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天謀楊重樓
地下暗河,水流湧動。
八蛇吐水,嘩啦嘩啦的水聲,讓地宮顯得極為詭靜。
行走在地宮中央,楊重樓宛如深淵般的眼眸,不禁多看了看流動的四方水池。
如今昭寧坊在下小雨,地宮的水依舊能排出,這說明此地下方還有一條暗渠,甚至是地道也說不定。
“楊重樓?!”一道沙啞的怒喝,在黑暗的地宮中響起。
五個戴著麵具的遺族之人,又出現在了這座地宮。
麵對他們的憤怒,楊重樓不為所動,
他轉頭注視角落,那個六妹似乎還沒出現。
“你厲害?你才謀高絕?若非蕭家擔保,老夫都要懷疑你是項濟的內奸了!”
“嗬嗬……”身材高大的錦衣書生,朗聲一笑道。
“大人莫急,聖武皇帝跟周雲不是親兄弟,卻勝過親兄弟。要離間他們,豈是幾句流言蜚語能成功的。”
楊重樓的話音才落,黑暗中,左側響起了一道公鴨子般的尖銳嗓音。
“那你早說啊!你不說,咱們的力量都行動了。”
“這十幾天的損失,我們要布局十幾年!”
地宮裏,因為洛陽的天氣,八蛇吐水,帶著一股泥土的潮濕。
燭火搖曳中,楊重樓緩緩踱步,無與倫比的自信道。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若是不損失慘重,又怎麼能降低臥龍的防備呢?”
“你說的輕巧,我們可不單單是洛陽的損失!”楊重樓還未說完,一道洪亮的聲音,便嗬斥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這人似乎是個武將,且武藝不低,楊重樓明顯感覺到了強大的氣血之力。
此刻,黑暗中,武將怒氣衝衝道,“我們在中原的力量,也大規模泄露被抓,在洛陽更是幾乎損失過半,這樣的代價,就換一個周雲防備降低?”
“楊重樓,今天你要講不出個道道來,老子就殺了你!”
“哼哼!”地宮大殿,楊重樓笑了,笑的輕蔑。
“行軍打仗,哪有必勝的謀略?拿得起就要放得下,敢出手就要敢輸。”
“你們偷雞摸狗慣了?不知道怎麼拚命?若是如此,楊某不奉陪了。”
“你……你混蛋!”
“楊重樓,你比蕭洛還不如!”
地宮裏,隨著楊重樓發飆,五個麵具人中,左右兩側皆勃然大怒,
這是在侮辱他們,中間麵具老大,淡然的看著楊重樓,眼裏殺機盡顯。
一股氣血之力,在這位大哥的手中聚集,
他緩緩摸向自己的腰間,那裏有一柄古樸的飛刀。
八蛇吐水,燭火搖曳。
正當大殿裏劍拔弩張之際,
“噠-噠-噠-噠……”
幽靜的大殿裏,響起清脆的腳步聲,一個身著華服的男子出現了。
他長須赤麵,雖然上了年紀,但卻氣血之力充盈。
此人一站在楊重樓身邊,黑暗中的五個麵具人便知曉,動武是不可能了,
這個人很強,放眼天下,也算高手,此人正是箭神蕭世安的師父,
南陽蕭家的老節度使,蕭啟鴻!
“鬼叔,咱們合作是平等的,你不要一副宗家老大的模樣,蕭家可不是軟柿子!”
蕭啟鴻老眼如猛獸,警告了黑暗中的五個人,
隨後轉頭,對著楊重樓冷喝道。
“重樓,對前輩要敬畏!直接說後續謀劃,莫要起口舌之爭。”
地宮裏,黑衣書生楊重樓眼眸閃過異色,
他最後看了一眼蕭啟鴻,後者毫無表示,他也就不抱希望了。
橘黃色的燭火中,楊重樓鄭重的對黑暗臺階後的人行了楚禮,隨後開口道。
“看問題,要看本質!項濟跟周雲,是不可能和睦相處的。”
“他們兩個君主,隻是河洛勢力跟武川鎮勢力的領袖,但並不代表這兩支勢力的本身。”
“霍太後、宗人府、大楚權貴他們天然容不下周雲,而同樣的,武川鎮兵強馬壯,他們也絕不願意屈居洛陽皇帝之下。”
楊重樓的話,令黑暗中的五個麵具大佬,先後陷入沉思。
其實很多事情,他們這些老江湖模模糊糊的知曉,
但像楊重樓這樣一針見血的道出本質,他們一時間條理就清晰多了。
其實很多想法計策,隻是當局難以想到,一旦能突破局限,很多計策不難理解。
互不相容!?
