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鏖戰,隨著晨光初露,北方人離去後所留下滿目瘡痍的戰場赫然顯現,遠處太陽高高掛起,人們戰勝敵人的歡樂也漸漸散去,因為從現在開始他們必須處理滿地的屍體。
日生所關心的並非是那些屍體,而是部隊的戰損,在這件事上野民部隊表現得很不錯,因為他們除了第一次被單點突破外,就隻有一次與北方人正麵接觸,又由於北方人的失誤,導致他們以二比一到三比一的比例換掉了北方人的部隊。
這樣的戰損甚至比烏爾村莊第一次與北方人交戰那次都要好,但若去追究其原因恐怕是因為有許多戰損出現在非戰鬥部隊的野民上,那些落後且行動不便的老弱婦孺成了吸引戰力的肉靶,要是將這些損傷也算上,野民部隊的低損失可就一點也不使人意外。
占據了地利之便,並施以偷襲手段,再加上北方人對野民掉以輕心而出現的戰術失誤也沒有辦法將對方留下,甚至連半數都無法殲滅,這對日生來說確實不是一件好消息,他心中正琢磨著要是換成正規部隊能有何種程度的戰果。
──不過說到底如果是正規部隊對方也不會采用這種愚蠢的作戰。
日生對著自己的想法冷冷地笑了笑,心想自己大概是被兩次作戰間
,北方人帶來的死亡所震撼。扶著腦袋搖了搖頭,他知道自己如果隻想本著仁民愛物的精神,那麼接下來的作戰也別提了,想要勝利總是得對某一方無情才行。
而就在日生沉思著這段時間,野民們似乎準備好了再度啟程。
野民由於時常被人驅趕,而且流離失所,死亡機會也比村民高,所以沒有喪葬的習慣,也因此他們還保持著相當傳統的作法──送入山中、放入水中或曝屍荒野。對他們而言,所謂的整理戰場就是把戰場裏能拿的拿走,為死者獻上一小撮穀物,然後對死透了的北方人踹上幾腳。
沒有與烏爾村莊相同的繁文禮俗,部隊以超乎想像的速度重新整頓完畢,野民領隊給了日生一個信號後他們便再次啟程向東而去。
為了防止野民們精神不濟,所以日生讓人以野民的曲調做了幾首簡單的曲子,其內容大致是野民們戰勝了連大村莊都不敢打的北方人。
善於麵對死亡的野民們傷來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借助音樂的力量舒緩了心情。
大約在日正當中之時,野民們終於到了日生為他們安排的目的地──杜華林村當初建造,但如今已經沒有人使用的前線基地。
正如過去所言,這個前線基地雖然陸路補給線過
長,但走水路卻補給方便,特別是對烏爾村莊這水運發達的村莊而言更是如此,另外此處也同時身兼東方各村與北方人接觸的心髒地帶,換言之隻要北方人要往東走,眼前就是他們的必經之地。
而以經濟層麵來說,此處有河流也有平原,於農耕十分有利,過去乃是各村必爭之地,也因為誰也不讓誰所以才未能開發,如今則是由於北方人侵略才使這些村莊偃旗息鼓,不再進入這北方人能夠隨意出手的範圍。
讓野民占據這塊土地可以說是讓他們穩了腳跟,使他們在與村莊對話時的地位高上不少。
除此之外,這次戰役所獲得的戰利品,諸如良馬與北方人的裝備等物品也被日生以交換糧食物資等為由送迴了烏爾村莊,這也使反對此次作戰的成員暫時閉上了嘴。畢竟長久以來為了養活野民與遠征軍的投入終於有了迴報,特別是北方人的馬,體力好,力量也大,遠遠比南方的馬要來得優秀。
取得計畫的早收獲利,兼顧了村內的情勢,緩解了支持此一行動神殿內早歸等人的壓力,日生也明白作戰已經正式到了下一階段,接下來的行動就得看其他人如何處理了,他現在所要做的就隻有讓野民們多多享受這場勝利所帶來的好處。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