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葫蘆口烽燧林立,兩座烽燧之間最遠(yuǎn)相距不過三十裏,最近不足三裏,洪新甲建造每座烽燧在擇地一事上極為苛刻‘精’細(xì),站在任意一座烽燧守望臺上,必可見兩座以上的鄰近烽燧。邊烽互望綿延成勢的眾多烽燧中,位於一條戈壁走廊上的鹿尾巴烽燧隻是其中不起眼的一座,按例設(shè)置烽帥一人,副帥兩人,烽子四人,北莽叩關(guān)後鹿尾巴烽燧又額外添補(bǔ)了烽子五名和驛馬一匹。鹿尾巴烽燧設(shè)在葫蘆口左側(cè),隸屬於以鍾鼓寨為核心的寨堡群,比起棗馬寨要靠左和靠後,隨著北莽先鋒大軍長驅(qū)直下,鍾鼓寨雖然尚未受到大規(guī)模莽騎衝擊侵?jǐn)_,但鹿尾巴烽燧的烽子已經(jīng)可以清晰感受到戰(zhàn)事的臨近,那些在鐵甲罩裘的一股股北莽遊騎,出現(xiàn)在附近遊曳查探地形,昨天更有膽大包天的十餘騎北莽斥候,麵朝鹿尾巴烽燧驟然突入,雙方相距不足把八十步,烽燧內(nèi)十幾名眼力極佳的幽州士卒甚至能夠看清北蠻子的臉龐,烽帥司馬真銘挽強(qiáng)弓一箭就將為首一騎‘射’落下馬,北莽斥候頭目顯然大吃一驚,收起屍體後恨恨離去,臨行前還舉起戰(zhàn)刀朝著鹿尾巴烽燧指指點(diǎn)點(diǎn)。


    今日清晨拂曉時分,親自負(fù)責(zé)守後半夜的司馬真銘站在高臺上,抬頭看著桔槔上懸掛著那隻叫兜零的籠子,他作為鹿尾巴烽燧的當(dāng)家人,不同於燧內(nèi)大多數(shù)目不識丁的烽子,司馬真銘是鍾鼓寨附近小有名氣的讀書人,文書符牒轉(zhuǎn)牒都寫得很漂亮,司馬真銘同時又有一手出‘色’箭術(shù),所以才入伍半年不到就晉升了烽帥。司馬家在幽州是聲望大族,司馬真銘雖是偏房庶子,但本可以靠著將種‘門’庭的餘蔭去臨近郡縣的衙‘門’當(dāng)差,由吏轉(zhuǎn)官也一樣不需要幾年,之所以來葫蘆口風(fēng)吹日曬,是緣於司馬真銘的一時衝動,世人皆知早年世子殿下身邊有八百親衛(wèi)叫白馬義從,清一‘色’騎乘出自纖離牧場的涼北大馬,佩刀負(fù)弩披白甲,若說前個幾年,白馬義從也就是一等豪族眼中的‘雞’肋,北涼隻有三流末流的將種‘門’戶才樂意將自家子弟塞進(jìn)去,可隨著徐鳳年‘波’瀾不驚地成功世襲罔替後,稍作擴(kuò)張的白馬義從可就不是誰都能想當(dāng)就當(dāng)?shù)牧耍抉R真銘就不幸落選,同郡望族的一位同齡人至‘交’好友則選上了,去年秋天那家夥就躊躇滿誌地前往涼州,據(jù)說郡內(nèi)幾位原本眼高於頂?shù)暮雷辶技摇铧c(diǎn)就要給那小子自薦枕席了,司馬真銘在為死黨感到高興之餘,難免覺著折了麵子,一氣之下就跑到葫蘆口幾乎已經(jīng)是最北的邊線。起先那些鹿尾巴老卒都不愛搭理他,上任烽帥就尤其不待見他這個麵容英俊的“文弱書生”,還嚇唬他晚上洗幹淨(jìng)屁股,當(dāng)時司馬真銘就震怒翻臉,跟那老兵痞狠狠打了一架,事後本以為毆打了頂頭上司,肯定得灰溜溜卷鋪蓋滾迴去,不料那位相貌身材跟一頭熊羆似的的烽帥也硬氣,雖說之後一直沒有好臉‘色’給司馬真銘,但沒動什麼手腳刻意刁難他這個不懂規(guī)矩的刺頭烽子,隻是讓司馬真銘做了足足兩個月的燒灶廚子,司馬真銘也不講究什麼君子遠(yuǎn)庖廚,就這麼認(rèn)了。去年年末各個堡寨烽燧前往鍾鼓寨校武,鹿尾巴烽燧就把司馬真銘給趕鴨子上架,不曾想還得了幽州副將大人的親口嘉獎,司馬真銘至今還記得跟烽帥並駕齊驅(qū)返迴鹿尾巴烽燧的一路上,多次眼角餘光瞥見那滿臉漲紅又‘欲’言又止的魁梧漢子,像個扭扭捏捏的婆姨,司馬真銘心裏頭那點(diǎn)本就不多的怨氣也就一掃而盡。今年開‘春’,葫蘆口外北涼和北莽雙方斥候幾乎每天都有拿命換命的急促‘交’鋒,在這種時候,他們鹿尾巴烽燧的烽帥突然就跳級升任了蜂起堡的一把手,司馬真銘聽燧內(nèi)老人說烽帥跟那邊棗馬寨‘雞’鳴寨很多寨堡的當(dāng)家人,早年都是出生入死的袍澤,得有二十來年的‘交’情了,年輕時候個個都是在北莽境內(nèi)殺過北莽蠻子的好漢。


