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遲父母這兩天有事不在,叫談遲閑了去茶館待著,要是曲榛寧也閑著,就把小孩兒也帶去。
談遲父母大概是覺得曲榛寧一個人在家會無聊,擔(dān)心小孩兒期待的暑期旅遊落空了不高興,想讓談遲帶曲榛寧出去散散心。
換句話說,就是叫談遲去哄小孩兒。
因為他們並不知道自家兒子早已經(jīng)「榛榛含量」超標(biāo),滿腦子都是曲榛寧,還苦口婆心地說:「榛榛爸媽離了婚,從小又是那種家庭氛圍,他肯定很在意這種家庭活動。咱們有事耽誤了人家,你就多照顧照顧,帶榛榛出去走走,他喜歡什麼東西都主動一點,哄著點,別讓榛榛不開心。」
把曲榛寧當(dāng)成需要被寵愛的小孩子一樣。
實則不過是推後了一次旅行,這聽上去,實在是有點溺愛過頭了。
不過談遲並不會覺得溺愛過頭。
溺愛曲榛寧,從來沒有過頭這麼一說。
而且曲榛寧也並不會因為這種事情生氣,何況他本來就不想出去旅行,倒也沒有很期待。
小孩兒隻是想要跟自己待在一起,願望又簡單又好滿足,實在是可愛得令人沒有辦法。
這兩天日頭太盛,談遲本來就打算跟曲榛寧出門玩,實在找不到什麼涼快的地方,便覺得去茶館也不錯。
茶館所在位置的附近有不少吃的逛的,等太陽落山,半下午的溫度降下來,兩人就可以到附近的街上走走轉(zhuǎn)轉(zhuǎn)。
曲榛寧最喜歡那些零零碎碎的小東西,談遲可以拉著他的手帶他逛一下午。
也是很不錯的。
父母也那麼說了,談遲就滿口應(yīng)著好。
於是今天的目的地就在那裏。
開車四十多分鍾,兩人到了茶館那條街上。
這大熱天,附近沒什麼人來,遊客也並不多,茶館裏隻坐了零零散散幾個人。
等那幾個客人離開了,店裏沒什麼事兒,看茶的小妹就跟曲榛寧閑聊起來,話話家常。
說曲榛寧長得真好看,又提起了對麵的古裝相館,問曲榛寧要不要去拍兩張留念。
小妹跟談遲挺熟的,卻不太認(rèn)識曲榛寧。
曲榛寧小時候來茶館時小妹還沒在這裏工作,後來他上學(xué)忙一些,也不如談遲常來。
小妹對曲榛寧就沒太多印象,把他當(dāng)成談遲接待的朋友或者客人。
談遲笑著糾正:「他不是來陽城玩的朋友,是自己家裏的小孩兒。」
小妹愣了下,大概沒琢磨清「自己家裏的小孩兒」是個什麼意思,不過聽曲榛寧「小談叔叔、小談叔叔」地叫著,就把他當(dāng)成談遲親戚家的小孩兒了。
跟談遲說:「那也能照呀,小曲這麼好看,拍照片有什麼呀,你倆還能拍雙人的。」
緊接著又走到門口給兩人指斜對麵的相館,說那家拍攝技術(shù)不錯的,而且那麼近,這會也沒有人,想拍現(xiàn)在就去唄。
她又說,大家店開得近,抬頭不見低頭見,都是鄰裏熟人,談遲和曲榛寧也長得好看,拍的照放店裏人家也樂意,還能叫老闆再給打個折,這多好。
談遲聽後光是笑,一開始沒想著去,不過聽到小妹說雙人照,稍微有了點興致,轉(zhuǎn)頭問曲榛寧:「想不想去?」
曲榛寧也是閑著沒事,就點頭:「那好啊。」
事實證明,曲榛寧和談遲這樣的客人確實很受歡迎。
正中午,相館裏也沒什麼客人,就他們兩個,店員就跟兩人聊笑了,沒一會兒就熟絡(luò)了起來。
給曲榛寧連看了好幾套衣服,又給化了妝,先選定了一套小書生的。
帶著曲榛寧取衣服時,店員說:「好多男生穿這套都穿不出來感覺。」
這話沒說錯。
這套衣服太素了,白色的,袖口有些黑色的紋樣,乍一看如同墨跡。
其餘再沒什麼點綴的。
都說人靠衣裝,很多人要靠服飾托著,才能襯托出氣質(zhì)來。
但這套衣服卻因為樣式和顏色都太素了,因而不怎麼襯人,大部分人都穿不出什麼樣子來。
要是想穿得好看,首先得有張好看的臉撐著,再來是氣質(zhì)。
這兩者缺一不可。
少了哪一個,看著都有違和感。
曲榛寧平時穿他那些寬寬鬆鬆的休閑裝,看上去乖乖的,很白淨(jìng),一副人畜無害的小奶狗模樣,穿這種衣服似乎顯得氣場不足,太軟了。
但換上身之後就不然了,那股書生才有的清雋氣質(zhì)在他身上體現(xiàn)得正好。
這套衣服的場景是書閣,內(nèi)部裝潢還挺精緻的,閣樓很高,照相時雖不完全入境,但看得出深邃的感覺,像落在一口井裏,又像深埋書海之塔中。
內(nèi)部的背景由畫卷組成,有的長長懸掛在空中,有的攤開在地麵,也有的落在桌子上,看似無序?qū)崉t被調(diào)整好地鋪了滿桌。
書閣裏一片黑暗,小書生就坐在那堆書卷中,一旁打出冷白的光,像月光,透過窗正落在他身上,窗格的影子與窗外的樹影投在一起,攀附在他細(xì)瘦的脖頸、手臂上。
小書生看書看累了,或許暢想著什麼未來,想得出了神,就那麼鬆鬆握著書卷,另一隻手撐著頭,看向窗外的某處。
負(fù)責(zé)打燈的人稍稍動了了一下反光板,又調(diào)整了下道具。
影子隨著燈的晃動而微微搖動,營造出虛影,鏡頭聚焦在小書生身上。
鏡頭有些吃妝,因而妝造姐姐給曲榛寧化的比他平時自己化的要重一些,但在鏡頭中仍有特殊的清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