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清晨,穆辛在80旅的駐地,接待了敘利亞政府軍特使馬穆魯克一行人。
馬穆魯克真實身份是巴沙爾情報部私人顧問。
隨行的成員有,巴勒斯坦聖城旅創始人,伊朗顧問蘇萊曼尼,黎巴嫩真主黨代表巴拉克和什葉派民兵領導人維迪拉。
這些人都是敘利亞政府盟友,而且都是搞情報工作的。
他們對這個80旅表現出來的不尋常,非常的感興趣。
馬穆魯克開門見山的說道
“穆辛上校,穆哈巴拉特並沒有查詢到您在政府軍,有任何服役過的經曆。”
“雖然您和您麾下的戰士,非常勇猛和專業。但是像您這樣,剛開始進入政府軍序列的指揮官,是不能任命更高更重要的職務的。”
“政府即將任命蘇海爾.哈桑上校成為阿勒頗政府軍司令,希望您能理解並按照政府軍戰略計劃,配合作戰。”
馬穆魯克的話,差點沒指著鼻子說,';因為你來曆不明,所以我們政府軍是不可能任命你當指揮官的。’
‘雖然你實力夠強,但是你還是需要聽指揮。’
不過穆辛完全不在意。
對於未來的發展,昨天路明已經和他溝通過了。
對於穆辛來說,路明的命令才是命令。
所以穆辛對此十分淡然很平靜的說道。
“我不是專業軍人出身。隻因國家破碎,我隻能拚盡全力,變賣家產保家衛國。”
“至於個人榮辱這並不重要。我可以協助政府軍的作戰計劃,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東方有一句古老的諺語,‘聽其言,觀其行’送給您。”
“很期待您後續的表現。”
說罷,他略微俯身鞠躬。
隨後就轉身後退,把交流的權利給了敘利亞政府的盟友們。
相對的來自於伊朗的蘇萊曼尼,就更爽朗一些。
畢竟蘇萊曼尼不是專業情報人員出身,而是革命衛隊的將軍。
蘇萊曼尼簡單的通報一下,巴勒斯坦聖城旅目前在阿勒頗北部活動的情況,並和穆辛相約,互幫互助。
當他得知穆辛是遜尼派穆斯林,而不是什葉派穆斯林的時,蘇萊曼尼也大度的表示,
‘同為穆斯林,共同打擊遜尼派極端組織的就是朋友’,相互並不需要在意宗教問題。
看到蘇萊曼尼的表態,黎巴嫩真主黨和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的負責人,同樣表態
‘宗教不是問題,隻要共同打擊遜尼派極端組織就可以。’
共進午餐以後,穆辛陪同馬穆魯克一行人去往了前線。
這些人都是經曆過戰火的。
對於80旅的作戰能力非常的好奇,所以強烈要求去前線參觀戰鬥。
穆辛私下裏請示路明以後。
陪同一行人去往最激烈的陶瓷廠戰鬥區域,參觀了3營陶瓷廠的戰鬥。
薩拉丁在陶瓷廠打的非常順手,新補充的部隊質量非常高。
看的出來,都是受到過嚴格軍事訓練的作戰人員。
薩拉丁有時候都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他偶然間發現,這些補充兵文化水平非常高。隨機的找了幾名士兵談話,發現這些士兵都是軍校畢業,專業也是五花八門。
他覺得這麼有文化的士兵,就這麼犧牲在前線,真的非常浪費。
薩拉丁時常覺得,如果這些士兵不是用來打仗,而是用來建設國家,也許會更有用處。
可惜現在是戰爭期間,這些高學曆的士兵,隻能像消耗品一樣被消耗掉。
薩拉丁惋惜的同時,對於路明背後的勢力,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這麼辛苦培養的人才,所需花費不會是一個小數,就這麼當做炮灰一樣的扔掉了。";
“真是財大氣粗啊!”薩拉丁喃喃自語
馬穆魯克一行人的到來,薩拉丁隻是簡單的接待一下。他也沒有進行特別的安排,比如集中部隊打出下一個陣地,給參觀團表演一下。
在薩拉丁眼裏他麾下的士兵太珍貴了。他才不會因為參觀團,而放棄士兵的生命。
最多就是簡簡單單的日常進攻而已。
但就是這種平淡的日常進攻,落在這些專業人士眼裏,造成了極大的震驚。
他們看到了一種前所未見的步兵戰術,一種需要高素質士兵悍不畏死的戰術。
尤其是給蘇萊曼尼的震撼,尤為強大。
他經常和東方大國進行軍事交流。在革命衛隊服役期間,還和來自於華國的軍官顧問,共事過一段時間。
蘇萊曼尼一直很關注華國的軍事變革,對於華國的部隊編製十分了解。
他一眼就看出這個營,從火力編製到火炮編組,重火力布置,有著非常濃鬱的華國風格。
而這種以悍不畏死的巔峰步兵為核心戰術,加上3\/3製戰術小組。
讓他想起了,在朝鮮半島上,華國以一己之力,打垮各國精銳部隊的戰術。
當時也是這種戰術,以悍不畏死的3人戰術小組,組成一個基本戰術單位。三個戰術小組就是一個班,以重機槍火力為核心。
進攻的時候,倒三角布置的進攻小組,幾個小組後麵靈活的布置迫擊炮支援。
眼前的步兵戰術,不就是華國那套巔峰步兵戰術的升級版嗎?
