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眾人反應,陳瀟繼續道:
“此次修路,於國於民,皆有百利而無一害,還望父皇明察!”
田原眼見許多大臣都露出讚同的麵色,心裏有些慌亂,麵上卻絲毫不肯退讓。
他冷笑一聲,嘲諷道:
“太子殿下說得倒是輕巧!可這眼前的困難又該如何解決?
耗費錢財,國庫空虛。
太子殿下這不是紙上談兵嗎?”
陳瀟連一個眼神都沒有給田禦使,而是對順德帝拱手道,
“父皇,兒臣提出這方案,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如今我大魏的許多道路狀況,諸位大人想必都清楚,崎嶇難行,不僅阻礙了商貿往來,也給百姓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建立水泥廠,修路搭橋,不僅可以改善民生,還能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加國庫的收入。
從長遠來看,這是對國家和百姓都有益的事情,怎麼能說是勞民傷財呢?”
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朝堂上的氣氛愈發緊張,仿佛一觸即發的火藥桶。
其他官員們紛紛議論紛紛,有的支持陳瀟,有的支持田禦史,一時間,整個大殿亂成了一鍋粥。
二皇子程霆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這一切,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他心中暗自想著:“陳瀟,我看你這次怎麼應對,這太子之位遲早是我的。”
順德帝端坐在龍椅上,目光在眾人身上來迴掃視,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
“太子所言,有理有據。田禦使,你身為朝廷命官,本應協助太子共商國事,不該僅憑臆測便妄加彈劾。
此次朕念你初犯,且心係百姓,暫不追究。
但往後行事,務必謹言慎行。”
田原聽聞,偷偷看了一眼順德帝,見他麵色陰沉,便不敢多言,連連認錯,叩謝聖恩。
順德帝接著看向陳瀟,眼裏閃過一絲讚賞:
“太子,建廠修路乃大事,關乎民生國運,切不可有半分疏忽。
朕命你與工部尚書一同,詳細核算成本,規劃工期,務必做到開源節流,造福百姓。”
陳瀟雙手抱拳,高聲領命:
“兒臣遵旨!”
朝堂之上,支持陳瀟的大臣們暗暗鬆了口氣,而二皇子一派則心有不甘。
待朝會結束,二皇子在眾人離去時,輕聲對身旁親信低語:
“此事不會決不能就此罷休,且看太子接下來如何應對,我們走著瞧……”
第二天,京城的大街小巷都貼出了告示。告示前圍滿了百姓,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紛紛。
一個識字的老者站在告示前,大聲道:
“告示上是說朝廷要招募百姓進行修路,用水泥修路,每個人每天包兩頓飯,一天30文錢。”百姓們聽了,眼中紛紛露出驚喜之色。
“一天30文錢,還包兩頓飯,這可是個好活計啊!”
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興奮地說道,他搓了搓手,眼中滿是期待。
“是啊,這可比咱們平日裏做工掙得多不少呢!”
旁邊一位中年漢子也附和道,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他平時在碼頭扛包都是十文錢一天,有時候還找不到工作。
“那咱們趕緊去報名吧!”
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聲,眾人便紛紛奔走相告,湧向報名處。
一時間,報名處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很快,水泥路的修建工程就動工了。
工地上一片繁忙的景象,工人們有的在搬運水泥,有的在攪拌水泥,有的在鋪設路麵,大家各司其職,幹得熱火朝天。
陳瀟時常會微服來到工地視察,看著工人們辛勤勞作的身影,他心中滿是欣慰。
一個月後,京城的所有道路都被水泥鋪好了。
清晨的陽光灑在嶄新的水泥路上,路麵平整如鏡。遠遠望去,道路如同一條銀白的絲帶,蜿蜒穿過京城的大街小巷。
這次的水泥是經過優化之後的,鋪好的水泥路不僅平整堅硬,如同一塊光滑的石頭,而且陳瀟還通過係統購買的技術,添加了一些防滑的材料,既實用又美觀。
陳瀟站在街頭,望著這大變樣的京城,心中感慨萬千。
暗一靜靜地站在他身後,看著陳瀟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欽佩。
京城的高官富商、豪門貴族們看到這平整漂亮的水泥路,紛紛為之驚歎。
百姓們也時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討論著這新奇的水泥。
“這水泥鋪的路真是前所未見,如此平整,日後出行可方便多了。”
一位穿著華麗錦袍的富商說道,他摸著下巴,眼中露出思索的神色。
“是啊,而且看起來堅固無比,想必能使用很多年。”旁邊一位富商附和道,他微微點頭,心中已然有了想法。
很快,這些人便紛紛前往水泥廠下單,準備購買一些水泥迴家修整一下家裏的路麵,或是加固一下圍牆。
陳瀟抓住這個機會,親自向他們介紹水泥的用途:
“諸位,這水泥不僅能修路、修圍牆,其實還可以用來修房子。
其堅固程度遠超普通的磚石。”
眾人聽了,雖心中有些疑慮,但也都暗暗記下了。不過,暫時還沒有人敢於嚐試用水泥修房子。
陳瀟深知文化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他眼看水泥廠已經走上了正軌,便準備在京城修建一座圖書館,讓更多的學子能夠有機會接觸到豐富的書籍。
於是,他帶著暗一去街上尋找合適的地方。
兩人漫步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陳瀟時而駐足觀望,時而與暗一輕聲交談。
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了一處書院旁。
陳瀟看著眼前的書院,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鹿鳴書院的景象。
鹿鳴書院環境清幽,是求學的好地方,隻可惜離城裏還是有些距離。
陳瀟思索片刻後,心中有了主意,他打算把圖書館建在京城的外圍,這樣也能方便一些普通的學子借閱。
陳瀟繼續前行,來到了京城外圍的一處貧民區。
這裏房屋破敗,道路泥濘,百姓們生活困苦。
陳瀟站在湖邊,望著這一大片貧民區,心中泛起一絲莫名情緒。
他看著那些在簡陋房屋中忙碌的百姓,暗暗下定決心,要給他們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經過一番觀察,陳瀟決定把這一片貧民區找個合適的地方拆了之後修建圖書館。
當然,他會給百姓們豐厚的補償,並且在旁邊再修建幾棟居民樓,讓這些被占了房屋的百姓能有新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