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人亡政息
“感覺應該是汙蔑的吧,好歹也是那啥什麼首輔,百官之首吧,發現這樣的行為,還不名正言順的拿下對手?還等著對手以後幹掉自己?那如果真要是這樣,這首輔怎麼當上的?”
漢高祖劉邦搖了搖頭。
...
“可惡,你們這些文官,簡直太可惡了,有了那麼多的權力還不夠,還想要那批紅權,想造反啊?”
朱元璋掃過群臣,群臣都被嚇了一跳,趕忙都低下了頭。
“陛下,那是後世的人,咱們在場的官員對陛下都是忠心耿耿啊。”李善長小心翼翼的說道。
朱元璋冷笑一聲道:“忠心?朕可記得天幕說過,你們以後可是要搞出南北榜案的,這不是結黨營私,這也叫忠心?”
李善長簡直無語了,那什麼南北榜案跟他有什麼關係啊,那時候他早就被殺了啊。
...
嘉靖時期,嘉靖帝瞇著眼睛,很是陰沉的盯著高拱,在他這裏,嚴嵩沒了,徐階因為天幕的原因,也被抓了。
本來應該是高拱當首輔的,但是嘉靖提前讓張居正做了首輔,隻不過高拱還在內閣裏麵。
此時,高拱被嚇得滿頭大汗,跪在地上,連唿冤枉,直說那個以後的他肯定隻是為了放置宦官亂政,絕沒有私心。
...
隆慶帝時空,這裏的高拱也是被嚇到了。
萬曆時空,早沒高拱什麼事情了。
三個時空的馮保倒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
【高拱下臺之後,事情倒也沒結束,不久有一個名叫王大臣的人穿著太監的服裝混入了皇宮,見到了萬曆皇帝,但是表情十分慌張,被人察覺,按住了。
這就是著名的王大臣闖宮案。
關於這個案子也是有很多的疑問,就比如王大臣的身份,各種資料都不一樣,有說是戚家軍裏的一個逃兵,也有說是京城裏的一個傭奴。
史書上說,馮保把王大臣抓進東廠之後給了他一把刀,並提供好吃好喝,讓他說是高拱派來的,是想要刺殺皇帝。
但也有說王大臣辯解自己是逃兵,短刀是自帶平時用的,隻是因為逃到了京城,在京城裏瞎逛,逛暈了頭,就進了皇宮。
馮保想以此徹底整死高拱,有人去找到張居正,說高拱不可能幹這樣的愚蠢的事情,讓他給高拱求情,張居正說這是馮保辦的案子,他管不了。
後來,很多大臣都給高拱求情,於是張居正便勸馮保適可而止。
然後那王大臣又翻供,說自己就一個小卡拉米,怎麼可能認識高拱呢?
最終,這個王大臣被灌了生漆,無法說話,然後被斬了。
高拱也得以脫身免死。
按照高拱自己後來死前的說法,這事是馮保和張居正在一起陷害他。
目前,大部分人認為,這件事應該是馮保導演的,目的是徹底的弄死高拱。】
...
“混賬,這些人在幹什麼?”
明成祖朱棣怒拍桌子。
...
嘉靖帝盯住了馮保,馮保再次滿頭大汗。
畢竟,前麵說的篡改遺詔的事情,從邏輯上看,是偏向馮保沒改的。
但闖宮案,確實看著更像是馮保搞的。
“你們這些混賬奴才,搞陰謀詭計搞到我皇家身上來了?”
...
萬曆時空,馮保也是一樣冷汗直流。
...
朱元璋看著這一幕都要氣炸了。
這都什麼玩意啊?
看他這個時代,皇宮裏哪來這麼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
【之後,張居正擔任了首輔,並提出了六項改革方向。
眾所周知,倘若國家到了腐爛不堪的程度,想要改變,那就隻有變法改革。
而改革,要麼自上而下,要麼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那自然就是農民大起義,徹底掀翻整個天下,重新開始。
自上而下,那就必須要朝廷力量的全力支持,特別是在古代作為最高統治者的君主全力支持,掌握足夠鎮壓一切既得利益者反對的實力。
宋朝有範仲淹的慶曆新政,還有王安石變法和後來的一些變法,之所以全都失敗了,先不談那些改革政策的可行性怎麼樣,單就君主支持這一項上,那就完全不行。
所以,張居正、李太後、馮保三人組成了緊密的政治聯盟,開展了浩浩蕩蕩的萬曆新政,將已經快要徹底崩潰的大明朝強行給續命了一波,史稱萬曆中興。
而他們三人的鐵三角聯盟,那在曆史上也是堪稱少見,因為大多數的聯盟,往往走著走著就開始互相傾軋起來了。
而他們三個,從始至終,都非常的配合,團結。
可以說,張居正變法能夠成功,三人的團結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明朝沒有太後專權的現象,後宮也很少有直接幹政的行為,但是李太後作為萬曆的親媽,能夠最大程度的影響萬曆帝,不讓其他人從萬曆帝這裏鑽空子。
而馮保掌握了內廷和東廠,張居正掌握外廷,可以說正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帝國的最高權力,才能有足夠的實力去將那些反對者的聲音給壓製下去。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想方設法在找機會想要掀翻他們的聯盟。
比如馮保自己的親信手下錦衣衛指揮使徐爵就曾挑撥過馮保和張居正的關係,讓兩人互相懷疑,但是很快兩人又和好了。
還有當初張居正的父親去世了,按照規定得迴家丁憂三年才行,但是此時的新政正在轟轟烈烈的執行,作為總指揮的張居正,要是離開首輔位置三年,那指不定要成什麼樣子呢。
張居正自然是不想離開的,離開了,新政一切皆休。
但是那些反對者立馬就逮住了機會,大批的言官不停的炮轟張居正。
最後馮保出力,最終以奪情的名義,使得張居正能夠留在朝廷繼續擔任首輔,讓新政可以順利的執行下去。
不過,這裏麵也存在一個隱患。
那就是萬曆皇帝,這裏麵沒有他的位置。】
...