這確實是個尖銳的矛盾。
武川鎮李娘子跟李貞將軍,個頂個的女中豪傑,哪能是吃虧的人?
北疆趙國,如今實力強大,八營戰兵,有五個不在北疆,
王右寧卻還能依靠北疆僅有的三營,抵擋住鐵力可汗,其實力可見一斑。
對大楚來說,臥榻之地,豈容他人安睡?
趙國雄踞山川,虎視眈眈,那不比北狄國威脅大的多。
“你說的這些,有個關鍵點不對!”地宮角落裏,一直不怎麼說話的男子開口了。
“歸根結底,項濟和周雲都出自建安軍集團,如今建安軍上下一心,圖求改革。如此情況,別到時候,他們沒內訌,咱們先死了。”
建安軍是北疆廢墟中楚人的咆哮,那是楚國底層對公平歇斯底裏的吶喊。
所以它也有政治正確,隻要符合這個正確,也許項濟周雲能走過內訌期。
男子的話,令黑衣書生的眼裏閃過一絲驚訝,竟然有人能看到這個小細節。
但隨後,這絲驚訝就被楊重樓隱藏了。
八蛇吐水,水流聲嘩啦嘩啦,楊重樓思索片刻後,眼眸深邃道。
“他們的決裂,很快就要來了。快的超過你們的想象!”
“笑話,”聲如洪鍾的男子,惡狠狠反駁楊重樓,“周雲都當攝政王了,項濟還說兩家要世世代代聯姻,哪來的決裂?”
“楊重樓?!依老子看,你這是在拿我們兄弟開涮啊!”
地宮裏,燭火照耀下,
麵對質疑,楊重樓與蕭啟鴻互視一眼後,前者嘴角冷笑,從容的道。
“這次行動,種子早已經埋下了,隻是發覺的人很少。”
“你們要想想,崔中書的右相之位,為何穩如泰山?”
崔中書?
地宮五人也漸漸反應過來,開封城被攻陷,便是崔中書的謀劃。
這不但保住了北線野戰軍的顏麵,還讓聖武皇帝得到了宋國的大部分降將,其中不乏鐵人王、鐵蓋這種猛人。
作為建安軍中的三號人物,崔中書的存在,就是一道防禦趙王的盾牌。
所以崔中書,可以視為倒趙的風向標。
地宮裏,嘈雜了一段時間後,漸漸安靜下來。
五個麵具大佬走之前,楊重樓又敲了一萬兩的竹杠。
八蛇獸頭,設計精巧,能將地宮的水迅速排走。
嘩啦嘩啦的流水聲,讓地宮顯得格外安靜。
某一刻,一直力挺楊重樓的蕭老節度使,幾番撫須後,眼眸陰冷道。
“重樓,老夫知道你很敬仰聖武皇帝,但不要再對項濟、周雲留手了?”
身旁,高大的黑衣書生剛想說話,卻見老者目光炯炯,抬手阻止了他。
“你的實力,老夫知曉。你要記得,沒有蕭家,當年你們母子哪有活路?這份恩情,你現在要還的。”
“可……可是,”地宮裏,眼神如幽夜的楊重樓,麵露難色道,
“自秦皇統一來,上千年時間,才等來一批大智大勇之人,重樓不幫忙,已經對不起這一身聖人學問了。”
“豈可倒行逆施,從中破壞!楊重樓豈不愧對聖賢大道。”
沒有得到肯定的答案,蕭啟鴻並不惱怒,怪才必然有怪才的癖好,否則他也不能是怪才。
蕭啟鴻仰頭長歎,拍了拍楊重樓的肩膀道。
“重樓,你覺得他們能成功嗎?”
盡管很想迴答‘可以’,但楊重樓的眼裏還是閃過暗淡,
小片刻後,他才幽幽的道,“應該……應該不可能,無論是《鹽鐵論》,還是《潛夫論》,內中的根本問題,這次聖武皇帝跟周雲都沒有解決,開天辟地還遠遠不是時候。”
“可這些東西絕對是正確的,精兵簡政,大興教化,攤丁入畝。這些都是千古良策。”
楊重樓的話,蕭啟鴻並沒有反駁,他最後拍了拍這個固執的後生,踏步離開。
行至水池遠端,蕭啟鴻的聲音忽然響起,
“這些事,一百年前,太祖皇帝就幹過了,最終等來的是虎牢關之變!”
“你天謀斷古今,若是不甘心,便會出謀乏力!這次老夫索性從了你,靜觀其變。”
“但若是周雲不成功,那就是項家氣數已盡,你便要全力替蕭家奪江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