉一挑,心裏便打起了應(yīng)對的主意。
3
燕昭王怒氣衝衝地迴到武陽宮。
龍鳳雕花紅木床上的那一幕,不時地閃現(xiàn)在他的眼前。怎麼會這樣?為何會生出這種事來?他在心裏頻頻自問,被遏製著的暴怒、無處訴說的羞辱,一起折磨著他,那份痛苦,那種憤恨,幾乎使他發(fā)狂。
他記得蘇秦初來燕國時,還是個落魄書生。他見蘇秦能說會道,才氣縱橫,就拜他為客卿,延攬為謀士。沒想到這個蘇秦,品格竟會如此低下。他覺得自己看錯了人,將豺狼當(dāng)做綿羊。他現(xiàn)在隻能默默地、艱難地吞咽著這顆恥辱的、痛苦的果子。
他又想起母後。盡管,當(dāng)年那場政變使母親年輕守寡,但他一登上王位,做的頭一件事,就是尊母後為王太後。他覺得已給予精神補償,沒有對不起母後。可是,母後何以還要用養(yǎng)漢偷歡的手段,製造令人難堪的醜聞?
百思不得其解。燕昭王就不再苦思冥想了。他換了個角度,開始考慮懲治的辦法。他必須立即壓製這種淫亂,嚴(yán)厲懲辦那些為太後、蘇秦穿針引線的內(nèi)侍、宮娥,鏟除滋生醜惡的溫床。
於是,他傳旨侍衛(wèi)長與後宮總管前來受命,他要作出一項重大的決定。
但在這同時,他又起了警覺:這種醜事傳揚不得。如果以太後私通的罪名,去捕殺內(nèi)侍宮女,勢必將醜事張揚開來,他還有什麼臉麵立於廟堂之上?
必須尋找一個借口,能自圓其說的罪名,既可出出這口惡氣,又能在臣民和諸侯國麵前保住自己的權(quán)威和顏麵。
燕昭王改宣司寇張魁進宮。
“快,快。”昭王故作驚恐地說:“方才有盜賊潛入後宮,你趕快帶人入內(nèi)捉拿!
張魁不敢遲疑,急忙帶一間人馬闖入後宮搜索。
蘇秦早已溜出後宮,借著夜幕的掩護,逃迴館舍去了。張魁捉拿不到“盜賊”,返迴昭王麵前繳旨。
“那必是宮女、內(nèi)侍所為,愛卿快去把他們抓來,嚴(yán)懲不殆!”昭王又說。
張魁帶人再次入內(nèi)。這次手續(xù)簡單得多了,一見到菡萏、季義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他們抓到昭王麵前。
昭王見菡萏等人都在列,心中竊喜,嘴上喝道:“爾等知罪?”
菡萏、季義等人都沉默不語。他們知道所謂抓賊,不過掩耳盜鈴,而蘇秦之事敗露才是真正原因。自己穿針引線,已經(jīng)罪無可逭,還有什麼話說?便都勾著頭麵,立在燕昭王麵前聽候發(fā)落。昭王見狀大怒,命張魁立即將他們押出去,打入死牢裏。
張魁正要把菡萏、季義等人推出宮門,內(nèi)侍總管急急跑來,喊道
“太後駕到。”
燕昭王一驚,探頭望去,果見太後盛裝豔服,威風(fēng)凜凜地走來
昭王是個孝子,急忙舞動袍袖,向前一步,跪接太後。太後劈頭就問:
“你為何抓我的人?”
“他們裏通盜賊,擾亂後宮法度!闭淹鯌(zhàn)戰(zhàn)兢兢地答道!澳悴蝗缰苯亓水(dāng),說是裏通蘇先生吧。”太後直言不諱,敢做敢說:“蘇先生陪哀家弈棋聊天,犯了何禁?你竟敢派人闖入後官隨便抓人?”
昭王見母後說話毫不遮攔,生怕醜聞傳揚出去,有損王室尊嚴(yán),便命張魁等人退下,在宮外候旨。
張魁帶著滿腹狐疑,率眾兵卒退出武陽宮。
“母後!闭淹鯄旱蜕らT,帶著抱怨口吻說,“蘇先生色膽包天,竟敢欺侮母後……”
“胡說!蘇先生為人方正,舉止端莊,何時有過輕佻行為?”“母後。”昭王幹脆有話直說,質(zhì)問道:“你現(xiàn)在是太後,一國之母,尊貴無比,還有什麼不能滿足的?非要自暴自棄,茍且行樂?”
“哀家此情未了,心有不甘呀!碧崽崞鹜,俏臉上立即布滿陰雲(yún):“想當(dāng)初,哀家十五歲與你父王完成六禮,十六歲生了你,千辛萬苦拉拔你長大,如今你竟敢如此對待哀家?你父王仿效堯舜,禪讓王位與你叔父子之,從此擺脫政務(wù),移情山水。雖然你父王年老體衰,但與哀家朝夕相伴,倒也逍遙自在!
太後頓了一頓,又說:
“誰知你不服子之,竟與將軍市被合謀奪權(quán)。自己實力不夠,還借助齊兵入燕,屠殺子之,結(jié)果害死了先王,搗毀了宗廟,王宮裏的珍珠寶器也被洗劫一空,燕國幾近滅亡。若非哀家挺身而出,號召王室族親抗擊齊兵,你如何能登上王位”
“母後鼎力輔佐,兒臣時刻銘刻在心!闭淹趺忉尩溃骸八,兒臣一登上王位,就尊母後為王太後……”
“你以為哀家隻要王太後這個名號就夠了嗎?你父王撒手西去,落下我一個孤苦零丁,日後怎麼過啊?”
“這都是齊人給害的。”昭王信誓旦旦地說:“兒臣一定廣招天下英才,重振燕國雄風(fēng),等待時機,來日定為母後報仇雪恨!薄斑@固然重要!碧嵩掍h一轉(zhuǎn),道:“可是,往後日子那麼長,誰陪伴哀家走這後半生?”
燕昭王無言以對,先前築構(gòu)起來的心理防線,全讓太後這一番話給衝毀了。他心裏有一種愧疚的感覺母後養(yǎng)育自己實在不易,母後這一生太苦了。他不能這樣對待母後。於是便咬咬牙關(guān),傳旨宮外,命張魁放人。
見昭王迴心轉(zhuǎn)意,太後臉現(xiàn)喜色,說:
“時已不早,王兒忙了一天,累壞了,快快安歇吧,哀家也要迴後宮去了!
