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墨安的話一出,三個少年有明顯的局促,隻不過一瞬間就反應了過來。
其中有個少年說了一句:
“你說什麼,我們聽不懂,我們就是覺得這個姐姐是個大好人,想跟著她能有口飯吃。”
“哼,真的是這樣麼。”
三人卻對這個問題有明顯的迴避,隻是執著的表示,就是想跟著蘇雲希。
這時,徐敬之那一群人中有個年紀大一些的衙役突然走上前來,拉起地上的三個少年,還把他們額前的頭發撩開,仔細看了看。
三個少年對這個動作很抗拒。
半晌後,他吐出一句意料之外之外的話:
“沒想到真是你們,我還說這段時間沒看見你們了,原來是被人販子帶走了。”
這次輪到徐敬之奇怪了:
“老趙,你認識他們。”
“大人,你還記得兩個多月前有一個姓廖的屠夫來衙門狀告有人行兇,打斷了他兒子的腿麼?”
“嗯,有點印象,當時因為我不在,是由師爺代為審理,聽說是抓到了行兇之人,最後那人被判打三十板子,賠十兩銀子。可這兩者之間有什麼聯係麼?”
那叫老趙的聽到徐敬之的話,有些猶豫該怎麼迴答。
徐敬之一看就知道,或許這個事情還有他不知道的內情。
“有什麼你就直說”
姓趙的衙役拉住了三個少年中的一個,指著他對徐敬之說:
“他就是當初打斷廖屠夫兒子腿的那個孩子。”
蘇雲希看著眼前文文弱弱的少年,有些不可置信,這孩子看著長得眉清目秀的,沒想到還挺狠。
姓趙的衙役看著徐敬之看過來,又接著說:
“大人不知道其實這件事是有內情的,那廖屠夫和我是鄰居,而這孩子其實也是廖屠夫的親生兒子。
不過他是廖屠夫先頭娘子生的孩子,他先頭娘子死後,廖屠夫的又娶了現在的娘子,生了一個小兒子,人家都說有了後娘就有後爹,廖家就是這種情況。
那後娘對這孩子非打即罵,廖屠夫也從來當做視而不見,對後娘生的兒子倒是寶貝得不得了。
有次這孩子看見他後娘的兒子把他母親的牌位踩在腳下,還在上麵尿尿,這孩子沒忍住,當場就打斷了那後娘兒子的腿,所以才被廖屠夫告上衙門,還和他斷絕了父子關係。
後來這孩子被打的半死不活,是另外兩個孩子救了他,把他帶迴乞丐窩養傷,才把他救了迴來,這孩子在床上足足躺了一個月才能下床,
之後因為要賠償廖屠夫十兩銀子的治療費,他們三個就到處偷錢,可能因為不熟練,好幾次被人當場抓住,不過因為年齡小,打了幾次也就不了了之了。
我親自逮到過他們幾次,所以對他們格外關注,這好幾天沒見到他們了,我還以為他們換地方了,沒想到是被人販子拐來了。”
徐敬之聽完後一臉的怒不可遏,沒想到在他的治下,竟然會發生讓人如此義憤填膺的事,看來,他還是太過仁慈了,還有師爺,哼,也不知道他是沒查清真相還是故意為之,還有這次的事又和他有沒有關係。
徐敬之在想著迴去後該從哪裏下手去查。
而這邊蘇雲希現在總算知道這三個少年是為什麼會央求跟著她了。
原來是知道如果跟著徐敬之迴衙門,那個廖屠夫的兒子肯定會被強行送迴家,那對於他來說無異於是死路一條。
所以剛好碰上了蘇雲希看著好說話又是在場唯一的女子,才求到她麵前來,希望能激起她的憐憫之心。
而三個少年看著他們的目的已經暴露,知道無人再會收留自己,他們無力的垂下額頭,也放棄了掙紮。
蘇雲希此時心裏也是五味雜陳,她雖然也做過孤兒,但是是被父母從小就拋棄的那種,對父母是沒有半點期盼的,雖然可憐,但是過得也算不差。
可這個少年卻是經曆過父慈母愛的,一朝從天堂到地獄,又被拐賣至此,小小年紀遭遇多番磨難,所以當蘇雲希從人販子手中救了他們,就把她當成了救命稻草。
可她隻是一個小小農女,哪裏管得了那麼人。
然而,看著三個少年那絕望又無助的眼神,蘇雲希又有些於心不忍,這該死的聖母心。
正在她躊躇不定之際,謝墨安卻站了出來:
“想跟著我們也不是不行,不過得簽下賣身契,這樣我們才能放心的留下你們。”
蘇雲希一看謝墨安又準備故技重施了,她趕忙把他拉到一邊:
“你什麼情況,怎麼又是這招,我們家哪裏養得起這麼多人。”
謝墨安知道她擔心的是什麼。
“我這樣做是因為…”
後麵的話他壓低了聲音,好一會兒後,兩人才結束了悄悄話。
轉過頭來的蘇雲希似乎也認同了謝墨安的做法,謝墨安繼續和徐敬之溝通。
“徐縣令你看,這三個孩子也確實身世可憐,既然他們願意跟著我們,隻要他們肯簽賣身契,我們也願意留下他們。”
“我願意,我願意”
三個少年聽到此話,忙不迭矢的點頭,隻要能生存下去,不就簽個賣身契,有什麼大不了的,自由與活下去相比,算得了什麼。
“既然他們願意跟你們走,你們就帶他們走吧,都是些可憐孩子。”
徐敬之也發了話,在他治下的百姓,能多幾個吃飽穿暖的人也是好事一樁。
趙姓衙役看著那個廖姓少年:
“你確定要跟他們走麼,雖然你爹不是人,但你好歹是有家的,真的跟他們走了以後就…”
就什麼他沒說下去,不過懂的都懂。
廖姓少年看著眼前的中年男人,他也算是除了兩個夥伴外唯一幫過他的人,他知道這是為了他好,但是那個已經不是家了。
“趙叔,你放心,我會好好的。”
說完毫不猶豫的走到蘇雲希身後站定。
徐敬之看著事情落定,他吩咐手下去把十五個人販子帶下來。
蘇雲希他們這邊沈四叫的馬車也總算到了,兩邊人馬各行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