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遊做完了這一切。
他總算是放心了下來。
時至今日,李仙遊的壽數(shù)隻剩下不足五年。
李仙遊也不打算都在桃源度過。
因為一旦上了天界,等到太白金星再下凡,就不知道人間已是何等模樣了。
“我打算再迴江油縣看看,待得快要壽終時再迴來!
“你一路走好!
李靈運送走了李仙遊,他同樣結束了打坐,決定要出去走走。
這第一站,就去四喜茶樓落腳。
據說如今的茶樓掌櫃,相貌與韋喜相似,李靈運這個做師祖的打算去認一認,看看到底有多像。
除此之外,他還打算體驗一下朱鴻中的研究成果。
別看李靈運當初指點起朱鴻中來頭頭是道。
可是對他而言,朱鴻中所做的一切,同樣是一種別開生麵的體驗。
身處時代之中。
哪怕是仙人,一旦走下了時代之子的位置,最終的歸宿也是隨波逐流。
最直接的表現(xiàn)在於。
喝了幾千年梨花釀的蟬仙,如今開始學著喝黑咖啡了。
而且,蟬仙因為喝了黑咖啡,他這迴竟然清醒了四天才終於昏睡過去。
這讓蟬仙有些食髓知味,曾在最後一天找到了李靈運,要他準備好最好的黑咖啡給自己接風洗塵。
所以,這就是李靈運的另外一個任務。
替蟬仙尋找上好的黑咖啡。
……
又是兩年過去。
如今,這已是清平帝在位的第五十年。
同樣的。
他本人剛過完了六十大壽。
這把年紀,得益於平日的調養(yǎng)得當,清平帝看起來仍舊隻有四十歲的模樣,給人一種龍精虎猛的感覺。
這倒是無愧於民間對他的“藥聖”之稱。
相比於癡迷道術,並且想要謀求長生的道帝。
清平帝此舉,頗有種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味,他本人就是“醫(yī)術”勝過“道術”最好的證明。
受其影響,朝臣們同樣有著養(yǎng)生的習慣。
時間久了就容易變得溫吞。
對於太過新鮮的事物,沒法像以前一樣輕易接受,這就是癥結所在。
諸如太子與天工院早先搗鼓出來的“紡紗機”與“織布機”。
這兩者尚且還在朝臣的認知範圍之內。
可是接下來的“蒸汽機”。
朝臣們看著那炮孔噴湧而出的濃濃黑煙,不少人直接就對其生出了抵觸的心理,將其視作口吐黑氣的魔王。
別說是朝臣。
即便清平帝自己,他看到這樣的東西,最開始也有點不安。
直至見識到這東西可以自己生產和織造布匹。
清平帝才算意識到了自己的“以貌取物”。
他能反思自己,更多是因為蒸汽機出自太子之手,可是朝臣們不見得能夠輕易接受。
這意味著——
太子如今再想要像以前那樣一帆風順,已經不太可能了。
為今之計,那就是由他接過大明的舵盤。
成為大明皇帝,主導一切。
於是,父子二人再度於宮中相見。
清平帝一如數(shù)年之前,將自己的想法拋出,再次提出禪位。
朱鴻中這迴沒有再拒絕。
因為遇到了朝臣的阻力,這也打破了朱鴻中的幻想。
他本來覺得,自己與大明的一切,都是可以通力配合的。
但是,朱鴻中忽略了。
朝臣們也是人,會有自己的立場與想法。
他們既可以是自己的助力,同樣也有可能變成自己的阻力。
從頭到尾——
真正會一直站在他背後的,可能隻有父皇與二弟了。
父皇清平帝無需多言。
放眼青史,朱鴻中再也找不到第二個皇帝,可以這樣包容他這個年過三十,仍然不理朝政的太子。
還有二弟朱鴻全。
他如今在海軍任職,負責替皇家執(zhí)掌海上的力量,並且在指揮海戰(zhàn)上表現(xiàn)出了不俗的天賦。
大明的船隊南來北往。
作為最先開啟新航路的大國,他們早在百年前的建武朝就開始了對海外的探索。
經曆過弘道、清平兩朝九十年的發(fā)展。
大明海軍的勢力空前壯大,在這個過程中不免與別國發(fā)生衝突。
大佛郎機,小佛郎機,紅番王國,英吉利王國……
這些盤踞在西方世界的勢力,同樣從事著海上的貿易。
他們也是大明海軍在外的主要敵人。
在此之前,大明一方雙拳難敵四手,在西洲的事務上對外做出過妥協(xié),引得諸國得寸進尺。
直至朱鴻全在十八歲的那年,從大明兵部的海軍學院學成,並且被授予了海軍職務。
這就開啟了屬於他的時代。
朱鴻全打小長在宮裏,聽著祖上那些先祖皇帝們的偉大功績,知道自己是沒希望成為皇帝了。
再者,大明也沒有哪位皇族成員進入內閣的例子。
所以文治這條路走不通。
於是,朱鴻全立誌要成為大明最能打的皇子。
他本人也朝著這個方向發(fā)展。
從一支海船大破敵軍,俘虜夷人開始,朱鴻全靠著戰(zhàn)功在海軍快速晉升。
隨著麾下的兵丁與船員變多,朱鴻全可以發(fā)動更加大規(guī)模的戰(zhàn)事。
真正讓他成名的。
是三年之前,清平四十七年。
朱鴻全與英吉利王國的船隊發(fā)生衝突,率領大明船隊與之交鋒,三戰(zhàn)三捷。
徹底打出了大明的氣勢。
海軍的高層知道太子與二皇子兄弟倆在一條心上,自然也是堅定站在太子這一邊的。
如今清平帝禪位的時機已經成熟。
在朱鴻中同意之後,他立刻頒布了詔書。
一麵是著手準備太子登基事宜,同時又趁著自己餘威尚在,開始將太子的人調到朝中,以便他到時可以直接控製住局麵。
……
到了年末。
清平帝禪讓,成為大明一朝第三位太上皇。
朱鴻中登基為帝。
建元天啟。
這一年,是天啟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