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的話,我們可以更專注地利用有限資源,拓展發展空間。至於影響力……雖然在首都我們的影響已足夠大,但在外邊還是不夠強。”
“所以,我們要增強話語權。”劉向東強調。
未來十年並不輕鬆。為避免錯過發展機遇,劉向東借助機械廠平臺廣泛參與各領域發展——工業、農業、化學、電子甚至信息技術。
他的最終目的是確保有足夠的實力來支持國家建設。即使困難重重,也要堅持不懈努力。
這就是他心底的聲音: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為將來鋪墊好基礎。
簡單而不複雜的理想驅動著這位年輕人。他知道每一步都需要踏實積累。即便有時看似微小的變化,長遠看來都是巨大改變。
次日清晨,眾人再次啟程返迴。牛師傅和小文商量未來發展方向時感慨萬千:機遇與挑戰並存。
劉向東和父親休息片刻後繼續討論研發進度。
“火箭衛星的情況怎麼樣?”
“主要還是固體火箭技術卡住了。”
宋爸爸迴答,“實驗目標是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明白。”
“其實如果減少重量到合適標準,成功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宋爸爸提到這一點時顯得無奈。
“既然如此,就調整重量嘛。”
“這涉及到很多技術和設備難題。”宋爸搖頭表示不易,“而且這也是展示技術力量的重要環節。”
經過交流,父子達成共識——堅持探索直至取得成果。哪怕失敗也意味著進步。
第二天清早,一行人準備迴家途中,牛軍正在協調工作。他對同事提出的問題陷入深思。
牛軍知道機會稍縱即逝,
如今迴頭看,當時的那些猜測純粹是自己想多了。
張小濤從一開始就對李剛毫不在意。
李剛從迴憶中迴過神來,拿起茶杯一口氣喝了兩口,感覺喉嚨愈發幹澀。心中的猶豫和糾結卻難以言說。
“孫老弟,你說我有這機會嗎?”
最終,李剛還是開了口。這幾句話透露出他的心聲:他渴望抓住這次機會。
陳小文顯得比李剛更樂觀,聽到他的話立刻湊過來,輕聲說道:“老李,你還不明白嗎?張總的判斷眼光極準!這些年他在化工廠和其他領域的布局都顯示了他的能力和遠見。如果單靠別人根本做不到這些。”
“而且張總敢用新人。還記得上次的那批年輕人都已成為公司的骨幹。”
“再看研究所的研發成果,哪一個不出類拔萃?”
“所以,隻要你行,張總會全力支持你的。”
李剛聽了心裏頓時豁然開朗。他想起那些早年追隨張小濤的人——王華、李偉、趙琪,他們都是被張小濤提拔起來的心腹。這讓他對張小濤的信心更足了。
李剛咀嚼著這些話的深意,陳小文看出他的心思後又補充道:
“你要得到這個職位,首先要明白要跟誰走。這點你自己想清楚吧。”
李剛默默點頭,端起茶杯發現已經空了,隻好放下問道:“孫老弟,要是給你選,你會怎麼辦?”
陳小文慵懶地靠在椅子上,“這種好事兒落到我頭上,我會毫不猶豫選擇跟張總啊!”
“年輕且成就如此之高的領導者並不多,隻要時間一到,前途不可限量。”
李剛沉默了,心裏的念頭變得更加堅定……
另一邊的書記辦公室內,鄭書記一手扶著桌緣,胃裏翻騰著酒水飯菜。一旁,一位青年男子手持盆子接應著嘔吐物;另一位中年男子輕拍著鄭書記的背。
窗外飄進來的新鮮空氣也難以稀釋室內濃厚的酒精味。
“終於舒服多了!”鄭書記接過水漱漱口後直起身說。
青年快步將盆子端出去,中年男子扶著鄭書記坐下,並遞上了濕毛巾,讓其清醒一下。隨後,鄭書記長歎了一聲,“好久沒有這樣喝得盡興了!小楊這人真厲害!”
這時,辦公室主任周先生接過毛巾放在一邊,有些擔心地提醒:“書記,有必要巴結人家嘛?這些年我們也取得了很好的發展……”
鄭書記並未生氣,隻是哈哈笑了,“你是覺得這樣做太屈才了吧?”周先生點點頭承認。
“小周呀!年輕是未來的希望所在,我們都曾年輕過,但年輕人能帶來的變化和未來的可能性更是無窮的。”
周先生恍然大悟,“書記的意思是,要看好年輕人的發展潛力?”
鄭書記點頭:“沒錯,年輕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你覺得他會差嗎?”
夜色漸深,宿室內的鼾聲不斷。
門嘎吱一聲打開,小波走了出來,在黑夜中踱步徘徊,眉頭緊鎖。
盡管他房間有電話,但小波並沒有向領導報告自己的行蹤,原因他也很難相信自己。
他對同事乃至領導產生了懷疑,事情太過巧合,似乎有人設了一個陷阱。他點燃一根香煙,內心滿是迷霧般的情緒。
旁邊傳來郝師傅的聲音:“還沒睡?今天的飯不錯嘛,跟著沾點光也挺好。”郝師傅拍拍肚子在一旁坐下繼續說道:“有什麼心事嗎?”麵對小波不願迴應的態度,郝師傅主動關心詢問。“沒什麼事兒!”“別撒謊,我看你是寫在臉上了!”
小波歎了口氣,“我覺得情況不太正常……”郝師傅聽後笑道:“這說明咱們清除出了毒瘤,反倒是好事啊。”
四九城裏,某高層會議室內彌漫著濃重的氛圍,戈岑夫斯基抽著雪茄,卡農擦著眼鏡框,奇爾沃年科站在一邊急得冒汗。
長時間沉默之後,卡農整理了一下態度重新戴好眼鏡說:
“這事我會上報給局長!”緊接著補充道:“事情太大不能自作主張”。
“我也會上報!” 戈岑夫斯基不甘示弱地說。
兩人決定將此事向上匯報時顯然各有打算,而作為下屬的奇爾沃年科感到無比恐慌,因為他深知一旦問題爆發將會是怎樣的後果。
情急之下,奇爾沃年科提議說:“或許我們可以嚐試通過其他途徑解決這個問題嗎?畢竟,公開的和諧仍然重要。”然而另外兩位上司似乎沒有理會他的建議,房間裏又陷入了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