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江從北平趕來,最終沒能見上榮國公最後一麵。
這也成了他畢生的憾事。
功成名就,卻沒法在他爹彌留之際當麵傾訴,猶如富貴不還鄉,錦衣夜行。
可是日子還要過下去。
榮國公離世,石夫人成了石老夫人。
她對被廢的世子李成湖看不上眼,而且因其仍在府中,也有幾分將其視作眼中釘的意味。
相比之下,早年離家的李成江在石老夫人的眼裏就討喜了許多。
這是一個有本事的。
榮國公府江河日下,而李成江個人卻平步青雲。
此消彼長,將來國公府的富貴,可能還要仰仗李成江的鼻息呢!
石老夫人如今已經認清了國公府的命運,放下了曾經身為國公夫人的高傲。
她麵對李成江的夫人,名義上的兒媳婦譚氏。
言語之間,也多是拉攏之意。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大房的戚氏,這個間接導致“皇商案”爆發的引子。
石老夫人不管是出於清算的目的,還是為了給親兒子李成海鋪路。
打壓大房都成了既定的事實。
這般內外不討喜之下,大房內部像是發生了某種特殊的化學反應。
從前不對付的李成湖與戚氏,如今反而變得一條心。
國公府的掌家之權是在石老夫人身上不假。
但他們二人再怎麼說,也是老國公的長子長媳。
二人想讓國公府變好很難。
不過,想把國公府的最後一點體麵敗掉卻並非難事。
大不了全家都當破落戶去!
他們以此作為要挾,算是找到了對付石老夫人的一個借力點,隻當自己真的成了滾刀肉。
譚氏經常與金陵的官夫人們打交道,久而久之也養成了一種喜怒不形於色的本事。
她早就沒拿二房當成國公府的人了。
如今旁觀者清,反而可以順理成章的置身事外。
不過——
譚氏又開始擔心起來,那就是李成江這幾日,總是神神叨叨念及“家族”“基業”等等,大有要下場趟這渾水的意思。
平日裏多麼精明的一個人。
如今卻要犯起糊塗,這讓譚氏懊惱不已。
可她知道沒法改變李成江的決心,更不想因此傷了夫妻情分,讓府裏的那些爬床的賤人有了上位的機會。
所以,譚氏隻能主動選擇適應國公府的環境。
將來李成江要辦事時,盡可能讓自家少一點損失。
譚氏嘀咕道:“元夕進皇子府的事情得盡快定下,不然早晚要受其連累……”
……
另一邊。
李靈運和朱尋歡踏上了迴京的道路。
北平新城的總體規劃,經過這六年的建設,總體已經落成。
再有兩三年,京師的這套班子就可以從南方挪到北方。
他們二人在京師的府邸,在朱尋歡的強烈要求下,最終就是設在隔壁,將來串門的時候也方便。
李靈運坐在甲馬上,想起一事,問道。
“我聽說你打算納了李成江的女兒進府,那姑娘是叫李元夕吧。”
“你說這事?”
朱尋歡眉頭一挑:“我前陣子進宮拜見母後,與她提過一嘴,大概是又替我張羅了。這李成江之女既然被選上,我也沒有推掉的道理,否則這姑娘一輩子就毀了。”
他這話倒是得到了李靈運的讚同。
朱尋歡的身份不一般。
他是大明立國以來,第一位皇太孫的爹。
將來皇太孫登基,那他就是皇考,皇考退迴的女子誰還敢要?
李元夕能夠被列入名單,想來李成江和譚氏早已打定主意,那麼這事更貼合了你情我願之說。
李靈運念在李成江的份上,開口道:“這一家子名義上還是我的人,你若是不喜,也得給人家留個體麵。”
“放心吧,我心裏有數!”
……
半年後。
李元夕進到皇子府。
朱尋歡以示看重,又替她求了一個側妃的位置下來。
如此一來,皇子府裏的其他女子就能長眼些,不至於動用那些陰私的手段。
李元夕對自己的處境總有定位。
她進入皇子府,就是為了鞏固他爹在皇長子身前的印象。
將來若是皇太孫即位了。
她作為朱尋歡的女人,隻要不討人嫌,同樣也能沾點光,可以幫襯著家中的幼弟。
這樣平淡且富貴的度過一生,李元夕就挺知足的。
朱尋歡也終於見到了這位新進府的女子,頓時皺起了眉頭。
李元夕已經過了及笄的年紀。
否則,宮裏也不可能將其挑進皇子府。
隻不過,李元夕生得瘦小,而且五官顯得稚嫩,生著一張童顏,總讓人有種麵對小孩的感覺。
朱尋歡實在沒法將她當做一個女人來看。
可是自己又不可能將人冷落了。
短暫思索之後,朱尋歡開口問道:“你可讀過道經?”
李元夕一愣,旋即搖頭:“妾身不曾。”
“那你可會研香?”
李元夕仍舊搖頭,俏臉上滿是驚訝和不解之色。
殿下這是搞哪出,怎麼老問些道士的問題。
正常來說,不應該問琴棋書畫嗎?
再不濟,詩詞歌賦,李元夕自認也能懂一點的。
隻是——
她一個閨中女子,再怎麼樣,也不可能去接觸道士。
殊不知,正是這種一竅不通,卻讓朱尋歡像是發現了寶藏一樣。
“什麼都不會,這感情好。從即日起,你就跟著我學道,此法有益壽元,並有美容養顏之效。”
李元夕隻聽得到了後半句,不由眼前一亮。
“殿下這話是真的?”
……
同一時間,皇宮裏。
熙寧帝也是看了秀女圖,才知道皇後又給朱尋歡選了一位側妃。
隻是——
他怎麼瞧著這姑娘有點太小了。
朱尋歡這是納了一個側妃,還是認了一個女兒?
熙寧帝眉頭一皺,喜怒不定:“莫非尋歡就喜好這口?”
“陛下莫要誤會了。”皇後笑著替朱尋歡爭辯:“這不是尋歡的意思,是妾身的意思。尋歡這些年想要子嗣,奈何一直並無所出,妾身擔心他心態出了岔子,才選了這麼一位女子前往安撫。”
聞言,熙寧帝的臉色徹底緩和。
朱尋歡不要皇位,這事情熙寧帝是捏著鼻子認了。
不過,他一門心思生孩子,熙寧帝對此是頗為讚成的。
皇太孫“朱崇武”今年十歲,卻是一個獨苗。
有熙寧帝的親自教養,他對這位好聖孫還是相當滿意的。
但皇家是一貫不喜歡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四舍五入,朱尋歡這也算是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