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麥田,在不知不覺中由綠色變成了黃色,再有不多天,收割的時節就要來了,這在一年當中顯得十分重要。這段時間,村裏的預留地已經翻耕完畢,可謂是忙裏偷閑的日子,但作為莊稼人,當然是閑不住的。


    這天恰是農曆五月十二,每逢每月的二五八是三河鎮上的逢集日。午飯過後,王家村的幾位後生商量了一番,打算利用這十天左右的時間去鎮上趕麥場,掙點錢迴來補貼家用。


    趕麥場,就是去給人家割麥子掙錢的意思,也稱為做麥客,或當麥客。


    在村頭的路口,同行的人當中有王家旺,有王六的兒子王立家,還有高大嬸的兒子劉貴等,看起來大約有六七人,也算是一個不小的隊伍了。


    當他們從王壯家的房子旁邊經過時,王家旺突然說道:“我們叫一下家福哥吧,說不定他也要去的!蓖趿⒓业扰匀吮硎緫,劉貴則道:“是啊,差些把家福哥忘了!


    於是一行人順道來到了王家福家的門口,王家旺喊道:“家福哥,在家嗎?”他連喊了兩聲,沒人迴應,大門隻是虛掩著。王壯聽到了,從自己的那件破舊小黑屋走了出來,對大家笑著道:“看你們的裝束,是要去鎮上趕麥場嗎?你們稍微等等,家福是要去的,沒有找到鐮刀,就去家樂家找了,應該快迴來了。”


    老人寒暄著,轉眼的功夫,家福就過來了,一起的還有他兩個弟弟,二弟王家才和三弟王家樂。這一行人,又加了三人,現在也是一個十多人的隊伍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著日,嵤,邊走邊聊,顯得輕鬆而自在。


    王壯老人可謂是兒孫成群,大兒子王家福與二兒子王家財均已成家,隻有三兒子王家樂仍獨身一人,本有一樁婚事,但他個性太強,誰的話也不聽,硬是拒絕掉了,差些把王壯氣死,所以他一直過著單身漢的日子,到了這個年紀,在要去尋個老婆,怕是難上加難。村裏人都替他著急死了,他本人則全然不在意,依舊過著閑散而自在的日子。


    王家樂本人卻是一個十足的樂觀派,對擔憂他的人總是如此反駁道:“人活一輩子那麼短,結婚生子那麼苦那麼累幹嘛,還不如一個人過的自在!比欢鴦e人又勸道:“那你老了怎麼辦,人活一輩子總得留個後吧?”可他卻道:“要是生個孝順的孩子,老了還好過,可一旦生個不孝的,那不是自尋煩惱嗎?如果有一天自己老了,莊稼活也幹不動了,一包老鼠藥吞下,也不會麻煩任何人,怎麼樣都得是個死,這樣不還能給自己減輕一些痛苦嗎?”他每次的反駁,都讓替他擔憂的人無話可說,可是話又說迴來,他這種堅決的勇氣,有時候又會讓別人產生暗暗地羨慕,活著有時候的確太苦了。不過人各有誌,又怎可一概而論!


    盡管王家樂隻是獨身一人,但他的院落與兩位哥哥無異,這也足以看出王壯對待兒子的公平,期盼每個子女都能成家,隻是對於三兒子,他也是頗為無奈,漸漸也就接受了兒子的決定,可是他的內心深處,打光棍的三兒子依然是他隱隱的痛,隻是不願輕易說出來罷了。


    農村的陳規陋習有時也是夠惹人煩的,如果生一個兒子倒還好,無論如何都得與父母一起生活,可一旦有二個以上的兒子,作為父母介於中間,就顯得很尷尬了。王壯便是如此,按照村裏不成文的傳統,他理應與三兒子一起生活,可王家樂既沒成家,也沒有讓他住進來的意願,至於大兒子與二兒子,關於自己歸宿的話題,唯恐避之不及。


    老人心知肚明,兒子們都嫌自己是個累贅,索性就獨自常年住在自己那所小黑屋裏了,晚年的事情,他也不去細想。王壯的妻子,多年前生王家樂的時候難產死掉了,兒子卻活了下來,那都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老人有時候也會暗自思忖:


    “人活一世,實在是搞不明白究竟為了個啥!年輕的時候拚盡全力成家立業,中年喪偶獨自苦熬,年老隻盼兒女能夠過的幸福,到頭來有個球用?可曾為自己著想過一絲一毫?”


