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鬆帶著進獻之物抵達定安城。</p>
館驛人員按照規格接待,不卑不亢。</p>
張鬆大感驚奇。</p>
“魏公治軍整肅,未曾想內政也如此廉明!”</p>
尤其是在見到一名館驛雜役竟然一邊喂馬一邊讀書,更是震驚到無以複加的程度。</p>
觀一葉而知秋。</p>
小小一雜役尚且如此,冀州尚文之風可見一斑。</p>
這件事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話,得追溯到蔡文姬身上。</p>
因為林賦的關係,蔡文姬原本的‘胡笳十八拍’變成了‘漢月十八拍’。</p>
更加讓林賦意外的是,蔡文姬的漢月十八拍竟然可以教化萬民。</p>
再加上她‘四大才女’技能,二者疊加,效果驚人。</p>
而這正好給了林賦一個契機,一個打壓世家門閥,提攜平民百姓的契機。</p>
受影響最大的自然是冀州了。</p>
常年沒有戰亂,冀州儼然成為了亂世的一片樂土。</p>
人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自然也就有了學習的條件。</p>
林賦自然是樂於見到這樣的情況,為了製造條件,他召集能工巧匠將打造雕板,進行大規模的印刷。</p>
之所以用雕板而不用更為先進的活字印刷術,是因為沒有必要。</p>
這個年代,適合普通人讀的書本來就很少。</p>
雕板印刷的話,也就幾個木板就能完成。</p>
活字印刷術的話,就需要排版,太麻煩了。</p>
有了學習的需求,林賦也提供了學習的書籍,接下來就需要學習的動力了。</p>
要說學習的動力,還有什麼是比升官發財更加有用的。</p>
不過給出身貧寒之人做官的機會,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p>
想要給平民出仕的機會,就要動如今的舉薦製度。</p>
動作太大的話,手握百萬雄兵,林賦是無所畏懼。</p>
但步子大了容易扯淡。</p>
真要是現在把科舉製搬出來,就等同於跟天下士族做對。</p>
實在是犯不上,這樣可是會影響自己第二階段國運評分的。</p>
大動作不方便,但小的改革還是可以的。</p>
於是林賦提出一個大致的方向,讓賈詡率領眾人修改完善之後推出施行。</p>
也幸虧林賦帶著賈詡去了一趟萬國世界,在進入萬國世界的瞬間,賈詡就被灌輸了海量的信息。</p>
</p>
其中當然也包括了後世曆史,以及政治製度之類的。</p>
雖然隻是大概的框架,但這對賈詡來說已經足夠了。</p>
有了框架,他就可以完善。</p>
很快,新的人才選拔製度就製定完畢。</p>
選拔製度從相對單一的察舉製變成了如今的三製並存。</p>
所為三製,就是察舉製、九品中正製、科舉製。</p>
察舉製依舊是主流,九品中正製為輔,科舉製為補充。</p>
簡單來說,就是三品及以上官職隻有舉孝廉出身的官員才能升任。</p>
這主要是為了穩定天下士族,畢竟他們通過察舉製掌握了天下的人才資源。</p>
一下子讓他們全吐出來,容易引起動蕩。</p>
至於三品以下官職,按照比例來分配。</p>
通過舉孝廉出身的人占據六成,通過九品中正製選拔出來的人占據三成,最後的一成留給科舉製。</p>
別看隻有一成,這已經是開古往之先河了。</p>
完全不看出身,隻要科舉考試能夠過關就可以出仕。</p>
三製並存,極大的調動起了全民讀書的積極性,這才出現了張鬆看到的這一幕。</p>
冀州寒門子弟無不寒窗苦讀,以求通過科舉製改變命運。</p>
說來簡單,但是真正推行三製並存政策,那才叫困難。</p>
錯綜複雜的關係,層層的官員。</p>
不啻於一場聲勢浩大的戰爭。</p>
內政有時候比外政更加複雜,更加艱難。</p>
不過好在最後還是成功了。</p>
僅這一點,就可以為林賦第二階段評測增加大量的內政分數。</p>
張鬆了解到三製並存的舉薦製度,更加震驚了。</p>
這種製度,簡直聞所未聞,難以想象!</p>
雖然秦朝有軍功製度,可以讓平民一飛衝天,但秦軍功製度配備的是嚴苛的懲罰措施。</p>
一場戰爭沒打好,就算僥幸活下來,也要麵臨貶職的局麵。</p>
所以提升歸提升,能夠在高位上做多長時間就看自己的能力了。</p>
更何況,從未有人將這個製度用在文政上。</p>
越是了解冀州的情況,張鬆就越是震驚。</p>
“內政堪比文景二帝,外政可比武帝,真乃千古雄主!”</p>
張鬆更加確定將益州獻給林賦是何等英明的選擇。</p>
可是他忽略了一件事。</p>
林賦既為雄主,怎麼會看上他這賣主求榮的行為。</p>
三天後,抽出時間的林賦在府內接見了張鬆。</p>
醜是真滴醜,哪怕見過龐統,林賦還是被張鬆這別致的醜給醜到了。</p>
張鬆倒是沒有怒懟林賦,主要是他被林賦的文治武功給震懾住了。</p>
可是等他終於按捺不住,將益州地圖獻出來的時候,林賦的臉當即冷了下來。</p>
如果現在隻剩下曹操和張繡的話,林賦當然樂意接受。</p>
賈詡的毒策實在是太毒了,不是萬不得已,林賦也不願意用。</p>
可現在不一樣,孫堅尚且盤踞江東。</p>
林賦必須要用益州作為誘餌牽製住曹操。</p>
注意到林賦臉色的變化,張鬆心中一緊,趕忙解釋道:“某非賣主求榮,今觀冀州之盛世,魏公之文治武功千古無二!”</p>
“鬆得遇明主,不敢不披瀝肝膽!”</p>
“且劉季玉雖有益州之地,秉性暗弱不能任賢用能,益州百姓思慕明君,某乃為民請命爾!”</p>
別說,張鬆的口才還是不錯的。</p>
來迴這麼一說,把自己賣主求榮的行為說成了為民請命。</p>
可是他這算哪門子為民請命。</p>
劉璋雖然暗弱,不圖進取,但站在益州百姓的角度,他們可從來沒有嫌棄過這個寬厚的主公。</p>
益州百姓如果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張鬆這一番話還算是說得過去。</p>
可是現在說這種話,簡直是欲蓋彌彰。</p>
“哼!”</p>
林賦直接出言趕人。</p>
“劉璋固然愚弱,然尚能守持善言,非無道之主。”</p>
“汝既為劉璋之臣,璋可輔則輔之,不可輔則去之。”</p>
“賣主求榮,殊非人臣之道,可速去之!”</p>
一番話,說的張鬆麵紅耳赤,不敢多言隻能唯唯而去。</p>
張鬆在林賦這裏碰了一鼻子灰,但依舊不死心,索性繞道荊州。</p>
而曹操早就在等著他了。</p>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