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院長斜著看了他一眼,冷聲道:“專業的了不起啊?你怎麼知道他們不專業?”
向遠忠對李正從他們科室挖病人很不滿,所以並不客氣道:“隔行如隔山,臨床醫生雖然內外婦兒都要學,但如果不學以致用,那也隻是紙上談兵,靠一點理論知識,就敢做這麼有難度的手術,我隻能說,藝高人膽大!”
張院長淡淡一笑,道:“有些醫生並不需要特別多的實踐,就能達到別人一輩子也到不了的高度,所以,就不要你擔心了!”
向遠忠知道張院長在位不久了,所以也並沒有太多敬畏,他哈哈一笑,道:“那我就要好好欣賞一下了!要是遇到困難,我還是很樂意出手相助的!”
他這話讓手術間內大多數人都感到不適,但張院長都沒理他了,其他人也不好多說什麼,畢竟還是看手術效果。
李正和陳大勇專心地做著術前準備。
包友山有些尷尬,但他臉皮厚,裝作沒聽見,齜牙咧嘴地抬著腿,仿佛注意力都在腿上。
“包醫生,堅持一會兒,馬上就鋪好單了!”李正鼓勵道。
成年男人的大腿可不輕,一個人向上提著很費力氣。
“沒事,我抬腿已經習慣了,這條腿還不算重的!”包友山咬牙道,兩條手臂已經開始有點發抖了。
向遠忠在一旁看著,心裏冷笑,你個包友山,在外科的時候沒看你這麼積極,這是想吃裏扒外?
很快,鋪單完成,包友山終於解放雙手。他趕緊甩了甩酸痛的手臂,出去刷手。
朱海平也來手術室了,李正讓他先觀摩,下一臺再帶他上。
朱海平自然沒意見。
手術開始。
李正讓陳大勇握住踝關節,向下牽拉小腿,自己則是在骨折部位進行觸摸複位。
眾人隻見李正快速而靈巧地擠壓,不一會兒,原本還有些不平整的骨折斷端,現在看上去整條腿都非常自然了。
“4.0克氏針。”
李正伸手,林曉梅把電鑽克氏針交到他手上。
所謂4.0是指直徑4毫米,前世李正使用的專業脛骨髓內釘,直徑一般在8-15毫米。
4毫米的直徑肯定是不夠的。
李正把克氏針安裝到電鑽上,從下往上,穿透骨質,初步固定骨折斷端。
“呲呲……”
電鑽有點酸牙的聲音響徹手術間。
緊接著換了一個方向,打另外一根,交叉固定,穩定骨折。
再從上往下打兩根經過髓內,這樣,4根鋼針,強度基本夠用了,隻是力臂不夠長,還要配合石膏固定,不能早期進行功能鍛煉。
“2.0克氏針。”
李正又伸手,林曉梅第一時間遞上。
“開始固定骨折塊!崩钫嵝殃惔笥隆
“哥,斷端就固定好了?”陳大勇問道。
包友山在一旁搖頭,在他看來,李正完全在亂打,哪有一次就打好的,向主任經常把骨頭打成篩子了,還不一定打得好。
李正點頭,沒有解釋,繼續操作。
向遠忠也在一旁看著直搖頭,小聲道:“嗬,都沒透視,這做下來,骨折是否移位,斷端是否分離,力線是否旋轉,都看不出來,這純粹是在自欺欺人!”
他的聲音不大不小,張院長恰好可以聽到。
張德海淡淡道:“是不是自欺欺人,手術結束後立即去複查x線片就知道了!”
向遠忠撇了撇嘴,覺得沒有什麼可看的了,想離開。
張院長沉聲道:“李正的手術,不是什麼時候都有機會看的,建議你把手術看完,肯定會給你驚喜!
向遠忠淡淡一笑,點了點頭,反正上午也沒事,就繼續看吧,他還能做出一朵花來嗎。
李正接下來的每一次鋼針鑽入,都是一次性完成,毫不拖泥帶水。
很快,小腿上就被打入了10枚小鋼針,每一個骨折塊都至少有兩枚克氏針固定。
“大力剪!”
李正把針尾折彎後,再用大力剪剪斷,針尾就留在皮外,等骨折愈合了可直接拔除。
“包紮,準備石膏固定!”
李正把臺上的器械交給林曉梅。
“哥,就做完了?”陳大勇實在是不適應。
在市醫院,一臺簡單的脛骨骨折,鋼板內固定,少說也要1小時,複雜一點的骨折,時間更是長了去了。
這手術做下來,還不到15分鍾!感覺那麼不真實。
李正點頭,道:“克氏針固定很容易,省去了切皮縫皮的麻煩!
向遠忠聽了,嗤笑一聲。也沒有出言嘲諷,他這一笑代表了他的態度。
包友山也很是無語,克氏針看似簡單,但卻是骨科手術中,最需要手感的,因為要隔著皮肉穿透進骨質,鋼針的方向,深淺,全靠術者的空間感知能力,比上鋼板要難多了,鋼板切開暴露骨折,裝上去再打螺釘,一個木匠多學幾次都能會。
要不是有先前肩關節脫位的病例在前,包友山絕對會認為李正完全不懂骨折,但觀察整個手術過程,李正的每一個操作又極其規範和專業,對器械的運用也是爐火純青,看他操作,甚至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這是他在其他任何醫生身上沒有感受到過的。
李正知道他們不太相信固定效果,於是對包友山說道:“剛剛抬腿的時候,骨折端的骨擦感很明顯吧!”
包友山不知道李正為什麼問這個,以為李正在考他的骨折特有體征,這可難不到自己,於是點頭道:“骨擦感很明顯,我甚至都能聽到骨擦音,小腿也是畸形的。”
李正點頭讚道:“骨折的三大特有體征,都體現出來了,你現在再提腿試一下看!”
所有人都眼前一亮,這是要檢驗成果了!
一般隻有上鋼板的骨折,術者才有信心術後即刻抬腿活動患肢。
大骨折打克氏針的,還真沒人敢。
這是對自己很有信心。
手術做得好不好,不一定非要等到拍x線片才能判斷出來,活動一下患肢,看看是否穩固,也能初步判斷。
張院長和向遠忠都圍攏了過來。
肖主任幹脆給自己搬了個踏腳凳,站得高,看得清,他最期待的就是這個時候。
包友山心裏一緊。他今天冒著被主任訓的風險,來看手術,心裏當然是希望李正的手術能做得非常出彩。
他在外科呆了八年了,向主任骨折的手術隻會上鋼板,並且,也不給他上手的機會,昨天李正說了治療方案後,他覺得很新奇,甚至都想過,要是李正的手術真做得好,以後就跟李正學,哪怕是來急診也可以!
“還愣著幹什麼,抬腿。 睆堅洪L催促道,他也等不及了。
包友山迴過神來,抓住李衛東的左踝,開始慢慢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