“要這萬曆皇帝的位置有什麼用?不還是個十歲的小孩嗎?加進來,也隻是壞事。”漢高祖劉邦無語道。
蕭何道:“陛下,此言不對,皇帝是至高無上的,雖然他們三人拯救了明朝,但是他們的行為肯定壓製了皇權啊。”
劉邦滿不在乎道:“國家都要破滅了,還管這些,有這樣的大臣力挽狂瀾不好嗎?要是你們有誰能讓我大漢三年就去滅了匈奴,朕讓他管理國家大事,朕就坐在這上麵當個神仙唄。”
群臣看到劉邦這個樣子,表情都有些怪異。
這一幕,被放上了天,曆朝的很多觀眾看後,心裏麵都不由得無語。
這話,從你漢高祖嘴裏說出來誰信啊?還坐在上麵當神仙,看看怎麼弄韓信,彭越的吧,真要是有人敢說讓他坐在上麵當個神仙就行,怕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
“唉!”
朱元璋不由得歎了一口氣,有些糾結,不知道該怎麼評價。
一方麵,權臣壓主的事情,他討厭。
另一方麵,就大明那個時候的情況,皇帝又年幼,要想變法成功,拯救大明朝,那不掌握絕對權力也不行啊。
...
【李太後一直堅信嚴師出高徒,慈母多敗兒,因此對小萬曆管得十分的嚴格。
因此,馮保也是隨時盯著萬曆帝,但凡萬曆帝有什麼不對的行為,他就立馬去匯報給李太後。
然後萬曆帝就會遭到李太後的責罵。
因此不僅是宮內的太監宮女,就連萬曆帝也很害怕馮保,平日裏隻要看到馮保來了,就立馬坐得板正!
同樣,張居正對萬曆帝的管束也很嚴格,他的管束,很多時候,就像是父親管兒子一樣,不像大臣勸君主。
所以,隨著萬曆帝的年齡增長,萬曆帝也從害怕逐漸轉變成表麵聽從,心裏麵不以為然,甚至是惱怒憎恨。
就比如有一次,萬曆皇帝因為瞎玩,遭到李太後的嚴厲斥責,然後讓張居正幫萬曆帝寫罪己詔公示內閣大臣看,張居正的措辭十分的犀利。
萬曆皇帝看了之後,羞愧不已。
那些經常帶著萬曆帝玩的那些人,馮保不喜歡的人,也盡數遭到了貶斥。
當然,是表麵羞愧還是心裏怨恨,那估計是後者,此時的他十八歲了。
還有一次,萬曆帝喝醉了酒發酒瘋,毆打宮人,李太後很生氣,丟給萬曆一本《霍光傳》讓他自己好好看。
結果把萬曆嚇到了。
不過,我感覺,李太後是不是給錯書了,給個《張飛傳》感覺更應景啊。】
...
“又來,能別說這事了嗎?老夫隻想好好養老!”漢宣帝時空,蹲在家裏逗狗的霍光被嚇了一哆嗦,整個人都瞬間繃直了。
...
漢武帝時空,霍去病也是臉色很尷尬,又提他老弟幹什麼?
...
“完了呀,這李太後雖然用這樣的方法唬住了那小皇帝,但這也把張居正給架在火上烤了呀。”
魏武帝曹操感慨道。
...
萬曆時空,李太後看到這一幕,不由得有些後悔,這事,現在聽著,怎麼感覺自己做得有點不太對勁呢?
...
南漢劉備時空,張飛一臉尷尬道:“砸又扯到俺身上來了?別再說這個事情了好嗎?很丟臉的!”
...
【然而,就在大明朝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萬曆十年,張居正因病去世。
大明朝的中興,自此噶然而止。
張居正去世前,給萬曆留了遺書,推薦潘晟入內閣,繼續執行自己的新政。
馮保也是趕忙派人去接潘晟入朝廷就任,但是他還沒到任。
那些被張居正壓製了十年的人紛紛跳了出來,禦史王國、雷士楨、給事中王繼光立馬上書萬曆皇帝,彈劾潘晟。
潘晟聽說後,主動請辭。
內閣大臣張四維、申時行立馬起草了批準詔書,萬曆皇帝也是毫不猶豫,立馬蓋章批準。
馮保聽說這事之後,十分的生氣,說:“我就生個小病,你們就把我踢一邊了?”
