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玩耍嬉鬧,感情培養,注定在徐秀這裏隻能是生活的調劑品,而不是全部。</p>


    生活的重心自然在那一個大方向上,要想改變國朝,甚至神州的未來,一刻都安歇不得。</p>


    徐秀道:“也就是說,六扇門是一個龐然大物,甚至足以威脅皇權?”</p>


    如果單單真的從陰謀論的角度去看,明代好些皇帝死的,那就是一句不明不白。不說現在的這位武宗皇帝以後死因蹊蹺,也不說以後的一月天子。</p>


    就是他的父親弘治皇帝,甚至往前的幾位皇帝,都有些不明不白,很多都有些不明不白的因素。</p>


    但要讓徐秀真的就相信,有一種在這個時代能夠威脅皇權的組織,還是不怎麼信的,朗朗乾坤之下,史書無從稽考。</p>


    我來也道:“九邊、關鎮、甚至烏斯藏,都是六扇門的重中之重,大人是聰明人,土木堡時期,王振那個宦官真的那麼傻嗎?英宗北狩真的就如史家所言嗎?在這三年裏,我查到了太多的不合常理的東西,由不得我不去考慮,而且我得到消息,很多人對當今不滿,欲除之後快。”</p>


    徐秀蹭的一下站起來道:“哪裏聽來的?這種話可不能亂講。”</p>


    這話講出來他的汗毛都豎立了起來,難道有人會對這個聽大臣話,躲著文人的皇帝不滿?那他們還想要什麼樣的皇帝?喜歡嘉靖嗎,開什麼玩笑。</p>


    我來也低聲道:“大人還記得李嵩李大人嗎?”</p>


    “當然記得,他是我的老師。”</p>


    “如今他在刑部內頗得賞識,好多消息都是李大人轉交與我的,還有,這一張紙條請您過目。”</p>


    徐秀接過紙條便一言不發,神色很難看的樣子。</p>


    一枝梅接過,隻見上麵寫道:向使無君。</p>


    已經不需要再去說些什麼了,事情擺在了麵前,有些人看不慣這個皇帝,或者說看不慣一些事情,就要用他們的力量去做個改變,而有這些力量的一個前提就是權利和資本,而獲得的一定是利益,驚人的利益。</p>


    權,文人士大夫有,錢,文人士大夫還有,他們要的利益大到有皇帝的存在,太紮眼。</p>


    這可不是以後錢權分離的時代,這些人野心太大,如果任由他們下去,就如同曆史那般發展一樣了。</p>


    徐秀道:“必須要做出改變,六扇門也好,皇帝也好,他們都不是現在的我能夠去硬碰硬的,唯一的做法就是主動去挑起紛爭。這個官場,看來我再也進不去了,這個罵名,看來也要背起來了。”</p>


    一枝梅憂心道:“計將安出?”</p>


    徐秀聽了六扇門,接受也就接受了,日子還是這樣過,辦法還是要去想,張嘴就道:“還是比較容易操作的,六扇門不要君王,或者說是不要不聽話的君王,而皇帝什麼還都不知道,或者說東廠錦衣衛有人知道,卻不想讓皇帝知道,那我要做的,就是做一個狂生,告訴皇帝,你的皇帝位置不是那麼穩固的,我不想你好就夠了,剩下的事情,就讓皇帝去幹吧,皇帝如果掌控不了自己的廠衛,也就難說不是個糊塗皇帝。六扇門和錦衣衛我想很可能脫了那件衣服是六扇門,穿上那件衣服是錦衣衛吧?”</p>


    除了這個說法,徐秀很難相信一個組織嚴密的組織竟然不為旁人所知,聯想到六扇門是怎麼來的,就隻能得出這個結論。</p>


    心道:與其等瘡口流膿壞死,落得個動刀是死,不動刀也是死,那就讓我提前百年來引掉這個小膿包,朗朗乾坤,靠陰謀詭計終究不是正道。</p>


    有一些事情徐秀沒有明說,也沒有必要去明說,他知道就算強如嘉靖皇帝,也沒有真正的贏了文官階級,除了將風氣弄的一團糟外,就是在生命的最後關頭被嚴嵩徐階相繼給反過來玩了,到最後,一道嘉靖遺詔,就將他一輩子所幹的事情給否定的幹幹淨淨。</p>


    隆慶皇帝又是個耳朵根子軟的,國家的事情自然都是文人掌控,一直到萬曆重新掌管朝政,再一次確立皇權和文人士大夫們的爭權形式,國家又鬧的非常不堪,到處缺官少人,政治不通,而萬曆帝又少了點權謀,空有嘉靖皇帝的野心和抱負又沒有嘉靖皇帝的手腕,隻能倚靠宦官用蠻力,民間的輿論也將他罵成了豬頭,鬥了一輩子也沒能真正的搞定朝政。</p>