    時間到了兩點多鍾,王壯又兀自趕著三個兒子家的牲口,朝著那一片草地放牧去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全是對兒女默默的愛。隻有當他坐在山坳的坡地上眺望遠方,視野裏走進一片又一片的綠色時,才覺得無比輕鬆,生活裏的煩惱,立刻便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趕麥場的人群,早已翻過了那座橫亙在王家村對麵的大山,接下來是一段下坡路,待到平坦地段,大夥才決定坐下來休息片刻。王家福顯得最為老道,在這幫人裏他最為年長,於是緩緩說道:“最近天氣晴朗,正是割麥子的好時節,怕是趕麥場的人會有很多,等到了鎮上,大家別挑三揀四,隻要有人找,哪怕出的錢少點,也總比沒人要要強,可不能就這麼迴去呀!


    王家樂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說道:“怕什麼,沒人要大不了鎮上逛一逛,晚上再迴家就是了。”王家財有些內斂,坐在旁邊沒有說話,他平時大多也都這副樣子,但卻是一把勞動的好手,獲得了村裏很多人的稱讚。


    劉貴則開玩笑道:“怕是你此去的目的,不是為了趕麥場,而是為了在鎮上逛一逛吧!”王家旺聽後笑了,其餘幾人也都跟著一起笑了起來,不久後,這一行人又出發了。


    相較山裏而言,三河鎮海拔低一些,地勢平坦一些,因而麥子收割的時節要比山上人家早一些,地理位置的原因,鎮上有些人家日子過得富裕一些,自家麥子熟了,就掏錢雇人給自家割麥,而雇用的勞力,就是麥客,麥客大多是臨近的山裏人家。


    當這一行人快到鎮上的時候,發現路邊的麥田已經有人開割了,大家心中竊喜,均想這活兒也該不難找。到得鎮上的中心地段,方顯繁華一些,比起王家村的偏僻與狹小,這地方可真是說不出的大。每年四五月間的鎮上逢集,因為大多數人忙於農活,趕集的人三三兩兩,與臘月集市的水泄不通簡直有著天壤之別。貨攤的生意,看起來大多也與擺設無異。若與平時相比,整個街上多了一些特殊的人,這便是來找活做的麥客。


    街道的每個路口,都坐著幾位漢子,鐮刀放在身旁,皮膚曬得黝黑,穿著雖然破舊但還算整潔,來找活幹的人自然不必穿的太新。這與逛街相比,顯然又低了一個檔次,年長的漢子麵不改色,眼光炯炯有神打量著路過的人,看起來坦坦蕩蕩,年幼些的不免有些拘謹,還是少了一些生活的打擊,不過這也是一個漫長的成長過程。


    太陽仍然火辣辣照著大地,王家福一行人來到一個陰涼點的路口,解下肩上的背包,把鐮刀放在身旁坐了下來,其他人也都跟著並排坐下了,不必解說,路過的人一看便知他們是來幹什麼的。


    王家樂脫下草帽,拿在手裏邊扇邊說道:“這天可真熱,哪裏去找活呀?早知道我就不來了,受這罪幹嘛?”


    王家福拿出自己的自製煙鬥,抽了一口煙迴道:“你以為趕麥場有那麼容易,咱們是去給人家幹活的,不是去吃酒席的。你瞧瞧對麵坐著的那幾個人,估計比咱們來的早很多,還在那裏坐著,看起來年齡也不小了,我們比他們年輕,要是有雇主過來,找我們的可能性比他們要大些,你就好好坐著等吧,急什麼?”


    其實王家樂不是沒有趕過麥場,對於趕麥場的有關細枝末節,他同樣很清楚。然而王家福要損他幾句,那是因為他是自己的親弟弟,換做旁人,他是絕技不會多說的。


    剩下幾位,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也都開始聊天,這與平時一起放牧時的情景倒有幾分相似,不失為一種打發時光的好辦法。就在此刻,過來一個婦女,打扮得很精


    致,但膚色同樣黝黑,相比王家福這些漢子,她又顯得嬌貴了很多。她從對麵一路走過來,從幾位同樣找活幹的老者的麵前經過,隻是掃視了一眼沒有停留,等她走到王家福一行人前麵時,立足問道:“幾位是來鎮上趕麥場的嗎,我家裏今年種了二十多畝麥子,想雇幾個人來割,找了兩天了沒有合適的人。不知道你們去不去?”