說完,就在內(nèi)侍總管和菡萏、季義等人簇?fù)硐拢瑡枊栨面玫胤缔掅釋m。
昭王送了太後一程,又迴到殿前。他孤零零地佇立著,燈架上
十五枝燭火,在夜風(fēng)中不安地跳動,投在牆壁上的身影,如妖魔鬼影,變化莫測。
也不知呆立了多久,背後傳來鶯聲燕語,昭王迴頭一看,卻是王後贏姬和-群宮女尋來了。昭王皺了皺眉頭,任由贏姬和宮女推擁著迴到寢宮。
當(dāng)他躺在寬大的龍榻上時,腦子一下子又活躍起來。他將晚上撞見的醜事梳理了一遍,馬上就發(fā)現(xiàn)自己犯了一個絕大的錯誤。他不該下旨放了那些脅從者,他放棄了懲戒,等於縱容了淫亂。要是繼續(xù)茍且下去,勢必要亂了綱紀(jì),壞了王室尊嚴(yán)。如此一想,他就開始後悔,他很想收迴成命,重新把那些宮女內(nèi)侍抓來處死。然而,他又擔(dān)心投鼠忌器。他的內(nèi)心矛盾重重,不知如何才好。
4
蘇秦迴到府邸以後,仍然餘驚未消,渾身上下虛脫了一般。他坐在矮榻上喘著粗氣。一想起昭王那雙噴火的眼睛,禁不住打了個寒噤。他後悔與太後茍合,這簡直是在玩火,更是在玩命。可是,他又經(jīng)不住那嬌美的誘惑,頭一次是這樣,這一次也是這樣。他總是被太後那纖纖小手牽引著,有一種身不由己的感覺。他糊裏糊塗地向著龍鳳床走去,最終也就糊裏糊塗地落進了火坑。
現(xiàn)在他有口難辯。太後利用對弈機會,頻頻向他暗示,而他正好是個缺少情感滋潤的孤獨男子。孤男寡女,幹柴烈火,於是一觸即發(fā)。盡管太後是主動的,可是他能跟昭王說太後勾引他嗎?昭王才不管誰勾引誰呢,昭王看重的是事實,事實是他上了太後的床。
為此一想,他知道昭王不會放過他,朝野的興論也不會同情他。盡管在這個禮崩禮壞的時代,人們道德觀念並不強烈,可是要求別人的時候,卻是滿口仁義道德,足可置人於死地。為此,他深深感到他在燕國不能再混了,他現(xiàn)在唯一的選擇,就是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他打定主意,開始收拾行裝,打算逃往齊國。憑著他現(xiàn)在的名氣,齊國應(yīng)該會接納他的。他端出舊篋,將衣物用品放了進去,還有銅刀、無字竹簡等等。他在收拾《太公陰符》時,一個念頭突然竄進腦海提醒他,難道就這樣失去了高官厚祿,重新走上四處求聘的艱難之路?
想起首次求聘失利的狼狽情景,那刺耳的嘲笑聲,再次響在耳畔
“咱洛陽人的習(xí)慣,是辦實業(yè)做生意,掙個一成二成之利!边@是父母的聲音。他們埋怨道:“可他倒好,賣地求官,結(jié)果連半個官兒也沒求到,還有臉麵迴來!
父母埋怨聲剛過,嫂子那尖聲尖氣的諷刺又傳了過來!皢眩耶(dāng)是哪國相爺迴來了呢,沒想到還是個乞丐,渾身臭味,丟人現(xiàn)眼,還要叫人侍候?”
他記得當(dāng)時愧恨不已,躲進內(nèi)室,不敢出來見人。後來他想:如果繼續(xù)一身貧寒,恐怕終生被人看低,不如下定決心,刻苦攻讀,也許將來還能成就一番事業(yè)。於是他拿出《陰符》、《捭闔》、《持樞》、《飛箝》,努力研讀起來。
他從早到晚,廢寢忘餐。讀到深夜,困頓不已,便伏案睡了起來。一會驚醒,他深恨自己沒有恆心,便拿起縫補鞋用的錐子,狠狠刺進大腿裏,鮮血直往下流,他也不管,反而乘著劇痛帶來的清醒,繼續(xù)讀書。第二天,他生怕晚上沒有睡好會打瞌睡,便解下頭發(fā),把
一端綁在繩子上,然後將繩子栓到梁上。一打瞌睡,繩子就會拽痛頭皮,刺激他醒過來,繼續(xù)苦讀……
他“懸梁刺股”,苦讀經(jīng)年,大腿上不知被錐子紮過多少次,頭發(fā)也不知被掛斷了多少根。他始終如一,苦心鑽研,並把書中所學(xué),與列國形勢對照,細(xì)加揣摩,終於心有所悟,天下大勢,如握掌中。便湊了些許路費,再次告別家鄉(xiāng),踏上了求聘之路。
他先到趙國,想遊說趙王發(fā)起合縱以抗擊西秦,使秦國不能得誌於東方,也一吐那次求聘不成所受的窩囊氣。誰知趙王還沒見到,就遇到了丞相奉陽君的阻撓,故意派他出使秦國,歸來後三天不得晉見。第四天他去詢問原因,才知道奉陽君怕相位被他取代,便使出一招,目的是要他離開趙國另謀出路。
他委屈地離開邯鄲,頂著漫天風(fēng)雪前來燕國。其時,恰逢燕國複國不久,燕都薊城因被齊兵徹底毀壞,燕昭王便把武陽城重新修繕一番。燕昭王立誌興燕,發(fā)憤圖強,修築黃金臺,廣招天下賢士。蘇秦的到來,正合時宜。黃金臺一席長談,燕昭王當(dāng)即拜他為客卿,後又延為國士,時刻跟在燕王身邊,專為振興燕國出謀劃策……
想著想著,“啪噠”一聲,手中簡冊落在地上,蘇秦被突然的響聲嚇了一跳,立刻從迴憶中清醒過來。求聘之路充滿荊棘,高官厚祿得來不易,不能說走就走。他突然生出僥幸心理,想留下來等等看,如果昭王能寬恕他,他將死心塌地為燕國效勞,如果要置他於死地,他再設(shè)法借助太後力量,逃出燕國。
他揀起竹簡放在案上,將門客畢成叫了起來。
這畢成原是張儀的心腹。張儀去世後,畢成投到孟嚐君門下當(dāng)食客。一次,蘇秦代燕王出使齊國,在稷門大街遇到畢成,兩人一談,相見恨晚,畢成就離開孟嚐君,投到蘇秦門下當(dāng)謀士,這樣既遂了張儀生前之遺願,又使蘇秦得到一名得力的助手。
當(dāng)下蘇秦告訴畢成晚上所發(fā)生的事,要畢成多留意宮中的動向,一有情況即刻稟報。畢成應(yīng)了一聲,穿上衣袍,掀開門簾,一頭鑽進濃重的夜幕之中。
5
燕昭王輾轉(zhuǎn)反側(cè),徹夜難眠,看看天色將曉,幹脆起床。他匆匆梳洗完畢,傳旨罷了早朝,連早膳也不吃,就跳上高車,急急向“碣石宮”奔去。
提起碣石宮,有一段曲折的來曆。
燕昭王即位之後,為了強大燕國,向齊國討迴公道,便謙卑恭敬,準(zhǔn)備用厚禮重金招聘天下英才。他聽說有位賢人名叫郭隗,就親自前去登門拜訪,虛心求教。
“先生可能也已知道,”燕昭王痛心地說:“齊國乘我內(nèi)亂之機,
一舉攻破我國,搗毀宗廟,掠走珍寶,濫殺無辜,惡貫滿盈。寡人深知吾國國力弱小,目前還不可能報仇雪恨,但先王的恥辱,寡人時刻牢記在心。如果能找到一批賢士與寡人共同治理國家,洗雪國破家亡之恥,方遂寡人之願。請問先生,怎樣才能得到這樣的人才呢?”
