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的采挖分冬、春兩季,冬季挖到的叫冬麻,質地飽滿品質優良;春季挖到的是春麻,外皮多皺縮,質量稍遜一籌。這麼看來,入冬之後,反而是采挖天麻的黃金時期。
宋陽瞧了瞧身邊的幾條獵狗,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用它們來尋覓天麻,沒準是個行之有效的好辦法,以後上山找天麻,可就能派上大用場了。
這天麻,藥材公司一直都在收購,一公斤能賣三十多塊錢,可比獵捕一些小動物劃算多了。
“這些天麻要怎麼處理呢?”馮曉萱雖然知道天麻是好東西,但對後續處理步驟卻不太了解,滿臉疑惑地問道。
“先拿迴去把泥巴搓掉,接著用穀殼加點水反複搓洗,去掉上麵的鱗片、粗皮和黑色痕跡,要是覺得麻煩,直接用竹片把外皮刮掉也行。
不過要格外注意,一定要把芽嘴保留下來。處理完後,拿迴去煮十分鍾左右,再用明礬兌水泡個十分鍾,取出來曬幹就大功告成了�!�
宋陽耐心解釋道,這次挖到的天麻數量有限,曬幹後估計也就不到一斤,和後世不同,現在沒辦法直接把帶土的新鮮天麻賣給商販。
手頭這點量太少,隻能先自己簡單處理,等攢夠一定數量,再送到藥材公司或者收購站。
“陽哥,咱們明天上山去找幾天天麻吧!”馮曉萱顯然來了興致,興致勃勃地提議道,“我爸那兒不開館子了,打迴來的野味除了吃,就隻能做成臘肉……”
“好��!”宋陽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下來,“等我把這水井挖好,把水引到門前,弄完咱們就上山。”
“我來幫你!”馮曉萱興奮得眼睛都亮了起來。
值錢的野物可不是漫山遍野都能找到的,如今入冬了,馬蜂沒了蜂蛹,蜜蜂也不能隨意去掏,找天麻倒是個不錯的選擇,還能多收集些米麻,多種一些。
接下來,馮曉萱帶著那幾個天麻去河邊清洗,宋陽則迴到出水的地方,繼續順著石縫裏的水脈挖掘。
在之後的兩天裏,小兩口除了料理家裏的瑣事,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挖水井這件事上。越往下挖,巖層越堅硬,馮曉萱幫忙不斷舀水,宋陽則揮動錘子和鏨子修整。
到第三天早上,一個大半嵌入巖壁,長約一米五,寬和高都超過一米的水池呈現在眼前。越往下挖,冒出的水越多,到最後,已經有兩股大拇指粗細的水流湧出,這出水量,不比後世的自來水小。
這個水池本就是土夾石的巖層,修理平整後,也不用再進行鑲嵌石頭之類的工序。
宋陽把水池徹底清洗了一遍,排掉裏麵的汙水。大概過了二十分鍾,一池子水就滿得溢了出來。
宋陽靈機一動,見這裏地勢較高,便到竹林裏挑選了幾根粗大的竹子砍迴來。
他把竹子剖成兩半,打掉裏麵的竹節,在地上打下一些木樁,用鐵絲捆綁好竹節後,把水直接引到屋子旁邊。隨後,他又花了一下午時間,挖了排水溝,把水引到菜地邊,還挖了個小水池。
他找來石板,在流水的地方鋪墊好,這樣平日裏接水就方便了,還能直接在這裏洗菜、洗衣服。三天時間過去,看著這股潺潺流淌的水,小兩口心裏滿是成就感。
馮曉萱迫不及待地先捧起水洗手洗臉,又湊到竹節淌水口喝了一口,讚歎道:“這水比河裏的好喝多了,清清涼涼的,還有股甜絲絲的味道,以後可就方便了,都不用挑水了,澆菜也不用再去水潭打水了。你看你看,小蜜蜂多聰明,都知道就近采水了�!�
順著馮曉萱手指的方向,宋陽看過去,果然看到流水濺起的水滴打濕了周邊的草葉,在一片葉子上,一隻小蜜蜂正貪婪地吸食著上麵的水滴。
“有人說小蜜蜂去采花粉花蜜和采水時的心情都不一樣。采花粉花蜜的小蜜蜂能吃到美味的花粉花蜜,所以開開心心的,嗡嗡嗡叫個不停。
而去采水的,通常都是些老蜂,總不能一直喝水吧,還得時刻小心,一個不小心掉進水裏,翅膀打濕飛不起來,可就性命不保了,所以是嗚嗚嗚哭著去的�!彼侮栃χf道。
“真的假的呀?”馮曉萱笑著迴應,“不過在這裏采水,確實比去河溝水塘方便安全多了……好了,我迴去做飯了,爸媽一會兒該迴來吃飯了。”說完,她轉身快步離開。
宋陽也洗了手臉,喝了些水,然後走到石崖邊查看最後收來的那群雙色蜂群。他抽出封著石槽的木板,看到裏麵又造出了不少新的巢脾。
這段時間,宋陽一直用蜂蜜水飼喂,裏麵已經儲存了不少封蓋蜜,他估計這些蜂蜜足夠這群蜜蜂安然越冬了。關上木板時,他順便把裏麵裝蜂蜜水的大碗取出來,送迴屋子後,就去地裏給菜地澆水。
宋建國和王靜雅老兩口迴來時,看到引到屋子旁邊的水,沒急著進屋,先過去瞧了瞧,還都嚐了嚐,兩位老人對視一眼,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這水真好喝,這下用水可方便了,還是咱兒子有主意!”宋建國誇讚道。
“之前在老房子的時候,水明明就從旁邊山溝裏淌出來,咋就沒想到把水引到門前來呢?在屋子門前的竹林下邊挑了那麼多年水�!蓖蹯o雅有些疑惑地說道。
“那不是怕把水引到屋前,把屋子前麵弄得全是泥漿嘛。”宋建國解釋道。
“不會挖條水溝啊,我看你就是懶,不動腦子�!蓖蹯o雅嗔怪道。
宋陽給菜地澆完水迴來,聽到爸媽又有拌嘴的苗頭,趕忙笑著打圓場:“是你們太勤快了,懶的是我,隻有懶人才會想著找各種方便。趕緊迴家,準備吃飯啦。”
結婚的時候,宋陽準備得十分充足,米麵油鹽等物資都儲備了不少,馮學恩他們來的時候,又帶了很多。一場婚禮辦完,還剩下不少,足夠一家人三個月不愁米麵。
如今,一家子已經過上了頓頓有大米,餐餐有點肉的日子,這在山村裏可是極為少見的,就連城裏,絕大部分人家也達不到這個水平。
吃飯的時候,宋陽開口問道:“爸,明天打算幹啥呀?”
