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邪兄,你剛說的可以控製是……?”
會不會爆,此時不是陳午關注的重點。
控製才是重點。
任何事情,涉及到‘控製’二字,都是很了不得的事。
“哈哈,陳兄你果然有天賦。”
“一下子就抓到重點了。”
“不錯,‘厄果’是可以控製的。”
獨無邪哈哈一笑,頗有一些遇到知己的感覺。
“你也知道,神力都是具有排他性的。”
“一旦‘厄果’打入別人體內,別人是不能用力量幹涉它的。”
“那麼它就會穩定的待在對方體內。”
“但也會隨著時間流逝,它內部神力的變化也會流失,一旦有了變化,就會爆。”
“這個‘穩定’的時間長短,在你凝結‘厄果’之時控製。”
“換而言之,一旦你將‘厄果’打入別人體內。”
“什麼時候爆,你說了算。”
一種老銀幣的猥瑣笑容,在獨無邪臉上綻開。
這個看似豪爽,陽光開朗的漢子,心裏也很‘老6’的。
上輩子有句話說的真對。
人,從來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隻有對誰好,對誰壞而已。
因此才有了那句,‘汝之蜜糖,我之砒霜’。
“看來以後要多多防著點獨無邪這家夥,別讓他給帶到溝裏才是。”
看著獨無邪的模樣,陳午心下暗暗提醒自己。
“原來是這樣,多謝無邪兄指點。”
“迴頭我好好研究研究這個東西。”
心裏怎麼想無所謂,但麵上還是要和諧的。
“都是自己兄弟,客氣什麼。”
“諾,這個是肝木神力的修煉功法。”
獨無邪又將另一塊玉簡遞給了陳午。
“我可盼著它們許久了,簡直度日如年啊。”
“可惜,我沒有婆娘,要是有婆娘在,好賴也要請你到家裏好好喝一頓。”
“感謝一下無邪兄。”
陳午心裏很愉快。
現在他的神道終於算是告一段落了。
這也算是他進入修行界之後,第一次麵對正統的功法了。
雖然是神道,不是修真功法。
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能給他帶來不一樣的思考和見識。
能對他現在修行的家族功法,《五色五仙圖錄》和神象擔山功有所提升。
之前他也看過幾部妖修的功法,那還是在落神山外麵,打死朱赤他們那些人得到的。
但那都是野路子,他連修都不敢修,最後丟給了黃郎,白烏鴉它們。
甚至可以將其中的東西引用,讓白烏鴉他們學。
摸著石頭過河,自己悶頭研究永遠是最慢的一種方法。
有借鑒,有參考才是最快捷的方法。
當然。
此時他最期待的,自然要數神術‘厄果’了。
這玩意兒要是修明白了,然後本體通過異力舒展出來。
那就是大殺器啊,簡直就是翻版的‘生死符’。
到時候看誰不順眼,就給他種上。
聽話就活,不聽話就‘砰’了他,直接炸死。
天山童姥都能以此控製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自己怎麼也不會比她差吧!
“哈哈哈,陳兄看來是想婆娘了?”
“小事,我迴頭讓我家裏的給你張羅一個。”
“放心,絕對是被神眷顧,獻祭成功,修為高深的女子。”
獨無邪聽到陳午的話,哈哈笑著說道。
他心裏確實想給陳午介紹一個,讓他成家生子,在感天一族徹底的紮下根來。
“額,不急不急。”
“我等修行者,當以追尋神的腳步,勇猛精進才是。”
“神功不成,何以為家?”
“還是先把這神功,神術修好再說吧。”
陳午苦笑一聲,趕緊推脫。
好家夥。
被天缺神眷顧,獻祭成功的女子。
鬼知道獻祭了什麼部位。
要是像獨無邪一樣,獻祭了眼睛,或者獻祭了鼻子,那豈不是要了老子親命?
雖然陳午說不上是個‘顏狗’,沒達到那種‘顏值即正義’的地步。
但人嘛,總有對美的向往和追求的。
還有一個不能說的原因。
就是他說不上什麼時候,就要離開這裏的。
肯定不能在這個時候,留下什麼羈絆的。
“嗬嗬,陳兄你這樣的想法,我開始的時候也有過。”
“不過隨著時間,你就會發現,有個婆娘的好處了。”
“就會明白,成家生子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不過現在說這些,估計也很難改變你的想法。”
“因為當初我剛剛洗禮成功的時候,也聽不進去成家生子什麼的話。”
“後來嘛……,結果你看到。”
獨無邪搖了搖頭,笑著說道。
陳午此時的心情,他能理解,因為他是過來人。
以後自然會改變這種想法的。
“以後再說吧。”
“反正天長日久,來日方長。”
“到時候想成家,我再來麻煩嫂夫人就是了。”
“對了,無邪兄這裏哪有酒館?”
“雖然沒有婆娘,但這酒還是要喝的。”
不管怎麼說,獨無邪忙前忙後的,他必須要有表示。
喝頓酒,禮輕人意重。
“看陳兄你說的,都到了我家裏了,怎麼還能出去喝酒?”
“就在家裏喝,我讓你嫂子做幾個菜,正好我還有封存的好酒。”
獨無邪聽陳午說要出去喝酒,眼睛一瞪,佯裝不高興的說道。
“無邪兄,這如何使得?我都已經如此麻煩你了,怎麼還能麻煩嫂子?”
“不行,不行。”
“我請你和嫂子出去吃。”
陳午連連擺手,堅持要請獨無邪兩口子出去吃。
“陳兄,不必再說了。”
“你來族裏都一個月了,我都沒有請你來家裏吃個飯。”
“現在在我家,又豈能讓你出去請吃飯?”
“不必再說了,今天無論如何你也要給我這個麵子。”
“否則我都沒臉出門了。”
最後,獨無邪板著臉很嚴肅的說道。
不得已,陳午就留在獨無邪家裏,吃了一個午飯。
期間自然也是少不了,請教修煉神道方麵的問題。
而陳午也和獨無邪兩口子,說了修真界的見聞。
相互之間都滿足了彼此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頓飯自然吃的很是愉快。
“無邪兄,這個‘厄果’我迴去試試,若是我弄不明白,我再來向你請教。”
飯後臨告別時,陳午向著獨無邪說道。
“找我可不行,我也不會。”
“如果真需要的話,三年之後你到神殿找無暇大哥吧。”
“我們這裏有個傳統,三年之內都要自己琢磨研究。”
“這樣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天賦。”
“神術是一樣的,但每個人的理解和使用是不一樣的。”
“所以,陳兄,現在隻能你自己來了。
獨無邪攤了攤手,表示愛莫能助。
“好,既然這樣我先自學。”
在這個避世的環境裏,沒有外敵的顧慮,這樣的規定,或許最主要的還是通過這樣的手段,磨煉年輕人心性吧。
迴到自己住處,陳午迫不及待的查看玉簡。
生滅者,謂之陽陰也。
孤生者,無為。
獨滅者,不存。
是以以生蘊滅者,為光為明,為神為聖。
以滅律生者,為威為嚴,為正為法。
故,肝木之道,生滅相依,滅生相存。
生中蘊滅,滅中律生,綿綿無盡,運之不絕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