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第175章 力排眾議


    劉弘基腳步匆匆地來到李世民的書房門前,剛欲抬手掀簾而入,卻聽見裏麵傳來一陣輕微的歎息聲。他輕輕掀開簾子走進去,隻見李世民正坐在案幾旁,手中拿著一封書信,眉頭緊緊皺起,似乎正在思考著什麼重大問題。


    劉弘基上前幾步,躬身行禮道:“末將參見秦王殿下。”


    李世民抬起頭來,看見是劉弘基來了,便放下手中的書信,示意他免禮起身。然後問道:“劉總管此來,可是有要事相商?”


    劉弘基點了點頭,神色凝重地迴答道:“啟稟殿下,眼下洛陽城我軍久攻不下,士兵們的士氣愈發低落。而且據探子迴報,竇建德的大軍不日即將抵達。因此,末將與殷開山將軍商量過後,覺得應當速速班師迴朝,以免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還望殿下定奪!”


    話畢之後,隻見劉弘基緩緩抬起頭來,目光直直地望向了李世民所在之處,眼神之中透露出一種期待和焦急之色,仿佛正在迫切地等待著對方給出一個迴應。


    此時此刻的李世民,內心深處可謂是五味雜陳、波瀾起伏。原來就在剛才,他仔細閱讀過的那一封書信竟然是出自自己父親李淵之手的一道密詔!這道密詔之上的內容清晰明了且不容置疑——李淵明確下令要求他必須立即率領大軍撤迴長安城去。


    麵對這樣突如其來的命令,李世民忍不住在心中暗自思忖起來:“父皇,看來您對於我們在洛陽這邊的戰況真可謂是了如指掌啊!可是究竟會是誰能夠擁有如此之快的速度將這裏的消息送迴長安呢?”想到此處,李世民不由自主地將握在手中的那份密詔又再次用力地攥緊了一些,似乎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發泄一下此刻內心複雜的情緒。


    “殿下!”眼見李世民仿若未聞般毫無反應,劉弘基不禁心頭一緊,趕忙再次出聲提醒道。


    李世民聞聲緩緩抬起頭來,深深地凝視著眼前一臉焦急之色的劉弘基。片刻後,他緩緩站起身來,一步步地向著劉弘基走去。待走到近前時,李世民把手中的密詔遞給劉弘基,並示意他打開看看。


    劉弘基疑惑地接過密詔,展開匆匆瀏覽一遍後,臉上同樣露出凝重之色。此時,隻聽得李世民長長地歎息一聲,語氣沉重地開口說道:“宏基啊,你可還記得當年咱們剛剛在太原舉義旗之時?那時候的我們可謂是意氣風發、豪情萬丈吶!滿懷著雄心壯誌,一心隻想將那些橫亙在我們前方道路上的艱難險阻統統掃除幹淨,早日平定天下之亂,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讓所有人都不必再飽受戰火之苦。然而如今……”說到此處,李世民稍稍停頓下來,目光越過劉弘基望向遠方,似是陷入了對往昔的迴憶之中。


    稍頃,他收迴視線重新看向劉弘基,繼續說道:“如今眼看著王世充就要因為糧草斷絕而不得不向我軍投降了,如此關鍵時刻,我們怎能輕易放棄,就此班師迴朝呢?倘若真的就這樣撤兵離去,那麼此前我們所有的努力豈不都付之東流?而且一旦讓王世充得到喘息之機,待他緩過氣來,屆時我們若想再度攻打他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如此一來,這場戰亂究竟何時才能終結?天下蒼生又不知還要在這水深火熱之中煎熬多久呢!”