郭隗不假思索,就說出了一番深刻的道理來:
“如果能屈尊自己,禮賢下士,恭恭敬敬地向人家請教,那麼,才幹超過自己百倍的賢人就會來為你效勞;如果能辛苦在別人前頭,享受在別人後頭,遇到問題向人家求教,那麼,才幹超過自己十倍的賢人就會來為你效勞;別人怎麼幹,你也怎麼幹,與人家同甘共苦,那麼,才幹與自己相同的賢人就會來為你效勞;
“如果身子靠著幾案,手裏拄著拐杖,頤指氣使,發(fā)號施令,那麼,奴才、小廝之輩就會來聽你的使喚;如果對人粗野暴虐,欺淩辱罵,奮然攻擊,任意嗬斥,那麼,就隻有唯唯諾諾,唯命是從的小人會來聽你的暴戾。
“這些都是古代不同的君王施行王道、招賢納士的各種措施。大王如果能虛心征求賢士,親自登門拜訪,天下的賢人就會不遠千裏前來投奔燕國!
燕昭王屏住唿吸,聽了郭隗這一大篇聞所未聞的言辭,如同夏日吃了一塊冰淩,心裏舒服極了。但他還不甚明白,便繼續(xù)問道!跋壬v得如此之好,寡人茅塞頓開。隻是天下賢人那麼多,寡人應(yīng)該首先去拜訪誰呢?”
郭隗笑了一笑,慢條斯理地講出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種駿馬,能日行千裏,夜行八百,疾走如飛,世稱千裏神馬。有一位國王很想得到這種神馬,便貼出告示,願以千兩黃金購買,但千裏馬極其名貴稀罕,國王如饑似渴地等了三年,也沒能如願以償。
正當(dāng)一愁莫展之時,宮內(nèi)有個涓人(侍從),自告奮勇說他能買到。國王非常高興,拿出千兩黃金給涓人,
涓人離開國都到沙丘找了三個多月,才找到一匹千裏馬,可惜那匹馬已經(jīng)死了涓人無奈,花了五百兩黃金買了一副千裏馬骨,迴去獻給國王。國王一看,氣憤地責(zé)問:
“寡人要的是活千裏馬,誰叫你花大錢買個死馬骨迴來?”“大王息怒,且聽小臣講個道理死馬的骨頭,大王都肯花五百兩黃金購買,何況活的千裏神馬?天下人聽說大王如此喜愛千裏馬,不用很久,一定會有許多千裏馬送上門來!变溉藦娜荽鸬
果然不出所料,不到一年時間,國王就先後得到了三匹千裏神馬。
聽完這個故事,燕昭王還不解其意。郭隗便以自己比做馬骨,坦然說道:
“現(xiàn)在大王你要招賢納士,可否從小民做起?小民就好比那具馬骨,大王先用重金購買,然後傳告天下,天下士人必曰:如小民這樣的愚人都能受到大王重用,何況那些賢於小民的賢士呢?還怕他們遠在千裏之外,而不前來為大王效勞嗎?”
燕昭王聽了大喜,即尊郭隗為相國,並在新的國都武陽築一新宮,名曰“碣石宮”,奉郭隗於宮內(nèi),朝夕相見,必執(zhí)弟子之禮,聽其教誨;飲食極其豐盛,供具極其周備;凡有所謀,必恭恭敬敬,不敢少懈。行之?dāng)?shù)月,列國皆知昭王好士之誠。郭隗又建議在易水之傍,再築一座高臺,取名“招賢臺”,以明招攬賢才之意;又於臺上多集黃金,讓賢人隨時取用,故又名曰“黃金臺”。
黃金臺之名一出,凡懷一才一藝之士,莫不紛紛來投,才能出眾、智略超群的劇辛,自趙國而至;胸藏日月、善理陰陽的鄒衍,自齊國而來;文能經(jīng)邦、武能定國的樂毅,自魏國來投;縱橫捭闔,神機妙算的蘇秦,也從洛陽來到燕國……不到年餘,四方豪傑之士投之如
市。昭王大喜過望,更加尊敬郭隗,凡宮中大小事情,都要找郭隗商量,未經(jīng)相國指點,昭王都不敢輕易決斷。
為了太後的醜事而折騰一夜的燕昭王,一大早想起郭隗,就驅(qū)車趕到碣石宮,找相國商議對策。
郭隗聽說昭王駕到,不由地吃了一驚,慌忙整頓衣冠,親出大門迎接,昭王堅持執(zhí)弟子之禮,將郭隗扶了進去,坐於上位,行過大禮,然後屈尊下首,沉默不語。
郭隗見昭王眼眶發(fā)黑,還沒坐上片刻就歎息好幾次,便詢問因由,表示願為大王分憂。昭王囁嚅半晌,說了那樁難以啟齒的醜事,要郭隗想辦法懲治蘇秦。
郭隗聽罷,便勸昭王道:
“事既至此,急也無用。唯保持克製,盡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方為上策。若大王一怒之下做出過份舉動,事情容易複雜化,鬧得天下洶洶,反而使自己臉上無光。莫如當(dāng)沒有發(fā)生一樣,睜一眼閉一眼算了!
可是,昭王說,他思前想後就是咽不下這口惡氣。
“這可以理解。做為子女,當(dāng)然都希望自己的母親越清白越好?墒,若從母親的角度考慮,她還有個人幸福問題。當(dāng)年大王借齊兵入燕,雖然除了子之,卻害死了先王。大王奪迴了王位,太後卻永遠失去了老伴,從此空守後官,孤苦伶仃,這是何等殘酷啊,大王想過沒有?”
這些話,太後也曾說過,他聽不下去;現(xiàn)在聽郭隗一說,燕昭王仔細(xì)想想,卻是道理,心裏漸漸生出愧疚,覺得虧欠了母後。便道:“誠然太後之過可以不追究,但蘇秦卻不能饒恕,他勾引太後,侮辱寡人,寡人正想找個借口,將他秘密處死!
