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靈運離開書局之前,手裏又買了一本書院印刷的年刊。
這上麵記錄了過去的一年裏。
書院取得的成果。
譬如,農學院完成了海外植株的本土化種植。
畫學院研發出了一種全新的“畫像派”,可以將一個人的相貌畫出八分相似,正在考慮進行推廣,用在遺像的繪畫上。
天工院已經掌握了一套標準化造屋的技術分工,未來會考慮進行城池的翻修。
……
此間種種。
不過二十年的時間。
李靈運覺得京師與書院,好像也變成了他陌生的模樣。
但是從“紡紗機”的例子來看,這是好事。
而且,這冊子裏記錄了不少海外的風光。
他這輩子還沒有在海上漂泊過。
現在大明對外的航線基本上已經規劃完全,海軍甚至承包了一定的出海航行業務。
李靈運打算去體驗一番。
至於他那本已經胎死腹中的《拜火聖子迴憶錄》,隻能留到將來了。
世事無常。
清平帝與太子二人,無疑都是不推崇神佛的。
但誰也無法保證。
在他們二人之後,就不會出現那種特別迷信的帝王。
李靈運的壽命足夠長,能夠讓他一直等下去。
順帶,感受這“大陽之世”的變化。
他親手開啟了這個時代。
可是,李靈運自己從未真正見識過,現在不妨出去體驗一下。
將來把他的見聞匯編成冊。
那麼,這就又是屬於一個時代特有的記憶。
……
劍池山上。
老劍主嶽翎如今也到了彌留之際
嶽翎同樣是一個有野心的,一輩子立誌想要衝破六品,成為劍池除了劍仙與玉致真人之外,第三位臻至六品的人物。
然而,嶽翎至死還停在五品大成的境界。
他距離“五品圓滿”都尚有距離,更別提要衝擊六品了。
旁人隻覺得是嶽翎的資質不夠。
可是,嶽翎一輩子老謀深算,他從還隻是一位弟子的時候,就開始謀劃自己的將來了。
四十歲的時候,嶽翎就已經突破了五品。
這速度放眼江湖也是一等一的天才。
他從五品小成到五品大成,用了十五年的時間。
本來,嶽翎預計用二十年的時間,也就是在他七十五歲的那年,達到了五品圓滿。
前半段的一切,還在嶽翎的預料之內。
他能感受到自己的劍道水平穩步提升。
直至二十年前。
嶽翎剛滿七十歲的時候。
在一個清晨之後,嶽翎發現了一個可怕的變化。
——他的劍道水平止步不前了。
又或者說。
原本還對他敞開的五品圓滿之道,因為某種不知名的原因關閉了。
本來,這隻是一種猜測。
但是嶽翎用自己接下來的二十年,證實了這件事。
五品圓滿的路,仿佛被人給斬斷了!
這事情聽起來有些荒謬。
而且,二十年前,那可是太子出生的節點。
以太子如今在大明的名聲,以及清平帝對他的絕對支持。
嶽翎即便心中懷疑,可他也不敢隨意發言,唯恐給劍池惹禍上身。
然而——
他現在快要死了。
嶽翎不知道這世上還有沒有人與自己一樣,察覺到這世道的變化。
可得把事情傳出去,至少要讓徒弟知道。
於是,嶽翎讓其他人出屋,隻留下了大徒弟兼女婿,司徒玄一人。
他對這位徒弟,還是比較滿意的。
嶽翎隻有嶽秀一個女兒,沒有兒子,所以對大徒弟“司徒玄”視如己出,百般信賴。
他迴顧往昔,當年在對“李無憂”的事情上,做得不太厚道。
一手打斷了司徒玄與李無憂的姻緣。
這事情直接導致,曾經出自劍池的玉致真人,選擇與劍池斷絕了來往。
皇族方麵,弘道帝跳反,轉而給玉致那位輩分極高的公主撐腰。
劍池最後成了棄子。
這些年失去了朝廷的恩寵,已經逐漸從超然的地位上脫離下來。
對於這些。
嶽翎並不後悔,因為他作為劍主,就不能讓劍池因為一個人而陷入危險。
司徒玄麵對著師父,從他口中獲悉了有關“前路已斷”的消息。
整個人的臉上滿是難以置信。
可他清楚,師父在劍道上的事情是從來不開玩笑的。
司徒玄立刻躬身:“還請師父指出一條出路!
“末法將至,往後習武的難度,隻會一日勝過一日。你的那個孫兒,司徒誌,老夫看他有不錯的天賦,保不齊將來也有問鼎江湖的機會。你全力培養,同時讓我劍池弟子抓緊時機,保住在江湖上的地位!
“弟子遵命!”
嶽翎交代完這事。
當天夜裏,就溘然長逝。
……
江湖勢力聞知消息,紛紛前來吊唁,其中就不乏各大門派的老祖級人物,基本都是嶽翎同時代的高手。
他們一同到來,仿佛是基於某種默契。
司徒玄則作為劍池目前的話事人。
在白事操辦完之後,又與這群實力達到五品的前輩們商談。
武當派方麵。
今日前來的是武當派老祖,按照輩分他是已故張真人的徒孫,本名張尋千。
張尋千是在張真人之後,武當派實力最強之人,號稱“武當第二”。
他如今是五品圓滿,被視作是最有希望成為六品的人物。
張尋千與其他各派的宿老交換了眼神,由他開口詢問司徒玄:“你師父臨終時,可曾交代過什麼?”
司徒迅麵對一眾江湖宿老,看他們這陣仗,心中大概有數。
坦言了嶽翎的遺言。
隨著他這拋磚引玉,其他江湖宿老發表其看法,同樣是交了投名狀,以免有人做出告密之事。
最終,所有人確認了一件事。
五品小成尚有一線機會。
五品大成之後,前路已斷。
等再過幾年,隻怕江湖上再也不會有新的五品誕生了。
這是江湖人的末法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