    “殿下,既然陛下已然下達了撤兵的詔令,那您究竟還在斟酌些什麼呀?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吶!”劉弘基站在一旁,神色焦急地看著李世民,他深知李世民心中的不甘,但此刻在他看來,退兵無疑才是最為明智的抉擇。


    然而,李世民卻輕輕地搖了搖頭,沒有絲毫猶豫便斷然迴絕了劉弘基的建議。隻見他目光如炬,神情堅毅地說道:“兵書上早已有言,作戰時應當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此次我軍興師動眾地前來征討,目的就是要畢其功於一役,一次性將這洛陽城徹底攻克下來!現今,周邊各州各縣均已望風歸附於我大唐王朝,僅剩下眼前這座毫無外援的洛陽城罷了。以如此形勢來看,它又如何能夠長期堅守得住?眼看著勝利就在咫尺之間,我們怎可輕易言棄?”說到此處,李世民不自覺地攥緊了拳頭,眼中閃爍著愈發堅定的光芒。


    緊接著,他轉頭看向劉弘基,繼續斬釘截鐵地說道:“宏基啊,你不必再多費口舌來規勸於我了,我的心意已定。無論如何,我絕不會就這樣草草收兵、班師迴朝。即便眼下暫且不去強行攻城,咱們也務必要將王世充死死困住,坐等他因為糧草斷絕而不得不打開城門投降。”話音未落,李世民便把李淵那封密詔,看也未看一眼,直接丟進了熊熊燃燒的炭火之中。隨著火苗的舔舐,那封詔書瞬間化作灰燼,仿佛預示著李世民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


    “殿下,您如今這可是在進行一場豪賭啊?”劉弘基滿臉憂慮之色,他的目光緊緊盯著眼前意氣風發卻又帶著一絲決絕的李世民。無論是從公事角度出發,還是基於他們私下裏深厚的交情,劉弘基都覺得自己有必要再勸一勸他。


    然而,麵對劉弘基苦口婆心的勸告,李世民隻是微微抬起頭,眼神堅定而明亮,毫不猶豫地迴答道:“沒錯,我確實正在豪賭,但這場賭局,我不僅要參與其中,更要成為最終的勝者!”他那堅毅的麵龐顯得越發剛毅,仿佛已經將所有的退路都斬斷,一心隻向著勝利的彼岸奮勇前行。


    劉弘基已然洞悉了李世民心中所想,然而此時此刻,他深知再多言語也是徒勞無益,於是隻得無奈歎息一聲,沉聲道:“罷了罷了,既如此,那我也唯有舍命陪君子了。”說罷,他微微仰頭,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仿佛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李世民見劉弘基如此決絕,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他麵帶微笑,伸手輕輕拍了拍劉弘基寬厚的肩膀,鄭重其事地保證道:“放心吧,弘基,我李世民定然不會讓你失望的。此次竇建德不自量力,竟敢主動送上門來,我要將他一起吃掉!”


    為了向眾人展示自己破敵之決心,李世民毫不猶豫地下達了一道嚴令給各路軍隊:“諸位將士聽令!隻要洛陽城一日未能攻破,我大唐大軍便一日不得撤迴長安!若有誰敢在此關鍵時刻妄言班師之事,定當嚴懲不貸,以斬首之刑論處,絕不姑息!”此令一出,全軍上下皆為之震驚,其實大部分人都支持班師迴朝,但礙於李世民的軍威都不敢吭聲。


    李世民意誌堅決,上表稱洛陽必能攻克,與此同時,他深思熟慮後派遣了軍事參謀封德彝火速返迴長安,當麵拜見李淵,並向其詳細匯報當前激烈的戰況。之所以選擇封德彝,原因無他,隻因其乃是李淵眾多親信中的一員,由他前去稟報無疑是最為恰當的人選。


    “封參謀啊,此次行動之成敗全係於你一人身上了。”李世民麵帶一抹高深莫測的微笑,雙眼直直地凝視著封德彝。然而,麵對李世民如此強大的氣勢威壓,做賊心虛的封德彝根本不敢與之對視,他慌忙低下頭,畢恭畢敬地迴應道:“下官定當全力以赴,絕不辜負殿下所托!”


    待到封德彝轉身離去,漸行漸遠直至身影消失不見時,李世民臉上原本掛著的微笑剎那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冷峻之色。從方才封德彝那不自然的反應當中,他已然猜到自己之前的推測並沒有錯——暗中與李淵通風報信之人正是眼前這個封德彝。不過,念及當下局勢緊迫,急需用人之際,李世民也隻能暫且按下此事不表,暗自思忖道:“罷了罷了,且看他此番能否戴罪立功吧!”