“不可,不可。大王此時處置蘇秦,有百害而無一利!惫蠹泵﹂_導(dǎo):“蘇秦乃飽學(xué)之士,天下聞名的遊說能手。國家正在用人之際,怎能隨意處置賢能才?再說,大王求賢若謁的美名剛剛傳遍各國,若在此時處死蘇秦,傳揚出去,必使天下賢士寒心,以後還有誰來為大王效勞?”
昭王被問得啞口無語,怔怔地望著郭隗。
“更有甚者。齊國處心積要亡我,至今仍在邊境陳兵十?dāng)?shù)萬。若因殺戮引起時局動蕩,齊軍必乘虛而入,上次的悲劇又將重演!
昭王怔了片刻,不無惋惜地歎道:“如此一說,倒便宜了蘇賊。”
“那也不見得,蘇子?xùn)|窗事發(fā),已是身敗名裂,臣再施一計,管教他付出生命代價!
“是何妙計,愛卿快快獻來!闭淹跗炔患贝卮叽俚馈!按笸跄保埾嚷牫颊f一段故事!惫笳撌拢矚g引經(jīng)據(jù)典。他在未迴答燕昭王之前,便想到了一個關(guān)於“絕纓”的掌故:
“楚莊王平定了若敖氏的叛亂,掃除了長期鬱積心中的隱患,心情特別舒暢,便在漸臺之上置酒大宴群臣,連宮中妃嬪也都參加。
“莊王興奮地說寡人自親政以來,遠離聲色,不禦歌舞酒宴迄今已有六年了。今日叛臣授首,四境平安,寡人願與眾卿司樂,一切禮節(jié)全部免除,諸卿務(wù)必盡歡而散。
“群臣盡都拜賀,然後依次就座。美酒佳肴,紛然雜陳,鍾鼓齊鳴,絲竹共奏。君臣直飲到日落西山,依然興致盎然。楚莊王命人點起燈燭,繼續(xù)暢飲。
“楚莊王為了更助灑興,便命自己最寵愛的美人許姬和薑氏出來侑酒。兩位美人款款來到大殿之上,就像三月春風(fēng)吹進宴會大廳,頓使文武百官燥動起一股異樣的興奮。兩位美人親自把盞,向眾官一一斟酒。明眸皓齒軟語香風(fēng),一些年輕將領(lǐng)早已心旌搖動,不能自持了。但礙於大堂之上,燈火通明,眾目睽睽,雖然心猿意馬,卻也不敢放肆。
“這時,忽然起了一陣大風(fēng),所有燈燭盡被吹滅,大堂之上一片漆黑。席中有一人,竄到許姬麵前,扯住她的袖子,伸手捏住她的手腕,許姬用力一掙,想掙脫開來,誰知那人反而順勢抱住許姬。許姬急中生智,伸出左手揪住那人帽纓,那人急忙躲閃,帽纓竟被扯了下來,嚇得那人慌忙鬆手,溜到一邊去了。
許姬拿著帽纓,繞到楚莊王麵前,附耳奏道:“妾奉大王之命,敬百官飲酒,其中有一人,乘燈滅之際強牽妾袖,欲行無禮,妾已拿到他的帽纓,請大王快命人掌燈,查出無纓之人,治其無禮之罪!
“侍人取火進來,楚莊王急忙下令且莫忙著點燭。寡人今日宴請,相約與諸卿盡歡,請諸卿都脫下帽纓痛飲,不絕纓者,吾將重治其罪。
於是百官都去冠纓,楚莊王命令重新點燭,直至宴席散去,也不知牽袖者為何人。席散迴宮,許姬奏道:“妾聽說男女授受不親,何況君臣?今牽妾之袖,大王不予追究,怎能整肅上下禮數(shù),以正男女之別?”
莊王笑道:“按正常禮節(jié),君臣享宴,酒不過三杯。今寡人欲使群臣盡歡,夜以繼日,秉燭痛飲,酒後狂態(tài),人情之常。如果追究其罪,顯了婦人的節(jié)守,卻傷了國士之心,使盛宴不歡而散,這實非寡人之意。許姬聽了,對莊王寬宏大度的胸襟,深表歎服。”“三年後,楚與晉國爭戰(zhàn),莊王被晉軍包圍,有性命之危。一位大夫死命護衛(wèi)莊王,五次殺退敵人的圍攻,遍體鱗傷,終於保護莊王安全脫離險境。莊王問他:寡人平日對你並無特殊賞賜,你今日為何舍命救寡人?這位大夫激動地說,大王,臣就是三年前在酒宴上被許姬扯掉帽纓的那個人!
“絕纓之宴告訴我們,要善於收買人心,為我所用。不要小雞肚腸,計較前嫌。”
郭隗說完“絕纓”典故,開始獻計:
“大王可以楚莊王為楷模,從大處著眼,讓蘇子覺得大王根本就不把那事放在心上,繼續(xù)勸餐授館、贈金賜玉,供以太牢美酒,賜給美女仆役,盡量滿足他的需求。這樣大王賞賜得越多,蘇子欠大王的就越多。將來,大王要差遣起他來,就有如驅(qū)趕羊羔那樣容易。”“可是人們都說,縱橫之流朝秦暮楚,翻手為雲(yún)覆手為雨……”“那是指陳軫、公孫衍之流。鬼穀仙師的徒弟卻不這樣!惫蠹m正道:“比如張儀,當(dāng)年他投奔秦惠文王,死心塌地為秦國謀了多少好處?他被秦武王趕出國門了,還念念不忘秦國的知遇之恩。蘇秦與張儀一樣也是性情中人。隻要大王卑詞厚幣,禮遇於他,他必為大王赴湯蹈火。大王有的是珠寶財物,而蘇秦乃洛陽布衣,窮得隻剩
一條性命。大王給的寶物越多,蘇秦越要用生命報大王的洪恩。”
“此計果然大妙!毖嗾淹跞滩蛔〗辛似饋恚骸熬桶聪鄧f的辦,寡人立即宣他進宮受賞!
“大王不可操之過急。應(yīng)把拜將之事提前,讓蘇子來操辦。等此事辦完,大王可將蘇子與樂毅一塊封賞,盡量做得合情合理,順理成章!
6
卯正時分,畢成返迴蘇府,見蘇秦還沒睡下,就將打聽到的情況,一一說與蘇秦聽。
“大王嚴(yán)密封鎖消息,宮內(nèi)幾乎沒人知道昨晚發(fā)生的事情。在下花了兩錠黃金,才從內(nèi)侍總管那兒得知,太後找過大王理論之後,大王就下旨放了季義、萏兒等人,怏快不樂地退迴寢宮歇息去了。”
“如此說來,事情有了轉(zhuǎn)機?”