    換值的兩名烽子準(zhǔn)時走到守望高臺上,聽到腳步聲的司馬真銘轉(zhuǎn)頭看著那兩張迥異臉龐,一張稚嫩而朝氣,畢竟是個才十六七歲的孩子,另外一張滄桑且平庸,前者是這次臨時增添的烽子之一,用烽燧老卒的話說就是幽州境內(nèi)來的新兵蛋-子嘛,放個屁都是香的,不像咱們老家夥,呆久了,拉個屎都沒味兒。後者是鹿尾巴烽燧的老前輩,姓薛,據(jù)說是葫蘆口最早一批烽燧戊卒,鹿尾巴建造好後,老人便是第一批入駐的烽子,熬了很多年才當(dāng)上副帥,但烽燧後輩都喜歡喊他小薛,就連上任烽帥都說不知道這綽號到底咋來的,薛老頭脾氣好,也從不在意,被喊了後每次都還笑著點(diǎn)頭。鹿尾巴烽燧另外一名副帥郭熙正值壯年,是唯一一個喊老頭薛師傅的人,也是個怪人,不茍言笑,烽燧內(nèi)有許多根穿鑿而過的滾圓大木,郭熙每天都要在圓木上翻來覆去打一套拳,一打就能打上半個時辰,當(dāng)值守夜時,則在高臺邊緣上練拳。司馬真銘自幼便跟隨幽州著名拳師練習(xí)武藝,大致清楚郭熙身手的深淺,也許把式不好看,但根基打得牢固,所以在自己擔(dān)任烽帥後,司馬真銘對‘性’子沉穩(wěn)的郭熙一向以禮相待,視為兄長。


    司馬真銘對那少年烽子微笑道:“‘春’眠難得,你再去睡會兒,我替你守望便是。”


    那少年搖著頭燦爛笑道:“不了,邵三哥他們打鼾跟打雷似的,烽帥,你趕緊去休息吧,有我跟小薛當(dāng)值,保管不出錯!”


    老人和藹笑了笑。


    司馬真銘顯然早已領(lǐng)教過那幫漢子的鼾聲如雷,會心笑道:“那我陪你們站會兒,反正也沒有睡意。”


    司馬真銘有句話放在心底沒有說出口,也許以後有的睡了。


    少年烽子像一桿長槍站在守望臺邊緣,舉目遠(yuǎn)眺。


    身材矮小的副帥薛老頭走到司馬真銘身邊,伸手捏了捏棉絨幹癟的老舊襟領(lǐng),默不作聲。


    司馬真銘壓低聲音感歎道:“薛副帥,看情形,咱們鹿尾巴的平安火燒不了幾次了。雖然北莽先鋒主力不一定瞧得上眼這邊,可就算他們一股腦衝去臥弓城下列營紮寨,但隻要他們還覬覦著臥弓城後邊的鸞鶴、霞光兩城,鍾鳴寨這片就必然是他們的眼中釘,現(xiàn)在就看會是誰帶兵來攻打。”


    眼神渾濁晦暗的老人嗯了一聲,搓著手輕聲問道:“司馬烽帥,說幾句實話,你別生氣啊,咱們鹿尾巴老卒其實心裏頭都敞亮,你跟咱們大不一樣,不用在這邊等死,讓家族砸銀子動用關(guān)係,完全可以把你調(diào)迴更安生的幽州境內(nèi)。烽帥你是真不怕死呢,還是想軍功想瘋了?”


    司馬真銘沒有動怒,苦笑道:“我當(dāng)然想過這件事,不過上旬一封家書讓我想都不用想了,我司馬家雖然在幽州是堪稱郡望二字的大族,但不說上一輩人,我這一輩司馬子弟就有四人在幽州軍中任職,加我有三人都在葫蘆口,我投軍最晚,烽帥根本拿不出手,我那個嫡房長孫的大哥,如今已經(jīng)是霞光城內(nèi)離校尉隻差一步的檢校了,家族本意是要全力運(yùn)作,盡量幫他找個臺麵上說得過去的由頭借口撤迴境內(nèi),哪知我這大哥一根筋,就是不肯走,家族隻好退而求其次,把其餘那個官職稍小的四弟徙迴幽州,但是幽州邊軍那些將軍們又不是睜眼瞎,我司馬家也不是真能手眼通天的存在,出身長房的四弟一走,那麼我這個三哥當(dāng)然得留下,我爹在書信裏寫得雲(yún)遮霧繞,但意思大抵就是這麼個意思。我想這樣也好,好歹還有個十歲的同母弟弟,有他在娘身邊,過個四五年也就能撐起來了。一旦我死皮賴臉返迴幽州,我爹娘還有弟弟,一輩子都要抬不起頭做人。”


    司馬真銘原本苦澀的笑容,開始有幾分灑脫之意,瞥了眼那少年烽子後,望向老人說道:“年輕的烽子我不敢問,也不忍心問,但是我很好奇薛副帥和郭熙帥是怎麼想的。我在到達(dá)葫蘆口之前,聽說你們這類老兵油子打起仗來最‘精’了,戰(zhàn)功先不管,把命保住再說其它。”


    老頭子伸手扶在那根冰冷桔槔上,蒼老臉皮如枯樹般褶皺,一條條溝壑不知其中沉澱了多少悲歡離合,這位老副帥平靜道:“司馬烽帥,實不相瞞,老頭兒這輩子根本就沒上過沙場,從未經(jīng)過裏戰(zhàn)陣廝殺,隻是很多年前遠(yuǎn)遠(yuǎn)見過幾次。自從十七八年前到了葫蘆口後,也從沒想過活著的時候會瞧見北莽大軍,打仗死人,老頭兒活了這麼久,本就是哪天一覺睡去哪天就起不來的人了,談不上怕不怕的,隻是記起很多打仗後的慘事,不敢去想啊。很多年前,還沒有到北涼,看到路旁販-賣兩腳羊,按斤兩售賣,邊上就備有持刀屠子和沸水大鍋。狗‘肉’尚且有五百錢一斤,這羊‘肉’才百錢一斤而已。”


    司馬真銘一臉疑‘惑’,不懂這賣羊‘肉’吃羊‘肉’有何可說的。


    老人手指微微顫抖,輕聲道:“那‘兩腳羊’啊,就是人,隻有雙腳。‘女’子被稱為‘下羹羊’,瘦弱的年幼孩子則被稱為‘小骨爛’。一些個稀罕的讀書人,隻要不是太麵黃肌瘦,價錢都能高些,叫做‘書香羊’。”


    司馬真銘幾乎作嘔,但是在頭皮發(fā)麻的同時,這位烽帥瞇起眼,死死盯住這位戶牒寫明是幽州‘射’流郡人氏的年邁副帥,一隻手也按在涼刀刀柄上。


    此時,練完拳的副帥郭熙悄然而至,看了眼司馬真銘,默默走到老人身邊。


    薛老頭淡然道:“都這個時候了,在北莽大軍麵前,是北涼當(dāng)?shù)厝耍€是中原逃難的‘春’秋遺民,重要嗎?放心,老頭兒不是什麼北莽諜子,我丟不起薛家祖宗的臉麵。”


    司馬真銘冷笑反問道:“當(dāng)真不重要?”


