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明大人,有某種東西,某種和草凪不同的東西來了……」蟬丸邊彈邊說。
「不要停。繼續彈……」晴明道。
這時——
「咦?!」
博雅大叫。
「手、手……」
博雅說的沒錯。
密密麻麻開滿櫻花的櫻樹中,一隻藍黑色的巨手筆直往下伸出。
那隻巨手一把抓住草凪的頭發,看似打算提起草凪的身體帶到別處。
「是這隻手嗎?是這隻手抓住草凪小姐的頭發使其往上倒豎的嗎……」
博雅向蟬丸描述自己看到的情景。
「噢,那是……」
此時,博雅看到了。
他看到櫻花叢中伸出一條朝天巨影。那條巨影也伴隨蟬丸的琵琶聲而起舞。
在花瓣中婆娑舞蹈的巨影,全身裹著火焰,右手握著一把劍。
「不動明王?」
巨影確實是不動明王。
不動明王左手抓著草凪的頭發,在花瓣中盤旋舞蹈。
博雅向蟬丸說明狀況。
「原來如此。當時我會祈求不動明王保佑我,原來不動明王打算救我的性命……」
蟬丸聞言,邊彈琵琶邊說。
「但是我覺得草凪可憐,內心早已原諒了草凪,因此不動明王無法帶走草凪……」
「蟬丸大人,我可以讓不動明王不再抓頭發,請他離去……」
「別多管閑事!」
說這話的人竟然是草凪。
「她說什麼?草凪小姐剛才說了什麼?」博雅問。
晴明沒答話。
晴明隻是望著在櫻花瓣中舞得心醉神迷的草凪。
草凪的表情看似早已忘了剛才她自己說的話。
蟬丸像在唿應草凪,快速地彈起琵琶。
草凪也伴隨著音調,瘋狂般地舞蹈著。
晴明舉起酒瓶,無言地朝博雅遞出。
「怎麼了?」
「博雅,喝吧。今晚是此生不能再逢的夜晚。喝吧……」
博雅沉默了一會兒,終於取起自己的酒杯,遞向晴明。
「晴明,幫我斟酒。」
博雅一口飲盡晴明倒的酒,開口說:
「我們隻能在這兒觀看。這樣就行了……」
「嗯。」
「嗯。」
晴明和博雅同時點頭。
櫻花在月光中加速飄落,琵琶和舞蹈持續至夜半。
注1:此處指離開京都或返迴京都的所有旅人。
注2:日本傳統音樂的一種說唱故事。在三味線伴奏下說唱。包括義大夫調、常磐津調、清元調、新內調等。名稱來自室町時代中期《淨琉璃姬十二段草子》。江戶時代與人偶劇相結合。
注3:「逆發」和「阪神」讀音相同,皆為「sakagami」。
注4:「阪」、「河原」、「夙(宿)」等在日本古代皆指社會最低階層者所住之區域,此階層也被稱為「阪者」、「河原者」、「夙者」。不屬於任何一處,從事庖解牲畜或皮革業,以及演藝表演業等。
注5:原指下階層人、流浪者的信仰,因日本古代從事演藝表演的皆為流浪者(河原乞食),故五宿神與演藝之神相通。
注6:又作摩怛羅、摩都羅。為日本延曆寺常行三昧堂之守護神,又為玄旨歸命壇之本尊。來源不明,傳為日本天臺宗慈覺大師圓仁自唐返日本歸途中,於船上所感得之神。念佛之人臨命終時,受此神守護,可得正念而往生。其像為頭戴唐製之撲頭,身著日式狩衣,兩手擊鼓;其左右之童子,頭頂風折烏帽,手持赤竹葉與茗荷,作舞蹈狀,又其頂上之雲中繪有北鬥七星。
注7:「襲之色目」是十二單衣的重疊穿法造成的配色效果。「櫻襲」指表布白,裏布則有紅或葡萄染(淡紫紅)、紫、二藍(藍紫)等諸多說法。陰曆十一月至三月著用。
學人精博雅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