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堂內(nèi)一片狼藉,侯管家正欲重新出去采買的時候,李恪直接攔住了他,“不用買了,迴頭我找工坊工匠,按照莊子裏的家具在打造一套吧,反正那些瓶瓶罐罐我也不喜歡”。
王仁表聽李恪這麼說,則提出了不同的建議,“還是去買吧,保持一個古典的蜀王府有什麼不好的,萬一你這府宅能留到後世呢”。
李恪眼前一亮,“有道理”。
安排完正堂的事情,李恪和王仁表一起到後院開始又鼓搗起了那盆糞水做成的電解液,李恪一邊攪拌,一邊讓王仁表整理了一下竹筒上插著的碳棒和鋅片。
這個時代的鋅叫做白鉛,不過很多工坊工匠得知李恪這麼叫之後,也都紛紛改了口。
東西其實沒有多大的難度,就是味道比較大,就是在竹筒上插碳棒,下插芯片,依次排列,隨後正極連正極,負極連負極用兩根線連接起來。
隨後放進裝著電解水的陶罐中,充電以後就能使用了,就是放電與充電的效率不是很高,不過硫酸已經(jīng)被李淳風(fēng)弄出來了,這也就是實驗一下電瓶的設(shè)想而已。
畢竟這玩意要是炸了頂多一身味,裝著硫酸的若是炸了,那可就不得了了。
李二手握腰帶怒氣衝衝的來到李恪的府上,找了一圈之後終於在後院發(fā)現(xiàn)了這倆人。
此時的李恪依舊在攪拌著電解液,迴頭便看到了李二,隨後笑嘻嘻的準備打招唿。
隻見李二手握腰帶便向著自己衝來,情急之下李恪直接拿起攪拌著電解液的棍子防禦在前,“父皇,你要做什麼?”。
李二猛地聞到一股臭味,隨即定睛看了一下李恪手握棍子的前端,隻見棍頭濕漉漉的,還滴著不明液體,頓時火氣又旺了三分。
“李恪,朕是多久沒打你了,軍中沒有軍務(wù)麼?還是工坊沒有事情,你盡然在此,在此擺弄這,擺弄這....”,李二終究是沒有將那個字說出來。
太惡心了,當朝皇子,竟然自己府宅的後院中擺弄這種東西,剛進來的時候李二甚至在李恪的臉上看到了笑容,攪動這東西有那麼開心麼。
“你給朕把棍子放下”。
李恪,“我不,我一放下,你還不抽我”。
李二聽罷,強忍怒意,憋出一個笑臉,把腰帶放在了身後,“放心吧,朕不會打你的,快放下”。
隻是李二強忍出來的笑臉實在是有些抽搐,李恪見狀更不能放了,“父皇,你讓高公公看看,你那笑臉比哭還難看,我是不會相信您的”。
李二的怒意已經(jīng)快到頂點了,隨即一揮手,“來呀,給我把李恪按住”。
很快,蜀王府後院便上演了一出好戲,李恪拿著棍子各種甩弄躲閃,身後的守衛(wèi)不斷想方設(shè)法追逐。
由於護衛(wèi)人數(shù)太多,李恪沒多久就敗下陣來,被幾名護衛(wèi)按在了一邊走廊上。
李二拿起腰帶便向著李恪的屁股抽了過去。
李恪的哀痛之聲,頓時響徹長安城之上。
一邊的王仁表一臉幸災(zāi)樂禍,真想用攝像機把這一幕錄下來,哈哈哈。
抽完李恪的李二,頓時感覺神清氣爽,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感覺一口氣能上個五樓。
伸了個懶腰之後指了指那捅電解液,看向李恪,“你要是玩玩馬,溜溜鳥,朕都不會說你什麼,你看你玩的啥?多大了?雉奴年歲尚小都不曾如你一般”,
“再者說,你就不嫌有味麼?拿個長棍一邊攪,一邊在那傻笑,朕是造了什麼孽得了你這麼個皇子”。
李恪揉著屁股,一臉幽怨,“哼,父皇,你之前還說這麼多皇子就我最與您相像呢”。
一聽這話,李二忍不住又捏了捏自己的腰帶,白了李恪一眼之後看到了一邊傻笑的王仁表,仔細看了看王仁表手上的東西。
隨後滿眼驚愕的問道,“王家小兒,你這不會是要往那個桶裏放的吧,你二人玩得好呀”。
王仁表撓了撓頭,用的著我的時候喊我王小將,小王將軍,用不著我了喊我王家小兒,哎,真是,“陛下,您可能是誤會了,我們這是在做電解液”。
李二眉頭一皺,“什麼液?”。
王仁表,“電解液呀陛下,就是可以儲存電的東西,以後別有妙用”。
李二看王仁表的表情,不似說瞎話,隨即捋了捋胡須,“你詳細與朕說說”。
王仁表看了看天色,隨即說道,“要不這樣吧陛下,我?guī)スし豢纯窗l(fā)電機,您看過之後,大概就明白了”。
李二點點頭,隨後招唿李恪一同前去。
李恪本想拒絕的,但是看李二又握了握腰間的腰帶,無奈隻能跟上。
路過正堂的時候,李二指了指裏邊正在收拾的下人們問道,“這咋了?你二人因為一桶,額,一桶電什麼液鬧翻了?”。
李恪把頭偏向一邊,不想說話。
王仁表無奈解釋道,“是這樣的陛下,剛才那場戲有幾個倭國人非常不滿,他們殿下府上大鬧了一番”。
李二一聽轉(zhuǎn)頭眼神不屑的看了看二人,“你說這話,朕連個標點符號都不信,要說李恪去別人府上鬧,朕倒是相信”。
王仁表嘿嘿一笑,“陛下對殿下的了解,還真是宛如指掌呀”。
李二對這個馬屁並沒有什麼感覺,“哼,別說那幾個倭國人了,朕看了都滿肚子火,這倭人的行徑簡直豬狗不如”。
王仁表點點頭,“陛下,殿下和下官這也是為了您好呀”。
李二眉頭一挑,絲毫不信王仁表這句話。
王仁表接著解釋道,“陛下還記得倭國的銀山吧,再過些時日,您派出去的探子應(yīng)該就能有消息傳迴來了,到時候陛下想去挖銀山,不也得有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嘛”。
李二一挑眉,“你二人就如此確定那邊會有銀山?”。
王仁表點點頭,“無論確定與否,提前做好準備都是應(yīng)該的,況且,這倭國人一向覬覦我大唐各種寶物,甚至田產(chǎn),就連之前潛入殿下工坊的隊伍裏都有他們的身影”,
“如此行徑可謂是蓄謀已久,殿下隻是將他們醜陋的麵目提前暴露了出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