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塊的粉碎機,當場通電實驗,一切正常。</p>
盧昌華查看了刀頭,有些磨損,可不影響使用。</p>
付了錢,這機器就是盧昌華的了。</p>
讓胡大貴在這裏看著機器,防止有人把上麵的零件拆走,他則去了北寧糧庫。</p>
這段時間,各個農場都在往北寧糧庫送糧,這是每年固定的任務。</p>
長水農場汽車隊的卡車,每天都有幾輛往這送糧。</p>
盧昌華找到糧庫,在過磅房找到了自己農場的汽車。</p>
“同誌,長水農場的?”</p>
“是啊,你哪兒的?有事?”</p>
“我是三分場的,一會兒你完事了迴場部吧?”</p>
“對,我迴場部。”</p>
“哥們,我跟你商量點事。”</p>
盧昌華把司機拉到一邊,低聲和他商量起來。</p>
“我買了個粉碎機,一、二百公斤。你迴去幫我拉著,到三分場繞一圈,也不耽誤你啥事,咋樣?”</p>
說著話,盧昌華塞給他一條香煙。</p>
那司機看了看香煙,想了想,說道:“行吧,不過你怎麼也得給個酒錢吧?”</p>
“嗬嗬,咱一個農場的,你這麼說見外了吧?哥們!”</p>
“哥們,不是我不幫忙,一起來了好幾個車,不太好辦。”</p>
“明白,我再給你一條煙,你自己安排,咋樣?”</p>
“嗬嗬,行,我來安排。對了,東西在哪兒?”</p>
“慶華那兒,你啥時候能過去?”</p>
“下午三點左右吧。”</p>
“行,我在慶華門口等你,有仨人。”</p>
這時候的人就是這麼樸實,一句話就能辦事。</p>
這邊安排妥了,盧昌華去了第一百貨。</p>
找了一圈,遇到了正在閑逛的韓穎。</p>
他拉著韓穎去跟胡大貴匯合。</p>
老板得知下午就來車拉貨,他趕緊給粉碎機進行打包。</p>
盧昌華讓他找幾個人幫著裝車。</p>
老板滿口答應。</p>
他們三人在舊貨市場附近找了一家小館子,吃了幾盤餃子。</p>
胡大貴得著機會,放開了吃,自個就吃了三大盤。</p>
“胡大貴,你到這兒解饞來了?!哼。”</p>
韓穎笑吟吟的看著胡大貴說道。</p>
“就是,你來改善夥食啊!”</p>
盧昌華跟著調侃道。</p>
“嗯~~我還沒吃飽呢。”</p>
胡大貴嘴裏含著餃子,說話都含含湖湖的。</p>
盧昌華和韓穎忍俊不止,哈哈大笑起來。</p>
吃飽喝足,三人迴到了市場,就在老板的門市房裏等著,連帶著烤烤火。</p>
下午兩點半左右,盧昌華就跑到慶華工具廠大門口等著。</p>
此時,室外的溫度又降低了不少。</p>
盧昌華瞬間就被凍透了。</p>
腳上的棉鞋被凍得邦邦硬,都不會迴彎了。</p>
棉鞋裏猶如冰窟窿一般,雙腳發麻。</p>
他隻得左右腳相互踢著,活動自己腳上的血脈。</p>
一等就是半個小時,等的都要絕望了,那輛汽車終於轟著油門停在了盧昌華的麵前。</p>
盧昌華流著清鼻涕,擠進了副駕駛,哆哆嗦嗦的指揮著車輛倒進了舊貨市場。</p>
一陣七手八腳,粉碎機被裝上了後車廂。</p>
怕機器摔壞了,盧昌華讓他們把粉碎機放倒在車廂板上,用繩子固定好。</p>
三人就擠進了駕駛室。</p>
司機見有小美女在,心情愉快起來,一路上和韓穎天南地北的聊著天。</p>
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就是不一樣。</p>
步行的時候累死累活的,有了汽車,一腳油門的事。</p>
六十公裏的距離,一個多小時就到了。</p>
又找來幾個要好的朋友,幫著把粉碎機卸下來。</p>
盧昌華請司機進屋喝點水暖和一下。</p>
司機卻一搖頭。</p>
“不能再耽誤時間了,改天再聊。”</p>
他揮揮手開車走了。</p>
盧家東邊豬圈外,還有塊空地。</p>
盧昌華準備建個板皮房,專門安裝粉碎機。</p>
仨人在盧家吃了晚飯,各自迴家了。</p>
盧昌華還不能歇息,他要找車去場部跑一趟,拉些板皮迴來。</p>
當然他還是找老陸。</p>
第二日早早的,他就帶著胡大貴與老陸匯合,一路顛簸著往場部趕。</p>
到達木材廠的時候,他們還沒上班呢。</p>
等了半個小時,陸陸續續有人來點卯了。</p>
辦公室裏漸漸熱鬧起來。</p>
盧昌華在辦公室開出票子,去財務室交款,花了十五塊買了一車板皮。</p>
所謂板皮就是木材廠在切割原木時,切掉的外皮。這些板皮一般是用來當燒柴的,並不值錢。</p>
花了錢就是好辦事。</p>
木材廠的工人給盧昌華裝了滿滿一車。</p>
