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暗道,漆黑詭異,再進數步,明亮金光。
“這是……”許以晉忍不住抽氣,目露驚駭。
目光觸及金光,踏入此間石壁暗道,四周燭光倒映,明亮射人。
而石室中的乳白色玉棺尤為顯眼。
寬大石室中,擺放了數十口玉棺材,裏麵躺著袈裟著衣的悲憫和尚,安詳閉目,長眠於此。
赫連欽走近,仔細打量這些棺材,說道,“這些,應該就是元若寺曆代住持。”
棺材共有十九口,皆以上好精美半透明玉石所鑄,以此供奉元若寺中身份最高的和尚。
玉石稀珍昂貴,價值連城,可見這幾百年來,元若寺受百姓供奉,香火鼎盛,富可敵國。
“可是……”許以晉皺起眉,眼中驚駭不減反增,“他們的屍體都……”
都保存得極好,不僅沒有腐化潰爛,反而肌膚隱隱泛紅,透出活人的紅潤,如同睡過去般,是一名活生生的人。
更有甚者,許以晉走到最前方的那口棺材旁,瞪大眼睛看去,裏頭的和尚果然與外麵靜曆大師佛像一模一樣。
“這是靜曆大師的屍身!”許以晉微張開嘴巴,十分驚訝。
靜曆大師為元若寺開寺大師,到如今,死了近千年,他的屍身卻依然保持得完好無損!
到靜生大師這,已是第二十代弟子,可見其中時間之悠久。
赫連欽亦蹙眉,目光一一掠過石室中的玉棺,“為了保存這些屍體,怕是傾盡了全寺之力。”
元若寺收取香火銀錢,富得流油,元若寺佛殿輝煌不說,能夠打造如此多的玉石棺材,可知其財力雄厚,相比西林國庫,有過之而無不及。
許以晉為莊和王之子,受楚楊帝看重,盛寵滔天,在京中,身份地位隻排在皇子後麵,其富貴榮華,是旁人無法想象的。
同樣的,也就知道一些皇家秘辛,西林每位帝王駕崩,嘴裏都會含有一枚“靈還珠”,以保軀體百年不腐。
除此之外,太醫院長年暗中研製一特殊藥方,便是與保存屍體有關的,阻滯腐爛,延綿長久軀體。
赫連欽說的,許以晉沒有半點異議,隻靜曆大師的屍身能夠保持如此之久,足以證明這幾百年來,元若寺所獲得的民利與搜刮的秘法數不勝數,窺之即失色。
而玉棺亦有阻止屍體腐爛之效。
驀地,赫連欽看向了左側。
石壁那方,有一道門,未置石門,舉步便可入。
裏麵緩緩傳來木魚被敲響的聲音。
赫連欽與許以晉朝那石門走去。
就在裏麵看到了褪去青色僧服,換上一身金光閃爍袈裟的靜生大師。
“篤。”木魚停了下來。
靜生大師跪在蒲團上,眼前則擺了數十個牌位。
很顯然,這些都是元若寺曆代住持的牌位。
“太子殿下,你來了。”靜生大師慈懷悲憫的聲音悠悠響起。
於空蕩石室中迴轉開來,令許以晉心生警惕。
赫連欽彎唇,“靜生大師。”
“篤,篤,篤。”迴應赫連欽的是再次敲響的木魚聲。
靜生大師閉目吟誦,我佛慈悲的經語傳入赫連欽、許以晉耳中,詭異的感覺越發濃烈。
許以晉睨著靜生大師的背影,不知道這個老和尚究竟在幹什麼。
死到臨頭,還要擺起譜忽悠人?
良久,靜生大師才道,“太子殿下,老衲有話與你說。”
這是要跟赫連欽單獨說話的意思。
赫連欽斂眉,思索了下,看了眼許以晉。
“殿下,以晉就在外麵候著。”許以晉臨走前看了看依舊麵對著牌位的靜生大師,遂退了出去。
許以晉完全不擔心赫連欽的安危,赫連欽非等閑之輩,且武藝遠高於許以晉,能拿下東盟、北英,根本不是許以晉能夠比擬的。
若靜生大師有意對赫連欽動手,許以晉在一側,亦會成為赫連欽的累贅。
待許以晉出去後,靜生大師緩緩站了起來,麵向赫連欽,臉上竟帶了笑。
他笑得莫名,“太子殿下能到如今的地位,讓老衲意外啊。”
“靜生大師何出此言?”赫連欽淡聲,目中寒光驟現,凝睇靜生大師。
靜生大師拋下這麼一句話,卻沒有急著迴答赫連欽,執起香線,向靜曆大師等人的牌位禮拜。
赫連欽也不急,平靜看著靜生大師做完這一切,完全沒有被靜生大師的話所牽動。
此番,倒使靜生大師重新看了過來。
靜生大師眼中泛上了幾分蒼老,無神貧乏,此時的他,讓人覺得靜生大師已到了該深眠的年紀,恍惚想起。
靜生大師,已年過八旬了。
在這個世界,八旬老人極為稀少,舉步艱難,臥床不起,是為常態。
可靜生大師卻如同五六十歲般,行走間暢通無阻,無需攙扶,便可行數百步數千步。
古怪異常。
靜生大師悠悠歎息,思緒悵惘,“當年,太子殿下出生之時,老衲曾到往西林,隻是未能見上太子一麵,遺憾至此。”
受香線供奉的黑色牌位,如同一雙雙眼睛,盯著石室內的兩人,偷偷窺竊著他們,配上靜生大師那空寂蒼白的聲音,便更加詭譎迷離了。
赫連欽麵色不改,“本宮倒未有所聞。”
赫連欽那時尚在繈褓,每日隻待在殿內,時常沉睡,能見到之人無非就是瑾貴妃與朝禧宮一眾嬤嬤宮女,根本無法走出宮殿。
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連元若寺、靜生大師的名號都沒聽過,豈會知道這些。
但靜生大師提起這些,絕不是為了表達他的遺憾。
於靜生大師而言,一個西林皇室的皇子,並不能夠叫他心有感觸。
那麼,靜生大師究竟要說什麼?
“你父皇邀老衲入青雲臺,在太子殿下降生那日,觀出天象,以及太子殿下的命格。”靜生大師自顧自說道。
聽到“命格”二字,赫連欽臉上才有了細微的變化。
“哦?那請問大師,本宮命格如何?”
靜生大師抬起發白的眉,混濁眼睛中看不出任何情緒,“自是紫微星降世,為天命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