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座後,林祥和周偉生的酒也被送了過來。
他們都沒有開口,方展博喝了一口酒潤潤喉,倒是迫不及待了。
有些事他都憋兩天了!
“林生,我能否確認一下,你是否從頭到尾,乃至將來也沒有將文祥集團上市的打算?”
林祥有些意外,放下酒杯。
他不意外方展博能推測出一些內容,但從自己的動作中得出自己將來也不打算推行上市計劃,就確實有幾分真本事了。
“為什麼要這麼問?”
“因為資產。”方展博篤定地說道。
“一家公司上市以後,就會麵臨股東對業績的壓力,其資產一定是要盡可能優良的,讓投資者覺得你的公司未來很有發展前景。”
他的用詞很有趣。
讓投資者覺得,而不是讓公司真正具備發展前景。
一個詞,立馬說穿了如今上市公司的本質。
公司實際是什麼樣的並不重要,但讓市場和投資者覺得公司是什麼樣,這才最重要。
而恰好,文祥集團就違背了這一準則。
其名下很多資產,比如那家航運公司,早就被認定為夕陽產業了。
這年頭大家都在吹航空運輸,這類股票一直漲得沒停過,你還在玩海運那肯定是落後的,注定要被淘汰的。
可實際呢?
據方展博了解,海運不僅沒有被淘汰的跡象,而且隨著工業和國際貿易的發展,每年還保持著極其穩定的增長速度。
比黃金還保值!
但這些在股市裏沒用,大家玩的都是概念,是未來,是吹捧。
海運都發展幾百年了,早就是老東西了,哪裏值得大家在股市裏炒作?
因此,在方展博看來,文祥集團明明就是擁有極強發展潛力,但又不是適合張揚的企業。
去年末爆發的業績就佐證了他的觀點。
文祥集團根本不用上市,靠著產業它自己就能發展得很好。
或者說,文祥集團的掌舵者,在一開始就是故意朝著這個目標去的!
既然如此,那豈不是說明,林祥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將文祥集團運營成一家適合上市的公司?
方展博聲音不大,卻堅實有力地說出自己對文祥集團的判斷。
林祥聽了也是連連點頭。
說到他心坎裏了!
“既然你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那我可以坦白告訴你,沒錯。”
林祥的坦誠讓方展博感覺自己被重視的同時,又讓他鬆了一口氣。
他糾結兩天了,直到見到林祥本人,他才有勇氣把自己的想法問出來。
因為他也沒想到,居然會有人不喜歡上市。
看著他的表情,林祥覺得還是應該解釋一下。
“文祥不上市是因為我覺得不需要融資的資金,也不需要那些股東和投資者指手畫腳,但我對股市沒什麼看法,如果有什麼子公司或者我有哪些生意需要,我也不會避諱將其上市。”
原來如此……
方展博這下理解了許多。
“所以,你才會反其道而行,搶先攻擊李家。”
“沒錯,我已經沒辦法再被動應對了。”林祥坦然地說道。
從實際來看,林祥當然希望將自己和李家的決戰放到更加從容的未來。
那時候他能使出的手段就更多,力量也會更強。
隻可惜,文祥集團體量太大,李黃瓜又不是傻子,果斷選擇了主動出擊,甚至極其堅決。
那林祥自然就要想辦法提前解決這場危機了。
“但那會很難。”方展博委婉地勸道。
“港股本身不是一個特別適合做空的環境,李家,或者說,李老先生本身就是很謹慎的人,不會給集團留下太大的隱患。”
林祥翹起二郎腿,饒有興致地打量著他。
“很難,但不是做不到,對吧?”
方展博沉默了。
那肯定的啊!
港股雖然有呈現下跌的跡象,但房企欣欣向榮的趨勢根本沒有減弱過,甚至還越來越強,逆勢上漲。
這是不合常理的。
從分析來看,甚至可以說是港股資金撤離,又投到了房市上炒作,才導致了目前的狀況。
房地產何德何能承載這麼多錢!
這一增一減,其中的泡沫太明顯,幾乎所有房企都有這樣的問題。
當然,看出這一點的人並不少。
不過股市嘛,有沒有風險不重要,隻要能找到接盤俠,吹得再誇張都行。
但方展博擔憂的,就是林祥和李家的大戰將這個泡沫以猝不及防的姿態席卷整個港股。
那就太危險了。
“其實,股市下跌本身就已經在去泡沫了,即使受波及,我也不覺得會引發股災。”林祥說道。
他當然自信。
離迴歸還有三年,股市遠沒有到要崩潰的程度,而且外圍壓力也沒有到位,港股目前狀況其實還算健康。
就他給的影響,戳破的也隻是房企的泡沫,說不定跑出的資金最後迴到股市裏了,還能扭轉目前股市跌房企上漲的奇怪趨勢。
對此,方展博沒有迴應。
事情沒有發生之前,任何可能都是存在的。
而真到了那個時候,一點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扭轉局勢。
因此,他既不敢保證自己預測的一定對,也沒法說林祥的想法是正確的。
這其實沒有答案,全看操作。
不過林祥都這麼給麵子了,方展博雖然依然不太想當這個操盤手,還是決定投桃報李。
“我的看法是,首先,需要很龐大的資金量以及時間……”
“我可以給你一百億美元,我不在乎要多長時間,隻要李家不再分心對付我的公司就行了。”
壕!
方展博瞬間感覺對麵的林祥渾身冒著金光,原本的建議立馬說不出口了。
有這麼多錢,硬砸都行啦,還用什麼技巧!
就在方展博張著嘴,不知道要怎麼迴應時,龍紀文不知何時又下了樓,突然走過來,從背後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有些事情想告訴你,很重要,兩分鍾就能說完了,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