“暫時沒啥事了,我和你媽準備去給王嶽家幫幾天忙。這幾天霜一天比一天大,也一天比一天冷,早點幫他們把房子蓋起來,他們也能早點搬過來,以後串門也方便�!�
宋建國心裏還記著自家蓋房時,王宏遠一家子來幫忙的情誼,“你哥和你嫂也會去�!�
“我和曉萱就不過去了,明天準備進山找些天麻……家裏這些豬、雞和寒號鳥就交給你們幫忙照看一下。”宋陽說道。
“去吧,自己小心點!”宋建國自然不會反對,他也知道天麻是好東西。
前兩天迴來看到家裏晾曬的天麻,一問才知道就在離家這麼近的地方找到的,不禁連連稱奇,直說小兩口有福氣。正所謂: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
因為明天要進山,宋陽和馮曉萱給寒號鳥弄來些枝葉放進洞裏,換了幹淨的水後,天剛黑沒多久,就早早睡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小兩口就起床了,吃過早飯,準備好火燒饃後,宋陽帶上雙管獵槍防身,褲兜裏裝了幾發子彈。
這次不是去打獵,馮曉萱就沒帶火槍,隻是背了個裝東西的布包,領著四條獵狗,早早地進了山。
雖然在自家附近就找到了那幾個天麻,但宋陽心裏清楚,和打獵一樣,采藥也得往深山裏走。
周邊的草藥和獵物一樣稀少,不僅專業采藥人會采,村裏稍微懂點草藥知識的人,見了也會挖。
天麻大多生長在中高山區的林下陰濕地帶,喜歡蔭蔽、涼爽、濕潤的環境,還得是腐木、樹樁、枯枝爛葉多的地方,因為這樣的地方蜜環菌多,而天麻沒了蜜環菌就無法存活,自然要到這類地方去尋覓。
雪落高山霜落窪,清晨出門,放眼望去,到處覆蓋著一層白雪般的霜,冷冽的空氣撲麵而來,沒過多久,一雙耳朵就被凍得通紅。
等到太陽升到山頭,又到處霧氣彌漫,露水掛滿草葉,沒一會兒,褲腿、鞋襪就全濕透了。
到了中午,太陽出來,又熱得人滿頭大汗。
無論是打獵還是采藥,生活都異常艱苦。一天下來,跋山涉水,體力消耗巨大,即便又渴又餓,可對著帶著的幹糧,卻沒什麼胃口。
山裏環境複雜,人在大自然麵前脆弱得不堪一擊,山穀溝壑、懸崖峭壁,還有可能潛藏著的野獸,處處都隱藏著致命危險,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就連走路都寧願多繞百米。
天氣晴朗的白天,山裏或許沒太大危險,但一旦變天下雨、大霧彌漫,或者到了晚上,萬籟俱寂,伸手不見五指,一個人呆在山上,那簡直就是危機四伏。
想要采到好藥,就得往深山險地鑽,往往一去就是十天半個月,風餐露宿是常態。
要是宋陽自己一個人倒還好說,馮曉萱也一起去山裏,就注定一天不能走得太遠。
山裏到處是打獵人和采藥人踩出的小道,深入山裏十多裏地後,在山溝裏看到一棵六道木,宋陽當即用柴刀砍了兩根比較直的下來。
這種木頭因為莖稈上有六道縱溝而得名,生長緩慢,山裏老人常用來做拐杖,它也是一種中藥,不過用得很少,不太值錢。
傳說六道木裏藏著六位得道高僧,能避鬼驅邪,所以也被當作避鬼驅邪的物件,常被製作成木劍、木珠之類,放在屋裏或者戴在身上,保佑平安如意。
不過,對宋陽和馮曉萱來說,用它來扒拉草葉尋找藥材、拍打露水,倒是十分順手。
有四條獵狗保駕護航,兩人開始在林木茂密、林間潮濕的山坡上搜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