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他要等的消息實在太多了。
洱海胡同極窄,這一片因著豐臺大營的官兵,是以住著的百姓較少,也因為官兵日常出入,百姓心中對官兵有種天然的敬畏以及畏懼之心。
此時入口處,蕭姨娘努力的將身體往黑暗之中蜷縮起來,但隨著腳步的不斷逼近,一身旁帶刀的官差,也赫然出現在洱海胡同之中。
蕭姨娘正想著如何作答,她麵上堆著笑:“差爺,孩子不聽話,往外跑了出來。”
“我這便歸家。”
官差的眼神在蕭姨娘和二丫的身上來迴的打量著,他在看到二丫瑟縮著身子,拉扯著蕭姨娘的衣角之時,冷酷的點頭:“你早些迴去,快宵禁了,別在外遊蕩。”
“好。”蕭姨娘應聲說道。
轉頭蕭姨娘帶了二丫,深一腳淺一腳的朝著不遠處行去。
行至胡同深處的時候,蕭姨娘的鼻子微不可察的抽動了一下,她常年熟香,對各種味道極其敏感,今夜的京都刮起來的南風,血腥味順著南風傳來,讓她一顆心也跟著揪緊了幾分。
她不知道想了什麼,又見正街之上,巡邏的官差腳步聲越來越多,似乎發生了什麼事一般。
她害怕此時將二丫帶迴諴親王府之中引起官差的關注,不能幫孩子,總不能給孩子添亂。
又記掛著今夜的那麼多女子,是的,從她教授安陵容熟香起,她就想要天下女子都能隨心而活。
她狠了狠心,帶著二丫,在一戶人家的門前,用了一個大簸箕,將二丫罩在了下頭。
二丫小小的身子,剛好被那用來裝貨的簸箕蓋在下頭,隻是一隻手還緊緊的抓住蕭姨娘的衣角,蕭姨娘見到了二丫眼裏頭的慌張,蹲下身子隔著那簸箕的篾條,耐心的安撫著:“二丫,我去看看你娘。”
“你在這乖乖的,一會你娘定會來尋你。”
“記住,不能亂走,也不能出聲。”
“一定要記住。”
二丫眼中的慌張更甚,蕭姨娘拔下了腰間的香囊,極力的安慰著:“二丫,你拿著這個香囊。”
“待會我便迴來接你,你乖乖聽話。”
“二丫,別害怕,我們的二丫最棒了。”
二丫最棒了,蕭姨娘眼眶突然泛紅,她堅定的轉身,一路沿著血腥味不斷的朝前而去。
在安陵容的小時候,她也經常對安陵容說-容容,你最棒了。
她此時,如所有的母親一般,能夠舍棄一切維護孩子。
蕭姨娘的身影在胡同口消失,夜風刮過。
獨留胡同中央一個簸箕在靜靜的等待著。
---
敦親王府內,燈火通明。
敦親王和弘喧的靈柩被九門提督的人,往裏頭搬動著。
而安陵容扶著恭定隨後下了馬車,剛掀開馬車簾子,便看到安子軒在一旁等著,安子軒上前小心翼翼的將安陵容扶下馬車,他壓低了聲音,正準備說是王爺讓他在此處等候的。
安陵容冷眼環視了一圈安子軒,微不可察的搖了搖頭,她心裏惦記著蕭姨娘,但眼下又找不著合適的理由讓安子軒前去看看。
正思緒之時,敦親王福晉的身影出現在了敦親王府門前,她麻木的扶在敦親王府的大門處,眼神空洞的看著那兩個黑黢黢的靈柩,往內送,恭定先前一步站到敦親王福晉的身旁,緊緊攙扶住敦親王福晉的手臂,喚道:“額娘。”
恭定欲言又止,想到安陵容的交代,她緊緊的握住了敦親王福晉的手,端妃也站在一旁勸慰著敦親王福晉:“敦親王福晉,才剛剛醒轉,外頭風大,別站在這處了。”
“是啊,你還有恭定,可要想開。”恆親王福晉隨後說道。
敦親王福晉被眾人簇擁著,當那靈柩停在了中庭之中,她再也控製不住她的情緒,隻見敦親王福晉猛的揮開了扶著她的恭定,一路跑到了弘喧那靈柩前,趴在那上頭,口中低聲的喃喃:“兒啊,迴來就好,迴來就好。”
圍觀的人群這一刻都不約而同的掏出了帕子擦拭眼角的眼淚,安陵容在圍觀的人群之中,也跟著一道擦拭眼角,隻不同的是,她借著帕子,在看著皇上的反應。
皇上的目光一直在敦親王福晉身上停留,似乎是觀察,眼中滿意之色漸濃。
正在這時,九門提督使悄悄的走到了皇上的身旁,皇上知曉有事要匯報,起身帶著九門提督使去了中庭後麵的偏殿。
“微臣參見皇上。”九門提督使在敦親王府中庭一旁偏殿,跪下行禮。
“微臣得了皇上的命令,在城門口處將所押送敦親王靈柩前來的兵身上武器全部收繳上來,人已經請到了九門提督衙門了。”
“好生招待著。”皇上隨後道。
“是,隻是還有一事,微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皇上的目光緩緩掃視過了九門提督的身上,九門提督使猛的將頭低下,恭聲說道:“來傳信的太監,說是恭定公主與諴親王福晉一同前去城門處迎接敦親王與弘喧貝子靈柩。”
“微臣在城門口處,隻見到恭定公主身後婢女,卻未曾得見諴親王福晉身旁婢女。”
“微臣不敢當場質問諴親王福晉,斟酌之下,又怕出了紕漏,是以微臣來向皇上稟報。”
九門提督使的頭垂得更低了,他於官場混跡多年,明白千裏之穴,毀於一旦的道理。
他更怕,若是此事出了什麼紕漏,要他全部擔責。
官場浮沉,最重要的便是-忠君。
皇上聽著這一句話,想起適才確實安陵容入內的時候,未曾見她身旁婢女。
但到底安陵容是諴親王福晉,他身為大清的君主,有些話是不好去問詢的,畢竟-諴親王福晉還是他的弟妹。
比起這件小事,他此時更關心的是-那兩具靈柩之中到底是不是敦親王父子的遺骸。
隻有當場見了,他才能放下他心中的疑慮。
然後-讓敦親王父子風光大葬。
思來想去,他出聲朝著一旁的小太監吩咐道:“你去,將端妃喚來。”
“是。”
小太監走得飛快,步子不停。
皇上站在敦親王府之中,看著偏殿高廊下的燈籠,他目光深邃,他要等的消息實在太多了。