    萬曆和嘉靖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嘉靖年間朝政還在平穩的進行,別看和大臣們鬥的不亦樂乎,該有的政治通暢還是能夠保證,可萬曆時期反而使得文官集團在缺少皇帝的情況下能夠維持國家的能力消失殆盡,又因為他與文官鬥氣,造成缺官不補,內閣不招人,到處弄的手忙腳亂。</p>


    人手不足,國家在事實上,已經徹底滑落到了穀底,雖說有萬曆三大征和民間手工業經濟的高速發展,那是依賴於海外白銀大量流入,需求太大,事實上也是最後的迴光返照,從此一年不如一年,是既定事實。</p>


    皇帝對國家完全的失去了控製力,文人士大夫階級與商人合流,事實上控製了國家,再也沒有小民翻身的日子,明晚期平民出生的進士比例已經大幅度降低,商人們大肆修建學堂,出資,捆綁了無數的讀書人,也讓大明朝空有資本主義萌芽,而又不能像西方那樣產生資本主義革命,進一步誕生工業革命。</p>


    裏麵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西方的資本沒有控製政治,被大貴族各種剝削所以才有資本主義革命的需求,而東方,資本已經控製了朝堂,任何想要動資本利益的對手通通被打倒在了地上,也就沒有了這個需求,太輕鬆從而缺少外部壓力,結果換了一個朝代統治,通通傻眼,你怎麼不按常理出牌?</p>


    從這一點來看,明亡於萬曆,有正確的地方,不是非得將明朝的滅亡的責任歸到萬曆頭上,徐秀也不是這麼想的,在徐秀看來,明朝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官僚集團和資本結合的太深了,又太過龐大,各個山頭林立,內耗嚴重,拖累了國家。</p>


    而那個時候,皇帝已經使不上力氣了,所以不合作的皇帝就進一步加深了明朝滅亡的速度。</p>


    曆史結果從來不會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原因,甚至將亡國直接推到女人的身上了事,不可理喻。</p>


    而是多種原因匯聚成一個結果才會造成的,有氣候上的全球等降水南移造成北方遊牧民族沒草了,所以隻能南下,造成邊關吃緊。</p>


    有小冰河時期天災嚴重,有土地兼並,有宗室負擔承重,化為一句話,那就是要錢,而錢又不能從既得利益集團的文人士大夫那裏收商稅,隻能進一步增加農稅,造成百姓難以為繼,流民一多,揭竿而起也就不遠,最終拖累了整個國家,一個當世第一帝國,轟然倒塌。</p>


    明亡於萬曆等同於把亡國推到女人身上,聽過算過,笑笑就好。</p>


    文人士大夫做大,隨後商人以義製利,又由於科舉的不確定性,造成大肆興建學堂,讚助學生,捆綁為利益共同體,這些學生拿的是商人的錢,吃的是商人的飯,真是一絲一毫皇家的恩惠都沒有感受到,靠孔夫子幾句話顯然不能夠,而且那時候社會學術氣氛都不對勁,無君思想都有了,隨後入朝為官自然要為商人的利益服務,他自己也成為既得利益體,國家遇上各種天災兵災要錢花了,錢又因為這些官僚資本階級的勢力太過龐大商稅上搞不到,隻能往土地農戶頭上去要,老百姓日子難過,賣田賣地變成流民,土地進一步兼並,最終朝廷從農民頭上也拿不到足夠的錢了,各種機構開始削減人員,李自成就下崗了,各種農民起義開始了,進一步攤到老百姓頭上,更多的老百姓又難以為繼,繼續加入被剿滅的差不多的起義隊伍裏,多次死灰複燃,然後崇禎就向滿朝文武勸捐,除了勳貴外少有掏錢的,結果沒錢給大頭兵,一百萬兩都不給我,不久,李自成進京……</p>


    整個邏輯推導過去,大致上也差不離,從來沒有一個結果是一個人一個原因就可以造成。</p>


    有人拿萬曆二十年不上朝國家照舊無事說事,可惜事實上不是,缺官不補,內閣人手不足,宋代是冗官多,在萬曆朝是官員太少,還要和皇帝搞鬥爭,可想而知,真正幹實事的能有多少。</p>


    等他一閉眼,這個國家事實上,就落入了文官的手裏,再沒有哪個皇帝能夠真正的操控朝堂,天啟帝任用魏忠賢好歹給文官集團確立了一個超強的對手,才使得自己的皇位穩固,可他死的,也是不明不白,疑點重重。</p>