他還買了幾斤釘子,就慢悠悠的往迴趕。</p>
趕迴家正好吃中午飯。</p>
老盧炒了幾個菜,把老陸喝的暈暈乎乎,心滿意足的迴家了。</p>
下午,盧昌華就開始建造板皮房。</p>
先把地麵的積雪用木鍁鏟除,在地麵劃出線來。</p>
挑選出比較平整的板子,先釘出四麵的牆壁,然後把上麵鋸齊,再做屋頂。</p>
人多力量大啊,下午來了七八個人,七手八腳,很快就建的差不多了。</p>
南牆留出一道房門,把粉碎機搬了進去。</p>
為了穩固機器,盧昌華還用木頭釘了一個底座,是一塊四個平米見方的木地臺,把粉碎機固定在上麵。</p>
</p>
通上電一試,機器運行穩定,沒有搖晃的狀況。</p>
這就OK了。</p>
從此之後,盧家增加了一個經營項目,“飼料加工”。</p>
為全分場的人提供粉碎服務。</p>
服務費按照袋子算,就是裝化肥的編織袋,25公斤裝的那種。</p>
無論是什麼糧食,玉米、小麥,大豆都一樣,每袋加工費2毛。</p>
這個消息一出,全場沸騰。</p>
以前職工家裏有點草籽或者飼料糧想要加工粉碎,要麼去場部糧油加工廠加工,要麼就去豬號處理。</p>
糧油加工廠給加工費不說,來迴的運費也少不了,很不劃算。</p>
去豬號粉碎,搭人情不說,還不一定排的上號。</p>
現在隻要出2毛錢,不用求人了,老盧家就能加工,這多好。</p>
盧昌華自己家的都沒來得及加工,家門口就排起了長隊。</p>
粉碎各種糧食的都有。</p>
每天盧家東邊的板皮房裏就嗚嗚嗚的轟響。</p>
幹這活,就是埋汰,噪音大不說,灰塵還大。</p>
一天下來,盧昌華耳朵嗡鳴,灰頭土臉。</p>
盧昌華做加工的工作,就一直沒停過,每天都幹到很晚。</p>
雪地裏堆著成堆的編織袋,一家一堆,提前堆在這排著隊。</p>
輪到誰家了,再來人幫著打打下手,裝裝袋。</p>
這期間,韓穎來了幾次,盧昌華都沒時間,忙著賺錢。</p>
一口氣忙了十天,總算把這些堆積的飼料加工完畢了。</p>
盧昌華把板皮房一鎖,不幹了。</p>
再過一天就除夕了,自己也該休息一下了。</p>
自從盧媽媽接過冰場租賃冰鞋的任務,就去上癮了。</p>
主要是活輕巧,除了收錢就是烤火。</p>
除了一天三頓喂豬之外,就在冰場守著。</p>
最近下雪,盧媽媽才算有了點活,拿著掃帚打掃冰道上的積雪。</p>
韓穎見盧昌華沒時間搭理自己,就跑去冰場找盧媽媽,在值班室裏幫忙,兩人還能在一起嘮嘮貼己話。</p>
老盧這些天除了給領導做飯,就是抽空去場部拉年貨。</p>
有的是農場內部分的。</p>
比如今年分的大米。</p>
這東西可是稀罕物。</p>
別看東北產大米,可東北人很少能吃到,都是計劃經濟,早就有調撥計劃等著了。</p>
盧昌華記得,老媽經常說,在生自己的時候,想吃大米飯,老爸找不到這玩意,就隻能跑去北寧縣城,在國營飯店裏點了幾碗大米飯,用塑料袋偷偷的裝迴來,老媽才算吃上了。</p>
至於為啥要偷偷的裝迴來,聽老爸說的意思是,當時隻準在飯店裏吃,不準帶走。</p>
今年拉迴來一拖拉機大米,有幾十麻袋。</p>
老盧也分了一麻袋。</p>
一家人打開麻袋查看,白花花的大米裏夾雜著很多碎米。</p>
按照盧昌華前世的眼光,這些都是不合格品,可現在來看就是好東西。</p>
除了大米,就是白麵和豆油。</p>
這兩樣是農場自己就能加工的。</p>
這迴每戶人家分得一百斤三級麵粉。</p>
這可比平時吃的白麵白多了,也沒有了黴味。</p>
終於可以吃上沒有發黴的麵粉了。</p>
豆油每戶五斤。</p>
還有就是農場統一采購的凍魚。</p>
每戶白鰱兩條,鯉魚一條,帶魚一條。</p>
豬肉一斤。</p>
至於青菜麼,你想啥呢?沒有。</p>
秋天不是每戶分了兩壟大白菜嗎?就吃那個!</p>
盧昌華和老爸把自家分的年貨運迴家。</p>
他知道,這是農場最後一次分福利了。</p>
這段時間,冰鞋租金收入246.5元,盧媽媽樂得嘴的合不攏,就好像她賺的一樣。</p>
盧昌華這十天的加工費也沒少收。</p>
攏共收入200塊。</p>
為啥沒有盧媽媽收入多呢?</p>
冰鞋項目是時尚消費項目,收費高點情有可原。</p>
而飼料加工則是關乎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是必須的一環,收費高了肯定不行。</p>
不過,這就不少了,盧昌華現在很知足。</p>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