    老頭兒突然開心笑了起來,指了指始終沉默寡言的副帥郭熙,“烽帥大人你的箭術(shù)跟他旗鼓相當(dāng),打捉對廝殺,可就差遠(yuǎn)了。”


    然後這個往日在烽燧內(nèi)誰都能拿捏調(diào)侃的老頭子,不再理睬司馬真銘,臉上流‘露’出深沉的緬懷意味,自顧自說道:“當(dāng)年在西蜀冷衙‘門’的中書科,隻是做些抄寫經(jīng)書、篆刻官印的勾當(dāng),年俸不足百石,中書舍人,從七品的芝麻官而已,冰敬炭敬當(dāng)然是‘毛’都沒有一根。那咱們怎麼賺錢養(yǎng)家,也是有法子的,皇宮裏頭逢年過節(jié),要貼很多‘春’聯(lián)子,就輪到我們中書舍人上場了,寫聯(lián)子前,宦官會端來調(diào)墨用的朱砂和金粉,這時候我從懷中‘摸’出一桿大毫筆,往金粉盤子裏使勁一蘸,哎呦,筆壞了,塞迴袖管,換上一枝筆,呦,又壞了,就這麼一鼓作氣‘蘸壞’了十幾桿,才能好不容易找到枝好筆,開始正兒八經(jīng)書寫。雙袖鼓鼓的出宮以後,趕緊小心抖落金粉,怎麼都有二兩重,找家錢莊一熔,那就是一顆瞧著就喜氣的小金錠嘍。”


    完全忘我的老人嘖嘖笑道:“當(dāng)年我買書藏書,可都是靠著這些小金錠啊。”


    司馬真銘目瞪口呆,都不知道該如何對付這個潛伏在北涼多年的西蜀餘孽,難不成真要拔刀相向?


    郭熙坦然說道:“司馬烽帥,等打完了仗,要是你我和薛大人能活下,你據(jù)實上報即是,永徽二年,我郭熙就是那個在涼州關(guān)外‘射’了大將軍六枝連珠箭的刺客。但是如果我和薛大人都死了,你還活著,希望烽帥就不要提這一茬了,我郭熙自永徽六年起,就沒了報仇的心思,當(dāng)然,信不信由你。”


    突然那司職守望的少年烽子慌張喊道:“寇至!一百二十餘騎!”


    司馬真銘毫不猶豫道:“全燧備戰(zhàn)!”


    ————


    雖說先鋒軍一口氣推平了棗馬寨堡群,殺敵三千多,但是從主帥楊元讚到幾名大將所有的將校都沒有半點(diǎn)輕鬆,戰(zhàn)死之人就有整四千,那麼傷患又該有多少?所幸不是疫病最易傳播的酷暑季節(jié),否則以北方遊牧民族一貫的狠辣作風(fēng),極難救治的重傷者,一律就地殺死,且不以戰(zhàn)死論!不過在先鋒軍中有一批人的心情照樣十分閑適愜意,這些人身邊大多有‘精’騎扈從護(hù)衛(wèi),從二三十騎到數(shù)百騎不等,年紀(jì)都不大,多在十五到二十五之間,若說鹿尾巴烽燧的烽帥與白馬義從失之‘交’臂,被司馬真銘引以為憾,那麼這些南朝權(quán)臣子弟或是草原上悉剔子孫的家夥,對自己沒能入選幕前軍機(jī)郎,也是相當(dāng)憤憤不平的。北莽三條戰(zhàn)線,最重要的中線是南院大王董卓大權(quán)在握,親自主持軍務(wù),除了董家‘私’軍,其餘兵馬也以各大邊鎮(zhèn)的‘精’銳為主,而且就在董胖子的眼皮子底下,很難有外人能‘插’上手。而西線有柳珪,以及之後的北院大王拓拔菩薩,加上八千羌騎“未戰(zhàn)”便給打得全軍覆沒,傻子才去那邊吃苦頭,所以幽州東線就摻雜了大量又不想冒風(fēng)險、同時還得撈上軍功的大貴族後代,與各方勢力一直人緣不錯的大將軍楊元讚對此沒有不近人情,默許了各大甲乙姓氏的摻沙子行徑,而且特意準(zhǔn)許這些角‘色’脫離大軍,在葫蘆口內(nèi)主動尋找烽燧進(jìn)行掠殺,若是有膽量有實力去跟堡寨死磕,楊元讚也不攔著,生死自負(fù)便是。


    在這段期間,不斷有一股股人數(shù)不等的騎軍從大營中來去匆匆,甚至有許多留在葫蘆口外的小股騎軍聞訊趕至,加入這場狩獵遊戲中,就像是一場緩緩拉開序幕的血腥盛宴。


    聽說昨天黃昏就有龍腰州那位謝家的二公子與八十騎滿載而歸,馬背兩側(cè)懸掛了十六顆鮮血淋漓的幽州烽子頭顱,還有兩匹戰(zhàn)馬故意拖拽著兩名烽帥的屍體進(jìn)入軍營,兩具屍體在黃沙大地上拖拽了一路,血‘肉’模糊,後背處更是可以看到白骨。


    後半夜又有一夥草原戎兵返程,是三個部落匯聚而成的四百多騎,直接就攻破了臥弓城外圍邊緣地帶的一座河穀戊堡。這些渾身浴血的戎兵揮舞著戰(zhàn)刀入營,而那些明顯與戎人彎刀不同的戰(zhàn)刀,無一不是那聲名顯赫的徐家北涼刀!幾位年紀(jì)輕輕的戎兵頭目更是在策馬入營時,大笑著丟下幾團(tuán)褶皺的東西,等到有人撿起一看,才發(fā)現(xiàn)竟是那徐字旗!


