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靈運抽空去了一趟京師,再次見了如今權掌天下的魏王。
這次不再是以“花間樓主”的身份,而是國師。
主要就是給朱宜靜在金陵的皇陵,要一個位置。
魏王沒有拒絕,隻是要李靈運留一件信物,好讓他給清平帝交差。
李靈運思來想去。
他聽聞,清平帝平日裏喜好鑽研醫(yī)術。
這與他在朱常青年幼之時的啟蒙脫不了幹係。
因為弘道帝駕崩的緣故。
自己沒有再帶著他。
如今朱常青已經(jīng)從皇孫變成了皇帝,李靈運也不想去考驗人心,幹脆就不見麵。
他順手將自己整理好的醫(yī)書交給魏王。
隨後,李靈運輕易就甩開了魏王派來跟蹤的人馬,下落無蹤。
這讓魏王感到遺憾。
不過,這也叫他大開了眼界。
原來父皇追求了一輩子的修道成仙,這是真正存在的,隻不過父皇失敗了而已。
魏王現(xiàn)在大權在握。
甚至,他靠著如今在國朝內外的一係列行動,已經(jīng)事實上成了大明的控製者,隻差一個皇帝的名分。
隻用一句話。
大軍與朝臣策應。
清平帝就得禪位,讓魏王也過一把當皇帝的癮兒。
不過——
魏王在最終關頭還是剎住了車。
既是因為自己不想忘卻本心,也是因為李靈運的突然到訪。
他這般神出鬼沒,來去無蹤。
清平帝是李靈運帶大的。
盡管魏王覺得這段關係不見得有用,但到了他今日的位置,不到萬事俱備就不會輕易涉險。
在位四十年的弘道帝,李靈運都可以輕易推翻。
換作是他,恐怕也不是什麼難事。
這就像是一把懸在頭頂上的利劍,徹底打消了魏王的各種心思。
清平帝得到了魏王獻上來的醫(yī)書,知道是源自“花師”,一時間心情也有些複雜。
有關弘道帝駕崩的內情。
雖然清平帝不知道具體的經(jīng)過,可是作為其中的重要參與者,魏王基本上把知道的都告訴過他了。
皇祖父就是死在了花師的手裏。
這個意義上,花師與他有著弒祖之仇。
可清平帝如今接觸的事務多了,不再像以前一樣無知。
站在皇帝的立場上。
他就沒法心安理得的批判李靈運的行為了。
暫且不提,假如當日任由弘道帝那般在國朝製造混亂,會生出什麼樣的局麵。
隻是他作為繼任的帝王,是弘道帝之死的最大受益者。
責備的話語自己就說不出來。
木已成舟——
根據(jù)魏王叔的表現(xiàn)來看,花師可能還是給他撐腰來的。
清平帝最終選擇了沉默。
他收下醫(yī)書,準備在這方麵下苦功,聯(lián)合書院“醫(yī)學院”的夫子們,針對海上的各種不適癥狀,以及本土百姓到了海外突然染病的案例,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
這可不是小事。
遙想當年,盛極一時的草原狼庭。
前朝大元那樣窮兵黷武的情況下,都沒能將他們覆滅。
最終,草原狼庭竟然是倒在了鼠疫上。
這就足以見得,一場小病都有可能引發(fā)大亂。
……
到了清平九年。
目前,宗室中輩分最大的靖江王“朱北臨”迎來了九十歲的大壽。
按照輩分,他是雨帝唯一活著的的孫子,而且還是第一任秦王的老來子。
這祖孫三代的年紀,直接從大明開國之前,一直延續(xù)到了今天。
清平帝發(fā)揚了大明一貫的尊老傳統(tǒng)。
不僅對靖江王進行加封,而且還大辦了他的壽辰。
這變相是對宗室釋放了一個信號。
皇家仍然還記得他們。
此事仍有一個大背景。
那就是大明海軍在對外的收編過程中,陸續(xù)又遭到了幾支海外藩王力量的反抗。
在魏王的旨意下,海軍采取零容忍的態(tài)度。
哪怕被俘虜?shù)淖谑页蓡T,也不留活口。
這直接導致,有部分敗退的諸王船隊,選擇逃到大明海軍覆蓋不到的地方,轉化成了所謂的海盜。
大明宗室內部人心惶惶。
清平帝與魏王,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借由靖江王的壽宴。
這算是把臺階給遞出去了。
宗室的王爺們,他們得到了清平帝賜下的金銀財寶與田產(chǎn),這件事暫時是告一段落了。
靖江王“朱北臨”成了今日的主角。
他白天應付完往來的賓客,到了晚上自己就帶著王府子孫前往北平的城隍廟。
對於這點,靖江王府的人早已習慣,甚至相當熟練。
畢竟,自家的身上是留著一半屬於陰司娘娘的血液。
這事情說來有些玄乎。
可這隻是相對的。
至少,從前是不玄乎的。
隨著“精怪”逐漸銷聲匿跡,百妖司如今也變得有些徒有其表,往往一年到頭都很少有除妖的機會。
至於昔日的百鬼夜行,屠戮殺人。
以及城隍守衛(wèi)平安。
這全部都成了口口相傳的一代記憶。
城隍廟不會為了彰顯自己的神力,無事生非。
後來者沒有親眼目睹,心裏就不存敬畏。
這樣下去,城隍廟冷落隻是早晚的問題。
朱北臨母子倆,算是少有的可以在陰司與陽間溝通的人物。
他們已經(jīng)商量好了。
將來,一同到西方鬼帝城去,與秦王一家三口團聚。
可是在這之前。
朱北臨想要入駐西方鬼帝城,那他本身必須擁有一部分的功德。
於是乎,替陰司尋找出路就成了一個機會。
朱北臨這些年一直在著手,將祭拜城隍逐漸完善成一套傳統(tǒng)的習俗。
隻要人們形成了慣性。
哪怕一年隻有一次。
這也足以維持著城隍在人間的影響力,不至於讓他們徹底冷落了。
在這點上,朱北臨的身份就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他是大明皇族,而且還是宗室輩分最高的人。
一般情況下。
隻要朱北臨不做特別過分的事情,各方都願意賣他一個麵子。
靠著這點。
朱北臨有意識的培養(yǎng)靖江王府的子孫,讓他們參與到對城隍活動與習俗的編排上。
爭取在自己閉目之前,可以令其現(xiàn)世。
這樣一來,天下的城隍廟都要記他一分人情,讓出一縷功德。
集腋成裘之下。
朱北臨就可以進入地府,到鬼帝城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