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王承恩
“這個太監,倒是個真不錯的人,不過朕還是覺得宦官不能幹政,畢竟不能指望人人都和這個寇連材一樣正直愛國。”
朱元璋神色肅穆的說道。
...
“看到沒,人家一個小小的宦官,就能心憂國家,不避生死,你們這些整天聖賢這說那說的是個什麼東西?朕看,這寇連材足以當你們的楷模!”
明朝天啟帝狠狠的盯著文武百官,嚇得百官一個個的全都低下了頭。
...
“啊,這個寇連材不錯,若是到我大唐,讓他給你做個副手應該挺好。”唐玄宗李隆基笑嗬嗬的對高力士說道。
...
“可惡的慈禧!這老妖婆,到底死沒死!”康熙憤怒的拍打桌子。
...
“哼!”乾隆冷哼。
...
東漢,蔡倫看著天幕,歎道:“不知道我能不能上天幕呢?怕是我應該上不了吧,哎...”
...
漢宣帝時空,司馬遷道:“好樣的,我應該記錄下來!宦官怎麼了?宦官也是人,就和其他人一樣,有好有壞,應該就事論事,不能一概而論!”
...
清朝,原慈禧時空,因為天幕的關係,導致這裏的清朝已經被推翻了,因此這次天幕說到的寇連材還沒有發生天幕上說的事情。
他被遣散迴家了!
此時,他看著天幕,當真是淚流滿麵。
“哈哈,原來以後的我會做這樣的事情,會是這樣的結局嗎?看起來也不錯!”
...
【因為寇連材的事跡記錄較少,所以本次再盤點一位賢宦。
這位人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名氣也要大很多,那便是大名鼎鼎的明朝崇禎皇帝的吊友,華夏曆史上唯一一位葬在皇陵之中的太監--王承恩。
關於王承恩的史料記錄比較少,最初他大概是大太監曹化淳的手下。
後來負責照顧年幼的朱由檢,成為了朱由檢的親信。
朱由檢繼位為帝之後,任命了王承恩為司禮監秉筆太監。
這個職務的權力很大,位置隻在司禮監秉筆太監之下,一般還會兼任東廠的廠公。
明朝那些著名的權宦如王振,劉謹,汪直,還有魏忠賢等人,都做過秉筆太監。
不過,史料對於王承恩在這個位置上做的事情記錄較少,隻知道他始終堅持站在崇禎一邊,崇禎讓他幹啥就幹啥,沒有做過那些很多大宦官做的那些什麼弄權的事情。
1644年,李自成攻破京城外城,崇禎帝鳴鍾召集大臣,隻有稀稀拉拉的一些人來了,很多的官員,太監都跑沒影了。
而王承恩卻依舊站在城牆上指揮剩下的人同闖軍激戰。
等到內城也失守了,崇禎皇帝絕望之下,來到了煤山上的一棵歪脖子老槐樹上自縊殉國。
王承恩全程陪同,在崇禎去後,也在旁邊矮了一截的海棠樹上自縊殉國。
後來,清軍打著吊民伐罪,給崇禎帝報仇的旗號,打敗了李自成,占領了京城。
順治帝下令給崇禎帝發喪,葬於思陵的同時,將王承恩也葬在了思陵門外,寓意繼續守護他的皇帝!
到康熙帝時,康熙帝對王承恩的氣節也是大加讚賞,命人給王承恩樹碑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