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鬆出川的時候,曹操就一直在派人注意了。</p>
他知道,這是他取西川的絕佳時期。</p>
但得知張鬆去了冀州,曹操頓時著急起來。</p>
不過郭嘉卻勸他不用著急,張鬆在冀州必然無功而返。</p>
事實也的確如此。</p>
當得知張鬆繞路荊州,曹操更是大喜過望,連忙曹仁親自在張鬆必經之路迎接。</p>
有派夏侯惇和荀攸在驛站恭候。</p>
就這樣還覺得怠慢張鬆,索性親自帶著郭嘉和荀彧前往迎接。</p>
由此可見,劉備先後派趙雲和關羽一茬接著一茬去迎接張鬆,禮遇至極,不是對張鬆多麼的尊敬,隻是想要從他這裏獲得好處而已。</p>
而張鬆對此卻分辨不清,他隻以為得遇知己,幸逢明主。</p>
曹操一番籠絡人心的舉動下來,張鬆整個人都迷糊了。</p>
大有相見恨晚的架勢。</p>
“今日相別,不知何時再得聽教。”</p>
曹操說著潸然淚下,場麵一度感人至極。</p>
張鬆徹底被打動了:“鬆亦思朝暮趨侍,恨山高路遠,殊為不便!”</p>
說到這裏,他見曹操再次流下兩行淚水,索性一咬牙一跺腳:“以鬆之見,荊州非久居之地,東有孫堅,常懷虎踞;北有林賦,每欲鯨吞。”</p>
終於說到重點了。</p>
曹操感覺自己這三天所做的一切算是值了。</p>
“吾故知如此,然無安身之所。”</p>
張鬆一邊掏地圖一邊說道:“益州險塞,沃野千裏;民殷國富倉稟府滿,若起荊襄之兵,長驅直入,霸業可成矣!”</p>
接下來就是老套的獻圖、獻策、獻臥底。</p>
張鬆為了出賣劉璋,也是煞費苦心,勞心勞力。</p>
……</p>
而就在曹操拍張鬆馬屁的時候,林賦這裏也正在接見一個人。</p>
一個讓林賦萬萬沒有想到的人。</p>
張魯!</p>
前腳張鬆剛走,後腳張魯的信就送過來了。</p>
信上的內容很簡單,隻有短短兩個字:赤霄。</p>
看到這兩個字,林賦噌的一下跳了起來。</p>
赤霄劍!</p>
絕對是他尋找了多年的赤霄劍!</p>
林賦當即讓送信之人進來,一見之下,頓時大驚。</p>
【姓名】:張魯</p>
【境界】:隱元初期</p>
【技能】:太上三天正法、人遁、地遁……</p>
隱元初期!</p>
如果不是張魯自報家門,林賦都懷疑是不是同名同姓了。</p>
這竟然真的是當初虎踞漢中的張魯!</p>
他是如何在這麼短時間內成為隱元境修者的,而且最主要的是,看他的屬性麵板,分明沒有受到這個世界的壓製!</p>
不管是林賦還是趙雲,又或者是賈詡,雖然可以隨時動用體內積蓄的元炁。</p>
但完全沒有辦法補充,用一點少一點,而且不動用的時候,和之前是沒有任何分別的。</p>
兩人敘舊完畢,分主客落座,倒也和諧。</p>
之前張魯雖然是想要幫袁術,但還沒動手,就被張繡給抄了後路。</p>
所以,他們之間也沒有什麼仇怨。</p>
“這天下,亦有元炁?”</p>
林賦開門見山的問道。</p>
張魯明顯愣了一下:“果然如師兄所言,魏公亦是修道之人!”</p>
“師兄?”林賦有些疑惑。</p>
“貧道師兄乃是化外散人,道號烏角先生,本姓左,名慈。”</p>
當年左慈帶張魯離開之後,張魯本想拜左慈為師。</p>
可是左慈拒絕了,他的一身道法都是張道陵所賜,所以和張魯互為師兄弟相稱。</p>
</p>
左慈!</p>
林賦恍然大悟。</p>
當初張魯投降之後,隻身離開,不知去向,原來是和左慈在一起。</p>
“誠如魏公所言,這天下自然有元炁存在,然皆隱匿於名川深山之中,貧道更為好奇,魏公是如何修煉得道的?”</p>
林賦驚奇於張魯的修為,張魯何嚐不是被林賦給震驚到了。</p>
按照左慈的話來說,修道之人,斷然不可沾染俗世因果,尤其不能貪圖榮華富貴。</p>
可是林賦偏偏大破了這個常識。</p>
身為魏公,加封九錫,如今天下最有權勢之人。</p>
誰能想到,他竟然是一名修者。</p>
“此事說來話長。”</p>
林賦顯然不準備繼續聊這件事,話鋒一轉說道:“公祺信上赤霄二字所為何意?”</p>
張魯也不追問,林賦既然不想說,就代表這是秘密。</p>
“自然是高祖斬白蛇起義之赤霄劍。”</p>
果然!</p>
林賦心中激動起來。</p>
三大鎮國神器,他隻差赤霄劍了。</p>
尤其是在意外抵達萬國世界之後,林賦已經有了些把握可以掌控赤霄劍,自然也就更加急切想要得到。</p>
可是一直以來,哪怕是派人四處打探也是一無所獲。</p>
現在終於有了關於赤霄劍的消息,林賦怎能不興奮。</p>
隻要能夠掌控赤霄劍,第二階段評測的時候,必然可以提升大量的氣運,距離林賦的目標帝國氣運又近了一步。</p>
“公祺知曉赤霄劍的下落?”</p>
“自然知曉,貧道此次前來,便是為了此事。”</p>
張魯緩緩道來。</p>
原來張魯跟隨左慈修道以來,常年隱居名川深山之中,倒也愜意。</p>
直到有一天來到青州瑯琊境內,一道血光從地而起,直透雲霄。</p>
而那血光所在的位置正是瑯琊道宮的方向。</p>
左慈當即大驚失色,連忙趕赴瑯琊道宮。</p>
果不其然,等他趕到的時候,正看到一柄通體赤色的妖劍在逞兇殺生。</p>
那柄妖劍甚至已經隱隱凝聚除了虛幻的形體,想要殺死所有的生靈。</p>
如果不是瑯琊道宮內有人攔住了那柄妖劍,恐怕整個道宮就要變成一片死地了。</p>
而攔住了妖劍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於吉。</p>
於吉本就是瑯琊道宮的道士,生於順帝時期。</p>
入山采藥,偶然在陽曲泉水上得到了一本神書:太平青領道。</p>
和演義中一樣,於吉此時寓居東方,往來吳會,普施符水,救人萬病。</p>
唯一不同的是,於吉不但沒有和孫策發生衝突,甚至孫堅還曾經多次邀請於吉赴宴,隻不過被於吉拒絕了而已。</p>
孫策鐵了心要殺於吉不過是因為他的威望蓋過了自己。</p>
百姓焚香伏道而拜也就罷了,關鍵是他的手下也大多信奉於吉,這才是孫策非要殺於吉的原因。</p>
而孫堅顯然不會有這種顧慮。</p>
他虎踞江東多年,不會忌憚一個於吉。</p>
有了於吉和左慈的聯手,兩人這才暫時製服了妖劍。</p>
而等兇光斂去,露出裏麵真正的樣子,兩人這才知道,這柄妖劍竟然是四百年前高祖斬白蛇的赤霄劍。</p>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