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落在烏爾聯邦神殿區,雨水不正常地匯聚在城市內部,使城市內呈現一片水澤。一天之後,烏爾聯邦神殿區號稱不會倒的城牆毀了一角,這是因為此處曾經發生劇烈的爆炸,使得地下水道與城牆均產生裂縫,加上其本身就是土牆與磚牆的混和建築,在大水滲入隙縫後不斷從內部破壞結構,終至崩塌。而有誰趁著這城牆崩塌之時逃離這個無法攻破的城市又是另外一迴事,此時也不必太過計較。
除了使城牆崩潰外,神殿區北方的戰場也受到嚴重影響。戰場到處皆無比泥濘且多處積水,加上河水暴漲,不管北方騎兵或烏爾聯邦的部隊均必須暫時休戰。然而,這種情況對作為攻擊方的北方騎兵是不利的,一方麵因為他們已經將帳篷用來樓車樓車前進,另一方麵又將運輸用的貨車用來作為墊腳石進攻城牆,換言之其後勤與過夜能力已經完全停擺,且更麻煩的是現在是冬天。
冬天的雨無比寒冷,與北方的雪完全不同,是即使穿得保暖也能夠滲入骨髓的痛苦。因此在大雨之時不管哪一邊的戰士皆必須偃旗息鼓,在這種寒冷的時節所有的恩怨都必須放到一旁,人類隻有躲藏起來仰望天威的份。
這個冬天或許是烏爾聯邦成立以來最寒冷的日子,凍死的人很多,遭受經濟上的損失也不少,不過這是後話,眼前必須將注意力貫注於北方人的動向。
山部首領帶領大隊攻入烏爾神殿區的同時其他北方人依舊在與烏爾聯邦部隊交戰,然而雙方均無法有效擊潰對手,就這樣一直到大雨來臨雙方收手。但在一天大雨過後,北方各部的領袖必須決定自己是
不是應該繼續進攻。
事實上這場不合理的大雨澆熄了不少北方人的鬥誌,他們沒有後勤,山部首領遲遲未歸,甚至有人在其中造謠山部首領早就投誠烏爾聯邦躲在神殿區內享受大餐。一切混亂在北方人內部引起多起騷動,更有人認為此時應該離開南方,迴北方整頓等待狼育歸來。
然而,北方人殷切的期待隻是讓北方各部的領袖心中的寒冷雪上加霜,因為他們都明白狼育早已經失蹤,山部首領的謊言此時讓他們感到陣陣無奈與埋怨。這情況下,他們唯一的想法就是做到即使迴去也不受責難的程度,所以他們必須繼續進攻烏爾聯邦。
大雨在隔日停歇,也在當日下午北方人再次進攻,然而戰況依舊是呈現膠著,泥濘的土地使騎兵戰力銳減,步兵防守更為輕鬆,且時間方麵也不利北方人深入,所以雙方隻有零星交戰。可在這次交手後北方人發現了烏爾神殿區有一城牆崩塌,使他們決定帶兵由這麵牆的方向進攻,因此在雨後第二日清晨,北方人繞往神殿區崩潰一角進行侵入作戰。隻是沒有一位北方人曾經想過這是一個最愚蠢的決定,因為他們碰上烏爾聯邦內部對付騎兵的特別部隊。
剛剛接近烏爾聯邦附近馬匹便開始呈現不安的情緒,但是北方人早被接連的濕冷天氣與交戰不利遮蔽視線,即使有如此明顯的征兆以及些許人反應問題多數人依然被煩躁蒙蔽視而不見,特別是在心中有所計算的首領們麾下更是如此,被迫進行了一場送死般的作戰。
當北方人騎著馬接近神殿崩潰的一角時,烏爾聯邦並沒有派出多少部隊顯然已經準備進入巷戰
,而北方人則趁勢攻入神殿區內部,但迎接他們的卻是鮮少出現在戰場上的部隊──獵犬與步兵的合作部隊,也就是所謂的戰犬部隊。
這種部隊是從獵人的作戰方是脫胎而出,在北方也有人用狗來打獵以及管理畜牧,但是在作戰上由於太容易被針對所以不會將如家人一般的犬隻送上戰場,再怎麼說訓練有素的犬隻是相當難得的,送上戰場明顯不合乎成本。
不過在南方犬隻的用途少了不少,除了看門與打獵外多作為肉用,這其中便有人想到是不是能讓犬隻作為戰鬥部隊上戰場。當然,這在多數場合被否決,除了一個情況之外,那就是警備部隊──在巷戰中麵對輕裝備的敵人是戰犬部隊的絕對主場,而北方人今日正大意地犯下了這個不應該犯下的過錯。
犬隻的速度對馬是有優勢,在載人的情況下馬匹難以反擊隻能由騎兵保護,但在不熟悉的巷子中騎兵明顯無法同時顧及自己與馬匹,致使接連被訓練過犬隻咬傷。犬隻對單兵攻擊力強,但對部隊的傷害並不強,他們造成的問題在巷道中騎兵們的秩序完全呈現混沌狀態,致使領袖完全無法指揮,畢竟犬隻的速度比載人的馬還快,且往往突然衝出,這讓習慣倚仗騎兵速度的騎兵指揮者思考時間大減,往往不得不倉促做出決定。
在此之後北方人由於作戰失利而零零散散地逃出神殿區,另一方麵,有些迷失在神殿區的部隊則被分割剿滅,寫下了北方作戰最難看的一頁。
而這場戰鬥雖然在烏爾聯邦進行,卻也牽動了西北的局勢。也是在這一天,上天降下了讓西北各村重新恢複秩序的機會。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