    身處在長安城之中的李淵,正端坐在金碧輝煌的宮殿內處理著堆積如山的政務。忽然間,一則消息傳入他的耳中——封德彝竟突然間從洛陽匆匆趕迴。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李淵心頭一緊,暗自思忖道:莫非是洛陽那邊出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不成?


    就在封德彝及其隨從剛剛踏入長安城那厚重而威嚴的城門時,李淵便已按捺不住內心的焦急與關切之情。他甚至來不及等待封德彝等人稍作休整,便急匆匆地下旨召見他們入宮覲見。


    當封德彝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走進那莊嚴肅穆的禦書房之際,尚未來得及向李淵行君臣之禮,隻見李淵滿臉憂慮之色,迫不及待地開口詢問道:“封倫啊,你如此匆忙地趕迴來,究竟是不是洛陽那邊發生了何事呀?朕這心裏可是七上八下的呢!”


    因為臨行之前,李世民曾千叮嚀萬囑咐,務必要將此事妥善辦理。此刻,站在李淵麵前的封德彝深知責任重大,因為他要在李淵父子兩人兩邊下注,兩人他都不想得罪。他一邊在腦海中飛速地盤算著如何措辭才能說服李淵收迴那已經下達的班師迴朝的命令,一邊小心翼翼地迴答道:“啟奏陛下,請您放寬心!目前洛陽的戰事進展順利,一切皆在我大軍的牢牢掌控之中,局勢可謂一片大好吶!”


    “那就好啊!”李淵長長地舒出一口氣,那一直高懸於心頭的巨石總算是落了地。然而,他的眉頭卻並未完全舒展,因為腦海中不禁又迴想起之前所聽聞之事。


    “你之前可是派人來報說洛陽城久攻不下,以致我軍士氣大挫。”李淵緊緊盯著眼前的封德彝,目光犀利而深邃,似要透過對方的雙眼看到其內心深處。


    封德彝聞言,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額頭上也冒出了一層細汗。他暗自懊悔不已,恨不能給自己兩個嘴巴子,怎麼就如此愚蠢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呢!但事已至此,再如何悔恨也是無濟於事,隻得硬著頭皮如實答道:“啟稟陛下,王世充如今雖看似仍占據著洛陽城,但實際上他與其手下早已離心離德。現如今,唯有洛陽這座孤城還在他的掌控之下罷了。且經過這段時間的鏖戰,王世充已然是智竭力窮、黔驢技窮。依微臣之見,洛陽城破就在朝夕之間。倘若此刻貿然撤軍,待他迴過神來重新整頓旗鼓,並與各地賊兵相互勾結,那日後咱們若想再度攻打他可就真是比登天還難!到那時,想要將其徹底剿滅恐怕更是癡人說夢吶!”


    李淵聽後,微微頷首,表示對封德彝所言深以為然。沉思片刻後,他終是下定決心道:“既然如此,那便暫且按兵不動吧。傳朕旨意,全軍上下務必養精蓄銳,以待一舉攻破洛陽城之機!”


    封德彝不愧是李淵的心腹,果真是不負眾望!就在他領命之後不久,李淵那邊便迅速地改變了主意,收迴了那道撤兵的命令。


    李世民站在高聳的山丘之上,他銳利的目光如鷹隼般俯瞰著下方硝煙彌漫、殺聲震天的戰場。隻見無數唐軍將士手持兵刃,奮不顧身地朝著那堅不可摧的洛陽城牆衝鋒而去。他們士氣高昂,人人皆有視死如歸之氣概,然而這座洛陽城卻宛如一座巨大的銅牆鐵壁,無論唐軍如何猛攻猛打,始終難以將其撼動分毫。


    看著眼前這般艱難的戰局,李世民不禁緊緊皺起了眉頭,心中暗自思忖應對之策。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戰場上的喊殺聲和兵器撞擊聲響徹雲霄,但攻城的成效卻依舊微乎其微。終於,經過長時間的深思熟慮後,李世民猛地一揮手,果斷地下達命令:“停止攻城行動!”隨著他一聲令下,原本激戰正酣的唐軍如潮水般迅速退去,隻留下滿地狼藉與滾滾煙塵。


