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心之人的推動下,整個洛京不說萬人空巷,也是人潮湧動。
威侯府門外,各家各府的馬車擠擁不動。
更多的是不在受邀之列,又各懷心思想要一探熱鬧的閑人。
黎綱一身嶄新華服,李遺天還沒亮就被黎瑜精心打扮好,此刻站在黎綱身後一臉假笑地對每一個湊上來的陌生人打招唿。
黎瑾帶著眼上蒙布的吳悠抱著盤瓜子悠哉遊哉地看著熱鬧。
耳朵裏傳來的熱鬧動靜惹得吳悠好奇地四處旋轉(zhuǎn)自己的小腦袋。
幾條長爆竹劈裏啪啦響過之後,黎綱陪著壓軸到來的符信、趙仲等人向府內(nèi)而去。
暫時不被人關(guān)注的李遺不由得鬆了口氣,張望道吳悠的所在,疾步走了過來。
心裏一直牽掛著女童的秘密,今日人多眼雜,他才以女童眼疾嚴(yán)重為由拜托黎瑾寸步不離地看好她。
他動過將女童藏起來的心思,但是今日人多眼雜,侯府雖大卻也不容易悄無聲息地藏人。
太過反常反而惹人生疑。
隻是還不等李遺走到二人身邊,黎瓊又帶著數(shù)人湧了上來,將李遺團(tuán)團(tuán)圍住。
“瑕弟,這幾位都是我們家的世交,今日認(rèn)識認(rèn)識,以後你要多加走動。”
黎瓊隻要不在黎綱麵前,總是能將場麵維持的很好,當(dāng)下就是一副家主長兄的做派,氣度雍容,大方得體。
黎瑜自然是各家的女眷打攪在一起,齊齊走向後院自己的閨房中竊竊私語去了。
記得不見了多少人,念了多少個轉(zhuǎn)瞬即忘的名字,李遺終於瞅了個空檔將自己挑出了黎瓊的視線。
一口氣還沒喘下去,自己肩膀又被人拍上了。
李遺甚至不用迴頭就察覺到了這是誰的手掌。
姚文意。
即使是這個場合,他絲毫不顧慮招搖地戴著那副金燦燦的黃銅麵具。
李遺甚至發(fā)現(xiàn)麵具上出現(xiàn)了許多原本沒有的嵌紋,精致巧妙。
看得出來,姚文意的心態(tài)恢複很快,不然怎麼會有這種閑情逸致。
姚文意隨俗地遞給李遺一個布帛包著的物件。
“修武生前很喜歡的,希望你不介意。”
李遺一頓,鬼使神差地接下了布帛包。
“姚修武,確實與我無關(guān),離開沂陵城,我沒見過他。”
李遺甚至能看到姚文意麵具下的笑意:“我知道。”
“什麼?”姚文意的淡定和坦然完全出乎李遺的預(yù)料。
姚文意沒有繼續(xù)解釋的興趣,很是熟絡(luò)一般拍拍李遺的肩頭:“應(yīng)付你自己的場麵吧。”
說完找了個角落自己找酒喝去了。
姚文意一走,早就候在一邊的幾個世家子弟主動上前搭腔認(rèn)臉。
一旁有更加急不可耐的聲音響起:“黎瑕兄弟,我是見過你了,不過你未必見過我,聽說你不是洛京人,今後在洛京有什麼困難,可以來找我。”
黎瓊適時地出現(xiàn),笑容燦爛地迎了上去,路過時不著痕跡地吐出二字:“元保。”
李遺心裏有數(shù),黎瓊提前交代過的六小公侯的又一人。
元保身後跟隨者甚眾,原先姚文意是六人之中追隨者最眾,排場最大者。
經(jīng)曆青州之變之後,姚文意越來越像趙硯章,活似個孤家寡人,獨來獨往。
元保自然當(dāng)仁不讓收留了姚文意的那些“小弟”。
李遺在他身後還看到了兩個熟麵孔:符措,嚴(yán)時。
身份主次不言而喻。
李遺不鹹不淡地一一問好應(yīng)付著這些場麵事。
元保好似沒有看出李遺的心不在焉,過分親切地拽著李遺的手,說著自以為關(guān)懷體己的話語。
李遺對這些場麵還是經(jīng)曆不足,隻能傻笑著嗯嗯啊啊。
就在李遺一身雞皮疙瘩,心裏甚至開始忍不住往不對勁的地方想的時候。
一聲高唱拯救了他。
“君皇到!”