    棗馬寨堡群一役,士氣略微受挫的先鋒軍頓時氣焰大漲。


    今早天微亮,就又有七八股騎軍爭先恐後疾馳出營。


    隨著大量各式各樣的攻城器械陸續(xù)運(yùn)到,攻打那座近在眼前的臥弓城,便是一觸即發(fā)的事情了。


    一名看不清歲數(shù)的絡(luò)腮胡高大漢子很漫不經(jīng)心地走在軍營中,身邊跟了個比他要惹眼無數(shù)的‘侍’‘女’,年輕‘女’子腰間懸佩了一枚繡工‘精’致的漂亮錦囊,隻可惜那點(diǎn)香氣早就給軍營中熏天臭味給遮掩得半點(diǎn)不剩。當(dāng)這兩人走過,那些個傍馬而睡的底層北莽士卒,都泛起近乎吃人的眼神。大軍作戰(zhàn),北莽早年從來沒有攜帶‘婦’人的規(guī)矩,還不都是給那幫南朝官員給帶壞的,隻要家世的分量足夠,一律出身王庭的督戰(zhàn)官也都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北莽十個高居一品的甲字大姓,北有七南僅三,但是乙字大姓的數(shù)目,可就是南朝‘門’閥略微占據(jù)上風(fēng)了。現(xiàn)在的幽州東線,龍腰姑塞幾大州的豪‘門’子弟一抓一大把,不是他們這幫連帳篷都住不上的士卒所能惹得起的。


    那個堂而皇之帶‘女’子隨行的漢子一路走走停停,時不時抬頭望著那座城池高聳的臥弓城,最後他在經(jīng)過一大堆帳篷時,被一個眼尖的貂裘公子哥瞧見,後者趕緊屁顛屁顛跑到漢子跟前,滿臉諂媚低聲道:“種大哥,這麼巧。”


    漢子‘揉’了‘揉’臉頰胡子,瞥了眼這位公子哥身後的景象,笑道:“瞧著像是讓人吊馬頭了一整晚,怎麼,忍不住了,也要去打幾個烽燧?”


    那年輕人嘿嘿道:“我跟幾個哥們約好了,這不趁著還沒攻城,各自先拿幾個烽燧熱熱手,爭取攻城前聯(lián)手打下一座大寨,迴去也好家裏長輩們張漲臉麵,省得他們說我沒出息。”


    那個姓氏相對南朝大族有些古怪的漢子嗯了一聲,對此不置可否,他的視線越過眼前這姑塞州三世祖的腦袋,看到有四五個錦衣貂裘的年輕人紮堆站在一起,顯然都不認(rèn)識自己,倨傲眼神有些不善。漢子瞥了眼他們身後的馬匹,都是草原上的排得上號的戰(zhàn)馬。關(guān)鍵是好馬還要好調(diào)教,北莽有吊馬頭的習(xí)俗,吊好了,戰(zhàn)馬衝鋒時才能不但步伐相同,甚至連馬頭高度都保持一致,絕不至於出現(xiàn)參差不齊的畫麵,奔跑途中,那就像一整排翱翔在地麵上的雄鷹。在北莽,男子騎‘射’兩事皆須‘精’湛不說,吊馬的手藝也很重要,這大概就像是中原士子的琴棋書畫吧。


    漢子收迴視線,對那出自姑塞州乙字大族的年輕人笑道:“小心點(diǎn),接下來幾年有的是大仗打。”


    那好歹是姑塞州豪‘門’子孫的公子哥滿臉受寵若驚,使勁點(diǎn)頭,然後神秘兮兮道:“裏頭有個姓龐的,他爹是姑塞州瓦築軍鎮(zhèn)的新任將軍,這小子在家族中很受器重,我跟他是死黨,才肯告訴他老子悄悄給他派了位高手當(dāng)貼身護(hù)衛(wèi),嘖嘖,二品實力的宗師。所以說今兒我就是跟他玩去的,雖然加起來才一百出頭點(diǎn)的騎兵,但有那個高手,什麼烽燧拿不下來啊,估計他一個人就能殺掉半座小些的幽州堡寨了。不過那小子說他老子不願意他出風(fēng)頭,我也不好硬要他做什麼,而且那高手架子也大,看我都是斜著眼睛的,他娘的!哈哈,種大哥,那你先忙,我跟他們出營去了。”


    漢子微笑道:“去吧。”


    公子哥剛轉(zhuǎn)身跑出去兩步,就轉(zhuǎn)迴身,小心翼翼問道:“種大哥,晚上能找你喝酒不?我這趟偷藏了好酒!”


    漢子點(diǎn)頭道:“行啊,隻要攻城沒輪到我上陣,就都沒問題。”


    公子哥笑得嘴巴都快要咧到耳朵後邊去了,小跑離去。


    以五名世家子弟為首的四百來騎吆喝著唿嘯而去,當(dāng)那世家子在馬背上朝漢子笑臉的時候,漢子笑容淺淡地抬臂擺了擺手。


    四百騎出營後沒有立即分道,他們揀選的是鍾鼓寨所在的那個寨堡群,大方向是一致的,隻是等到臨近後再各自分開前衝,各自找尋目標(biāo)下手。


    一路奔去,沿途有不少早已被主力大軍隨手拔掉的烽燧堡寨,遍地狼藉,幽州士卒的屍體全部被砍掉了腦袋。


    這些腦袋那可都是沉甸甸的戰(zhàn)功啊。


    這一夥騎軍在到達(dá)目的地後終於開始分道揚(yáng)鑣,兩位死黨好友沒有分兵,在其他三人看來也沒覺得奇怪,心中反而滿是譏諷,兩個堂堂乙字大族的後代,加在一起才


