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相,為何此事不和老夫做個商量?”出了甘露殿,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並排走著,長孫無忌看著房玄齡說道。
“哎,太子引突厥進宮,已經一月有餘了,我不相信趙國公你不知?
趙國公,此事若再不稟報陛下,到時弄的滿城皆知,事情就無挽迴的餘地,望趙國公你要悉心教誨才是!”房玄齡對著長孫無忌拱手說著。
“哎,老夫不是沒有批評過,可,無用啊,太子因右腳有傷,性情大變,哎!”長孫無忌說到了太子,也是歎息不已。
“嗯,還是需要趙國公你多加費心才是!”房玄齡點了點頭,開口說著。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走後,在偏殿的李治也知道了父皇現在有空了,不過心情好像不怎麼好,李治也在猶豫,要不要現在進去說…
但李世民早已發現了李治…
”彘奴,為何在外不停徘徊,進來吧!”
“兒臣見過父皇!”李治進入到了甘露殿以後,馬上跪下說道。
“嗯,起來,有事?”李世民因為李承乾的事,剛剛一直坐在書案前發呆,看李治到來,一臉平靜的問了起來。
“父皇,《三國演義》的話本三哥又寫了四迴,兒臣特意拿來給父皇鑒賞…”李治說道。
“噢!快拿來給父皇瞧瞧…”李世民急聲道。
李治立馬遞上了書稿,李世民拿過一看,有些不明所以…
原來李世民隻是走馬觀花看了前麵兩迴,正準備看第三迴的時候,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就來了,這就耽擱了。
李世民馬上拿出之前的四迴,索性從頭開始閱讀起來…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僅僅是開篇四詞,就有一股氣吞山河的雄渾、壯闊之勢。
李世民看書看得極快,縱然是半文不白的文字,也不受絲毫遲礙,這是長期批閱公文,麵對書麵文字下養成的條件反射——提取文字信息的速度很快,不亞後世“奮筆兩小時,刷刷兩分鍾”的十年某點老書蟲。
“操,當真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看到矯詔討董,崇平帝麵色凝重,喃喃說道,倏而疑惑,倏而目光咄咄,而後又是迅速往下翻閱。
不得不說,《三國誌》對曹操的描寫隻是一種曆史形象,而演義話本中,則是添加了許多文學加工。
如三英戰呂布,孟德獻刀……甚至之後還未書就的青梅煮酒,這些後世耳熟能詳的典故,不少都是小說家的創造加工,充滿著吸引人的戲劇性。
不知不覺天已黑了,李世民就叫人點燈火,一口氣讀完八迴目,不覺夜色已深,竟至戌時,待繼續往下翻閱著,正好看到:“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然後,下麵呢?
嗯,沒了?
這董卓怎麼剛死,怎麼能沒了呢?
呂布怎麼個結局,貂蟬命運又如何?這不膈應人嗎?
李世民忽地抬起頭,目光熠熠地看向李治。
“父皇,那個,兒臣手裏也就這八迴目書稿,三哥後麵的迴目……還在創作之中。”迎著李世民的目光,李治無奈道。
李世民掩起書稿,默然片刻,道:“嗯…反正你三哥一天無所事事,你去催催,讓他寫快點……”
李治有些哭笑不得,“父皇,現在天色已晚,城門已關…”
“那明天一早你就去,叫恪兒不要偷懶,要心無旁騖的寫書,並把最新的迴目給朕拿迴來…”李世民道。
“偌…”李治能怎麼辦,隻得答應。
李恪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從此以後便開始了夜以繼日的碼字生話。
死要錢的楊寶山見當今天子都如此癡迷《三國演義》,便覺得商機出現了,毫不猶豫把三國演義的話本拿去了神仙居。
神仙居因此李恪的詩詞,已成為文人墨客的首選之地。
《三國演義》一到神仙居,便受到了所以客人的熱捧,先是一些讀書人口口相傳,而後口碑漸漸發酵開來。
先是士子之間互相傳閱,但又嫌不過癮,家資富裕的,就帶上銀兩,高價迴收三國演義的書稿…
《臨江仙》一詞,更是在國子監、各大書院、士林科道廣為流傳,什麼桃園三結義,孟德獻刀,三英戰呂布等典故,更是為之津津樂道。
而隨著時間過去,三國演義的熱度,也正在向凡俗走卒,市井百姓下沉。
半個月之後的長安,開口不談劉關張,讀盡詩書也枉然。
當然,有利也有弊,李恪再一次名聲大噪之後,也受到了無數禦史的彈劾。
紛紛擾擾一月後,又到了朔望朝會的日子。
本來李恪準備猥瑣發育,不準備參加,奈何李世民點名要他參與。
一大早,李恪嗬欠連天的站在了太極殿外。
現在太極殿大門口還是關著的,他們一直在外麵站著。
見李恪滿臉疲憊的模樣,李承乾一瘸一拐的來到李恪身邊,開口詢問道:“三弟怎麼了?昨晚沒睡好?”
“哎!別提了,還不是《三國演義》給鬧的,也怪臣弟手欠,沒事寫什麼話本嘛!
寫就寫吧,還不小心被父皇給發現了,也不知道父皇怎麼了,對這《三國演義》情有獨鍾,每天不停的催臣弟寫新的迴目…
但這書那裏是那麼好寫的,必須得構思,還得查閱大量的三國史資,這段時間把臣弟折磨得痛不欲生…
哎…悔不當初…”李恪一把辛酸淚。
李恪沒注意到,不遠處的李泰聽聞此言,這個人都不好了。
李恪此時的訴苦,在李泰看來就是在炫耀。
李泰此人文采是有的,但心胸太過於狹窄,見不得別人比太強。
他辛辛苦苦,廢寢忘食主持編輯的《括地誌》,也隻得到父皇寥寥數語的誇獎,但李恪閑來無事的塗鴉之作,卻得到了父皇的大嘉讚賞,這讓心胸狹窄自視甚高的李泰如何受得了。
“三哥,既然寫這《三國演義》這麼痛苦,何不就此放棄,再說現在還被禦史瘋狂彈劾,何必這樣吃力不討好…”李泰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