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昭直起身子半靠在牆上,不過他腳沒法移動,所以隻能讓小六坐過來一點,等小六靠近後,他抬起有些瘦骨嶙峋的手撫了撫小六的頭頂
“有什麼好委屈的,你又不是沒遇到過要不到吃食時候,對於我們乞丐來說不是很正常麼?”
“可我覺得那家人是很好的人家,昨天看到我都沒嫌棄我是乞兒,那個姐姐還那麼溫柔的跟我說話,我以為…”小六還是有些難受。
“小六”
沈昭的聲音裏多了一絲難得的嚴肅
“你既然認為他們是好人家,那就不該理所當然的認為他們今天沒給你食物就覺得委屈,不然別人會覺得心寒。
他們給了是情分,不給是本分,對於我們這種過街老鼠,沒有惡語相向已經是最大的仁慈了,你不該有這種怨懟的心理。”
小六抬起頭茫然的看著眼前的少年,看著沈昭還是一臉嚴肅的表情,他才有些赫然
“沈昭哥哥,是我狹隘了,他們施舍我們一次吃食,就是最大的善心,他們沒有職責一直對我們保持這種善意,是我不該起了這種齷蹉心思,我懂了。”
沈昭欣慰的再次輕撫小六的頭頂,做乞丐的這些日子,他算是把人間的人情冷暖見識了個遍,對他們抱有善意的人少之又少。
能像昨天那樣帶迴來骨頭湯,還有骨頭,雖然上麵隻有零星的肉沫,這樣的事還是頭一次,平時最多的是倒在泔水桶裏的殘羹冷炙,可那又怎麼樣,為了活著,為了…
再難吃也得硬著頭皮吃下去,所以昨天吃了算是有史以來最幹淨的一次吃食,就讓小六惦記上了。
可別人不欠他們的,不能因為別人給你一次,第二次沒給就心生怨恨。
他們雖是乞丐,可也分的清好賴。
“好啦,今天你燕兒姐姐應該發工錢了,你去賣菜的地方撿點別人不要的菜葉子,晚上說不定可以吃菜粥”
小六一聽可以喝菜粥,把剛才的一點不愉快立馬就拋到了腦後,拿著他的小破碗屁顛屁顛的就走了。
這邊,蘇雲希置辦好東西,把東西放在了牛車上,人也坐好,就開始啟程。而與她隔著幾個行人的謝墨安一行人,又一次擦肩而過。
走到他們住宿的客棧,夜二早已累的不想動彈。
他拿過茶壺直接對著嘴“咕嚕咕嚕”的灌了幾口,等緩了一下,才有些力氣
“你說主子為什麼不大張旗鼓的亮出身份去找呢,非得讓我們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的去問,去找,還不能對人太兇,還不能騎馬去,別人問還得找理由搪塞,還得給人賠笑臉,這比上戰場殺敵都累。”
他們這幾天就沿著平安鎮這周邊十多個村子去找畫上的人,主子說不能太高調,以免引起老百姓不必要的恐慌。
所以都是步行去的,問的時候還得呲著個大牙,不能讓人覺得他們兇神惡煞的,問幹嘛的,就說是尋親的,太特麼累人了。
“這丟玉佩的事情能越少人知道越好,主子這次出行也是秘密行動,要是讓慶京那些人察覺到主子的意圖從中作梗,事情就麻煩了,不就是多走幾步的事,哪有那麼多抱怨”
夜一嚴厲的訓斥,他是謝墨按身邊唯一一個知道那塊玉佩代表著什麼的人,其他人就單純的以為主子就是丟了一塊比較有價值的玉佩而已,他不能說,隻能讓幾人管好嘴巴。
“好了,也就隻有兩處村子了,我跟主子去那個叫杏花村的地方,你們其餘人就去另外一個村子,運氣不錯的話今天就會有結果了。”
看到夜一發火,夜二也不敢再出聲,幾人叫了一桌吃食,又去隔壁請了謝墨安過來,吃了點東西,幾人又分開各自上路。
蘇雲希一行人迴到家的時候還是未時(下午13時至15時),蘇老婆子已經在家裏備了吃食,讓他們先填填肚子。
吃東西的空隙,劉村長已經帶著幾個年輕婦人等在蘇家的院子裏了。