    一百二十騎,真夠寒磣的。


    這支騎軍開始逐漸深入,倒不敢太過靠近那些依附寨堡的烽燧。


    他們昨天其實已經(jīng)找人問過這場遊獵的詳細(xì)情況,知道真相後,這讓原本熱血沸騰的他們收斂了許多,原來那些股騎軍雖然拿到手了實打?qū)嵉膽?zhàn)功,但各自戰(zhàn)損傷亡都不小,尤其是攻下那座戊堡奪得徐字旗的戎兵,之所以看上去是大勝而歸,那是因為這幫家夥根本就沒有將所有己方戰(zhàn)死的屍體取迴來,就那麼晾在戰(zhàn)場了。而且各種小道消息顯示那些瞧著不過麻雀大小的烽燧雖小,但那些弓箭手烽子往往十分棘手,就算攻了進(jìn)去,仍是要貼身‘肉’搏廝殺到底,不死不休。


    投降?


    笑話!北莽跟北涼打了這麼多年的惡仗死仗,誰聽說過有人接受投降的?


    又有誰願意投降的?!


    傳言連前任南院大王黃宋濮在複出後在朝堂上提出一個建議,看是否可以招降納降,當(dāng)時不說那些跟聞見屎味似的持節(jié)令大將軍們,就連皇帝陛下都當(dāng)場臉‘色’鐵青了。最後還是太平令幫著黃宋濮解圍,說招降一事不著急,等打垮了北涼再說。太平令還難得開玩笑說了一句,“隻要我軍馬蹄踩過了北涼道,到時候就算黃大人死活攔著不願意納降,恐怕我大莽將軍和後方煉刀的匠作們也得一起抗議了,別殺啦,刀子不夠用了。”


    一百二十騎終於找到了一隻絕佳獵物。


    父親是瓦築軍鎮(zhèn)將軍的龐公子舉起手臂,從懷中掏出一張羊皮圖,那個跟姓種的漢子熱絡(luò)套近乎的南朝三世祖彎腰湊過去一看,驚訝道:“龐瑞,你行啊,連這玩意兒都有,好像咱們東線上隻有千夫長才有資格揣懷裏的好東西吧?”


    叫龐瑞的年輕人嘴角翹起,收起望向那座在地圖上用蠅頭小楷標(biāo)識為鹿尾巴的烽燧,點(diǎn)頭道:“千夫長每人都有一份,總共十六幅羊皮紙。這是我昨晚去跟其中一位借的,他讓人找了半天才找到,大手一揮直接說送我了。他們用不著,也瞧不上眼,但對我們來說可是用處不小啊。曾平山,事先說好,咱們能打下幾座烽燧是幾座,但到最後分?jǐn)傆闹菔孔涞念^顱,平分肯定不行,得我七你三。”


    爺爺是南朝西京戶部‘侍’郎的曾平山怪叫道:“放你的屁,有你這麼不仗義的嗎?你我各自六十餘騎,老子又不會躲在後頭,怎麼都該五五分!”


    龐瑞歪著腦袋輕輕抬了抬下巴,跟死黨悄悄指了指身邊那名正在閉目養(yǎng)神的年老“騎卒”。


    曾平山的氣勢立即焉了,小聲討好道:“龐瑞,我龐哥兒唉,咱倆多少年的鐵打‘交’情了,你六我四,咋樣?”


    龐瑞瞇眼狡黠道:“六-四分,不是不行,但你得告訴我那個身邊有‘女’子陪伴的絡(luò)腮胡漢子,到底是誰。”


    曾平山一副天人‘交’戰(zhàn)的表情。


    龐瑞撇撇嘴,“再不爽快點(diǎn),我可就下令攻打烽燧了。”


    曾平山一摔馬鞭,重重冷哼一聲,又湊近幾分,低聲道:“姓種。”


    龐瑞神情瞬間凝重幾分,自言自語道:“種家,咱們北莽找不出第二家了。大將軍種神通,大魔頭種涼!下一輩種家子弟裏,種桂本來名聲‘挺’大的,不過他跟種家的應(yīng)聲蟲陸家結(jié)親後,突然就沒音信了,有消息說是給人宰了。不過他還有個更厲害的大哥,是叫種檀吧?怎麼,那個邋遢漢子就是此次東線先鋒大將之一的種檀?”


    曾平山點(diǎn)了點(diǎn)頭,滿臉崇拜和神往的臉‘色’。


    種檀在北莽,可是能跟武神次子拓拔‘春’隼比拚名聲的風(fēng)光大人物啊,別說他沒有寸功傍身的曾平山,就是他爺爺遇上了種檀,也得乖乖端起笑臉相迎。


    龐瑞扭了扭脖子後,高高舉起手掌,向前一揮。


    一百多騎,猛然夾了一下馬腹,開始衝鋒。


    ————


    鹿尾巴烽燧,司馬真銘向十一名下屬有條不紊地下達(dá)指令,他,烽燧副帥郭熙,和膂力不錯的兩名烽子前往守望高臺,其餘七人中五人守住烽燧一樓‘門’口,爭取‘射’出兩到三輪弓-弩阻滯,然後什麼都不用去管,緊閉大‘門’,一旦有人破‘門’闖入就‘抽’刀死戰(zhàn),‘交’由副帥薛老頭統(tǒng)領(lǐng)負(fù)責(zé)。其餘兩人在樓梯窗口處伺機(jī)‘射’殺北莽敵騎,司馬真銘告訴他們要做的很簡單,等敵騎近了再殺,隻求務(wù)必近距離殺敵,不用奢望遠(yuǎn)距離傷敵,少‘射’一輪沒有關(guān)係。


    下達(dá)完命令後,登樓前的司馬真銘看了一眼姓薛的老頭兒,後者沒有說什麼,隻是點(diǎn)了點(diǎn)頭。


    來到高臺,司馬真銘伸手向下壓了壓,讓兩名手持硬弓背負(fù)箭囊的烽子先蹲下去,畢竟司馬真銘還不清楚那隊騎軍中有沒有北莽神箭手的存在。而他和副帥郭熙‘精’通武藝,就算不幸遇上了,還能進(jìn)行躲避,不至於措手不及就給當(dāng)場‘射’殺。


    一百二十騎鋪出一條整齊的衝鋒陣線,開始狂奔。


    司馬真銘打量著那些戰(zhàn)馬的馬頭,平靜道:“不是普通的遊騎。”


    郭熙麵無表情,手中已經(jīng)從箭囊拈出一根羽箭,點(diǎn)了點(diǎn)頭。


    五百步。


    司馬真銘瞥了眼郭熙的那張鐵胎大弓,問道:“兩百步?”