    王家福開口說道:“隻要有活幹,我們不挑剔,不知道你們要幾個人?”


    婦女迴道:“四五個是要的,眼看著麥子熟透了,想著趕緊給割完,最近發了幾次暴雨,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要是哪天真下了大暴雨,這麥子怕也是要被糟蹋掉了。”


    作為莊稼人,大家都很能理解,深表讚同,連連點頭。王家福作為最年長的一位,尋思道:“我們都是一個村的,差不多十個人,她隻要四五個,那剩下的人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再能找到雇主。也不知道她要我們當中的哪幾個。不管怎麼樣,我得讓別人先去!


    其他人的心裏,也都有同樣的考慮,隻是想著看眼前這位女雇主怎麼挑選了。


    王家福接著對婦女道:“你看我們當中哪些合適,先挑幾個去你家,剩下的我們再找,我就先不去了,趕麥場這事我比他們做的多,我知道怎麼去找活,不能自己先走了,扔下他們要是找不到,晚點就隻能迴家了。”


    談話中那婦女已經對各人打量了一番,本想著王家福為人忠厚可以是一個,見他這麼說也就不好說什麼了。再看看其他人,雖然年輕,但也無疑是勞動的好手,隻有王家樂長的有些年輕,皮膚天生細嫩,看起來倒像是個闊家子弟,那婦女暗暗思索:“隻怕這位是來玩的吧,也不知道能不能做的了體力活!


    <a href="http://m.156n.net" id="wzsy">156n.net</a>


    她正暗自猶豫,見丈夫走了過來,把情況悉數告知了丈夫,她丈夫雖然長的瘦小,卻是一位爽快而又明事理之人,聽了妻子的解釋,覺得這一行人能如此重情,也是大受感動,他也暗暗想:“不管山裏人還是鎮上人,都是低估不得的,雖然所處環境不同,可是有些山裏人,反而比鎮上人還要大度,重情誼。”


    接著,婦女的丈夫爽朗的道:“你們看這樣行嗎,先都去我家,天也不早了,先去我家一起吃個晚飯,今天暫且全都住在我家,我家有幾間閑房子,炕大的很,住你們是沒有半點問題的。我隔壁鄰居家麥子種的也多,同樣想找幾個割手,最近有事去縣城了,今天晚上應該就迴來了。我把你們介紹過去,你們也不用繼續在這等了。”


    那婦女聽丈夫這麼一說,笑著補充道:“這可是一個好辦法,我怎麼就沒想起來呢!”


    王家福一行人,都表示同意,起身拿上自己的背包與鐮刀,跟著這夫婦二人走了。


    這時候,隻聽到對麵幾位老者感歎道:“人老了就不如人了,趕麥場都沒人要了……”


    是啊,年輕也是資本,可是誰又會一直年輕而不衰老呢!歲月何曾繞過一人?


    吃過晚飯,王家福一行人才算是深入認識了雇主夫婦。男的叫楊建軍,女的叫吳桂花,都是三河鎮人,沒有職業,以種地為生,家裏有幾間閑房子,土地倒是不少,有時候也會去鎮上賣菜,都是自家地裏長的,長久以往,也算積攢了一些家產。


    通過楊建軍的介紹,鄰居欣然雇用了這一夥人,這一次趕麥場之行,沒有一人掉隊。從第二天開始,王家村的這十餘位後生,將迎來十天左右的有償勞作,想著十餘天後拿著一筆錢迴家開始收割自家的麥子,大家心裏不免有些激動,躺在炕上,陷入了一種興奮當中,天已經完全進入了一片黑夜。


    生活原本很苦,但隻要心裏有所期待,一切都變得不那麼苦了。


    過了良久,他們才一一漸漸睡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掙紮中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力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力免並收藏掙紮中前行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兴县| 清新县| 科尔| 保德县| 丹阳市| 盘锦市| 房山区| 叙永县| 光山县| 建平县| 宕昌县| 永州市| 饶河县| 泽普县| 泸溪县| 乐陵市| 辽阳市| 宣威市| 蓝田县| 鞍山市| 皮山县| 光山县| 江城| 三门县| 巴中市| 偏关县| 新昌县| 奉节县| 定边县| 家居| 普兰店市| 安阳县| 隆昌县| 泰州市| 龙海市| 孟州市| 莱芜市| 兴国县| 永州市| 大足县| 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