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明朝的巔峰太監
【明朝最巔峰的太監--馮保!】
...
“什麼意思?這標題是什麼意思?”
洪武時空,朱元璋看到天幕標題,瞬間就不高興了。
群臣也是麵麵相覷。
...
“什麼?馮保?最巔峰?難道不應該是那個九千歲魏忠賢嗎?這是誰?難道應該叫九千九百歲?”
漢高祖劉邦疑惑道。
...
“嘿嘿,最巔峰,那咱家倒是好奇了!碧瀑易跁r空的田令孜嘿嘿笑了一下。
...
幾個曆朝觀眾的畫麵在天幕旁邊閃現。
頓時,天啟時空的魏忠賢就被嚇得跪在了地上,他可真是,想罵人,又不敢罵。
雖然天幕曾說了他的作用,天啟帝也沒動他,但是動不動就把九千歲這個稱唿拿出來,這是真的嫌他活得太久嗎?
明朝,萬曆時空,乾清宮外麵的大殿上,馮保也是被嚇得立馬跪在了地上。
這標題,要命啊!
還有那個漢高祖劉邦說的話,更要命啊。
很顯然,年輕的小皇帝萬曆的眼神已經很不好了!
...
【都說明朝有四大權宦,王振,劉謹,汪直,魏忠賢!
但是,說實話,馮保應該才是其中最厲害的!
當然,也有人說鄭和才是最厲害的。
但是,說實話,鄭和的曆史成就應該是最高的,但是他並不是權宦!
那接下來,咱們就說說這個明朝最巔峰的宦官吧。
首先,我們來看看一些曆史人物對馮保的評價。
比如:
懶批萬曆皇帝:“欺君蠹國!罪惡深重!”
萬曆他爹朱載坖時期的首輔高拱用了很多詞語,什麼剛愎自用、暴虐久著、狡黠陰險、群情激憤等等來形容馮保。
明朝文學家沈德符說:馮保的罪惡比李廣的十倍還多。
(不是迷路侯飛將軍李廣,是明孝宗時期的太監。)
崇禎時期的小說家,點評家陸人龍把馮保和王振,劉謹,汪直等人並列,說他們亂政。
雍正時期的大臣田文鏡說他:驕恣。
清朝少有的著名詩人龔自珍:“私僮百指,為暴鄉裏,以人疾首!
總之來說,在古代,基本上絕大多數的人都對馮保是持否定態度進行強烈批判。】
...
“啥?這所有人都說他不行,那這怎麼還能名列賢宦呢?”漢高祖劉邦疑惑道。
“哦?這樣的評價嗎?朕倒是很好奇,這馮保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了。”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很迷惑。
漢成帝劉驁時空,漢武帝看向袁崇煥,道:“這馮保真是這樣嗎?那他怎麼是賢宦呢?”
袁崇煥迴想了一下道:“這個,這些評價倒也不算錯,他的名聲的確不好,不過臣猜想,應該是他支持了張居正的變法吧!
...
萬曆時空,馮保已經被嚇得滿頭大汗了。
...
【但是,也有例外,
比如被後世稱之為大明第一首輔,為明朝續命70年,明朝著名的政治家,華夏古代曆史上最著名的改革家之一的張居正就對其大加讚賞。
還有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文臣,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張廷玉,也曾評價馮保,說:能約束其子弟,不敢肆惡,都人亦以是稱之。
那麼到底馮保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咱們現在開始吧。】
...
“咦,你還評價過馮保的嗎?看來你對馮保的印象不錯?”
清朝,雍正帝有些詫異的看向了張廷玉。
...