    郭熙淡然道:“不用連珠箭,兩百步穿甲。百五十步,三箭連珠。百步內(nèi),可四箭上弓。若是不求連續(xù)挽弓,最遠(yuǎn)兩百五十步,破重甲。”


    司馬真銘冷哼一聲,“烽燧不是寨堡,隻配輕弩,並無配置大弩,否則你就可以見識見識我大涼勁弩了。”


    四百步。


    郭熙神情古怪地快速瞥了眼這位烽帥,“當(dāng)年又不是沒領(lǐng)教過‘床’子弩的‘射’程,更厲害的幾種巨弩的一樣見過。郭熙可沒說涼弩不強(qiáng)。”


    司馬真銘憋得慌。


    三百步!


    郭熙深唿吸一口氣,猛然抬弓開始蓄力。


    這位西蜀遺民嘴角有些不易察覺的笑意。


    兩百步!


    砰!


    幾乎是同時,在鹿尾巴烽燧外騎軍隊列中和守望臺上,同時響起一聲巨大的聲響。


    北莽騎軍中一名高大騎卒‘射’出一箭,而郭熙那一箭正好跟那騎是相互作為首選目標(biāo)。


    郭熙腦袋驟然一撇,一根羽箭擦破他的臉頰,帶出一條深刻血槽,這名副帥的整隻耳朵都在嗡嗡作響。


    而那名北莽神箭手被一箭‘洞’穿頭顱,墜落下馬。


    雙方距離被那一陣陣急促的馬蹄,再度縮小五十步。


    郭熙三箭連珠。


    有衝在稍稍靠前的三騎,其中兩騎被一箭穿透‘胸’口,戰(zhàn)馬繼續(xù)前奔,而他們的屍體則從馬背倒飛出去,重重摔在黃沙地麵上。


    其中一騎身體迅速後仰,幾乎整個人都靠在戰(zhàn)馬背脊上,這才堪堪躲過了那根羽箭。


    司馬真銘也彎弓‘射’出迅猛一箭,但是被那名從頭到尾沒有挽弓的披裘騎士用戰(zhàn)刀撥掉,不過雖然撥歪了箭頭,但那北莽公子哥手中的彎刀也給脫手撞落。


    郭熙開口道:“先殺好殺的!”


    挪動腳步躲過三枝羽箭的司馬真銘,輕輕嗯了一聲。


    一百五十步,北莽騎軍幾乎全部都拋‘射’出了一輪羽箭,而且準(zhǔn)頭都不差,司馬真銘哪怕?lián)Q了位置,依然需要撥掉數(shù)根。


    郭熙除了那名神箭手的那枝箭矢,差不多是紋絲不動,用鐵弓隨手砸掉那些迎麵而來的羽箭。


    許多羽箭釘入司馬真銘身後的那根桔槔,尾部劇烈顫抖,聲音如同蜂鳴。


    更有幾根箭矢直接穿透那隻兜零,勢大力沉,刺透籠子後依舊斜向上破空而去。


    兩人如同身處箭雨潑灑之中。


    百步!


    郭熙從箭囊中拈出四根羽箭,那兩名蹲著的烽子也猛然起身,找到準(zhǔn)心後,弓身幅度再度被拉大。


    烽燧樓下傳來一聲沉悶壓抑的痛苦聲響。


    顯然是有人中箭了。


    郭熙依舊戰(zhàn)功顯著,連珠箭當(dāng)場破甲‘射’殺兩人,其餘兩人都有受傷,不過戰(zhàn)力猶在大,但是這已經(jīng)足夠讓他們感到驚懼了。


    守望臺上一名烽子成功‘射’中一名北莽騎卒的脖子,像是開出了一朵血‘花’。


    滿臉驚喜的他剛想轉(zhuǎn)頭跟袍澤報喜,立即就被烽帥一個拖拽狠狠拉倒了地上,在他身軀倒地的途中,這名烽子看見了不遠(yuǎn)處那叫邵遠(yuǎn)的兄弟也倒下了。


    隻是臉龐被兩根羽箭‘射’穿。


    甚至連肩頭還‘插’了一根箭矢。


    司馬真銘怒吼道:“不要命了?!忘了我怎麼說的了嗎?!一箭‘射’出,就給老子當(dāng)縮頭烏龜!”


    那名烽子咬著牙用手臂擦了擦眼淚,重重點(diǎn)頭。


    不足五十步,那麼意味著這將是鹿尾巴烽燧的最後一撥弩箭了。


    貓著腰換地方站起身的司馬真銘又‘射’殺了一騎,而被多達(dá)二十多騎專‘門’針對的郭熙,在剛剛冒頭的時候就被一頓密集攢‘射’,在隻能撤弓的時候,郭熙肩頭仍是被一枝羽箭剮去肩頭一塊‘肉’。


    而那名先前在鬼‘門’關(guān)打了個轉(zhuǎn)的弓箭手烽子,起身時就給六七枝羽箭‘射’穿。


    力道之大,將他的身體撞得向後倒去,雙腳竟然離地有幾寸之高,倒地時,麵朝天空的烽子躺在血泊中,一隻手顫抖著伸出去。


    但他咽氣時,仍是沒能觸碰到腰間那柄去年烽燧才剛剛換上的嶄新涼刀。


    “換新媳‘婦’嘍。”


    那是當(dāng)時鹿尾巴烽燧所有人拿到新刀後發(fā)出的歡唿聲。


    司馬真銘眼眶濕潤,放下弓箭後蹲下身,幫那名烽子掩上眼睛。


    他轉(zhuǎn)頭問道:“敢不敢再比試一場?”


