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因為向組織交代,他們的懲罰也隨之減少。誰能想到,在一個工廠工作了快十年的人竟是間諜?
盡管如此,他們不得不麵對現實——實驗失敗了。
火箭還未發射便失敗了,別說達到目標了,而且浪費了不少資源,再加上人員傷亡,讓本來不富裕的七工部雪上加霜。
抬頭看了眼卡車上的設備,李師傅想著哪部分可以迴收再利用,哪些則可以變廢為鐵。
“主任,準備好了!”戴眼鏡的周科長走過來說。
李師傅站了起來,“油都加滿了嗎?”
周科長搖搖頭,“我們把這裏的油都用了,但這裏兩三天才會送來新的。”
“所以我們可能得去泉城加油才能迴去。”
李師傅聞言搖搖頭。“後勤的情況怎麼樣?”
“吳主任剛到,對調配還不熟悉,正努力籌集資源呢。”
李師傅歎了口氣,“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隨即又說:“那我們先去泉城吧,實在不行繼續打欠條吧。”
提到這點,周科長的表情變得有些奇怪。不知該怎麼評價李師傅這種做法,是機智還是別有深意。
要是早有所防備的話...
此時,李師傅自己也覺得有些尷尬,但他別無選擇。他拿著印章來到這裏,並非出於其他考慮,而是想著這裏是自己的單位,總得照顧下自己人。
正在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爸,真的是你在這裏!”
李師傅一愣,手中的水壺掉落地上。他迴頭看到兒子小濤來了,臉上頓時露出笑容。“小濤,你怎麼在這裏?”
中午時分,林小濤被請到了市招待所參加宴會。坐在首席,左側是李父,右側是一位帶舊軍帽的中年男人。在場還有七八位,包括了馬軍、張大河以及一些各部門的一把手們。王清隻能在一旁陪其他人。
人們相互介紹熟絡後,目光都集中在楊小濤身上。
上午見麵後,林小濤得知父親的近況。他簡要描述了最近在上海等地的經曆。李父一聽事情原委,大為震驚,當即教訓了幾句。林父雖嚴肅,但也不忘給他麵子。
這一幕使張大河印象深刻。如果知道林父是楊總的嶽父就好了,一切都會順利多了。隨後林小濤同意一同返迴四九城。
就在決定加入車隊時,一群人湧來,領頭的是市委書記黎明。
通過電話匯報的楊浩帶來了黎書記的親自到場,黎書記堅持要宴請大家。考慮到這些人的艱苦旅程,李父便一同出席。
見到黎書記熱情對待女婿,心裏頗有感觸。黎書記不僅重視四九城的機械廠在彭城設立新工廠的事情,還非常關心紅星機械廠的發展及維修站的建設工作。這讓整個彭城上下都倍感重視。治安也好於其它地方,混混們都不敢來這裏。
---
酒席尚未開全,黎書記率先起立敬酒。
楊小濤也趕緊起身響應。
幾杯酒下去,場麵更加融洽。楊小濤表現出禮節,贏得了大家的好感。
黎書記繼續表揚楊小濤的成就。
畢竟,劉向東的身份不低,他在首都結識的領導和高官是李強這種外地書記難以企及的。據說,一機部的黃老和夏老對他視如己出。
況且,如今機械廠歸總部直轄,這是張老的掌中寶。在這種情況下,隻能看對方心情而定。
而此刻,對方的稱唿變化讓李強意識到他們或許已經同意,這讓他喜出望外。
這些年在彭州,李強殫精竭慮,希望能夠有所建樹,但總因條件有限難有大的進展。尤其是農業生產,這幾年引入高產玉米和拖拉機才有所改善,這兩樣都離不開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幫助。
“劉大哥,請嚐嚐我們的蜜三刀,這是我們當地的特色小吃。”
王書記熱情地邀請,劉向東點頭迴應:“我已經嚐過,味道確實不錯。”
“那這一道菜你肯定沒吃過。”
王書記指向剛剛端上桌的一盤,裏麵是一條魚,上麵還放著一塊方形羊肉。這奇特的組合不僅劉向東感到好奇,旁邊的宋大叔也感到新鮮。
“這叫羊方藏魚,使用當地鱖魚和羊肉烹製而成。”
王書記詳細介紹,“將兩者混在一起,加入調料,烹飪後可以讓魚肉和羊肉的味道完美融合,這是我們彭州的名吃之一。”
大家開始品嚐,“好!羊肉酥爛,鱖魚鮮嫩,果然是地道美食!”劉向東讚不絕口,接著又轉向王書記說,“希望我們能夠緊密合作,共建美好的家園。”
眾人紛紛舉杯,“為了未來的合作,幹杯!”
旁邊桌上,馬建國看著劉向東應對自如的模樣,不禁感歎:“這人的交際能力真是令人佩服啊!”
周輝附和,“他說話得體又機靈,真是難得。”陳華也點點頭:“這樣的本事確實不是每個人都能學到。”
傍晚,宋大叔與趙隊長離開招待所前往駐地。
“要不過今晚咱們讓大家休息一晚?反正住的地方都有了。”
趙隊長提議,宋大叔點頭答應,“好吧,讓大夥兒休息,明天再出發。”
夜深人靜時,兩人被安排到了加油站旁的汽修中心住宿。汽修中心和加油站原本就有空餘宿舍,安置眾人並無問題。等到大家安頓妥當,劉向東帶著幾人迴來。
“爸,今天先在這裏住下,明天我們一起去泉城,那裏也有個加油站,最後一起迴京城。”
迴到住處後,父子倆開始聊起了此次事情。宋老爸注意到劉向東似乎得到了對方的尊重和認可,擔心他會過於在意權力而迷失方向。
看出老父親的憂慮,劉向東解釋道,“我們這次談了很多,對方的想法集中在提升彭州市政和發展民生上,和我們的初衷一致。”
“那機械廠將如何配合?”宋老爸問。
“有很多方麵可以入手。比如這個汽修中心未來會擴展業務,並實現鐵路運輸產品銷售一體化。”劉向東邊說著,邊給父親遞茶,“我們還能提供技術支持,為當地工廠輸送技術人員,生產的部分商品也會反哺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