以黎綱等數(shù)位軍侯為首,所有人一齊湧出侯府。
在門階下或站或跪恭敬迎接。
鼎沸的人聲瞬間鴉雀無聲。
隻是今日沒有開路倚仗,沒有挑燈挑香的工人和灑掃淨(jìng)街的仆從。
趙一依舊是一副老農(nóng)的打扮,和始終以華服示人的世子趙宣,以一個怪異的組合,就那那麼二人二騎悄然出現(xiàn)了。
門下下馬,黎綱恭敬道:“這種小事怎麼能驚擾君皇,這幾日洛京不太平,君皇應(yīng)該多帶些人在身邊。”
趙一四處打量,笑嗬嗬道:“來你這散散心,帶那麼多人做什麼。”
抬步就往裏走,趙一隨口說道“陣仗不小啊,我當(dāng)關(guān)起門來大家吃頓飯就好了呢,還有誰沒到?”
黎綱還未搭話,趙仲主動接話道:“威侯想要小辦,我們也不答應(yīng)啊,好久沒什麼喜事了,還是君皇親自賜下的,大家正好熱鬧熱鬧嘛。”
趙一笑而不語。
幾位正主將君皇世子簇?fù)碓谥虚g去了主廳。
所有的客人都已就位,李瓊李遺也帶著諸多年輕人去到後院。
各自分散開個諸多院落裏,自行取樂去了。
李遺終於有時間將吳悠帶在身邊,一大一小二人蹲在角落耐心地嗑著瓜子。
李遺突然好奇起來,今天怎麼完全沒有見到趙硯章的身影。
按說他應(yīng)該早就到了,應(yīng)該據(jù)守著一個不紮眼又誰都不能忽略的位置暢快飲酒。
這才是他的作風(fēng),可今天確實沒有見到他半點身影。
李遺想忙裏偷閑可今日注定沒有他的閑暇。
他被黎瑜帶人親自押入那座小院裏,重新?lián)Q上一身頗為怪異的麻衣禮服,急匆匆推搡著往前廳趕。
李遺知道這是今天的正戲,要認(rèn)親了。
果然正廳門戶大開,有資格在正廳觀禮的人早將不小的廳堂擠滿。
在鑼鼓聲中,李遺踏上紅毯闊步跨過門檻,而後背對門口,依禮恭敬叩頭。
充當(dāng)今日司儀的秦澹高聲長喝:“三拜皇天後土人靈,敬告玄黃洪荒,璞玉脫塵,重返黎門,可喜可賀。”
黎綱袁箏並肩而立,上前三步,李遺恭敬又叩三首,算是認(rèn)可了此子入門。
此後便是一長串繁複的禮節(jié)唱詞。
全場除了秦澹恐怕沒有第二個人明白流程是怎樣。
李遺隻記得老爺子念到自己的新名字黎瑕,和一個自己從未聽過的卻屬於自己的生辰八字。
莊重中透露著荒誕。
觀禮的人,當(dāng)事的人,全神貫注地扮演著一場沒有多少真情實意的感人大戲。
直到最後,秦澹中氣十足地吆喝道:“禮成!黎家二子,黎瑕重返家門!”
袁箏頗為感性地擦拭了眼角,將李遺溫柔地抱緊,顫聲道:“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