    已經(jīng)‘抽’出涼刀的郭熙點(diǎn)了點(diǎn)頭。


    一百二十?dāng)瞅T,還是‘精’銳騎軍的快速衝殺,接下來就是破‘門’,烽燧內(nèi)的第二場廝殺。其實司馬真銘比誰都清楚,鹿尾巴烽燧注定是守不住的。


    就看能殺掉多少北莽蠻子了。


    司馬真銘對郭熙沉聲下令道:“我去樓下守住‘門’。郭副帥,你留在這裏找機(jī)會‘射’箭!”


    司馬真銘轉(zhuǎn)身離去的時候,背朝郭熙說道:“就算連我在內(nèi)全死了,這次鹿尾巴烽燧也已經(jīng)迴本了,我替死去的北涼兄弟謝謝你!”


    郭熙默然,五指握緊了那張鐵胎大弓。


    郭熙在司馬真銘就要走下樓梯的時候,平靜開口道:“我本名郭震,但如今是葫蘆口鹿尾巴烽燧,副帥郭熙!”


    司馬真銘沒有停頓,隻是抬起手猛然一握拳。


    郭熙用手抹了一把臉,從箭囊中‘抽’出一枝箭,一個起身一個下蹲,完全沒有刻意瞄準(zhǔn),就‘射’殺了一名正要在烽燧外翻身下馬的北莽騎卒。


    羽箭透過後背,刺入馬背。


    將其釘死在馬背上!


    走到底樓,司馬真銘環(huán)視一周,樓下五人戰(zhàn)死兩人,但是樓梯上那名兄弟都已經(jīng)死了。


    敵騎則是死十一人,傷六人。


    不等司馬真銘說話,大‘門’就被撞開,蜂擁而入。


    司馬真銘大步踏出,朝一名高大的北莽蠻子一刀當(dāng)頭劈下,在那人臉頰和‘胸’口都劃拉出一條深可見骨的猩紅口子。


    鮮血濺‘射’了司馬真銘一身,他在轉(zhuǎn)眼間以雙手握刀姿勢捅入第二名蠻子的‘胸’膛後,嘶吼道:“薛副帥,帶所有兄弟去樓上,幫郭熙守住樓梯口!”


    司馬真銘以撞刀式一路前衝,被他一鼓作氣將直線上的三個蠻子都給撞出‘門’外。趁此機(jī)會,薛老頭兒帶著三名烽子跑向樓梯,但是闖入烽燧內(nèi)站穩(wěn)腳跟的一名蠻子使勁丟出戰(zhàn)刀,整個刀鋒都‘插’入那名烽子大‘腿’。


    那烽子從樓梯滾落,是一張還帶著稚嫩的臉龐。他正是那名先前當(dāng)值守望看到敵騎來襲的少年。


    臉‘色’雪白的他背靠著樓梯,眼神中充滿了恐懼,但那一刻,平日裏與前輩烽子們說話總是嗓音很小的少年,用他這輩子最大的聲音,帶著哭腔對樓梯上方的兩人嘶喊道:“別管我!”


    少年持弩抬臂,對朝他衝來的數(shù)名蠻子‘射’出弩箭。


    一名健壯蠻子不敢置信地低下頭,看到‘胸’口那支隻剩下尾部在外的弩箭。


    少年被‘亂’刀砍死。


    而殺出‘門’外的司馬真銘在又?jǐn)貧擅泵鄩研U子後,被一個老蠻子一個讓人眼‘花’的前掠,下一刻便掐住他的脖子,司馬真銘的整個後背都撞入烽燧牆體。


    七竅流血的司馬真銘緩緩舉了舉手中那柄還滴著血的北涼刀。


    老人冷笑著手腕一擰,折斷這名幽州烽子的脖子,然後向左側(cè)一丟。


    屍體被這位北莽深藏不‘露’的二品宗師隨意拋掛在一座石碑上。


    按北涼例,烽燧前置石碑,刻有戊卒姓名、儲備器械等。


    司馬真銘,鹿尾巴烽燧的新任烽帥。


    他屍體的鮮血塗滿了石碑。


    而上任烽帥,那個頭次見麵就要他洗幹淨(jìng)屁股的家夥,叫胡林。


    正是死在‘雞’鳴寨副尉唐彥超更前頭的那個蜂起堡一把手。


    胡林辭任烽帥升任都尉之前,曾經(jīng)偷偷‘摸’‘摸’找過一次司馬真銘,結(jié)果站在他跟前憋了半天,使勁撓頭,大概是實在拉不下臉說道歉的話,確實,讓他們這些老兵痞說那些玩意兒,比挨刀子還難受。


    到最後,兩人一笑而過。


    到最後,也都死了。


    守望臺上,北莽宗師老者又殺了兩名拔刀相向的烽子,期間用手接住了那名烽燧頭號神箭手的一枝羽箭,老人手指旋轉(zhuǎn)著手中的箭矢,看著僅剩兩隻螻蟻,笑容中充滿不屑。


    身材矮小的薛姓老頭兒平靜道:“郭家就你這獨(dú)苗了,你還能走,我?guī)湍銚跸滤麄儭!?br />

    郭熙丟掉鐵胎大弓,緩緩‘抽’出腰間那把雪亮涼刀,道:“薛伯伯,郭家沒了。”


    在這次攻守戰(zhàn)中沒有出手一次的薛老頭沉默不語。


    薛家四十多口人,在褚祿山千騎開蜀後,除了他這個以玩世不恭著稱於西蜀廟堂的中書舍人,就都死了。


    戰(zhàn)死的,自殺的,被殺的。


    還有被家族男子用毒酒毒殺的‘女’子和孩子。


    他如何能不恨徐家,不恨北涼?