一群人小聲交談著“你們看見蘇家從牛車上卸下來的袋子沒有,那可是上好的細麵,在鎮上要八文錢一斤。”
“對對對,我也看見了那可是能裝一百斤的袋子呢,我看他們卸了足足八袋,那可是八百斤呢。”
“這蘇家看來是真發達了,光這麵粉都要好幾兩銀子呢”
“誰說不是呢,自從雲希這孩子醒了後,蘇家的日子那是一天比一天好了,這孩子可是福星吶。”
“我聽我婆婆說這閨女出生時可是有天象的,那時候都說蘇家有福星降世呢,這不福氣就來了。”
…
蘇雲希雖然沒有仔細聽,不過稀碎的話音還是飄進了耳朵,她也沒有計較。
人嘛,隻要你做了與普通人不一樣的事情,總會成為別人議論的對象,她不在意,隻要不是惡言惡語就行。
蘇雲希放下碗筷,鍍步走到院子中央,年輕婦人們的交談聲也停了下來,劉村長走上前去
“雲希,給你找了六個人,你看看行不行”說著介紹起了眼前的人。
“這是裏正家的小兒媳,叫翠香,家裏飯食都是她在做。”
“這是老忠叔家的孫媳婦,叫彩萍,也是家裏做飯的一把好手”
“這是老劉叔家的…”
劉村長把所有的人都介紹了遍,包括他自己二兒媳婦梅氏。
蘇雲希一聽這些人的情況就知道劉村長是用了心的,他介紹的這些人裏,都是村裏輩分較高,名聲很好的幾家人,他這是怕她被村裏人欺負。
所以找了這些人家,也算另類的給她撐腰了,這樣要是再有人說閑話,有這些人家的長輩在,別人也不敢小瞧了她。
蘇雲希點頭含笑,算是領著這份人情。
劉村長找來的人她都滿意,也沒什麼可挑剔的,就讓她們先迴去,明天就是六月初一,明天過來做,也好算錢。
周圍來湊熱鬧的村民看見蘇家還真是招人做工,對選上的幾人又是眼熱又是嫉妒,不過礙於她們的背景,又不敢嗆聲,讓他們看的心癢毛抓的。
招工的事情辦妥,接下來就是去劉賴子家要錢的事。
劉村長早就替蘇雲希找好了人,蘇雲希對著麵前的幾位老者傾身行了個禮
“勞駕各位長輩陪雲希跑一趟,事情了結後雲希必有重謝。”
幾位老人對蘇雲希所謂的重謝倒也沒放在心上,不過當時的事情他們也算見證者。
再說這個事情也關乎著整個村子的名聲,他們作為杏花村有頭有臉的人,自然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再說他們家裏都有小輩在蘇家做工呢。
其他村民看著這一大群人浩浩蕩蕩往外走,都覺得有八卦可看,都跟上腳步往前走,頓時隊伍又壯大了幾分,整個村子的人基本都跟著去湊熱鬧了。
人群走到劉賴子家門口停了下來,不過劉賴子家卻是大門緊閉。
蘇青宇作為蘇雲希的小尾巴,自告奮勇的上前去用力拍打著大門
“開門,快開門”
連續叫了好幾聲都沒人來開門,蘇雲希心裏冷笑,這是準備賴賬了,以為躲過了今天這錢就不用還了,哼,做夢呢!
在連續換了幾個人敲門,都沒人開門後,蘇雲希也等的沒耐心了。
在今天早上出門前,她可是讓蘇青宇一直看著劉賴子家呢,防的就是這種情況,所以這會兒她確定他們是不想開門,而不是人不在家。
蘇雲希也不囉嗦,她拿出那張欠條,對著前來的眾人
“各位長輩,這欠條上麵已經言明了,要是還不上錢,他劉賴子家就得自請出村,現在他們拒不開門,看來不想認賬了,各位覺得應該怎麼處理好。”
一行人都有些麵麵相覷,不知如何做答。
主要是這種事他們也從來沒有遇到過呀,他們不想得罪蘇雲希,可麵對的是一個無賴,他們也無能為力。
劉賴子兩口子可不是什麼好人,這種無賴可是什麼事都幹的出來。
蘇雲希看沒人出聲,也大概能猜到一些,不過她不在意,既然對方耍賴,她也可以。
“裏正叔,這種欠錢不還的可以用其他東西抵債麼?”
