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收屍
灰白的天空,濃重的雲霧,再次開始飄落點點雪花。
蒼白的大地上,除了烏黑的城牆隻剩下了茫茫一色、
弩箭緊緊挨著少年腳邊釘在地上。
李遺沒有在乎羽箭的存在,心存死誌,唯做事而已。
拖起一具已經凍得梆硬的屍體,李遺的氣力竟還有些不逮。
板車近在咫尺,可礙於入手的冰涼和屍體上密集的羽箭,李遺不得不鬆開手先去拔下那些箭矢。
少年旁若無人地自顧自忙碌,城牆上的人麵麵相覷。
之前送死的人就算不要命也知道顧及他們的存在,行事多有遮掩。
可這少年這大大咧咧光明正大的模樣讓他們都忍不住懷疑自己在此戒備是為什麼。
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急匆匆登上城門,到了近前破口大罵道:“一個個眼睛被屎糊了?為什麼不放箭?”
認出一旁站著的元保,這位出自羽林的校尉微微拱手,也明白過來是怎麼迴事。
“公子,都是領了公差的,做的過了不好擔待。”
認得來人的元保聞言笑笑點頭,這人原先在其父親帳下效力過,後來有自己的運勢,進了羽林一步步爬到今天這個位置。
雖然不是自己老頭子的心腹,但還是有香火情在的。
元保與他說話也要隨意許多。
“王叔放心,擔待的住。”
一句王叔引得周圍羽林的兄弟們忍不住紛紛側目,知道自己這多年老校尉背後有人,但是沒想到跟元家這麼熟的?
羽林軍多將種子弟,多高門世家貴族子孫,一個個眼高於頂,對王力這麼一個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漢子自然多得是看不起。
你校尉官大?有我們家裏的大?
坊間傳聞王力背後有了不得的人支持才能從邊軍迴到洛京進了羽林衛,又做了校尉,有了常在宮中、聖駕前走動的機會。但是多年的校尉沒有動過窩,也引來過許多的議論紛紛。
羽林,想來是個不看資曆,不看本事,隻看出身背景的名利場。
當年的大魏羽林如此,如今的大梁羽林亦如是。
一句王叔同樣讓王力十分受用,他心思沒那麼活絡,說難聽點就是死心眼,離開邊軍安侯帳下之後就沒有想過再去維護這段關係,沒想到元公子能給他這麵子。
今天之後,對他這多年老校尉的議論,顧及就要加一條了:羽林校尉的位子能坐的久,坐的穩,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事情該做還是得做,不然久不是王力了。
“公子,君皇親自發的話,有靠近的,不論是何動機,一律射殺,一並曝屍三月,您要是下不去手,我能代勞。”
元保眼皮也不動一下,也不做聲,隻是看著城牆下那少年一下下拔出屍身上的箭矢。
天寒地凍,箭矢早已與那些血肉凍在了一起。
李遺沒有辦法,口中不斷念叨著冒犯,隻能擴大那些創口,將粘連著碎肉血汙的箭簇拔出來。
忙活了不知道多久,迴頭看,也隻是拔出來了寥寥幾隻。
少年的一身白衣,也沾染上點點猩紅。
迤邐的隊伍不再蠕動,怔怔地看著那少年忙碌。
終究是有膽大的,遠遠拋來了一把短刀。
李遺看了一眼,搖搖晃晃站起身走過去撿在手裏,不去尋是誰幫忙,遙遙拱手致謝,迴頭繼續去忙自己的事情。
敏感的王力察覺到城外的情緒已經有些不對。
咬咬牙道:“公子,冒犯了!”
劈手奪過部下的長弓,王力滿弓引箭瞄準了城下的少年。
元保手掌輕輕搭在筆直的箭桿上,笑道:“我來。”
王力疑惑:“公子?!”
元保身後隨從遞過一張精美寶弓,元保彈指試試弓弦道:“新雕了一張弓,試試力氣。”
言罷,元保嗖嗖嗖連射三箭,箭鋒所指,那毫無防備也無法防備的少年。
無處可躲,無法逃避。
李遺動也不動,那三支箭一字並列,全部紮在了李遺正在拖動的屍身上。
近在咫尺也不為過。
李遺愣了愣,默默地拔出三支箭,看了一眼城頭,注意到那個年輕的麵孔,想不起自己曾見過對方。
將箭矢高舉過肩,用力折斷甩到一邊。
李遺將這一具屍體也拖上了板車才鬆了一口氣。
板車不大,層層疊得已經摞了好幾層,好在他們也不會跳起來埋怨李遺讓他們太過擁擠了。
地上還剩下四具屍身,那是最接近梁犢的四人。
李遺從身形上也早已確定那不是梁澤和梁泊,不由得是暗暗鬆了一大口氣的。
自來到此處,他一直不敢抬頭去看那高高懸掛起來的無頭屍體。
他沒來由地沒有底氣去麵對如今無麵的梁犢。
拖車上已經放不下了,李遺就地坐下,喘著粗氣。
他這才意識到自己離不開這裏,裝滿的拖車自然也就無法離開。
本意是為梁犢收屍而來,眼下自己搭在這裏不說,梁犢的屍身碰都沒碰到。
城頭上,元保將精美的新弓隨手甩給王力:“果然不好用,送你來。”
說完,元保意猶未盡地看了一眼城下,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過也就隻做到此處了。
留下捧著寶弓的王力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走下城頭,轉角處,元保卻驚愕看到有人在等他。
正是拜托他照料李遺一二的人。
長郡主,趙蘅。
“托付給你必要的時候照拂一下,但你大可不必拖累自己。”
元保聳肩攤攤手繞過趙蘅,輕鬆道:“一半一半吧,不隻是因為你交代過。之前看不上這種運氣好的,不過今天開始覺得這家夥運氣好不是沒原因的。這種人,很多人都喜歡。”
趙蘅無言,元保走出幾步,站定了道:“都這樣了,還這麼幫著小魚兒嗎?”
元保不傻,李遺和趙蘅全無交情可言,能讓趙蘅早早特意交代關照這個野小子,今天又專程跑來長盛門,除了黎瑜沒有別的原因。
趙蘅貝唇輕啟:“一半一半。”
元保啞然失笑。
迴過頭卻看到王力匆匆忙忙帶了一個人,如喪考妣地從城頭疾馳而下。
路過兩人身邊,漢子顧不得行禮作揖,對元保低聲道:“君皇和世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