“當(dāng)然,在下暗忖,大王是想穩(wěn)住陣腳,不讓醜事外揚。”“可是燕人猥瑣而局促,卞急而狷介。”蘇秦不無憂慮地說:“他們善於忍辱負(fù)重又好氣任俠,有恩必報,有仇當(dāng)雪,恩怨分明,慷慨悲歌。因此,還得防他們以退為進。”
“大人放心,在下已安好內(nèi)線,有何動靜會及時得到密報的!碑叧蓾M有把握地說。
兩人正說著,內(nèi)侍來傳燕昭王旨意,要蘇秦即刻前往碣石宮共商國事。
蘇秦接旨,送內(nèi)侍出府,然後迴頭,提心吊膽地問畢成:“你看,這去得?還是去不得?”
“去得,完全去得。”畢成神色莊重地說:“剛剛發(fā)生這麼大的事情,就來傳旨去碣石宮議事,說明大王已與相國磋商。相國勸他保持沉默,集中全力把興燕大事辦好,別的就不要管了!薄斑@僅是你的分析!碧K秦仍不放心:“倘若大王設(shè)下一個圈套,去了豈非自投羅網(wǎng)?”
“不會!碑叧墒趾V定地說:“大王若要擒拿大人,派幾個侍衛(wèi),找一個借口,圍住府第就行了,用不著借碣石宮布置天羅地網(wǎng)。”
見蘇秦還在猶豫,畢成安慰道:
“在下敢斷言,大王不會在大人麵前提起任何令人難堪的事,大人隻管放心前往便了!
“好,那我就去一趟,”蘇秦終於下了決心:“但你務(wù)必在宮外等候消息,萬一我被扣軟禁,你就設(shè)法見到太後,請她出麵救我!
正與郭隗、鄒衍說話的燕昭王姬平,見蘇秦跨入大門,與往常
一樣,急忙起身,降階迎接。
蘇秦欲行大禮,昭王連道:“免了免了!北銏(zhí)住蘇秦的手,來到左首座位上就座。
“蘇愛卿!闭淹鯕w座,滿臉笑容地對蘇秦說:“適才寡人正與相國、國師商議拜將事宜,愛卿有何建議,盡可發(fā)表!
蘇秦見昭王一臉平靜,絲毫沒有偽裝的樣子。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到了實處。他坦誠地說:
“若要求隆重、熱烈,莫不如設(shè)壇拜將了!
“愛卿所議,甚合朕意!闭淹醺吲d地說:“設(shè)壇拜將之事,就全權(quán)拜托愛卿籌備,寡人自今日起齋戒沐浴,三天後到壇拜將!
蘇秦領(lǐng)旨,心情舒暢地退出碣石宮。侯在宮外的畢成迎了上去,主仆二人終於放了心,前往華陽臺設(shè)壇布置去了。
三天後,蘇秦率領(lǐng)文武百宮,備妥車馬、旌旗、執(zhí)手,往使館迎請樂毅。早在華陽臺上恭候的燕昭王姬平,急忙降階,執(zhí)過樂毅之手,一同登上臺頂。兩人來到香案前,接過蘇秦遞來的香柱,同時禱告天地神祗、宗廟社稷。
臺下十萬燕兵與文武百官,都將目光聚焦在華陽臺上。蘇秦捧出印信符節(jié),燕昭王一一接過,鄭重授與樂毅。跪在昭王麵前的樂大將軍,雙手接了印信,再三拜謝,表示定當(dāng)殫精竭慮,為燕國效盡犬馬之勞。昭王大喜,臺下山唿穀應(yīng),那排山倒海的歡唿聲,一浪高過一浪地傳遍四麵八方。
拜將完畢,昭王傳旨賜宴,列樂毅於郭隗、劇辛、鄒衍、蘇秦諸賢之上。這使樂毅更加感到昭王的知遇,更堅定決心為燕國厲兵秣馬,以報洪恩。
拜相一舉,使昭王禮遇賢能的美名到處傳揚。接著,昭王便以“忠勤為國”名義,賜蘇秦一座新宅。蘇秦不肯收受,昭王說,相國有了碣石官,樂毅有了將軍府,大學(xué)士不能屈居陋宅,所以特意將建於
五花臺上的一座華屋賜於蘇秦,並改名為“蘇館”,要蘇秦即刻搬進新居。
過了兩天,燕昭王親自登門,送上珍珠三斛,白璧百雙,黃金萬鎰;玉鳳、玉鴿、玉鷹、玉鶴、玉鸚鵡、玉雛燕等古玩玉器千餘件。蘇秦麵有疑色,昭王急忙解釋,說新館華構(gòu),沒有珍寶古玩擺設(shè),就顯得過於空曠,所以特意挑了幾件送來,望蘇卿能夠喜歡。
蘇秦千恩萬謝,收了禮物。昭王指著其中的一隻玉雛燕說:“姬姓一族,乃黃帝軒轅之後。傳說玄鳥翔水,遺卵於流,簡狄拾之,吞而受孕,遂生契而受封於商。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如召公於燕,從此,姬姓一族,就在燕山之野繁衍起來,直到今日,仍供奉玄鳥。玄鳥即是燕子,所以玉器雕琢,盡以鳥形,而玉雛燕,乃玉鳥中的珍品,尤為珍貴。”
蘇秦聽了,忙把玉雛燕供於大堂之中,朝夕上香,頂禮膜拜。當(dāng)天下午,燕昭王又派宮中主管,送來高車百輛,駿馬千匹,侍衛(wèi)十夥,隨從若幹,專供蘇秦差遣,顯示國士之顯赫、尊嚴(yán)。蘇秦見賞賜如此豐厚,心中忐忑不安,便匆匆進官拜謝昭王
“秦有何德,能受如此厚愛?倘若來日無報,豈非受之有愧?還請大王收迴車馬…”
燕昭王打斷蘇秦的表白,笑道:
“先生不以燕國為邊僻之地,從繁華洛陽來到敝國,又力薦樂毅,使寡人得一將才重建三軍,此大恩大德,無以為報,區(qū)區(qū)高車駟馬,何足掛齒?”
蘇秦?zé)o奈,隻好再三謝過。正欲退出,昭王又留蘇秦,傳旨內(nèi)侍捧出太牢美酒(戰(zhàn)國時盛牲的食器叫牢。大的叫太牢。太牢盛三牲,因而也把牛、羊、家叫太牢)並同蘇秦共飲共食,一醉方休。
迴到蘇館,已是掌燈時分。忽聞內(nèi)室有女子笑聲,蘇秦一驚,酒也醒了。轉(zhuǎn)入一看,隻見兩個如花似玉的美女,正守候在軟榻之前。見蘇秦進來,忙輕移蓮步,一齊拜道:“小女旋娟、提嫫,拜見國士先生!