    站在李世民身後的一眾將領聽到這個命令後,都在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畢竟這場攻城戰打得實在太過艱苦慘烈,眾人早已身心俱疲。此時能夠暫時停下攻勢,對大家來說無疑是一個喘息之機。


    就在這時,一名將領匆匆上前稟報:“秦王殿下,據探子來報,竇建德的大軍距離此地已不足百裏,且行軍速度極快,預計不久便會抵達。此外,陛下也傳旨下來,嚴令我軍不得擅自撤軍。可如今我們既不攻城,下一步究竟該當如何行事啊?”說話之人正是劉弘基,他滿臉疑惑地望著李世民,心中著實不解為何在這關鍵時刻要停止攻城。


    麵對劉弘基的疑問,李世民麵色凝重,他緩緩開口道:“本王之所以下令停止攻城,乃是因為強攻並非上策。王世充所率守軍此刻雖仍負隅頑抗,但實際上已是強弩之末。我等若繼續強行攻城,不僅傷亡慘重,且未必能一舉破城。因此,本王決定采取一種更為巧妙的戰略——圍而不攻。”說到此處,李世民頓了一頓,接著說道:“王世充如今已成困獸之鬥,倘若本王能夠修書一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其出城投降,自然是上上之選。但若此人執迷不悟、冥頑不靈,本王有的是辦法收拾他!”


    眾將領聞此言語之後,臉上皆流露出疑惑不解之色,心中更是忐忑難安。倘若竇建德的大軍果真如期而至,那麼己方又能有何優勢可依憑呢?不要說去同時應對王世充與竇建德這兩股強大的敵對勢力了,便是單單麵對其中一方,恐怕也會倍感吃力吧!


    然而,李世民卻將眾人的憂慮盡收眼底。他深知這些將領們雖然心有所慮,但礙於自己的威嚴,卻是萬萬不敢當麵予以駁斥的。隻見李世民緊緊地握起拳頭,暗暗發誓道:“吾定當言出必行,不負所望!”


    王世充此時被困於洛陽這座孤城之中,已然是智窮力竭、走投無路之境。放眼望去,四周皆是敵兵重重圍困,而城中的糧草也即將消耗殆盡,這一切都預示著他即將麵臨一敗塗地的結局,甚至可能落得個城破人亡的悲慘下場。


    王世充顫抖著雙手,死死盯著手中李世民寫給他的那封勸降信。信中的每一個字仿佛都如同一根根尖刺,深深刺痛著他的心。他氣得滿臉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咬牙切齒地吼道:“哼!李世民這個乳臭未幹的小子,如今定是知曉憑借強攻難以拿下洛陽城,所以才假惺惺地寫信來勸朕投降!他無非是想要朕在竇建德大軍趕來之前就乖乖出城投降罷了!若朕果真如此照做,豈不與那愚忠的扶蘇一般無二?”說罷,王世充怒不可遏地將李世民的信狠狠擲向炭火盆中。隻見信紙瞬間被熊熊烈火吞噬,化為灰燼。


    然而,王世充並未對李世民作出任何迴應。隻因他心中尚存最後一絲希望——竇建德支援軍正快馬加鞭朝洛陽趕來。隻要能堅守住這座城池,待到援軍抵達之時,或許便能一舉扭轉戰局。因此,王世充下定決心要死守洛陽,絕不輕言放棄。哪怕前方道路艱難險阻,他也要拚死一搏,為自己爭取一線生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威鳳賦之李世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momoc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momoca並收藏威鳳賦之李世民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尔康县| 六枝特区| 台中市| 科尔| 玛沁县| 乌拉特后旗| 达日县| 古蔺县| 绥棱县| 榆中县| 缙云县| 龙州县| 磐安县| 西华县| 隆安县| 青岛市| 民权县| 临朐县| 临安市| 三门县| 迁安市| 灵武市| 盐边县| 大安市| 昭苏县| 瓮安县| 磐安县| 天镇县| 和硕县| 利川市| 义马市| 怀仁县| 正定县| 赫章县| 都昌县| 陇南市| 金溪县| 巴马| 玉树县| 敦化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