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遊神情恍惚,背著長劍,宛如行屍走肉一樣,行走在繁華的金陵街市上。
今日放榜,周圍不乏討論科舉之人。
可是對於一個失意者。
這無疑是雪上加霜了。
李仙遊的身後,馬車的帷幕悄然放下。
李三省看著遠去的侄兒,不由歎了口氣:“仙遊的性子過剛,我怕他今日遭此挫折,今後也會如我那般一蹶不振。”
他們叔侄的經(jīng)曆相似。
李三省少有文名,可是科舉失意之後,就頹廢了許久。
直至受到李靈運提點進了畫院,將自己喜歡的誌怪與畫技結(jié)合,不僅符合自己心意,而且還得到了旁人的尊重。
這生活才算是有了意義。
在李三省看來,侄兒李仙遊在文道上的天賦遠高於他。
若是可以靜下心來做學(xué)問。
假以時日,未嚐不能像他爹李陽冰一樣,成為一個文武雙全之人。
然而——
李仙遊如果願意接受這樣既定的未來,那麼他就不是李仙遊了。
李靈運坐在李三省的對麵。
他一月之前,就是受李三省之請,對李仙遊進行開導(dǎo)。
現(xiàn)在來看。
他當晚的開導(dǎo)有點效果,但是作用不大。
李仙遊如果願意與他自己和解,就不會沉浸在科舉失意之中了。
一切正如李靈運先前所料。
他與李三省全程不曾做過任何事,但是李仙遊的答卷毫無意外就卡在會試這一關(guān),人也就此被攔在了殿試之外。
斬妖除魔,那是江湖高手和鎮(zhèn)撫司要做的事情。
而科舉取官,本質(zhì)上是治民。
像李仙遊這等為了斬妖而斬妖的做法。
他適合到軍中任一武職,卻不適合主政一方。
“李仙遊還年輕,他有足夠的時間認清自己這輩子要做什麼。”
……
另一邊。
李仙遊鬼使神差進了一家青樓。
他想起李靈運當初所說,畫舫裏有精怪化作的女子,取悅各路而來的香客。
這一月以來,李仙遊時常在思考這個問題。
若是精怪會害人,那麼最先倒黴的肯定就是青樓的這群香客。
抽骨吸髓,奪人精氣,吞陽補陰……
各種稀奇古怪的招數(shù),全部都可以在精怪的身上得到證實。
這個意義上,精怪害了一群無辜的香客。
可是——
假如這些精怪被殺了,那麼青樓裏同樣會抓良家女子補上來。
香客們一擲千金,青樓為了取悅他們,這中間究竟會產(chǎn)生多少醃臢。
這個意義上,香客反而成了萬惡之源。
到頭來。
他若將精怪給打殺了,青樓依舊日進鬥金,香客們?nèi)耘f能有下榻之地,真正受害的隻有良家女子。
這樣一來,他所謂的行俠仗義,落到別人的眼中可能才是真正的惡貫滿盈。
“我……”
李仙遊覺得心中矛盾不已,這時有濃妝豔抹的女子走上前,將手輕輕放在李仙遊的手背上,笑嘻嘻道。
“郎君可是遇到了煩心事兒?”
李仙遊冷不丁被碰了一下,仿佛炸毛的貓兒一樣站起,嚇得那青樓女子坐倒在地。
李仙遊意識到自己的失態(tài),正準備解釋:“姑娘,我……”
“不解風(fēng)情的家夥。”
青樓女子提著裙裾離去。
本以為今日是遇到一個雛兒,誰知竟然是一個假正經(jīng)的,最是無趣。
李仙遊保持著原來的動作,卻見左右的香客同時看過來,那眼神中透著一種意味不明的笑容。
他心中沒來由生出一種窘迫,立刻提著劍出去。
再出來時,夜市已經(jīng)變得人影稀疏了。
李仙遊趁著宵禁未到,沿著無人的小徑行走,隻想著可以離青樓再遠些。
這走著走著,李仙遊就迷失了方向。
直至從下一個岔口出來之後。
他的耳邊傳來了一道清亮的鍾聲,再抬頭的時候,麵前赫然是一座古寺。
上書“仙遊寺”三個大字。
李仙遊想到自己的名字,與這寺院的名字竟然如此相似?
莫不是冥冥之中自有一段緣法?
他駐足不定,這是遠處有九門提督的人趕來,這是準備驅(qū)趕有違宵禁之人了。
李仙遊暗惱錯過了時辰。
就在這時,仙遊寺的大門被推開,有一位身披袈裟的老僧開口:“小友不妨先進來吧。否則被九門提督找去,今夜就隻能露宿城外了。”
李仙遊大喜:“多謝大師收留!”
等到他進了仙遊寺,那老僧將大門閉緊,又轉(zhuǎn)過頭來。
李仙遊打量著這位老僧,忽然間,他覺得這僧人的麵目有些眼熟。
“您難道是……五陽寺的法海聖僧?”
李仙遊從來不曾見過法海,但他以斬妖除魔為己任。
所以,對於曾經(jīng)發(fā)下斬妖宏願的法海,當然也是推崇至極,家中就有一幅法海的畫像。
那畫像傳神,以至於今日見了正主,就覺得眼熟。
老僧聞言,麵上露出了驚訝之色。
“小友你竟然認得貧僧?”
這仙遊寺的老僧自然就是法海。
他今日會出現(xiàn)在這裏,也不是什麼的巧合,不過是有心算無心的結(jié)果而已。
根據(jù)一禪所言。
李仙遊的前世,就是當初將那枚舍利子帶走之人。
解鈴還須係鈴人。
李仙遊救過舍利子,那麼這一世舍利子對他就有一份恩情的因果。
眼下青蛇君已經(jīng)失去了記憶。
這是一禪取迴舍利子的最好時候。
法海選在今日,正是李仙遊科舉失意,心境最迷茫之際前來。
由他這位世人眼中的聖僧。
來肯定李仙遊的想法,想來可以將其收為己用。
……
果不其然。
李仙遊知道了法海的身份之後,原來還有些鬱悶的心情一掃而空。
法海人老成精,不過是短短幾句話,就能讓李仙遊生出一種心悅誠服之感。
原本他還對斬妖之道產(chǎn)生了懷疑。
如今,有一位過來者對他表示肯定,並且告訴李仙遊,這天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需要有人將其解救出來。
正如當年的國師一樣。
這話可謂是直接說到了李仙遊的心裏。
他激動之下,當場就準備拜法海為師,想讓他傳授自己斬妖除魔的本事。
法海故作為難,權(quán)衡之後開口道。
“你是李山長的孫子,不宜出家為僧。但是你心性剛正,是修煉我佛門高妙的好料子。老衲今日與你相逢,有心收你作記名弟子,你意下如何?”
李仙遊大喜過望,連忙答應(yīng):“徒兒拜見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