蘇秦上前伸手扶起,定晴一看,二女綽約窈窕、美若天仙。當(dāng)下勾起他與太後偷情的那些迷人的情境,這一刻,他壑然開朗了:大王送兩個美女給他,用意已很明白,要他斬斷與太後往來。如此看來,大王對他封賞,是出自想盡棄前嫌的一種真心誠意,這就令人大大放心了。為此,他精神為之一振,左擁旋娟,右倚提嫫,三人一起滾入軟榻……
蘇秦躺在二女中間,漫無邊際地遐想,想著想著,恍惚中身子騰空而起,宛如一片枯葉,毫無目的地隨風(fēng)飄蕩。忽見前麵有一道長,騰雲(yún)駕霧,疾走狂奔,蘇秦急急追趕,可是怎麼追也追不上。正焦躁間,那道長猛地收住陣腳,迴首大喝一聲:
“孽徒,你還記得我麼?”
蘇秦嚇了一跳,抬眼認(rèn)真一看,不禁失聲叫道:“師傅!”便滾身下拜,猛磕響頭。
“你這孽徒!惫矸Y仙師怒道:“自下山以來,你不好好為燕王謀劃,卻終日沉迷酒色,不思進取,如此無用之徒,還來追逐為師作甚?”
“師父,並非弟子不想出力,實因時機未到,不能為燕主出謀劃策呀!
“時機未到,你就可以與國母私通,鬧得滿城風(fēng)雨嗎?”“那不是私通,而是,而是刻骨銘心的感情,是一種真愛,甚至比真愛還要深刻的東西……”
“胡說!”鬼穀仙師氣得七孔生煙:“為師四個徒弟,唯你最不爭氣。龐孫相鬥,成就了孫臏一世英名;張儀忠心為秦國奔走,終成一代縱橫大家,隻有你蘇秦,終日躺在溫柔鄉(xiāng)裏,成了遠近聞名的酒囊飯袋,真是丟人現(xiàn)眼。”
蘇秦語塞,臉現(xiàn)羞愧之色。他囁嚅半晌,才低聲問道:“弟子請問師父,有何訓(xùn)辭教我?”
鬼穀仙師見蘇秦有悔過之意,便伸手扶起蘇秦。師徒縱起雲(yún)頭,飄飄忽忽,來到一個高處。蘇秦環(huán)顧四周,覺得像是來到當(dāng)年習(xí)學(xué)遊術(shù)的鬼穀山仙人洞,又像是在與師兄弟論道的握日臺摘星巖。正恍惚間,鬼穀仙師指點萬裏江山,開始縱說天下:
“當(dāng)今天下唯秦、齊最為強盛。秦連橫趙、宋,齊合縱魏、楚,形成東西兩極,局勢趨於平衡,賢徒若能助燕攻齊,削弱齊國力量,列國之間的平衡立即就被打破。到那時秦國有望成為最強大的國家,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理想就會實現(xiàn)。”
“秦乃虎狼之國,它攻城掠地,殘害無辜,世人無不指責(zé)它為殘暴、野蠻。徒弟豈可助紂為虐,做出有悖天下蒼生的事來?”
“諸侯之間你爭我奪,弱肉強食就不殘酷嗎?”鬼穀仙師反問:“為了能做雞首不做牛尾,諸侯們誰不想兼並六國,稱王稱霸?”
蘇秦欲張嘴爭辯,鬼穀仙師接著又說:
“再者,自春秋以來,天下紛爭已逾五百餘載,如果繼續(xù)無休止地爭奪下去,百姓還要受多少苦難?所以,為師主張以戰(zhàn)止戰(zhàn),統(tǒng)一天下!
“弟子不敢茍同。”蘇秦終於說出了心中的不願:“縱然要助一強國滅掉其它六國,弟子也不能幫助秦國。”
“這是偏見,是受了天下卑秦的影響!惫矸Y仙師毫不客氣地說:“你頭一次遊說秦國不成,就懷恨在心,總想伺機報複…”“不,不。師傅,弟子沒有鄙視秦人,也沒有心懷不滿……”“不要再說了。為師還知知道你,你戀窩戀棧,不願離開燕國。”鬼穀仙師打斷蘇秦的話,一針見血地指出:“殊不知受之愈豐,虧欠愈多,一旦受益滿貫,必有災(zāi)難降臨,快走吧,你這不清醒的癡人!”鬼穀仙師沉下臉來,屈起右腿,用力一蹬,蘇秦站立的那塊摘星巖頓時騰空而起,快速地飛離鬼穀仙山,流星一般,向著萬裏雲(yún)海疾馳而去。蘇秦駭怕至極,大叫“師傅救命”。聲音未落,摘星巖撞到燕山峭壁上,轟然巨響,山尖折斷半截,碎石裹著蘇秦向那萬丈深淵落去
蘇秦手舞足踹,大減大叫。睡在兩邊的提嫫、旋娟早被吵醒,她們扶起蘇秦,又是揉胸捶背,又是拿手巾擦拭冷汗,生怕伺候不周,遭致昭王訓(xùn)斥。
蘇秦惶然四顧,見天已大亮,寢宮內(nèi)一片春意盎然,便把懸著的一顆心放了下來,唿吸也比方才順暢了許多。但腦子裏還殘留著夢的碎片,這又使他的驚恐無法消減。他總覺得這夢是個不祥之兆,它不遲不早,就在事發(fā)之後又受了種種賞賜之時發(fā)生,是否暗示著什麼。他想起燕昭王的這些安排,包括送來兩個美若天仙的侍女,他覺得這重重賞賜背後,似乎包含著某種意圖……
如此一想,他又戒懼起來。
在提嫫、旋娟幫助下,他匆忙穿衣著冠,洗漱完畢,就來到書房。他命人叫來畢成,問起這幾天館外之事。
畢成告訴他,這兩天太後派人來請過三次,都被他擋住了。他問這樣自做主張,主人不會生氣吧?蘇秦說,擋得好,從今而後,他不能再與太後茍且了。盡管這樣做會給太後帶來痛苦,盡管他與她都是真心相愛的,但這種真愛如同朝露一樣不能長久,與其將來痛苦分離,不如趁早割愛了結(jié)。
畢成很讚成蘇秦的果斷,就補充了幾點看法,便轉(zhuǎn)換話題,談起近日燕齊形勢來。畢成說,近日南方邊境氣氛緊張,齊軍突然發(fā)起進攻,一舉攻占武垣、平舒等十座城邑,燕國上下無不震動!俺隽诉@麼大的事情,為何不及時報我?”蘇秦驚問。“武垣、平舒失守消息,昨日傍晚才傳到武陽。大王怕擾了大人好夢,不讓在下傳告。但昨晚大王與文武大臣就收複武垣一事議了
一個晚上,也沒議出個可行的辦法來。為此大王悔恨不已,一大早就上太廟哭祭去了。”