之後,皇長子出生,馮保想借著機會給自己整個伯爵的爵位,但被張四維給阻止了,氣得馮保大罵:“你有今天靠的是誰?現在就背叛了嗎?”
禦史郭惟賢把當初張居正父親去世時,帶頭彈劾張居正,最後被廷杖貶斥的吳中行和其他一些人召迴來。
馮保大怒,將郭惟賢貶職。
同時,馮保還啟用自己的同鄉梁夢龍來接替吏部尚書的職務。
但這些掙紮都沒用,因為明朝的太監不是唐朝的太監,從萬曆火速批準潘晟的辭職奏章,就能看出來,萬曆這個懶批皇帝現在是鐵了心要徹底的拔除張居正和馮保的勢力。】
...
“什麼意思?這是什麼意思?什麼叫不是我大唐的太監?”
唐高宗李治皺著眉頭!
群臣都不敢說話了,還有啥意思啊,不就是太監都能廢立皇帝唄,這天幕早就提到過啊。
...
【而且,李太後很早之前就把自己的權力歸政給了萬曆,張居正也沒了,馮保一個人根本扛不起來。
所以,內廷裏麵的一些曾經遭到馮保打壓的宦官也趁機在萬曆麵前蹦躂,以前帶著萬曆帝瞎玩的張鯨、張誠等人建議萬曆將馮保給貶了。
同時又有禦史細數馮保十二條大罪。
不過,這個時候的萬曆,大概是從小被馮保舉報怕了,依舊還有有點害怕馮保,說:“要是大伴當麵來找我該怎麼辦啊?”
兩人就說,聖旨一下,剝奪了了他的位置,他還有什麼資格上殿,肯定不敢來的。
於是,在張居正去世半年後,馮保這個風雲一時的明朝大太監也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被貶到南京當了個奉禦,養老去了,過了很久才去世,具體是哪一年倒是沒記錄。
同時,萬曆皇帝也從馮保的家裏抄出來了很多的財產,大概有金銀百餘萬,其他珠寶不少。
也有說抄出來總共價值五百萬兩白銀的財產的。
史書說馮保生活奢侈,貪得無厭。
但是這個數字吧,看上去也不小,但是和之前的什麼王振,劉謹等人的光是黃金都能幾百萬兩的比起來,那確實是不值一提了。
不過,萬曆帝感覺應該是挺多的,於是有人就進言說,他一個馮保都幾百萬了,那張居正堂堂首輔,豈不是更多?
抄了張居正家裏吧。
萬曆帝欣然同意,於是張居正的家被抄了,但是沒抄出來幾根毛。
於是,這些人又說張居正把財產送迴老家了,最少不下兩百萬。
萬曆再次欣然同意,接過當地的官員聽說皇帝要抄張居正老家,於是派人將張居正家裏圍了起來,不準進出。
等到京城的抄家隊伍來到張居正老家的時候發現,張居正的家人已經被餓死了十幾個了。
張居正的兒子不堪受辱,自縊而亡。
最終,抄家隊伍在張居正家裏抄出了十萬金銀。
雖然,十萬看起來很多,但相對於一個當了十年首輔的人來說,這點錢,好像也不離譜啊。
根據《萬曆野獲編》說,還有珠寶無數,至於到底無數個多少,反正不知道。
反正,據說萬曆帝在得知隻搞出這麼點東西之後,氣得讓人去扒了張居正的墳墓,想要看看是不是藏裏麵了,結果隻看到一條一品大臣的蟒袍玉帶!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萬曆帝在一眾既得利益者的拱火之下,將張居正一派的官員盡數罷免的罷免,貶斥的貶斥,並且將張居正的新政政策全部廢除!
唉,可以說,張居正的變法是成功的,也是失敗的。
成功的是,他用了十年證明了相比於曆史上很多變法最後搞得一地雞毛,他的變法確實可以讓大明再次強大。
但人亡政息,似乎又很難說是真的成功了。
不過,後世認為,張居正的這次變法改革還是很成功的,算是繼商鞅變法,秦始皇改革,隋唐之際的改革之後,最成功的和影響最深遠的變法改革。
而馮保呢?或許在明朝,清朝,很多人對他持有否定態度,因為他貪財戀權,陰狠毒辣,排除異己等等什麼的。
但是在現代,絕大多數人對他是持有肯定態度的。
要不是他和張居正的傾力合作,又怎麼能壓製那些頑固的反對者呢,讓新政得以成功實施呢?
在那樣的情況下,不狠一點,堅決打擊那些冒頭的反對者,難道還要跟他們講道理嗎?
難道靠萬曆嗎?就他那個鳥樣,靠得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