    但是這麼多年過來了。


    薛老頭不知道什麼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慢慢模糊了許多記憶,有西蜀的登天棧道,一望無垠的竹海,天下第一秀的名山。


    老人喜歡上了被那些年紀(jì)輕輕的北涼人喊上一聲小薛。


    喜歡上了西蜀從來遇不著的那種大雪。


    喜歡在這裏站到高處,閉上眼睛,聞一聞,滿鼻子都是風(fēng)沙的味道。


    老人輕聲問道:“真的想好了?”


    郭熙點(diǎn)了點(diǎn)頭,突然咧嘴笑道:“薛伯伯,以前不敢跟你說,這北涼刀,拿著就是他娘的順手!”


    老人瞪眼,佯怒笑罵道:“臭小子!”


    ————


    鹿尾巴烽燧外五六百步外,有給人突兀感覺的兩騎靜止不動。


    絡(luò)腮胡漢子瞇眼看著守望臺上兩抹身影的廝殺,“我的直覺就是準(zhǔn)。高手這種東西,雙方都會有的,就是不知道藏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浮出水麵而已。這種狩獵遊戲,就看最終誰是老鼠誰是貓,誰是貓誰又是虎了。”


    種檀的貼身‘侍’‘女’,名叫劉稻香的公主墳隱秘高手,皺眉問道:“是清涼山聽‘潮’閣的高手?可是怎麼會出現(xiàn)在小小烽燧裏頭?”


    種檀‘摸’了‘摸’下巴,“天曉得。”


    種檀一夾馬腹,“走,賣個人情給那兩位乙字大族的公子哥,估‘摸’著他們這趟得氣得半死。等我們趕到,那兩個狹路偶遇的小宗師也差不多也該同歸於盡了。”


    臨近鹿尾巴烽燧,種檀和‘女’子從馬背掠起,飄落在守望臺上。


    情況跟種檀預(yù)料得有些出入,但無傷大雅。


    那個鬼鬼祟祟躲在烽燧裏的北涼高手,不但宰掉了龐大公子所在家族當(dāng)菩薩供奉起來的宗師扈從,雖然受了重創(chuàng),但仍是跟另外一個相對年輕的烽子,又聯(lián)手做掉了二十個名北莽人。


    北莽的,北涼的,滿地?fù)頂D的屍體,種檀隻好輕輕一踹,挑飛一名北涼烽子的屍體。


    曾平山抱著腦袋縮在角落,渾身顫抖。


    龐瑞瘋了一般在用戰(zhàn)刀朝一具屍體胡‘亂’劈砍。


    “一名宗師,外加一名三品高手啊!我迴去後會被家族打死的!”


    “老子剁碎你們!”


    假扮種檀‘侍’‘女’的她皺了皺眉頭,種檀咳嗽一聲,等到好不容易還魂的曾平山抬起頭,種檀朝他點(diǎn)了點(diǎn)頭,然後對那個龐瑞淡然說道:“行了,不就是高手嗎,迴頭我送你一個,保證比躺在地上的那位要強(qiáng)出許多。至於迴去後怎麼跟你那個當(dāng)瓦築鎮(zhèn)當(dāng)將軍的爹‘交’代,我種檀幫你。”


    龐瑞一臉呆滯,然後是好像九死一生後的震驚狂喜。


    種檀走過去扶起兩‘腿’發(fā)軟的曾平山,和顏悅‘色’道:“晚上喊上龐公子,我請你們喝酒,幫你們壓壓驚。”


    曾平山一把鼻涕一把淚,死死攥住這位種將軍的袖子,小‘雞’啄米地點(diǎn)頭。


    種檀不‘露’痕跡地抖掉曾平山的手,來到牆垛旁邊,看到了那具懸掛在烽燧石碑上的屍體。


    這位整個北莽王朝都數(shù)得著的大人物,就那麼長時間直直看著。


    ‘女’子問道:“怎麼了?”


    種檀視線沒有絲毫轉(zhuǎn)移,輕聲道:“冒出幾個不知名的高手,根本不算什麼,但是真正的可怕的,在哪裏。”


    種檀伸出手指,指了指那塊石碑。


    ‘女’子有些不解,“嗯?”


    種檀笑了笑,伸了個懶腰,“不管怎麼樣,先打下臥弓鸞鶴霞光三城再說,否則咱們家那位大將軍會讓我叔叔親自把我拎迴去的。”


    一行人下了樓,在目瞪口呆的視線中,種檀突然走到那塊石碑前,將那具屍體輕輕抱下來,讓那名不知道叫什麼的鹿尾巴烽子屍體,坐靠著石碑。


    那個烽子,就像是在望著南方。


    種檀大踏步離開,在上馬後,迴頭深深看了眼北方。


    她輕聲道:“你不會死的。”


    種檀麵無表情,自言自語道:“但是幽州葫蘆口四萬多人,都知道自己會死。”


    怕就怕,如果有一天。


    幽州,涼州,流州,陵州。


    北涼所有人都會這麼想。r

章節(jié)目錄

閱讀記錄

雪中悍刀行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繁體小說網(wǎng)隻為原作者烽火戲諸侯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烽火戲諸侯並收藏雪中悍刀行最新章節(ji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千阳县| 定陶县| 北流市| 陵川县| 陆良县| 五家渠市| 台江县| 兴化市| 霸州市| 石泉县| 海阳市| 永和县| 呈贡县| 定襄县| 成都市| 伊金霍洛旗| 清河县| 揭西县| 聂拉木县| 芮城县| 高密市| 鹿邑县| 莎车县| 建瓯市| 简阳市| 托克逊县| 收藏| 刚察县| 鄂伦春自治旗| 图木舒克市| 库伦旗| 新沂市| 晋江市| 蒙城县| 隆林| 囊谦县| 板桥市| 重庆市| 汶川县| 荔波县| 嘉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