    最後……是個了解明史的人都知道了,崇禎皇帝吊死煤山,君王死國,一句豪邁之下,更多的是遺憾。</p>


    文官士大夫階級,不,現在該說官僚資本階級戰勝皇權後,必不可少的就是少去了強敵,淪落到了內鬥之上,黨同伐異,政爭,充斥在了晚明的朝堂上,別說崇禎帝換了幾十個內閣首輔是出於他的本心,若說是他自己想換就換,也太看得起他的手腕了。</p>


    徐秀深深吸了一口道:“接下去,我要做的一是進一步發展商會,二是不掩蓋自身,六扇門不是說向使無君嗎,我也說無君,我要讓世人知道,不光有陽明先生的心學,還有我這個狂生。”</p>


    不是沒想過走科技樹,引進西學,事實上徐秀也是這麼在操作,讓出海的海商們去搜羅一些西方的書籍迴來,請幾位在印度的傳教士,可是這個終究不是大問題,隻要國家好好的發展,以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沒有理由在科技上麵會被世界甩開。</p>


    光輝燦爛的中國科技史就是人類進步的最好明證,沒有理由三千年走在第一集團,就趕不上去。</p>


    也並非要去怪那個留辮子的朝代,清朝前期也是不錯的,可又能怎樣呢,誰讓徐秀穿越到了明朝而不是清朝。</p>


    一枝梅鄒眉道:“那你很危險的。”</p>


    徐秀道:“有你陪伴身邊我又有什麼好懼怕的,迴去後,我會要求伯父將我掃地出門,不再連累鄉裏。而我,是在為我們那位陛下著想,等他明白過後不會刻意為難於我的。”</p>


    我來也道:“怎麼還要謝你?”</p>


    “走著瞧吧。”徐秀也沒有明確迴答。</p>


    如果就這麼去宣揚非君思想,十足一個無君無父的反賊,可凡事看個表麵光,終究顯得膚淺,所有行為都是為了最後的那個目的服務的,徐秀要的不是改朝換代,也不是要讓國家大亂,平穩過渡是最好的,但沒有哪一個革命是平穩的,導師說的好,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武裝暴動,哪有和風細雨的。</p>


    就算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國家混亂,以現在的國際環境,國內環境,還是能夠堅持的住,一旦完成蛻變,恢複過來不是個事情,到時候自己的使命也就完成,兒孫自有兒孫福,一代人謀一代事。</p>


    徐秀手無寸鐵,勢力也不過一個小小商會,就連傳統地主階級的豪富鄒家,他都難以匹敵。</p>


    有的,隻剩下了他的智慧,以及幾百年沉澱下來的見識。</p>


    隻道:“習韃靼語,自名忽必烈。習迴迴語,自名妙吉敖孄,習番僧語,自名領吉班丹,六月的時候還自號大慶法王。我們這位正德皇帝玩心太重,國事並不是他所看重的,從他這著手,好過對付任何一個皇帝,隻要能夠讓陛下知道,從此再無煩心事,君王寄情於山水,以這位皇帝的秉性,還是可能的。”</p>


    還不要說之後自號朱能大將軍親自領兵,徐秀要做的,就是讓皇帝成為後世英國那種象征物就行了,朱元璋再怎麼樣,一句民族英雄總是使得的,老百姓還是服氣的,他的子孫作為明王朝的代表也無不可。</p>


    更何況沒了皇帝一時半會兒老百姓還不見得適應的了,在沒有絕對槍桿子保證政權,這個天命所歸,是最好的政府合法性。</p>


    恐怕六扇門那些家夥也是有這個考慮,不然造反,恐怕也不見得不行吧,隨即搖頭否決這個想法,按照我來也的說法,六扇門勢力龐大,山頭必然林立,彼此製約,恐怕也難以為成。</p>


    一枝梅道:“我會保護好你的。”</p>


    我來也道:“那也讓我來跟隨你們吧。”</p>


    “嗯。”</p>


    談允賢不知何時進來的,幽幽道:“你就不怕死了被人唾罵?你可就成了一個無君無父的大反賊了。”</p>


    徐秀笑了,等到該做的做了,也就不必去擔憂後果。</p>


    道:“我知道,我死後有人會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我的墳上,但曆史的風會毫不留情地把這堆垃圾刮走。”</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平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石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石先生並收藏太平春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平县| 台安县| 吐鲁番市| 咸阳市| 厦门市| 昌江| 北宁市| 乐平市| 大渡口区| 凤山市| 松溪县| 惠来县| 太白县| 攀枝花市| 西宁市| 正宁县| 从江县| 淮滨县| 即墨市| 平度市| 海安县| 黄骅市| 唐海县| 泰安市| 临清市| 万全县| 通道| 梅州市| 丰城市| 呼图壁县| 蓬莱市| 南开区| 商南县| 松溪县| 三门峡市| 顺义区| 福建省| 墨玉县| 电白县| 喜德县|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