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瞇起眼睛說道:“我知曉韓冀州不缺糧,但是,你缺了一份心安!”
“盟主此言何意?”韓馥眉梢微蹙,明知故問道。
袁紹端起茶水,輕抿一口,自顧自說道。
“韓冀州出身冀州大族韓家,亦是一州牧守,然,卻無法掌控整個冀州。
尤其是我在冀州下轄的渤海郡擔任太守,韓冀州擔心我會取代你的位置,因而惶惶不可終日,可有此事?”
韓馥悄然吞了口口水,幹笑道:“盟主何出此言啊!你我二人可是至交好友,我又怎會擔心你取而代之呢!”
袁紹笑了笑,並未接韓馥的話茬,而是自顧自說道。
“若是韓冀州肯出兵助我奪取幽州,我願辭去渤海太守之職,並將冀州境內所有袁家之人全部遷出冀州,幫助韓冀州完全掌控冀州,如何?”
聞言,韓馥眼珠轉動,顯然是動了心思。
不得不說,袁紹開出的條件簡直說到他心眼裏了。
他雖出身冀州大族,但是遠遠比不上袁家的實力。
董卓封他為冀州牧,他很高興。
可是那該死的董卓又偏偏將袁家嫡子袁紹封為他地盤內的太守。
這就有些惡心人了!
作為一個從心之人,他想將袁紹趕走。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然他又忌憚袁家的實力,不敢輕易開口。
於是就隻能擱置下來。
原著中就是如此。
韓馥一直憂慮袁紹會為了取代冀州牧的位置而殺害他,於是便主動將冀州牧讓了出來。
但是現在,袁紹主動提出要卸下渤海太守之位,又怎能不讓他心動呢!
可是從心的韓馥依舊有顧慮:“盟主,不是我不想答應你,實在是冠軍侯的實力太過強大。
他掌控幽州多年,不知積累了多少實力,不說別的,就說他麾下的往生軍,實在是難以抗衡!”
聞言,袁紹臉上並未有忌憚之色,而是一副智珠在握的神情。
“我承認,往生軍在戰場上確實所向披靡,但是他們並非毫無弱點,隻要我等堅守城池不出,往生軍便奈何不了我等。
隻需撐到往生軍斷糧,他們便可不攻自破!”
韓馥依舊有些遲疑:“話雖如此,但是冠軍侯掌控幽州多年,麾下定然兵多將廣,以我等的實力,恐難以攻破幽州!”
“哈哈哈~”
聽了韓馥的憂心之語,袁紹直接放肆大笑起來。
韓馥見狀,麵生不愉:“盟主覺得韓某之言很可笑嗎?”
“非也!”
袁紹捧著肚子,好不容易才止住大笑:“你們都被白宙給騙了,他掌控幽州的時間雖長,但是麾下除了往生軍和各郡郡兵外,隻有兩萬人馬拱衛幽州治所。”
韓馥瞇起眼睛道:“不可能吧!冠軍侯掌控幽州已達六年之久,怎麼可能隻有兩萬人馬?盟主莫不是為了勸我等出兵而誆騙我等?”
眼見韓馥滿臉質疑之色,袁紹笑著解釋道。
“你等有所不知,之所以幽州隻有兩萬大軍,一是幽州地處偏僻,不盛產糧草。
二是白宙將大部分錢財都投入到往生軍身上,否則往生軍又豈能有如此戰力!”
“當真?”
韓馥迴想起往生軍身上華麗的裝備,眼中的質疑逐漸消失。
沒想到白宙為了培養往生軍,竟然花費了幽州大半的錢糧。
原本他覺得白宙能訓練出往生軍這樣的軍隊,定然是個領軍奇才。
沒想到竟是靠重金才有如此成就。
他高估白宙的威脅了。
怪不得白宙參加盟軍就隻帶了往生軍,原來是其他軍隊入不了眼啊!
這樣一切都說得通了。
韓馥深吸口氣,笑道:“如此,我倒願助盟主一臂之力!”
聞言,袁紹提著的心終於放了下去,接著又將目光投向陳慶之。
“長平侯,明日我便恭候你的大駕,我相信你不會讓我失望的!”
陳慶之微微點頭,隨後毫不遲疑地轉身走出帳外。
韓馥見狀也識趣地告辭離去。
袁紹望著兩人離去的背影,臉上閃過陰翳的笑容。
“待我掌控幽州後,接下來就是你們了!”
子時。
白宙收起兵書正欲睡覺,便收到了陳慶之的密信。
白宙看到密信內容後,瞬間睡意全無,臉上逐漸浮現邪魅的笑容。
原本他還苦惱如何打開冀州的局麵,沒想到魚竟然自己上鉤了。
隨即白宙便給陳慶之迴了一封密信。
翌日。
陳慶之來到袁紹營帳時,韓馥也在帳內。
兩人桌案前都擺放著一杯香茗,似乎就是在等著陳慶之前來。
“哈哈!長平侯來了!”
袁紹起身上前,將陳慶之引到案前坐下,命人上茶。
待陳慶之坐好後,袁紹笑著問道:“長平侯下定決心了?”
陳慶之微微點頭,說道:“我可以答應你所說之事,出兵助你拿下幽州,但是我有一個條件。”
“哦?是何條件?”袁紹坐直身子,擺出認真傾聽的架勢。
陳慶之輕輕吹了下滾燙的茶水,說道:“也不是什麼嚴苛的要求,隻是盟主答應的我的三十萬石糧食,要提前給我!”
韓馥深吸一口涼氣,瞪大雙眼。
這條件還不嚴苛!
什麼都沒做,竟然讓人家提前付款!
袁紹皺緊眉頭道:“這恐怕不合規矩吧!若是你拿了我的糧食,卻不出兵,我能奈你如何?我看還是等拿下幽州再付糧食為好!”
陳慶之冷哼一聲:“若是我助你拿下幽州,你不交付糧草,我又能拿你這個袁家嫡子如何?”
聞言,袁紹輕咳一聲,仿佛是被人戳中心思。
他原本還真是打算空手套白狼。
等陳慶之助他拿下幽州後,他再聯合韓馥一起向並州下手。
一舉兩得!
不僅能省下三十萬石糧食,說不定還能拿下並州。
這樣算下來,就是一舉三得了!
別忘了,他還能得到幽州!
可惜陳慶之不上套。
袁紹心思微轉,說道:“這樣吧!我先付給你十萬石糧食,等拿下幽州之後,再把剩下的二十萬石補齊,你看如何?”
本以為陳慶之會見好就收,誰料他的態度竟出奇的強硬。
“不行,三十萬石糧食,提前付,一石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