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格29機群和f15戰機,即將進入近距離格鬥階段的時刻。
蓋亞拉空軍基地首先迎來了第一波aiacms戰術導彈的襲擊。
36枚速度在3馬赫的戰術導彈,由機場附近的兩個山毛櫸導彈營負責攔截。
12輛9a317發射車,十幾秒時間內打出了36枚防空攔截彈。
這些防空導彈成功的攔截了25枚aiacms戰術導彈。攔截成功率達到了百分之七十。
在同海馬斯的實戰對抗中,山毛櫸導彈營是沒辦法打出全部攔截彈的。
雖然理論上,兩個山毛櫸導彈營是可以打出全部72枚攔截導彈,以二對一的攔截方式提高到百分之九十的攔截率。
但是,那畢竟是理論。
那麼做的後果就是,兩個山毛櫸導彈營直接裸奔,徹底成了擺設。
海馬斯在發射aiacms戰術導彈後,會進行快速裝填,他們的裝填速度為8分鍾。
也就是說,如果海馬斯發射完aiacms戰術導彈後,通過裝填車輛,最快10分鍾後就可以再次發射下一個批次。
而山毛櫸導彈在打空了防空導彈後,需要通過車輛裝填的速度是15分鍾。而且這還是一個理論數據,實際上一個導彈營有6輛發射車,但是裝填車隻有3輛。
實戰中裝填速度至少要50分鍾。
沒有任何辦法,在s300不能提供遠程第一波攔截的情況下,光靠山毛櫸提供中程攔截,是應對不了海馬斯的飽和打擊的。
在s300放棄攔截的時刻,就注定了蓋亞拉空軍基地會遭受一定的損失。
最後進入末端的11枚aiacms戰術導彈,被鎧甲防空係統打爆了7枚。有4枚落到了蓋亞拉空軍基地。
其中兩枚的是動能彈,分別準確的擊中機場的兩條跑道。另外兩枚是子母高爆彈,打擊了米格29的機庫。造成了3架米格29被擊毀。
這次打擊造成蓋亞拉空軍基地,短時間內沒辦法降落飛機。
不過,米格29可以借助剩餘的跑道,進行低效率的戰機起飛。
在蓋亞拉遭到打擊的同時,米格29戰鬥機中隊從三個方向和兩個f15戰鬥機中隊,展開了近距離空戰。
米格29最大的缺點就是雷達和複雜的機械操控方式。
機載雷達的落後,讓他在中遠距離作戰十分吃虧。
複雜的機械操控方式,對飛行時長不足的飛行員十分不友好。
路明通過精心的設計,讓米格29擁有了和f15近距離戰鬥的機會。
克隆人高素質的飛行員,完全彌補了米格29戰機複雜的操作方式。
米格29複雜的操控方式對於高水平的飛行員來說,完全是戰力倍增器。
在北約內部的對抗中,德國米格29戰鬥機飛行員曾經在近距離空戰中,暴揍整個歐洲戰鬥機飛行員,把他們虐出心理陰影。
在和f15近距離空戰中,米格29戰機最大的優勢在於雙環交匯戰術。
米格29戰機在700公裏的低速中,擁有每秒28°的瞬間轉彎能力,也擁有每秒20.1°的持續轉彎能力。
而f15的持續轉彎能力隻有每秒19.2°。
也就是說每一秒,米格29戰機會比f15戰機擁有1°的轉彎優勢。
這在雙環交匯戰鬥中是極大的戰術優勢,這代表米格29戰機有很大的幾率先用機頭指向f15,可以擁有先開火的權利。
f15唯一可以對米格29戰機取得優勢的就是使用單環交匯戰術,直接切入米格29戰機環內。
逼迫米格29戰機和f15戰機進行單環纏鬥。
但是單環交匯戰術,基本發生在雙機編隊或者單機一對一單挑中。
中隊級近距離交戰,是很難形成切環的情況的。
因為米格29戰機裝備了,r73近距離格鬥彈。
這種擁有60°離軸發射的導彈,讓切環變成了送死行為。
畢竟一兩架戰機相互對抗的時候,找機會切環插入對方身後還是有一定機會。米格29戰機可能限於角度問題沒辦法攻擊。
但是大機群切環會直接被打爆的。
f15戰鬥機中隊很清楚切環的後果,他也沒有執行切環戰術,隻能無奈的跟隨米格29戰鬥機進入雙環對抗。
這種大機群雙環對抗實際上和陸軍排隊槍斃差不多。
由於米格戰機的轉彎先發優勢,第一波交換比直接打出了7比2的空戰結果。
雙方剩餘戰機已經來到了22比8的數量,米格29戰機的優勢進一步擴大。
大機群低速格鬥的戰鬥,雙方的航電雷達差距可以完全忽略。
雙方隻能進行拳拳到肉的血拚,誰也不敢退讓和轉身逃跑。
大家心裏都很清楚,逃跑的後果就是讓對方從容的尾隨攻擊。那是更加愚蠢的事情。
空軍的驕傲就在於,一旦進入了低速格鬥模式,是一定要分出一個你死我活。
沒有投降,沒有撤退,隻有一方可以活著離開戰場。這就是最殘酷的現代空戰。
在雙方進行近距離空戰的時刻,8架f22戰鬥機靠近了殲11b機群的區域。
雖然天空m雷達已經發現並提供了f22的機群數據,但是殲11b打出的pl12空空導彈效果並不好。
對方的雷達反射麵積十分小,無論是機載雷達還是導彈雷達都難以完全鎖定對方。
在中距彈階段,f22獲得了碾壓的優勢,打出了4比0的戰績。
但是f22雖然對正麵的反射麵積極小,不代表他全向都很小。
地麵的s300迅速發射了兩個批次16枚防空導彈,對f22進行壓製。
另外4架殲11b再次發射了4枚,pl12空空導彈。
這對於f22來說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要麼俯衝躲避s300的火控雷達照射。要麼正麵迎接pl12導彈。
最終f22機群選擇了躲避危害最大的s300防空導彈,試著用低空躲避殲11b的雷達下視。
隨著在天空m雷達持續提供坐標的數據下,殲11b的火控雷達最終鎖定了一架f22。
最後一架f22戰機被一枚pl12導彈擊中。
這是美軍f22在戰鬥首次被殺,也是殲11b的首次擊殺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