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元年。
剛剛登基的天啟帝下令,頒布的第一道聖旨就是將書院中的“天工院”納入朝廷的管轄。
天工院的夫子直接轉任成“院士”。
至於天工院的弟子,同樣已經有了預定的前程。
這從雨帝設立天工院以來,還是第一迴有帝王直接收編天工院。
此事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授官事小——
畢竟,天工院的弟子裏,本來也有不少會被朝廷吸納。
對於他們,朝臣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可是天啟帝想要將那個會噴出黑煙的東西給推廣開來,這就有些重創保守派臣子的心理防線。
他們聯合上書抵製。
而天啟帝則再度圍繞這事,請來了那些相對開明的書院夫子登臨朝堂,替他辯經。
雙方圍繞這事情,展開了天啟朝的第一次朝議。
天啟帝本人穩坐正中。
他個人的立場有傾向,可是作為大明的皇帝,天啟帝是以仲裁者的身份出現。
他的目的,不是清理掉守舊派。
而是打算從這群人開始,逐步讓這片天下的百姓,改變原有的視野,去迎接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的到來。
天啟帝有預感。
這將會是一個比大航海時代更為壯觀的時代!
……
快到年關之時。
京師方麵發生了一件極其震動的消息。
道帝第二子魏王“朱載建”離世,享年八十六。
這位四十年前還政天子的皇叔祖。
清平帝,天啟帝父子倆對其都相當尊重,兩代帝王一同前往魏王府上吊唁。
這放眼大明,也是獨一份的殊榮了。
對於魏王的幾個子嗣。
天啟帝的皇叔們,他全部都給予了封賞。
在這之後,天啟帝開始針對各行業,有序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
尤其是“蒸汽機”的運用。
暫時由朝廷統一經營,確保一切的變化都在可以控製的範圍之內。
……
京師腳下的一處皇莊內。
這裏是天啟帝尚為太子時置辦的產業,雇傭了不少外來的人口。
男人大部分是下田地,女人大部分是進紡織廠。
一家子靠著這兩份工錢,每年支付一筆銀錢又能在京郊得到一個落腳的地方,不少人稱頌當今陛下的功德。
這天,一處屋子裏。
剛生產完的女子,滿頭都是汗水,幾乎脫力到要昏迷過去。
皇莊的產婆帶著左右,對這簡陋的屋子進行完善,主要是降低新生兒夭折的可能。
“恭喜林四家的,這迴生下來的是一個小閨女!”
林四是這家男人的名字,他們是從南邊來的,有著一把使不完的牛勁與習武的底子,於是被皇莊管事聘做了侍衛,拿的工錢比旁人高了一半。
林四的婆娘也在廠子裏做女工。
這剛生出來的小丫頭,是林家的第三個孩子,卻是第一個閨女兒。
林四平日裏時常念著“兒女雙全”,今日總算如願了。
剛下值迴來的林四,正帶著大兒子“林武”和小兒子“林文”急匆匆往迴。
屋子外頭。
燕青手上戴著一副龍紋的手鐲,其上一閃一閃亮著光芒。
毫無疑問——
這屋子裏的女孩兒,就是燕白與他注定好的第二世。
燕青提前預知了這裏是燕白的轉世之地。
所以,他也提前轉世。
而且身份湊巧,就是皇莊管事家的小兒子。
祖上是從漠北過來的,姓燕。
據說,這一家子的祖上還爭奪過燕王府的王位,可惜最終失敗了。
但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
他這輩子能更早的見到燕白,並且守在她的身旁,陪著她長大。
不多時。
當林四父子三人迴到家中,見到了白得像是雪團一樣的小閨女(小妹)。
大兒子林武下意識道:“爹,小妹這般白淨,不如就叫林白?”
聽到這話,小兒子林文不太答應,他人如其名,正在皇莊的私塾裏就讀,覺得小妹配得上更好的名字。
“白太過粗糙了,不如就叫雪,林雪。”
林四在兩個字的答案之間抉擇。
最終,他選擇了後者。
這孩子就叫林雪。
林文說得對,這家裏粗糙的人已經夠多了,總要有點細膩的。
林四給孩子取了名,按照規矩要到管事那裏登記,這同樣是核查人丁的一部分。
他剛出門,就看到管事的小兒子。
那個名為燕青的孩子,正拉著管事過來。
隻憑這事。
林四就覺得燕青這小子是有出息的!
……
天啟二年。
劍池傳來消息,時任劍主“司徒誌”突破五品,他今年不過四十出頭。
這樣的速度。
哪怕放在武道最鼎盛的時代,都算得上是快速了。
更別說,在如今這大陰之世。
司徒誌的突破有了更為深遠的意義。
早先詩酒劍聖揚名江湖。
本來,世人以為那是一個鼎盛的開始。
直到後麵這七年。
江湖上的老一輩陸續坐化,再沒有新生代的扛鼎之人冒頭。
這才讓他們意識到。
詩酒劍聖的揚名,不過是捅破了盛極而衰的最後一道紙窗。
這是屬於江湖人的末路。
司徒誌晉升五品,在這人心動蕩之際,有著振聾發聵的作用。
四喜茶樓裏。
李靈運小口抿著茶水。
現在不是開張的時候,江水流蹲在地上,清洗著碗碟,對於李靈運這個不守規矩的人已經無可奈何了。
因為規矩是用來束縛它能束縛的人。
可是這位——
江水流,說不過,打不過,躲不過。
有這“三不過”。
那就隻能聽之任之了。
最初他還覺得鬱悶。
畢竟,自己是茶樓的掌櫃,研究的是茶道,可是這人竟然讓他準備“黑咖啡”。
那不是質疑自己的專門麼?
直至李靈運當著他的麵,將茶樓裏每一道茶種的前塵往事全部分說清楚。
江水流才接受了這事。
因為他憤怒的源於外行指點內行。
可是李靈運分明比他更懂,那這就是老客了。
達者為先。
哪怕是掌櫃也不例外。
李靈運這幾次過來,都沒有見到上官未雪,但是在江水流的身上找到了光同仙劍。
江水流有仙劍的力道加持,而且還有昔日的劍靈教導。
再加之他的天生稟賦。
三十歲出頭就已經是五品了。
真要比的話。
體內蘊含一股“先天之氣”的司徒誌,可能還真不如江水流厲害。
隻不過,二人的追求不同。
江水流境界越高,就越是淡了與人爭鬥的心思。
司徒誌想要帶著劍池重迴巔峰。
這就注定了,他的境界越高,好勝心越強。
二人算是兩個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