實際上這套瓦格納步兵戰術,確實和華國陸軍有著很大關係。
瓦格納步兵戰術開始確立,是17年中下旬開始的。
這裏麵有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那就是從遠東軍區調任敘利亞戰區司令蘇洛維金。
他在遠東軍區時,非常癡迷的研究華國陸軍戰術,尤其是朝鮮戰爭下的華國步兵戰術。
他稱之為“二戰以後最巔峰的步兵戰術。”
當瓦格納在敘利亞還打不開局麵的時候,蘇洛維金親自指導廚子和特種教官嚐試一下這種戰術。
他們通過逐漸實驗誌願軍步兵戰術的現代化版本,最終在特別軍事行動中形成了瓦格納步兵戰術。
蘇萊曼尼心裏默默地重複著幾條情報。‘華國人路明和華國式的軍隊,俄製武器和華國式的步兵戰術’
想到這裏他心裏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馬穆魯克雖然不是軍隊將領出身,但是他也看的出來,這支部隊的與眾不同和強大到離譜。
不需要空中支援,因為反政府軍炮兵火力很微弱。
聽著大口徑炮彈的爆炸聲,他估計至少得6門大口徑火炮在開火。
眼前的攻堅戰像演習一樣,沒有刻意的加強進攻,就是滲透小組向前滲透。
這些小組往對方陣地前一躲,然後引導火炮,給反政府軍暴露的火力點逐一點名。
最後,反政府軍承受不住這種鈍刀割肉,派出大量部隊打反擊。
前方滲透小組迅速唿叫炮兵支援。
不到一分鍾,後方發射大量火箭炮進行覆蓋。頓時進攻方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一些瘋狂的戰士還想繼續進攻,反而被狙擊手逐一點名。唯一能零星取得的戰果,就是反政府軍狙擊手,同樣能狙殺幾個頂在最前麵的步兵。
這可怕的交換戰損比例,完全不成正比。10個反政府軍都換不了一個80旅士兵。
技術兵種更是一個都打不到,比如狙擊手和炮兵觀察員。
這種戰鬥隻能讓技術兵種越打越熟練。
尤其是後方的炮兵,就像實戰演習的鍛煉,越打越準。
政府軍士兵的戰術素質,有可能達到眼前部隊的標準。
但是這種明知道上去就是死,就是去以命換命的。
這種欣然赴死的精神,就不是敘利亞政府軍可以有的。
哪怕政府軍可以出現一些英雄人物,他們可以漠視死亡。
但是想讓欣然赴死成為常態化,還不需要督戰隊,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是眼前的部隊就做到了,他們整體漠視死亡。
馬穆魯克想到了這種疑似支持的勢力,應該更容易合作。
畢竟華國距離很遠,而且在敘利亞也有一定的經濟訴求,這是巴沙爾天然的盟友。
這種隱蔽的支持,實際上更有利於發展交流,畢竟共同的敵人是反政府武裝。
馬穆魯克更進一步的想到,盤踞在伊德利普省的一支極端恐怖組織。被華國認為是新疆壞男孩的組織。
也許這支武裝的政治目的是防止這個恐怖組織在土耳其支持下做大?
想到這裏馬穆魯克精神一振,或許這支武裝還可以用來製衡蘇海爾哈桑的武裝。
畢竟直屬於阿薩德家族的武裝力量,基本上都落入了馬希爾阿薩德的手上,這對於巴沙爾來說是十分危險的事情。
馬希爾阿薩德雖然是巴沙爾阿薩德的兄弟。但是鑒於上一代的故事,巴沙爾對於馬希爾也是既防備還得用。
現在馬希爾已經把手伸到,阿薩德家族的基本盤拉塔基亞省。
打進去的釘子哈桑也十分厲害,完全壓製了拉塔基亞國防軍。
如果能讓穆辛和哈桑相互製衡,就可以放心的駕馭這兩隻猛虎。
結束了參觀作戰,馬穆魯克返迴大馬士革前,留下了一名上尉參謀軍官艾克斯。
這名阿維拉派什葉派軍官,將成為總參謀部駐80旅的聯絡官。
未來有任何需要,都可以通過他去直接聯絡總參謀部。
比如空中火力支援等,這也是馬穆魯克此行的目的之一。
經過了兩天的觀摩考察,馬穆魯克順利的完成了計劃內所有任務。穆辛也作為敘利亞軍隊中的新星,逐漸的被敘利亞廣大民眾所知。
同時穆辛和路明的資料也進入了各國情報機構的桌麵,比如美國cia和dia,比如以色列、英國mi6、俄羅斯fsb、華國總參和安全機構。
各大情報機構對於路明的情況感覺非常頭疼,他的資料一片空白。沒有進入敘利亞的資料也就是沒有國籍,唯一能獲得的資料就是路明曾經自稱是華國人。
事實上華國情報機構也非常頭疼。這個路明通過國內戶籍資料比對,發現國內沒有生活過路明這個人,並且沒有和他相關的資料。這就說明路明是出生在國外的華國人,甚至他隻是自稱是華國人。
駐敘利亞大使館武官也在敘利亞沒有查詢到路明這個人的資料,仿佛這個人就是天上掉下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