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
“你說!
“如果靠是一種弱勢文化的話,那麼我們這群跟隨您的兄弟們,我們依靠您的智慧這算不算是另一種弱勢文化!
“這個問題,我們要從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定義上去分析,強勢文化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是依靠強者道德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搞懂了定義,再來看看真正懂大哥的人。
懂大哥的人,慢慢都會變成一個對大哥比較直接的人,也就是對大哥沒什麼花花腸子,要做什麼要說什麼,基本都會直來直往,不會當麵一套背後一套,這樣的人具備著坦誠屬性。
還有更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因受大哥的影響,大家不會盲目順從。這點從另一維度叫做對風險的預期。
換句話說,無論對大哥如何信任,這些人都明白,大哥的目的是為了讓兄弟們活成真正的自己,也就是修成對盲目風險有一定把控的能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他們不會因為大哥身在何方,有什麼沒什麼去權衡利弊,是絕對的相信大哥,所以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靠,這不是一種基於利益的崇拜或是相信,而是發自內心對大哥的信任。
傳統文化裏,世人相信有神,相信哪個認為厲害的存在,或某人,其本質都是忽略自己的實際情況而渴望被拯救,總期待著破格獲取。
兄弟們對大哥信任的同時,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局限,兄弟們是因為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懂修行,和修仙的秘密,認可大哥,所以相信著大哥。
他們始終都明白,大哥不是為了讓他們追隨大哥如何,而是讓他們自己成為自己的強者,所以大哥才會如此費盡心思去講訴兄弟們所需要的東西,說到底,兄弟們是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的狀態,也知道信任我後,他們會變得如何。
正因這點,兄弟們不會被一味的信任衝昏頭腦。
弱勢文化講究破格獲取,明明沒有條件還想去獲得。
而兄弟們的信任,是實實在在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
這就好像是投資,這群信任大哥的兄弟,帶著腦子,絕對的信任著大哥,從而獲取了覺顯的力量。
相比之下,其它人那種盲目的順從,他們其實都在半信半疑的徘徊之下。
最清晰的一點,所有人都明白,真東西自己得到了之後,真的會獲得與之前顯著的差異,乃至深刻的發現自己的變化。而有的東西,即便是聽了上千遍,自己也還是原來的那個自己,雞毛變化沒有,依然啥也不會!
“我明白了大哥。”
“嗯,就像有人說機會是等來的,有人說機會是尋找的,從這兩句話上他們可以衍生出很多道理,或者故事來證明這個言論,令我們去相信。
而大哥會說,該等時候等等,該找時候找找,等時充實自己,待風起。找時穩住己心,慢慢尋覓。
等何嚐不是一種找,在找合適的機會,而找又何嚐不是一種等,在等找到那個機會。兩點根本不矛盾。
人如果被任何一種知識困住了自己的認知局限,那麼便會失去對另一麵認識。
佛學也好,道學也罷,任何修行學問隻是我們借著提升自己,變化自己的工具,我們過河的船。
過了河可以說自己是如何撐船過河的,也可以形容船是什麼樣子的,但大可不必上岸後還執著這船,要背著船前行。我們隻需要明確的認識到,自己是如何打造第一艘船的過程,並且銘記。
再遇見下一次需要過的河時,輕易的打造出來便可。
而真正的傳道授業解惑,不是跟人形容船是什麼樣子的,是要教別人如何打造屬於自己的船,然後別忘記這個技能。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給你魚不如教你如何捕魚。
給你講再多的修行感悟,再多的形容,都不如教你如何破雜念與心轉境的方法。
有了這個,在告訴你咋用,你修好了就是你自己的了,如果沒有這個,那你最多就是花錢聽人吹牛逼,說他的船他的魚有多好,哈哈哈。明白不?”
“明白大哥。”
“嗯,一個修車的師傅,跟你吹噓他修車多厲害,沒用。得教你如何修車才有用。
如今時代,ai的進步不得不讓人類警惕,便捷的同時,其中存在著很多弊端,弄不好,往後的日子裏未覺醒的人,不光不會成為ai的主人,反而會成為ai的奴隸。
隻有覺醒後的人,才會把ai變成工具。
這話說的你可能不太清晰,大哥給你簡單的形容一下,例如大數據這個東西,它會根據你的習慣給你推送你想要看的,但是有很多東西就會推送的少,甚至不給你推送,這樣你也看不到,了解不到。
看似方便,其實相當於給你畫了一個圈圈,你在這個圈裏麵玩兒的很開心,看見什麼都以為是最近非常新奇的。其實根本不是,它不想你看見的你根本看不見,你還以為你看見了全部。
比如總刷短視頻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喜歡搜索什麼,喜歡刷什麼,它就給你推什麼。但是那些沒給你推的呢?那就不存在了嘛?不會吧。所以這個就會造成你的認知局限,會讓你錯覺的認為,你刷到的東西,就是這個平臺最多最火的東西。
你愛刷修行,那就一頓給你推修行有關的,你愛刷美食,就一頓給你推美食,看似你在運用科技,其實科技在操控著你。
覺醒後,你不會因為你刷到什麼,就認為什麼,也不會固化你的思維,不會去評判,隻吸取,並且想要了解什麼事情的時候,利用ai的這個功能讓它給你推薦你想要知道的。
一個是被動,一個是主動。
看似相同,完全不同。
修仙,其實跟ai的本質差不多,ai發展進步之後,從原本的單一程序,逐漸變化為大數據提取狀態,包容大量知識去隨意調動。
而覺醒後呢,也有點像超級ai,不再單一的固化自己,從萬事萬物中提取自己所需。
所以往後必然會出現兩種人,一種是能夠清醒的不被ai控製,反利用ai,一種是被ai支配著自己思維走向的。
說句不好聽的,天塌了,人若不死,那也得吃飯,來啥辦啥就是了,有胡思亂想那功夫,還特麼不如想點有用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