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半個月。
京師熱鬧非凡。
江湖上那些名門大派的掌門,紛紛進京聆聽玉致的講道大會。
不過,這裏是人皇腳下。
如果不拜見熙寧帝,又會顯得他們不守規矩。
可是如果挨個去見,熙寧帝見不過來,所以這本身又是一件特別矛盾的事情。
但麻煩總得解決。
於是,江湖人士請求專門管理江湖事務的鎮撫司給主意,消息層層往上,送到了李靈運手裏。
李靈運自己也沒有好辦法,幹脆直接去找師叔祖“玉致”。
玉致給了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案。
那就是請熙寧帝在旁觀禮,而她隻負責講道。
這樣一來,江湖高手既可以聆聽教誨,同樣還能瞻仰龍顏,一舉兩得!
這事情還有一個前提。
那就是玉致身為講道大會的召開者,她本人並不在意喧賓奪主這事。
現在,玉致既然主動提出,擺明是準備將最出風頭的環節讓給侄兒熙寧帝。
這種高風亮節的做法,自是引得熙寧帝龍顏大悅。
他當即下旨,直接專門給玉致又設立了一個“玉致真人”的超品頭銜,作為侄兒對姑母突破的賀禮。
放眼曆朝曆代的公主。
玉致這也算是獨一份的殊榮了。
不僅終身未嫁,而且一直能享受到皇家的榮寵。
今日之前,李靈運覺得這是因為玉致是雨帝唯一的嫡出公主,又是先皇唯一的胞妹,而且活得久,輩分高。
所以她的榮寵是靠熬出來的。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李靈運恍然大悟,能托生在皇家的,誰還不是人精了。
在討皇帝高興的事情上,玉致才是前輩一樣的人物,而且頗有幾分得天獨厚的意思。
她爹是皇帝,兄長是皇帝,如今侄兒也是皇帝。
這都已經是三味帝皇丸了,揣摩帝心於她而言,絕非難事。
如此一來,最關鍵的問題解決了。
玉致的講道大會如期召開。
……
半年之後,秋收剛過。
榮國公府傳來消息,榮國公重病臥榻,不久於世。
距離榮國公世子被廢已經過去三年多了。
榮國公終日鬱結於心。
能強撐這段時日,也算是不易。
熙寧帝對於這位榮國公的觀感不差。
平心而論,榮國公作為一名襲爵的後輩國公,沒有把前人的馬上功夫丟掉,算是難能可貴。
不過,這並不是他寬宥榮國公世子的理由。
站在熙寧帝的立場上。
為君者,最多就是不主動針對和猜忌,禍福全在臣子個人的言行。
如果有功就賞,有過就罰。
這是朝廷公信的源頭,勳貴的起步點本就比旁人要高。
如果在國法麵前對勳貴還要對其特事特辦,隻會讓國朝變得烏煙瘴氣。
這並不符合熙寧帝的為政之道。
所以,榮國公府的終結,這是維護國朝法度的大勢所趨。
但在細枝末節之處。
熙寧帝倒是不介意就榮國公本人的過往,給予他本人一定的體麵。
於是,榮國公府的親戚,李靈運再次奉詔進宮。
熙寧帝當麵與他討論起了關於榮國公府的處置方案。
李靈運如今也學機靈了。
熙寧帝發問,熙寧帝迴答。
自己隻要負責客套就好。
榮國公的後續喪事,他打算讓李靈運和朱尋歡一同走一趟,分別代表國師與皇家。
畢竟,榮國公還是國師認下的孫子。
不看僧麵看佛麵,朝廷在態度上肯定是不能湊合的。
再接下來,就到了對榮國公府的恩賞環節。
熙寧帝對榮國公府這些年的事情有所耳聞,知道榮國公已經將國公府的大小事宜交到國公夫人的身上。
這擺明了是準備靠她張羅國公府。
熙寧帝開口道:“當初朕允諾國公府傳承一代,待得榮國公離世,國公府要維持運轉,必然離不得金銀錢兩。”
“所以,直至國公夫人離世之前,朝廷照常發放俸祿。”
李靈運當即吹捧一句:“聖上英明!”
熙寧帝知道工部的李成江是他舉薦的人。
順理成章,榮國公府會請李成江幫忙,李成江肯定又會如實告訴李靈運。
熙寧帝不想過問全部細節。
在他眼裏,李靈運是聰明人,所以聰明人會自己提煉有用的信息。
“榮國公府還有其他什麼要求,你直接說出來。”
李靈運點了點頭,首先提到了有關給榮國公幼子“李成海”討爵位的事情。
熙寧帝目光閃爍,沒怎麼猶豫就應下了。
替國公府惹出禍事的是世子李成湖,至於幼子李成海,那純粹是遭了池魚之殃。
榮國公愛子心切,情有可原。
“那好,朕再讓你帶一份詔書過去,冊封李成海為一等將軍。”
李靈運照例吹捧:“聖上英——”
熙寧帝這次直接打斷施法,沒好氣道:“說重點,少來這些沒用的。”
“此外,榮國公府希望可以隨著朝廷一同遷往北平府。”
“他們想從蜀中搬出來?”
熙寧帝有些訝異,緊接著有些鬱悶。
畢竟,榮國公府存在的時間已經接近倒計時了。
他大張旗鼓替榮國公府建立一座相應規格的國公府,等到李家人搬離之後,那國公府照樣是要收歸朝廷的。
這中間還得先撥上萬兩銀子用於修繕。
相較於前麵的俸祿和爵位。
那兩項全部加起來,幾十年下去,可能才到上萬兩銀子。
結果,榮國公府在這裏給熙寧帝埋了一個大的。
李靈運不動聲色低下頭。
他當然是不讚成國公府此舉的,但自己隻是起到轉達的作用,而不是替他們拿主意。
熙寧帝猶豫再三,想到了自己所謂的國法,所謂的規矩。
他既然容許了國公府繼續傳承下去。
那麼君無戲言,自己就得承擔這個決定帶來的一切後果。
“朕也答應了。”
熙寧帝明顯興致低了許多。
他這人最喜歡給國庫攢銀子,最討厭的就是花銀子。
更何況,是一件在他看來都相當浪費的事情。
這次就當是花銀子買教訓了。
熙寧帝再問:“榮國公府可還有其他要求?”
李靈運覺得自己再提,熙寧帝可能真要翻臉了,直截了當。
“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