蘇秦一聽,大驚失色,昨晚他在軟榻之上徹夜銷魂,而燕昭王和大臣們卻通宵達旦,他心裏感到又羞又愧。他背著雙手在屋裏轉(zhuǎn)了幾周,突然站住對畢成說,他要親自趕往太廟,向大王表白自己的決心。他有辦法收迴武垣十城,他還有妙計可削弱齊國,使燕國雄立於渤海之濱。
畢成急忙出去備車。
7
燕國大廟,建在武陽城南。按周禮“左祖右社”的規(guī)矩,太廟位於朝堂之左,與王宮相映成趣,尉為壯觀。
廟內(nèi)擺著鍾、鼎祭器,供著列祖列宗靈位。剛上的香火,氤氳出
一股莊嚴(yán)肅穆的氣氛。燕昭王姬平跪在靈前頂禮膜拜,文武大臣也匍匐在地,誠惶誠恐。
昭王張開絹帛,念著上麵的祭文。他說,今日乃父王蒙難十周年祭日,又逢武垣十城失守,不肖姬平跪在列祖列宗麵前,感到滿心愧疚。他自責(zé)之後就轉(zhuǎn)而曆訴皇祖皇考的豐功偉績,盛讚“邵公之後,姬氏方將,地方數(shù)千裏,持戟數(shù)十萬。”他特別懷念父王姬噲,說父王“不聽鍾石之聲,不安子樂之樂,內(nèi)不湮汙池臺榭,外不弋田獵,又親操耒耨以修畎畝!彪m是聖王明君,其勤身而憂世也不過如此。接著他也埋怨父王“賢而迂腐”。父王效法古代禪讓故事,把好端端一個燕國傳給奸佞子之,結(jié)果引起一場內(nèi)亂,齊人又乘虛而入,致使父王蒙難,燕國幾近滅亡。
他受命於危難之時,麵對滿目瘡痍的祖國,忍辱負(fù)重,吊死問孤,禮賢下士,他做夢都想報父王之仇,雪破國之恥?墒,他恨自己無能,日夜辛勤也沒把燕國守好,就在前幾天,武垣等十城還被齊國占去。這要是讓諸侯各國知道了,多麼丟人的事。
訴說這段話時,燕昭王涕淚交流,悲痛欲絕。跪在後麵的文武大臣聽了,無不為之動容,片刻之間,廟堂之上響起一片唏噓之聲。這時,蘇秦進來,跪在樂毅、鄒衍身邊,聽昭王如此自責(zé),想起自己得這麼多好處卻不能為國分憂,覺得羞愧難當(dāng)。
郭隗、鄒衍起身去勸燕昭王,昭王這才止住哭泣,向列祖列宗拜了三拜後,結(jié)束了祭告儀式。
燕昭王率眾臣退出太廟,迴到朝堂召開軍事會議。君臣依次坐定之後,昭王按捺不住強烈的複仇情緒,對眾臣說:
“寡人與齊國積怨很深,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寡人已積壓了十
五年之久,常想一旦性命不測,來不及親手殺死齊王以報國仇家恨,寡人將無臉去見列祖列宗,F(xiàn)在舊恨未報,新仇又起,齊王又發(fā)兵攻我邊唾,占去武垣、平舒十城,為此寡人痛心疾首,已到太廟祈求祖先降下神威,助寡人發(fā)全國之兵,與齊國決一死戰(zhàn),眾卿以為如何?”
坐在左首的樂毅,冷靜分析了當(dāng)前的情勢。他說:
“齊國乃春秋五霸之一,自齊桓公首霸以來,又經(jīng)桂陵、馬陵兩大戰(zhàn)役,齊國已成為山東霸主,國力強盛達到了頂峰。地方千裏,人口眾多,將領(lǐng)熟知兵法,士卒善於攻戰(zhàn),僅憑燕國的力量,恐怕很難取勝。若要興兵討伐齊國,就必須利用齊國與其它國家的矛盾,聯(lián)絡(luò)諸侯各國共同行動方為上策。”
“樂將軍所言極是!碧K秦接過話頭說:“臣以為首先應(yīng)與趙國結(jié)盟。趙國與齊國毗鄰,齊國多次攻趙,掠走了大片土地。所以趙國對於和燕國結(jié)成反齊聯(lián)盟,肯定會感興趣。趙國若與我同心,則韓、魏必定相從。這樣,齊國就陷於孤立,大王再趁機進攻,就能穩(wěn)操勝券了。”
燕昭王剛說聲“善”,就有人起來奏道:
“大王若聽從蘇秦的謀劃,必將誤了軍國大事!毖嗾淹跹曂,見是王親姬去病,便驚訝地問:“此話怎講?”
“想當(dāng)初,蘇秦不是用這些空話遊說大王的嗎?等他謀到高官厚祿之後,就把這些話到九霄雲(yún)外,F(xiàn)在,外患複起,國家危在旦夕,他又搬出這一套哄騙大王,目的就是延誤時機,讓齊國吞滅燕國。蘇秦隻會空談?wù)`國,大王切不可再相信他了。”姬去病說。
朝堂之上立即響起唧唧喳喳議論聲。上大夫姬參指責(zé)蘇秦嘩眾取寵,國師鄒衍教訓(xùn)蘇秦要誠實忠義,言而有信。中大夫田伐公開揭露蘇秦品格低下,道德敗壞,請求大王予以嚴(yán)懲,決不能姑息養(yǎng)奸
見大臣們越說越嚴(yán)重,燕昭王沉不住氣了,他訓(xùn)斥姬參、田伐等人,要他們向蘇秦當(dāng)麵陪罪。他還檢討自己對外來客卿禮遇得不夠,未能使他們真誠感動而為國分憂。他說這都是他無能造成的,以致時到今日燕國還不斷地受到齊國欺負(fù)。
郭隗覺得火候已到,便出麵緩頰。他勸昭王不要過分自責(zé),國家社稷沒有守好,在座的每個人都有責(zé)任。他特別提醒蘇秦,滴水之恩當(dāng)以湧泉相報。他鼓勵蘇秦勇猛出擊,運用各種謀略,打好一場“弱齊強燕”的仗。
蘇秦不知所措地應(yīng)著。他被方才彈劾的場麵驚呆了,想起私通一事他忍不住渾身發(fā)抖,生怕昭王翻臉,他將死於非命。
但昭王居然沒有動怒,反而訓(xùn)斥彈劾他的大臣,他心裏生起
一份感動。昭王不計小節(jié),寬宏大量,是當(dāng)世難得一見的豁達君王,他應(yīng)該為這樣的君王赴湯蹈火。於是他又想起原先的打算,他覺得隻有獻出這一計策,才能報知遇之恩。
為此,他穩(wěn)了穩(wěn)情緒,向昭王奏道:“請大王摒退左右,臣有密計奏報!