裏正不知道蘇雲希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不過在一般老百姓心裏,還不起錢用東西抵債的事倒是常見,畢竟民不與官鬥,能自己解決的事情可沒人願意鬧到官府
“一般來說是可以,雲希你是想讓他們拿東西抵債?”
蘇雲希也沒正麵迴答,隻說了句
“可以就行”
然後就是出現了讓眾人震驚的一幕。
蘇雲希對著周圍的村民說道
“我要四個人來幫我把這大門拆了,一人十文錢,要是出事後果由我負責”
眾人都還沒反應過來蘇雲希的意思,就有幾個年輕小夥衝了出來,二話不說就朝著劉賴子家大門走去。
劉賴子一家就躲在大門內,自然把蘇雲希的話聽的清清楚楚,李氏有些害怕
“他爹,你說這死丫頭不會真的敢把咱家大門拆了吧,這可咋好呀。”
“哼,一個黃毛丫頭你也怕,我就不信她真敢這麼做,老子吃的鹽比她吃的米都多,我不還她能把我怎麼樣,她還真敢報官不成,我可不是被嚇大的。”
不遠處劉二丫雙手緊緊拽著衣角,一臉的怨毒。
她這一個月不知道被她爹打了多少次,被多少人相看過。
她爹娘為了能讓她賣個好價錢,才不管對方是禿子還是癩子,隻要價格滿意,她爹娘都願意。
要不是她天天不洗澡,每天都去雞圈踩雞屎,惹得相看的人嫌棄,她早就被賣出去的。
把事情搞砸得結果就是天天被劉賴子打,現在她身上都是青青紫紫的印子。
劉二丫盯著大門的方向:都是你這個賤人害我變成這樣,遲早有一天,我會連本帶利的要迴來。
門外的蘇雲希可不知道他們的想法,看著一下衝出來七個人,就往劉賴子家大門上踹,蘇雲希倒也沒嫌人多,示意他們加大力度。
看著搖搖欲墜的大門,門內的劉賴子夫妻有些繃不住了。
他們家的房子比起一般的人家雖說要好一些,可也耐不住這麼多人打砸。
可要是讓他開門,那他也太沒麵子了,正在他糾結之時,“轟隆”一聲,大門轟然倒下,要不是他們倆跳得快,那門就砸在他們身上了。
“幹嘛呢,要殺人啊!蘇雲希,你帶著這麼多人打砸我們家,你是想殺人啊”
劉賴子倒打一耙,扯著嗓子大吼著,不過認真聽的話,他這話音裏卻是帶著一些心虛。
他當然知道蘇雲希今天上門的目的,不過是想混科打岔,企圖轉移一下大家的注意力。
看著大開的門,蘇雲希沒理會劉癩子的大喊大叫,隻是漫不經心的掏出了錢袋子,當著所有人的麵,給剛才幫忙破門的幾個人,一人發了十文錢。
雖說她隻點明要四個人,並且剛才的七個人其實也不是每個人都出了力氣的,不過她不在乎。
圍觀的村民看著幾人就那麼輕輕鬆鬆就得了十文錢,真是嫉妒得眼睛都紅了。
十文錢可是能去鎮上買一斤好肉了,早知道他們都去幫忙了,真是後悔呀。
不過這蘇家還真是有錢呀,他們隻是隨便拆了個門,這可是七十文錢呀,說給就給。
而旁邊有幾個蠢蠢欲動村民還沒等蘇雲希開口,就對著劉癩子大罵起來,他們要好好表現一下,要是他們能把蘇雲希的錢要迴來,說不定為了感謝他們,蘇家給的更多呢。
抱著這個想法的不在少數,頓時劉癩子就遭到了村民的言語攻擊。
“劉癩子,你們家好不要臉,明明欠人錢卻不還”
“就是,之前說的好好的,一個月期限到了就還,人家都找上門了,還故意躲著不肯開門,活該門被拆了。”
“對對對,就是活該,讓他不還錢,就該把他們一家趕出杏花村,免得敗壞了村裏的風氣,誰知道哪天又會有人被推了掉進山洞裏,那可是會出人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