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武後留下沈三問詳談。


    此時的科舉,與後世的考試無異,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老將,沈三問是在太清楚應該怎麼折磨這些考生了。


    這些年的苦沒有白受,這就有機會與人共苦了。


    武後顯然是很需要科舉的,不然朝中上下一心,鐵板一塊,許多事情都與她對著幹,什麼事情都要強硬的來命令下屬,是個人都會瘋的,這些下屬也會瘋的。


    若非心智堅定的人,恐怕都要懷疑人生了。


    那些高官也容不得她一直任何事獨斷。


    可是科舉出現才多少年?隋文帝靈機一動想出來的,或許還是為了能夠有個借口,更好的賜官給自己看中的人。


    沈三問說了考核辦法,說了考核流程,武後眼中已經掩飾不住激動了。作為一個實際的皇帝,能讓她激動的事情不多,讓她發怒的事情倒是挺多。


    想想自己以前做過的試卷。


    無外乎,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分析題,還有作文。


    還有翻譯題。


    現在科舉的貼經和墨義,也就是填空和翻譯題。


    選拔分為三步就可以了。


    第一步,默寫、判斷、選擇。


    古人雲,讀書百遍其意自現。


    這話真的是自欺欺人。


    我曾經讀了好多遍李白的詩,雲想衣裳花想容,都沒明白古人所說的意境是如何的優美。


    後來查了釋義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雲想來給她做衣服,花想來裝扮她的容貌,的確挺美的。


    所以,理解還是很重要的。


    這一步的考核,便能剔除一些死讀書的人了。


    若是真的熟讀經典,對其中的典故有自己的理解,那麼理解起時政來也不會太差。


    這一步,便能挑選出那些性格堅韌、能吃苦耐勞的學子了。


    至少題目出難一點,能理解題目的,注意力和毅力該不下於人了。


    第二步,再考一下分析。


    比如。


    土地問題怎麼解決。


    國庫空虛怎麼解決。


    管理商戶怎麼管理。


    吐蕃叛亂應該如何安撫。


    給出一些解決之道,讓這些人來分析,篩選出合適的。


    社會問題,社會人應該多了解一下,就算說的不對,有自己的主見也是極好的。


    而且這個主見還能看出這個人到底是個混賬,還是個人。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一項政策到底是不是利國利民,還是得讓群眾來說話,這一步變讓考生來分析闡明一下。


    二十一世紀的考試,也有分析題,考生還不能簡單的迴答是與非。


    就算你把題目正過來、反過來抄一遍,解釋一遍通俗的白話,老師看著也會極其欣慰。


    仿佛你真的理解了文字的內涵,是個了不起的學生。


    反觀那些就迴答是與非,惜字如金的人。


    就算你迴答對了,老師也會覺得你是猜的,再來一句,理解的不夠透徹的批語。


    讓人欲哭無淚。


    這大抵就是胸有千言,下筆無字。


    既然說了是選有主見的人,這些縱然有才有智的人,卻隻能遺憾被剔除了。


    畢竟,能說服別人,也是一項重要的本事,不是每個人都能正確的判斷是與非。


    能闡述自己的觀點,說服沒有主見的人,真的是為官一項重要的本事。


    第三歩,隻能是作文了。


    一篇文章寫下來,短,還能掩飾一下人品。


    長了,就會字裏行間流露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就像此時正在碼字的作者,看文就知道是個感情專一的人。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


    其實沈三問一直搞不懂,為什麼做官居然要考詩詞歌賦,讓人有一種選詩人的錯覺。


    或許科舉出來後,這幾代的皇帝以為,能做好詩的,便是聰明人吧。


    這時的作文已經粗具後世命題作文的雛形了。


    給出一個政題,讓考生自由發揮,叫做政論。


    這些題型出來,真的是千百年沒有變過。


    隻是初步了解一下,沈三問就有很多地方想吐槽的。


    不過憑借自己領先千年的常識,來苛責古人,也不道德。


    沈三問還是建議取消了詩詞的單獨評分,以政論為主,可以於政論中以詩詞彰顯文采。


    有了題目,還得有流程。


    流程不過是鄉試、州試、省試、殿試。


    鄉裏先參加一次考試、州裏再參加一次考試。


    省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尚書省的考試。


    殿試是又皇帝主持的考試。


    武後十分欣慰,“以往的科舉大多是世家直接送人到禮部應試,所以這些門閥猖獗至今,有了這詳細的選拔之策,吾終於可以打破這種格局。駙馬此功不小。“


    有一個野心勃勃的上司,至少不愁沒事幹。


    武後當即開了一場恩科,三月之後允許全國學子,進京考試,選拔人才。


    沈三問成了主考官。


    這大手一揮,全國的人流都得靠過來,人多了,就不好管了。


    不過朝野上下都十分樂觀。


    有笑話可看。


    武後想成千古之功,革舊出新,苦的卻是沈三問。


    可想而知,這些人聽到恩科的消息會如何瘋狂。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恐怕來的得有百萬之眾。


    長安是不能容納這麼多人的。


    好在武後給他的權力也夠大,便宜行事,務求此次科舉能選出有真才實學的人。


    那好吧,那就分地區考試吧。


    洛陽和長安負責二試,岐州、幽州、商州、梁州,這些地方都負責一部分初試考生,如果有膽敢驅逐考生,泄題作弊的,滿門抄斬。


    進展的還算順利。


    兩個月下來,已經篩掉了一批又一批人。


    不知道是濫竽充數的人不少,還是教師資源稀缺,還是試題太難了。


    趕考的百萬人,一試能通過的,便隻有十分之一。


    二試能通過的,又隻有十分之一。


    最後還剩下萬餘人,留在長安。


    科舉向來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唐朝也不例外。


    萬餘人,能最後被取用的,恐怕不足百人。


    考生人心惶惶,半年時間就這麼荒廢了,還有些不滿。


    特別是知道詩詞被取消了,隻有政論。


    也不帶這麼玩人的吧?


    一首打油詩,從學子中傳出來。


    “千裏赴科舉,試題多刁難,若事廬陵王,詩賦亦風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公主的小駙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沈三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沈三問並收藏大唐公主的小駙馬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源市| 木里| 莱阳市| 建阳市| 丰原市| 蒲江县| 长阳| 扎鲁特旗| 桃园县| 永州市| 浦北县| 凤山县| 海原县| 连江县| 台中市| 辰溪县| 鹤庆县| 定西市| 荆州市| 桦川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东城区| 裕民县| 剑川县| 镇原县| 宝山区| 元氏县| 富源县| 贵阳市| 山西省| 九寨沟县| 恭城| 巴彦淖尔市| 金川县| 苏尼特右旗| 福海县| 嘉荫县| 沽源县| 原阳县| 海丰县| 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