燕昭王大喜,舉起寬大的袍袖一拂,眾臣紛紛起身,俯首作拱
一一退下。
“愛卿有何妙計,快說給朕聽聽!闭淹跫眴枴
“大王,方才幾個大臣都指責(zé)臣不忠不誠不仁不義,這實在太過冤枉!碧K秦故意不說妙計,卻大談其“誠信”來:“臣聽說,忠誠信實這些東西,都是用來謀私利的,而講術(shù)進取,才是於人有益的。臣把年老的母親拋在洛陽,跑到燕國來為大王效勞,就是拋棄個人私利,而一心行進取之道。假如現(xiàn)在有一個孝順如曾參的人,一個廉潔如伯夷的人,一個誠信如尾生的人,找這三個人來為大王效勞,您以為如何?”
“如此寡人就心滿意足了!闭淹醺吲d地說。
“不!碧K秦說,“像曾參那樣孝順,不肯離開他的親屬在外麵住宿一夜,大王又怎麼能夠讓他步行千裏,來到弱小的燕國輔佐處於危困中的君王呢?像伯夷一樣堅守節(jié)義的原則,不願做孤竹君的繼任人,不肯做周武王的臣民,不接受封侯的賞賜,寧可餓死於首陽山下。廉潔到這樣地步,大王又怎麼勸他步行千裏,到齊國去幹一番進取的事業(yè)呢?像尾生一樣堅守信用,和女子約好時間在橋梁下相會,女子沒有來,洪水來了他也不願離開,抱著橋柱讓水淹死。堅守信用到如此程度,大王又怎麼能讓他步行千裏,去說退強大的齊國軍隊呢?”
昭王語塞,望著蘇秦,一時不知如何迴答。
“所以臣以為,孝如曾參,最多不過能養(yǎng)其親罷了;信如尾生,隻不過不欺騙別人罷了;廉如伯夷,也不過不竊取別人的錢財罷了。而臣是一個進取的人,想憑借忠信而來侍奉大王。但臣擔(dān)心有朝一日,終因會對大王的忠信而得罪大王的!
“不忠誠當(dāng)然是會得罪人的,哪裏會因忠信而獲罪的呢?”“臣請求給大王打個比方。從前曾經(jīng)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戶人家,丈夫在外當(dāng)官,三年不歸,他的妻子愛上了別人。作丈夫的要迴來的時候,那奸夫害怕了,問怎麼辦?妻子說,不用擔(dān)心,我已備下毒酒等他迴來。
“不久,丈夫迴到家中,妻子令妾給丈夫斟酒。妾知道妻的陰謀,尋思道,我用此酒給主父喝,會害死主父;把這件事告訴主父,主父又會把主母趕出家門,於二者之間作選擇真難,不如倒了它。於是就假裝被絆倒,把毒酒全給灑了。
“妻立即對丈夫說:你從外地迴來,我為你特備了美酒,而妾卻不小心,全給灑了。丈夫不知內(nèi)情,就把妾綁起來鞭答。妾之所以受鞭答,就是因為忠信。這正好說明,堅守忠信有時也會獲罪。而今臣那些所謂的過錯,不幸和這件事差不多!
“寡人不是申斥了那些大臣嗎?”燕昭王激動得滿麵通紅:“就是日後有人再來說三道四,寡人也不會隨便問罪愛卿的!”“有大王這句話,臣也就放心了!碧K秦說罷,從袍袖中拿出一卷絹帛,鄭重其事地獻了上去。
昭王張開絹帛一看,隻見上麵寫道:“讓巨打進齊國內(nèi)部,去離間齊、趙關(guān)係。使齊國西與宋國疲於交戰(zhàn),南與楚國因頓交鋒,不斷削弱齊國的力量,為燕國攻齊作好準(zhǔn)備!
“愛卿親自作此反間,太過危險,萬一被齊王發(fā)覺,會被處以極刑的!毖嗾淹跏掌鸾伈,不無擔(dān)憂地說。
“臣從小師從鬼穀,擅長揣情摩意,飛箝(研究人之好惡,俟其竭情無隱,因而箝製之。)抵山戲(鑽營),不至於暴露身份。但是,臣最為擔(dān)心的,是在燕國內(nèi)部,要是有人將臣出賣給齊王,那麼臣的死期也就到了!
“燕國臣民都對齊國恨之入骨,怎會棄國家利益於不顧而出賣愛卿呢?”
“臣要是在齊國富貴了,大王身邊的人就會不信任臣;臣要是在齊國地位卑賤,他們又會覺得臣沒有本事;臣要是受到重用,他們又會妒忌臣。齊國對燕國有什麼不利的地方,他們會歸罪於臣;天下諸侯不與齊國為敵,他們又會說臣受了齊國的恩惠,善於為齊國出謀劃策;天下諸侯與齊國為敵,齊國人將不再信任臣,他們就會把臣出賣給齊王?傊麄兌加谐浞掷碛芍贸检端赖兀紖s沒有任何辯白餘地!
燕昭王被說得啞口無言,這蘇秦果然厲害,事情還沒進行,就知道未雨綢繆?磥硪眠@種人,還須想些辦法刺激他!凹热蝗绱,愛卿就不要前往齊國了。寡人實在不忍心讓愛卿為了燕國而身遭不惻!
“不,大王誤會了。”蘇秦動情地說:“臣乃洛陽布衣,鑿牆為門,以桑木為戶樞,過著被人瞧不起的貧寒生活。是大王擢臣於民間,拜臣為上卿,又賜金萬鎰,供車百乘,讓臣揚名於天下,此大恩大德,臣今生今世也報答不完,F(xiàn)在臣留在燕國,坐享榮華,不能替大王分憂,想起來實在汗顏。如果大王讓臣去齊國,暗中做些有利於燕國的事,就是因此而死,也死得其所!
“愛卿果然忠勇,而且言必信,行必果,真令寡人感動。”燕昭王移席靠近蘇秦,親切地說:“寡人馬上派出高車,帶上重禮,送卿前往齊國!
“不可。齊國一向害怕大王舉兵複仇,因此才在邊境陳兵數(shù)十萬,如果大王公開送臣前往,齊王必生疑心,不但反間不成,而且還會惹出許多麻煩!
“那怎麼辦才好?”
“臣假裝得罪大王,大王發(fā)怒欲處死臣,臣於深更半夜逃離下都,投奔齊國!
“這,這不是行苦肉計?”
“正是。臣逃入齊國之後,大王還要裝做餘怒未消的樣子,於大庭廣眾之前,宣布處以五馬分屍之刑!
“此計雖好,但也太過殘酷了,寡人於心不忍…”“不以酷刑,就不能騙過齊王!
“好吧!毖嗾淹踅吡阂謨(nèi)心驚喜,說:“隻是太委屈愛卿了!薄斑@事還要絕對保密,決不能透露給大王身邊任何一個人。”“放心。”燕昭王愉快地迴答:“事成之後,寡人擢卿為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