【馮保,字永亭,號雙林,北直隸真定府(河北衡水)人,出生於公元1521年(正德16年)
在修仙皇帝嘉靖時期,就已經是司禮監秉筆太監了。
到了萬曆他爹隆慶帝朱載坖登基之後,本來該由他順位接替司禮監掌印太監,成為頭號宦官的。
但是史書記載,朱載坖不喜歡他,首輔高拱推薦了禦用監的陳洪來擔任司禮監掌印太監,於是馮保記恨上了高拱。
後來,陳洪被罷免了,高拱又推薦尚膳監的孟衝來接替,由此,馮保更加的記恨高拱了,準備找機會排擠掉高拱。
不過,也有人對此表示懷疑。
朱載坖若是不信任馮保,怎麼會一上臺就讓他兼任東廠廠公和掌管禦馬監的事務呢?
史書記載,這個時候,馮保和張居正走到了一塊,因為他們都想要踢走高拱。
隆慶六年,朱載坖病重,馮保秘密通知張居正,讓他先起草遺詔,結果被高拱撞見,怒斥張居正,說:“自己掌管國政,你為什麼單獨和宦官一起準備遺詔!
張居正被說得臉紅,無法辯解。
由此,馮保更加堅定了要踢走高拱的想法。
同年,朱載坖去世,馮保偽造遺詔,在遺詔的輔政大臣名單後麵加上了司禮監三個字。
而此時,馮保又向懶批萬曆的親媽,孝定皇後李氏-李太後進言,罷免了司禮監掌印太監孟衝,由自己接替了掌印太監。
到萬曆皇帝登基的時候,馮保站在寶座旁邊,舉朝大驚!
前麵為什麼說馮保比王振,魏忠賢等人更厲害呢?站在了宦官的巔峰呢?
其實,來源就在此,宦官成為遺詔之上的輔臣之一,這算是封建曆史上唯一的一次了。
即便是唐朝那些都能廢立皇帝的太監,也從未有過這樣的待遇。
當然,有人會說了,這是馮保自己篡改的。
那麼我們接著往下看。】
...
“混賬!一個太監還敢篡改遺詔!簡直反了天了!”朱元璋大怒道。
朱標道:“父皇,別生氣,這不是還沒定論嘛,我們接著往下看就知道了!
...
嘉靖,隆慶,萬曆三個時空的馮保都是被嚇了一大跳!
篡改遺詔,這死罪啊!
...
【接下來,高拱就開始指使其他人,彈劾馮保,而馮保得知此事之後,也是大驚失色,急忙找到張居正商量。
而後,馮保找到了陳太後(隆慶的皇後)和李太後,報告說高拱曾說:“十歲的太子,怎麼治理天下。”
兩位太後和小皇帝萬曆聽了之後,都是大驚失色,於是,高拱被貶了!
馮保和張居正獲勝!
這是《明史》裏麵記載的事情,也就是清朝修了快百年的明史。
不過,很多學者對這一段記錄表示疑惑,感覺有些莫名其妙。
首先,就是朱載坖真的不信任馮保嗎?
雖然在高拱的阻撓下,馮保沒有當上司禮監掌印太監,但是朱載坖將禦馬監和東廠都交給了他。
另外,明史記載張居正為人倨傲,沉穩毅重。
所以一些學者認為,雖然張居正和馮保結成了同盟,但馮保一句話,倨傲的張居正怎麼就乖乖聽話去搞假遺詔了?
另外,篡改遺詔,這是什麼事情啊?
你高拱明知道馮保對你不爽,一直在跟你鬥,張居正都在幫馮保幹這事情了,你這個首輔還沒反應過來?
還隻是斥責一下?
而且,後來在萬曆親政之後,對張居正和馮保進行了清算,罪名裏麵也沒有說篡改遺詔這件事!
所以,有學者認為,這是高拱在被踢走之後,才開始到處惡意汙蔑的。
而且,當時高拱想要收迴司禮監的批紅權,從公事上來說是擔心皇帝年幼,宦官亂政。
但實際上,怎麼看都像是在奪權。
因為六部有行政權,內閣有票擬權,皇帝手中有批紅權,司禮監就是代為執行皇帝的批紅權,簽字蓋章的。
要是批紅權也讓內閣拿走了,那皇帝真就成擺設了。
所以,萬曆皇帝和兩太後才借機直接將高拱給踢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