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抓緊時機殺入人群中,頓時間野民們全都亂成了一團,又由於日生將他們安排在丘陵下,使得眾人紛紛往高處爬去。
騎兵在人群中自然習慣性地衝向威脅最低的區(qū)域,畢竟雖然他們表麵殘暴,但骨子裏一樣是脆弱的,因此當他們衝入人群時絕對不會想要迴頭衝擊身後的野民部隊,而是選擇追趕四處逃竄的野民,並使這些野民去衝散野民部隊。
然而事件的發(fā)展並沒有如北方人想得那樣順利,因為有山路這條活路,所以野民們紛紛往丘陵上攀爬,而在丘陵山路上,騎兵是相對難以發(fā)揮的。
一路追著這些弱小的野民往山腳殺去,北方人意識到了這樣下去他們將找不到足夠的人數(shù)來擾亂對方的陣型,於是決定折返,離開山腳再次整隊重新對野民們進行攻擊。
可就在北方人顯露出迴頭之意時,忽然從山上的樹林後方傳來風聲唿嘯之聲,許許多多的箭矢無預警地從天而降,在北方人騎兵身上開鑿出一個又一個的血洞。
碰上預想不到的反擊,北方人瞬間亂成一團,試圖駕馬離開弓箭的射擊範圍,但是弓箭部隊於丘陵之上占據(jù)地利優(yōu)勢,射程距離大幅增加,並以居高臨下之姿發(fā)動了第二次攻擊,使騎兵們再次受到慘烈的打擊。
連續(xù)遭到兩次攻擊,北方人的指揮官
發(fā)現(xiàn)對方的位置是在難以攻擊的山丘上,連忙將部隊調頭,期望盡可能離對方遠一點。
可惜這件事並非如北方人想的那樣簡單,因為他們先前追著野民們往山區(qū)跑已經(jīng)太過深入,光是想要脫離敵人射擊範圍的這段時間就受到至少兩次的打擊,而且在發(fā)現(xiàn)北方人被弓箭襲擊,死傷慘重後野民們的士氣也逐漸迴穩(wěn),不少攀上巖壁、山道的野民都拿起石頭往他們身上扔。
大量的石頭飛舞,本來沒有任何意義,就算打到北方人身上也不痛不癢,但在這黑夜中可不一樣,有不少騎兵因為黑暗加上路上皆是石礫而放慢速度,畢竟從高速的馬身上摔下來絕對不是一件好玩的事。
而當北方人的速度逐漸減慢,也就代表其對戰(zhàn)場的突圍能力下降了,原本被衝開陣型的野民部隊再次聚在一起,利用投矛與盾牌試圖擋住北方人。
雖然見到眼前有重裝部隊作為路障,但北方人已經(jīng)管不了那麼多,他們知道一旦移動空間變小,那麼自己就會被成堆的野民耗死,所以這段還能保持可觀速度的路程是最後的機會。
為了活命而拚死殺出重圍,北方人的覺悟體現(xiàn)在他們逐漸加速的馬蹄聲上,而這股氣勢確實撼動了重新聚集的野民部隊,其陣型變得有些零散,隨著北方人接近而越來越強悍的氣
勢,甚至使其在接觸之前就開始瓦解。
看著北方人越來越近,不知道是誰打了信號,原本照明用的火把突然全部熄滅,瞬息間,黑暗已然降臨,失去視力的期間所有人隻能聽到各處都傳來了撞擊聲、嘶鳴聲、慘叫聲,一連串金屬打擊的聲響。
沒有人知道到底出了甚麼事,就連自己是不是還活著都讓人存疑,直到一段時間後火焰再次亮了起來,這才知道自己身邊的夥伴有沒有成了一團肉泥,又或者自己是否完好無損。
作為防禦方的野民都成了這副德性,攻擊方的北方人就更不用說了,瞬間的光影變換使他們根本反應不過來,不少人錯失了跳躍的時機直接撞在野民的盾牌上;另外有些人則憑藉長久的經(jīng)驗摸黑衝刺,本是過了關,卻好死不死撞在野民身後的拖車上,當重新聚集時北方人人數(shù)已經(jīng)去了三到四成。
見這情況北方人的指揮官眼角抽動,嘴邊似乎念念有詞,雙眉夾得緊緊地,眼神似乎能放**焰來。但當他借助火光見到身邊滿是傷兵時,眼神中的殺氣消失了,撇了一眼傷亡慘重的野民部隊後便帶隊揚長而去。
野民們見北方人離去,霎時歡聲雷動,而在不久之後,日生也從自家騎兵隊那裏得到了對方確實撤退的消息,這場拯救野民的行動顯然已經(jīng)落幕。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